中国老年教育新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老年教育的本质

我们通常认为老年是人的生命的最后阶段,但同时也是人更为全面自主的阶段。当人进入老年阶段,他/她会更倾向于摆脱职业、生活等方面的束缚。在教育领域,这体现为老年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的丰富性、课程的个性化设置、老年人自身的自主性等特点。老年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但它是特殊形态的教育,具有自身的含义和本质。

一、老年教育的概念辨析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各国学者在老年学和教育学的基础上开拓老年教育学研究领域,即将老年教育学视为研究培养老年人生存与发展能力及其规律的科学。关于老年教育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应运而生,不断有相关成果问世。在各国不同学者的研究中对老年教育的表述不同,如高龄教育、老年教育、乐龄教育等,但是均给出了老年教育的定义。

老年教育究竟是什么性质的教育?这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研究老年教育首先应明确的问题。从老年教育承担的社会功能角度看,已有研究者认为“老年教育是以老年人为对象的教育体系,它融普通教育、高等教育与职工教育于一体,是成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最后阶段。老年教育的目的在于满足老年人的学习要求,使老年人通过学习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更新知识,从而达到健康长寿,发挥余热,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持续作贡献。”熊必俊,郑亚丽.老年学与老龄问题[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75.在认可终身教育的前提下,此概念主要涉及老年教育的目的、老年的社会角色与使命,将老年教育视为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综合老年、教育等概念的含义基础上,我国台湾学者提出,“高龄教育(senior citizen education)系指针对满55岁以上者,提供其有组织且持续性的教学,透过传授生活中的各种知识、技能和价值的活动,借以建构及重构其认知和情意世界之谓。”朱芬郁.高龄教育概念、方案与趋势[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11:13.出于确保老年教育权利的立场,以及使得老人进入高龄期能拥有持续地适应社会的知识、技能,该定义中将55岁视为高龄者、长者的年龄分界线。该定义注重从人生智慧的增长、社会权利的享有、精神生活的丰富等老年教育的主体视角澄清何谓老年教育。

国外研究者用“第三年龄教育”阐释老年教育思想,所谓“第三年龄指个人从退休到身心机能急剧衰退的时期,也称为退休期。从时间上看,它大概占据人生的三分之一”赵丽梅,洪明.英国第三年龄大学及其借鉴[J].成人教育,2007(8):95-96.。而第三年龄教育的主旨在于帮助老年人融入社会,减少他们生活的不适,为他们从事社会活动、学习、工作等提供方便,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还有一种说法是将老年教育定位为“休闲”教育,教育的意义仅仅是老年人的一种社会福利,而不是一种社会权利或者福利权利。“因为它具备的条件是四‘闲’,即闲人、闲时、闲钱、闲所。闲人是指退休后可以自由选择生活方式,闲时是指有许多时间可供消磨,闲钱是指在满足生活需求之外的余钱,闲所是指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可供使用。”董之鹰.老年教育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229.将老年教育的价值定位在“四闲”教育方面,这种价值定位与教育领域中的一般价值定位有所不同。老年教育具有休闲的性质,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年教育就是休闲教育。休闲可能仅仅是指老年人在消耗生命、消磨时间,它不具有任何积极的意义。老年教育没有升学、学分、文凭等方面的压力,但老年教育有自身的价值取向。老年教育要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水平。因此,老年教育的“休闲性”指老年教育排除教育的功利性、关注老年的生命教育。从表面上看,老年人有四“闲”是以“闲”取乐,实际上,是学会利用四“闲”,提升生活的品位。此处的“闲”并非是消极意义上的消磨,而是让老年人在自由的时间里,过自由的生活,在社会形成老年休闲文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老年教育应是以老年人为主体,以学校、传媒为平台,以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综合性社会教育。老年教育是一种将人类优秀经验、文化传递并贯通的培养老年人的活动,为老年人开辟了第二人生,促使其过一种高品质的生活。它与普通教育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强健体魄的社会活动,是一种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的有效手段。

但是,老年教育与普通教育也有着显著的区别。区别之一在于教育制度不同。以我国为例,国家为保障从幼儿到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制定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教育制度,形成了庞大的普通教育体系。而老年教育在国家层面尚未进行制度性安排,更没有专门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着老年教育的普及。区别之二在于教育目的不同。普通教育是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合格人才,使受教育者成为有觉悟、有文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劳动者,这种教育主要表现为学历教育。而老年教育主要是为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以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主要目的而开展的非学历教育。在一般情况下,老年教育的教学方式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不论“教”还是“学”均具有很大的开放度和自由度。区别之三在于教育对象与价值取向不同。普通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它是为个人、社会、国家创造财富作准备的。而老年教育的主要对象是老年人,他们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一般不是求职或谋生,而是充实晚年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开辟自我的第二世界,实现意义的提升。从与普通教育的区别可见,老年教育是人生最后阶段的补充性教育以及生命意义完善的教育。

老年教育要通过教育的方式让老人有幸福的晚年。幸福不是一个只蕴含单纯主观感受的主观幸福论范畴,它具有社会性、构成性等特质。同时,它要具体化为人们“生活得好或做得好”。人的幸福、好生活就构成了人们实践活动的目的,而这样的幸福也是灵魂合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

二、老年教育的本质之一:生命教育

老年教育虽隶属于人类教育的一部分,但因其教育对象在生理、心理和生活方面与我们经常所说的“教育”(通常指儿童及成人教育)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在教育本质上的特殊性更值得我们关注。同时,老年教育的本质不是单一的,我们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展开探讨。

教育应该能够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老年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以老年人为本位,给老年人以生命关怀的教育。生命教育是老年教育的本质之一。

如果我们接受斯普朗格的观点,认为“教育目的并非是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9):2-9.,那么,老年教育作为一种生命教育是要唤醒老年人对生命的记忆。在记忆中带动已有的生命感,唤起新的生命感。老年人因其生活和阅历经验的积累,其经验的广度、阅历的丰富性普遍比年轻人见识多。老年人经常自诩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要多,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面都要多”。这无疑在表明老年人的见多识广,拥有丰富的生命体验与人生阅历。

在消极的意义上,生命教育首先要克服老年人在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等方面固执己见或墨守成规,以及老年人在接触新事物方面的落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会在体力、智力等方面出现衰减,但这并不影响老年人对生命的体验,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将被社会遗弃。老年教育使老年人摆脱“老顽固”“老糊涂”“老无知”等负面情绪的束缚,让他们能切身地体验不同阶段的生命特征与生命价值。

在积极的意义上,老年阶段是生命价值提升的阶段,且是自主地总结、提升生命价值的阶段。老年教育不仅是完成大部分老年人年轻时因为事业、家庭等原因而未完成的梦想的继续教育,而且也使老年人适应社会发展,融入社会,感受时代进步,与时俱进。“生命因教育的施加而升华,教育因生命的诉求而精彩。”此语道出教育与生命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老年人虽然在记忆力和行动力上没有年轻人有优势,但是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在接受教育的效果上未必比青年人差。

生命教育中还包含着老年必然面临的问题——死亡。考虑到老年教育的受教育者——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情况,我们实行老年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时刻关注到老年人对生命的态度及观点。医学是治愈老年人身体的病痛,让人获得健康的体魄。与医学相比,老年教育则是启迪人心灵,在精神上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生活情趣起到作用。黑格尔说,生命本身即包含死亡的种子。死亡是人生的必修课。庄子也曾说,“不悦生,不恶死”,生死就如同昼夜变化遵循自然规律一样。死亡会令人产生恐惧、孤独,但这也恰好证明了生的珍贵。“向死而生”,在有限的生命中超越死亡,延续生的力量也就成为老年教育的应有之意。

按照齐美尔的观点,创造生命自身,从生理层面来说就是指生命的繁衍、生殖、生长,延续生命;从心理层面来说则是自我经验的不断获得与更新,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潜能、完善自我。同时,人也创造非生命的东西,即生命作用外物时所产生的创造,人的生命体现为外物(如发明创造等)。老年人既可以在创造非生命的事物中获得自我经验,也可以运用自我经验创造非生命的东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携手不断将老年人的生命引向新的高度,达到新的境界,从而不断实现生命的超越。生命的特性不是机械的、物理的物质特性,也不是抽象的精神特性,而是生生不息、永无止境的运动性和创造性,而且生命的客观存在也只有通过连续不断的变化与创造才能够充分体现。“生命哲学向我们展示的是内含着无限生机和动力、且永远向着未来开放的生命态。”刘黎明.生命之于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评论坛,2006(9)上半月刊:24-26.这种生命的态势,即是教育展开之所为的根基。人拥有生命不仅在于人拥有感性、理性、肉体、精神,更在于人能够在自己的体验、体悟和活动中创造属于自己生命的独特价值。

三、老年教育的本质之二:自由能力教育

老年教育要培养老年人的自由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生活中自由存在、自主创造自己的人生并安享晚年。既然老年教育要使老人获得自由,那么老人就应该能在教育中提升自己的自由能力。这里的自由不是指人摆脱淳朴的自然性,而是指人能够摒弃世俗、自身加之于自己的身心束缚,净化自己的精神。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曾对人的自由能力培养给出解释,并认为其首先包含的是劳动能力的培养。人的自由离不开人的劳动能力。一方面,人们通过劳动获得满足自身生活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另一方面,人们通过劳动摆脱对他人的依附而成为独立的、自食其力的人。在这个意义上,劳动是人自由存在的必要前提。对于老年人而言,这种劳动能力的培养具有开放性与补需性,是一种修身基础上的劳动。

所谓开放性,是指老年教育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很大,不以功利为目的。老年人通过自主学习保持或发展劳动技艺,但他们的学习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谋生、自食其力,更是为了保持生命力,实现“老有所学、求知上进”。在现实实践中,许多国家的老年教育取消了学籍制度。什么时间上学,什么时间不去,选学什么专业,选听什么课程,以及选择什么班次,都相对自由与开放。在美国、法国等国家的老年教育中,还取消了学期、学年制度和考试制度,老年人可以完全自由地入学、退学、休学和复学,没有条件和手续的任何限制。正是由于老年教育的这种高度自由开放,符合了老年的身心特点,才使老年教育更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

所谓补需性,是指老年人的学习与教育具有特殊的需求,弥补年轻时的遗憾。老年人对技术、知识、技艺的学习有可能在于实现年轻时迫于生活和生存压力而没有实现的需要。因此,他们在晚年对技艺知识的学习更自由,更能彰显他们生命的价值。在弥补过去的同时,新生活有可能使老年人派生出新需要,即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渴求。老年教育面向所有的老年人,年龄跨度从60岁到90多岁,甚至更大。从他们的文化程度上看,可以是大学甚至是研究生毕业,也可以是文盲、小学、中学文化程度。从职业上看,它面向离退休干部、退休工人和其他社会老人,城市的行,农村的也可以。他们之间的巨大差异性,形成了文化、职业、年龄、经济条件、兴趣爱好等方面明显不同的独特景象。

我们要注意,在新知识方面,老年人不如年轻人敏捷也是事实,老年人会受到一些生理衰老的局限,如听力、视力减弱,或体弱多病等,不能坚持长时间的学习;但在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上,没有年龄上的太大差别,而人们对知识的积累会使他们的理解能力更强。老年人在接受教育时应排除心理障碍,乐于接受和参加各种知识的学习。在老年教育中,老年人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要能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现象、知识学习背后的道德价值之“真谛”。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要将学知识付诸实践,具有行动能力,理性且积极主动地探索老年生活。

但是老年人毕竟面临生理衰老的事实,他们的知觉、推理、记忆和学习能力都在减退。特别是高龄老人,由于社会角色、社会活动的减少,他们容易产生负面的消极情绪。“研究资料表明,与生理衰老不同的是,心理衰老与年龄无关,而智力水平与其受教育的程度有关。65岁以上的人心理机能出现急剧衰退,主要是疾病的影响。因此,提高文化修养,克服年龄心理障碍,保持心理健康,对高龄老年人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医学界有句话说得好:‘谁掌握了心理平衡,谁就掌握了健康的钥匙。’因此,正视心理发展功能的差异,用健康教育的钥匙去开启,缩小年龄增高带来的心理差距,也是差异性教育的重要方面。心理平衡是老年心理发展教育的核心内容。”董之鹰.老年教育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176.保持心理平衡,让他们尽可能避免自卑、患得患失、忧虑等情绪的困扰。尊重差异,让老年人有一个轻松乐观的态度。

克服恐惧、焦虑需要老年人拥有精神自由能力,即能够有属于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生命态度。在老年教育过程中,老年人既可以学习技艺手工、时事政治、卫生保健、心理健康,也可以学习书法绘画、哲学艺术。有品质的老年生活一定能陶冶老年人的情操,怡情养性,使老年人更好地享受精神的自由、心灵的宁静。正是因为人有精神自由,人才能认识理想、应然,自主地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也使得人能够在理想和应然中反思现实,发现差距。一方面,获得现实的、实际的自由。就如杜威所言:“自由的能力在于形成一种关于目的的理想和概念的力量。现实的自由存在于那种实际上使人满足的目的的实现……只有当那种被执行的目的确实发挥了更大的能量和品格的广泛包容性时,它才能产生实际的自由。”杜威.杜威全集·早期著作(1882—1898):第3卷1889—1892[M].吴新文,邵强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91.另一方面,获得某种超越的力量,在精神的世界里自由遐思,在现实的世界里处之泰然。人始终处于社会化的过程中,老年人亦是社会的建设者和参与者。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老年人可能不了解时代的语言,甚至陷入代际沟通、人际交流的困境。通过老年教育,他们可以更好地开发他们的适应能力、控制能力,在精神上获得自由,创造精神财富,真正获得人生的幸福。

根据雅斯贝尔斯的观点,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不是理性知识的堆积。这表明教育不只是理性知识的简单传授,而是要达到人的灵魂的教育的要求。有人曾概述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教育的本质:一棵树木摇动另一棵树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虽然我们经常把受教育者比作树木、花等,但是人与动植物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意识。教育自它产生之日起就在教人摆脱蒙昧与无知,启迪人的思想、发挥人类的潜能。老年教育正是在老人获得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更为健全的自由能力的基础上,使他们不断地进行和实现自我完善。

四、老年教育的本质之三:自我完善的教育

老年教育属于终身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终身教育指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整个一生所受到的教育。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现已发展成为国际上的一种教育思潮。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保罗·朗格朗,著有《终身教育引论》。人类社会变化迅速,科学技术、文化时时在发展,这就要求每个人应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不断地更新知识,以求维持和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质量。老年人享有继续教育的权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完善自我,实现人格与人生的完整。

人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而自我完善最终体现为一个人人格的完整、精神所处之境界。麦金泰尔在解释现代社会变迁问题时指出,现代人面临着身份的多重化、责任的多样化、生活的碎片化,而如果这种多重身份与多样责任之间没有统一性,那么人就无法获得一个完整的存在。而使得人的存在获得完整性与统一性的恰恰就是人的美德。“美德能够使人获得作为一个整体来设想和评价的生活,使得自我具有统一性。这种自我的统一性存在于一种将出生、生活与死亡作为叙事的开端、中间与结尾连接起来之叙事的统一性。”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259-260.麦金太尔在反思现代人的生活境遇和遇到的处境后提出“追寻美德”的意义,确立现代人的道德精神。老年人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关乎一个时代、历史和一个民族人格精神的传承。

老年教育不是强迫教育,不是被动教育,而是老年人自觉自愿接受的教育。老年人的意愿各有不同,如有的想学习专业技术,获取新信息、新理念,提高技术业务的能力,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在职业生涯中有新的突破;有的则通过受教育学会科学养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有的要充实自身的社会知识,总结人生经历,为后代留下精神财富。老年教育必须研究个性的需求,在接受生理、心理、智力、情感、安全和社会适应能力等知识方面,尊重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的老年人的需求。

虽然老年人各有所需、各有所愿,老年教育的形式也具有多样性,但从自我完善的角度而言,老年教育在抽象层面应包含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的统一,老人应该能够在实践生活中具有亚里士多德所言的实践智慧。

理智德性是一种思考、求知的德性,侧重于理性思维,它既可以指向理论思考,也可以指向实践反思。老年教育是鼓励老年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又创造生活,使他们有新的用武之地。在信息社会中,靠知识运用和创造活力来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已形成以人为本的趋势。老年人参与社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老年教育鼓励老年人各尽所能,主动参与晚年生活实践。在追求老有所用的过程中,老年教育应该教导老年人能秉持求真的理智精神,不断地探索和开创生活的可能性。

道德德性是值得称赞的品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德品质。道德德性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它养成于我们的习惯。通过不断做有道德事,人们才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任何德性的获得都是一种实现活动,它需要具体的实践。就如同健康的身体来自合理的饮食与积极的锻炼,德性是来自具体实践活动中的道德判断、选择与行动,最终养成人的品格习性。西塞罗在《论老年》中指出,人们通常认为老年人不幸福有三个理由,“第一,它使我们不能从事积极的工作;第二,它几乎剥夺了我们所有感官上的快乐;第三,它的下一步就是死亡。”但是,西塞罗认为“完成人生伟大事业靠的不是体力、活动,或身体的灵活性,而是深思熟虑、性格、意见的表达。关于这些品质和能力,老年人不但没有丧失,而且益发增强了。”西塞罗.西塞罗三论:老年·友谊·责任[M].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0-11.换言之,与年轻阶段养成品格习性相比,老年阶段不但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减轻因为年老带来的负担,更要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

如果老年人要融入社会,那么他们就需要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积极老龄化的观念相结合。与传统消极的老年养生价值观不同,现代老年阶段仍是人生中重要的发展阶段,而不是消极等待人生终结的阶段。以人为本,是将追求人的自由发展贯穿于整个人生阶段。在人的晚年时期,面对贫困、疾病、孤独、悲观、抑郁、无所事事、代际冲突等种种烦恼,易受到歧视、虐待和暴力的伤害等,这些负面因素的转化既有客观条件,又有主观条件。老年教育应该发挥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老年人的发展和综合生活能力。

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社会体验使老年人更具有实践智慧。有实践智慧的老人擅于在具体的变化中考虑对他自身是善的和有益的事情,运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选择善的手段以实现善的目的。具体而言,亚里士多德用“明智”表达人的实践智慧。一方面,具有实践智慧的老人“善于考虑对他自身是善的和有益的事情。不过,这不是指在某个具体的方面善和有益,例如对他的健康或强壮有利,而是指对于一种好生活总体上有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72.。相比于年轻人的锐气、勇气,老年人考虑的是人生的总体,并从好生活这一总体目标权衡自己的选择。另一方面,“明智是一种同善恶相关的、合乎逻辑的、求真的实践品质”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73.。具有实践智慧的老人能够了解具体情境,对变动不居的实践做出正确的判断。通过正确的判断,道德上恰当的行为选择才能得以发生。

人的自我完善需要在有生之年实现出来。“德的真谛就在乎中庸。就是对于情欲适得其中,不听其侵陸理性,亦不沦于冷酷无情。”斯塔斯.批评的希腊哲学史[M].庆彭泽,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258.具有实践智慧的老人所达到的中庸状态在于适度,即在于运用理性合理地节制欲望与情感,在感情与行为上做到适度。从好生活的角度,他们能按照某些正确的价值来思考、判断、选择,具有坚定的意志力与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老年教育的本质也在于能够使得老年人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社会对所有老年人进行普及性教育,创造社会参与功能、健康保障功能和养老社会化环境功能等教育内容和形式,让老年人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处于社会和谐发展之中,让老年人在一个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中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