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课后习题详解
1.唐代文教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答:(1)重振儒术
唐代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加强控制,将儒家思想作为维护这个制度的主要的统治思想,以尊儒为最高的文教政策。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唐朝实行了“重振儒术”的文教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尊孔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a.唐代各帝对孔子大加封赠;
b.唐代各帝经常亲临国学观释奠礼。唐代各帝王重视释奠礼,表明了统治者对重新建立儒家政治之道的认同,也标志着尊崇儒术文教政策的贯彻执行。
②整理、统一儒经
面临教育内容上的混乱,唐太宗命令国子祭酒孔颖达、颜师古等人负责编撰《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以统治思想。《五经正义》的撰定与颁布标志着儒家经典的统一,儒家思想又居正统地位。
唐朝崇儒尊孔的文教政策决定了科举和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无论科举考试还是学校的学习,都以儒经为主要内容,其目的在于选拔和培养儒术人才。学校教育成为经学教育,儒家思想控制了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五经正义》成为统一的教材。这是唐代教育的主要特点,对后世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③提高儒士的地位
唐朝各帝不仅召集儒士共议天下大事,而且提高儒士地位,以掌握儒术为用人标准。
(2)兼容佛道
唐崇尚儒术,但不“独尊儒术”,在崇儒的同时,还提倡佛教、道教,在文教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呈现出重振儒术、兼容佛道的特点。这一时期,既是儒学教育的复兴阶段,又是儒学教育与佛道思想相结合的阶段,为宋代理学教育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简述唐代整理、统一儒经的主要措施。
答:唐代整理、统一儒经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为了解决由于师说多门、章句繁杂、释义多歧的问题,唐太宗命令国子祭酒孔颖达、颜师古等人负责编撰《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以统治思想。《五经正义》的撰定与颁布标志着儒家经典的统一,儒家思想又居正统地位,同时对教育和选士也有着重大影响,自此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又趋于统一,科举取士以儒经为准。
(2)唐玄宗也重视儒经,天宝二年(743年),他重注《孝经》,颁行天下,令学生习读。为了加强儒家经典的教育力量,他还命人整顿礼仪,制成了《大唐开元礼》,让人们从思想到行动都要遵守儒经。
(3)为了进一步统一儒学,维护儒家经典的权威性,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命人刻制了《开成石经》,共九经,加上《孝经》《论语》《尔雅》共一百五十九卷,六十五万字。另附张参的《五经正字》和唐元度的《九经字样》。这部石经至今仍保存于西安的碑林中。
唐朝再次统一儒学,基本上结束了儒学内部的派别之争,奠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唐朝崇儒尊孔的文教政策决定了科举和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无论科举考试还是学校的学习,都以儒经为主要内容,其目的在于选拔和培养儒术人才。学校教育成为经学教育,儒家思想控制了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五经正义》成为统一的教材。这是唐代教育的主要特点,对后世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隋代教育的特色及在古代教育史上的地位是什么?
答:隋朝虽然国运短暂,但是在教育上还是颇具特色,在古代教育是上具有重要地位。
(1)隋代教育的特色
①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政府机构和设置专门教育行政长官。隋初的学校教育比较发达,隋文帝时提倡学校教育,从中央到地方广泛建立了学校,号召人们学经习礼。为了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领导,在中央设置了国子寺。内设祭酒一人,总管教育事业,下有属官主簿、录事各一人。国子寺负责管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和算学五学。
②创建科举考试制度。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诏文武有职事者,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仪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等十科举人。据《通典》考证,十科中的“文才秀美”科就是进士科。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考试制度的正式产生。
(2)隋代的教育在古代教育史上的地位
①国子寺及国子祭酒的设置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政府机构和设置专门教育行政长官的开始,标志着我国古代封建教育已经发展到了能独立于其他部门的时代,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书学和算学的创建也标志着我国古代专科学校的多样化。
②科举考试制度的开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门阀世族把持选土的局面,为庶族地主参加政权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科举考试毕竟有相对稳定的客观标准,它轻门第,重才学,任人唯贤,这在中国古代选上制度上确实是一次变革、是一个进步。科举制度为以后的历代王朝所沿用,维持了一千三百年之久。其影响还波及国外,对朝鲜、越南、日本及欧洲均有影响。
4.试析唐代学制的特点。
答:唐代在崇儒尊孔的文教政策指导下,在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科学水平发达的基础上,经过百余年的经营与发展,学校教育制度已相当完备,在我国和世界学校教育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学制的特点如下:
(1)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封建学制体系
中央设国子监总辖务学,国子监具有双重性质,既是大学,又是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这是适应教育的发展在管理体制上的变化;地方学校包括州府、县两级,作为统一的学制在全国普遍推行;专业学校逐渐定型,除律学、算学、书学外,医学尤被重视,有了很大发展,这类学校比欧洲的实科学校约早一千年;学校形式多样化,除正规学校以外,还在行政部门附设训练机构或采用带徒弟的方式进行专业训练,在军队里也派了博士去进行儒学教育;学校的各项制度、学校的行政管理和各项措施日趋健全;官学系统的封建等级性加强了,“六学二馆”的入学资格,都严格规定了什么品级的子孙才能进去;经学的传授从文字到讲解更严格要求统一和标准化。
(2)学校与科举的关系极为密切
学校培养人才供科举选拔,选才与育才的标准和要求一致起来,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学校逐渐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或附庸,学校教育反过来又受到科举的限制。学校培养人才供科举考试选拔,是科举赖以发展的基础;而科举是学校生员必经的出路,成为支配学校教育的重要力量。
(3)扩大了国际国内文化教育的交流
唐代的文化教育不仅对各民族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与亚洲各国文化教育的交流也更加扩大。唐的京城长安,成了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亚洲许多国家曾派大批学生到长安留学。唐代各种学校中招收众多的留学生及与外国进行频繁的文化教育交流,使唐代的文化教育具有一种开放的性质。
5.简评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和方法。
答:(1)考试的科目
唐代科举分为常科和制举两类,常科是固定时间举行的固定科目选士,制举则为皇帝临时根据需要下诏开科选士,通常所说的科举,指的是常科。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因科目不同而有所区别。唐代常设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科。学子比较热衷的是明经和进士两科。
(2)考试的方法
常用的考试方法,主要有帖经、墨义、策问、诗赋等,间或还采用口试。
①帖经:即将经书上某列帖上三个字,要求将所帖的三个字填写出来,和现在流行的“填空”有些类似。
②墨义:是一种简单的对经义的问答,只要熟读经文和注疏就能回答,被试者以笔答曰“墨义”,以口答曰“口义”(口试)。
③策问:这是沿袭西汉以来的“射策”“对策”的考试方法,它是设题指事,由考生行文对策。对策要求考生通晓经史,熟悉时政,能提出合理和有效的见解。策问比帖经、墨义要求要高一些,是一种较好的考试方法。
④诗赋:是后来加试的一种考试方法。亦称帖诗,即命题创作诗赋,主要考查考生的文化修养和写作水平。诗赋的格律体裁均有固定格式,在以后的科举考试里慢慢发展成为一种禁锢思想的形式主义的八股文。
6.试论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答:就整个社会状况来说,隋唐科举是一个比较进步、合理的考试制度,就教育方面来说,影响更为深刻,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
(1)从正面的影响看,有以下几点:
①科举把选才与育才统一了起来,把选拔人才的权力集中于中央,满足了庶族地主参与政权的欲望,为知识分子打开了进入统治集团的门径,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②科举力图改变选拔官吏只重品行、门第,而忽视知识才能之弊端,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故而也确实选拔了一批有才之士。
③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科举考试的地位、考试的内容、考试的科目等方面。
④科举的影响还波及国外,对朝鲜、越南、日本及欧洲均有影响。
(2)从反面看,由于唐代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备,学校逐渐成为科举的附庸。在学校教育完全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的情况下,科举考试制度本身的缺点与弊端,也就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①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几部经典,考试方法又注重死记硬背,这既不利于选拔和培育有实际能力的人才,又养成了空疏的学风。
②科举考试制度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这使得一些知识分子形成了只知读书和为考试和做官而读书等畸形的读书观、学习观。
③科举考试的录取标准又往往以权势门第为转移。一般中下层知识分子,如果没有靠山、门路,就很难有被录取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重门第、通关节、贿赂、请托、科考舞弊以及私门谢恩等风气就公开泛滥起来,这严重地腐蚀着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污染着学校和社会的风气。
7.试评韩愈关于教师问题的见解。
答:韩愈的《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韩愈对教师问题的见解,主要体现在《师说》中,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的任务
韩愈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任务包括三个方面:
①传道,即传授儒家仁义之道;
②授业,即讲授古文典籍和儒家经典;
③解惑,即解答学生在学习道和业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
这三个方面紧密相联,构成了教师的任务。其中,传道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道悟道,就需要进行授业和解惑。传道是目的,是方向;授业和解惑是传道展开的过程和手段。三者有主有次,前后有序,职责分明。这里不仅包含了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的思想,而且还包含了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德育通过智育进行的思想,这是很深刻的。
(2)教师的标准
韩愈认为衡量教师的标准,首先是“道”,其次是“业”。凡是具备了一定的“道”和一定的“业”的,就可以做教师,而不论其门第、出身、相貌等如何。教师就是要在“道”和“业”这两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这两方面的学习和修养。
(3)师生关系
①韩愈把“道”与“业”作为衡量教师的标准,认为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为师,二者的关系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的,只要闻道在先,术业有专长者,皆可以为人师表。这就破除了对教师的盲目迷信,而且还反映了闻“道”在先,以“先觉觉后觉”,攻有专“业”,以“知”教“不知”这一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
②韩愈还强调了“圣人无常师”“不耻相师”的道理。提倡人们要向德行高尚、学有专长的人学习,提倡互相为师。这里既有“能者为师”的观点,又有“教学相长”的含意。
总之,韩愈关于教师的任务、教师的标准及师生关系的阐述,不但大大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教师理论,而且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教师的职责、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德育与智育、教书与育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启发意义。
8.试述韩愈关于道德修养和教学、学习的思想。
答:韩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教学与学习方法。
(1)业精于勤
这里的“勤”,表现为口勤(勤吟诵)、手勤(勤翻阅)、脑勤(勤思考),日以继夜学习。勤奋以学,长年不懈,这是他对前人治学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他自己治学多年的宝贵经验的结晶。
(2)博约结合
韩愈在教学和学习的实践中领悟到了博与精的辩证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因此,他一方面强调博学,另一方面,又要求精约,提出教学和学习都要注意提出纲要,把握要点。此外,韩愈还提出教学要注意系统性,以及把握其关键之处,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
(3)“师其意不师其辞”
韩愈主张以古人为师,但不必拘泥于章句文辞,而是要学习古人文章中的思想精神和方法,要“师其意不师其辞”。
9.试述柳宗元关于师友问题的见解。
答:柳宗元关于师友问题的见解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柳宗元对韩愈重倡师道,表示十分赞赏,认为师道是很重要的,不重师道,道就容易被抛弃;道存,即使奴仆和乞丐也可以和他交朋友;道不存,即使公侯也不必理睬他们。在这一点上,他和韩愈的见解是一致的。
(2)柳宗元对教师要求严格,认为师是不易求得的,他多次不肯接受别人请他为师的要求,他不愿任师之名,这可说是谦虚,也可说把师道看得特别重。
(3)柳宗元的“交以为师”的见解,以师为友,把师生关系变为师友关系,要求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既能两全,又有两利,既体现对师生关系的辩证思想,也含有民主平等因素,比韩愈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见识又前进了一步。
10.试析柳宗元关于学习与修养的见解。
答:柳宗元关于学习与修养的见解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文以明道
柳宗元认为,文章是为阐明道理服务的,不能片面地追求形式漂亮、文采华丽、音节动听,即主张思想内容重于艺术形式,这也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
(2)顺天致性
柳宗元认为人的成长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顺之者,即可茁壮成长,逆之者,将会枯萎甚至夭折。教育学生的根本方法在于注意学生身心自然发展的规律,不妨害其自然成长。
(3)博采众长
柳宗元是主张广泛学习、博采众长的。他主张以《五经》为本,把《五经》当作“取道之源”。但他又认为从《五经》中主要的是吸取某些精神、某些根本原则和方法,而不能把它当作教条。他主张把学习与批判结合起来,对古代文化遗产应采取批判吸取的态度。他主张读百家书,而坚决反对盲目崇古。他还极力推重韩愈的文章,肯定了韩文的摆脱束缚和创造性的精神。这种批判吸取文化遗产的思想,正是柳宗元的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