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信用形式
一、单选题
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中央财大2010研]
A.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B.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C.无偿的赠与或援助
D.平等的价值交换
【答案】B
【解析】信用在经济范畴里是指借贷行为。这种经济行为的形式特征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
二、多选题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表现为( )。[中央财大2010研]
A.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基础
B.银行信用推动商业信用的完善
C.两者相互促进
D.银行信用因优越于商业信用可以取而代之
E.在一定条件下,商业信用可以转化为银行信用
【答案】ABCE
【解析】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在银行信用这种形式里是不存在的。在市场经济中,商业信用的发展日益依赖于银行信用。假如没有银行信用存在,一个企业是否提供商业信用,必然要考虑在没有货款收入的情况下自己的企业能否继续周转;有了银行信用,则会考虑可否依据延期付款的承诺从银行取得贷款,如果可能,商业信用即可提供。
三、概念题
1.商业信用[东北师范大学2008研;中国海洋大学2002研、2003研;深圳大学2009研]
答: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以赊销商品(或预付货款)的形式提供的信用。在这里,信用关系的形成过程就是商品的买卖过程。商业信用产生的基础,是各企业之间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不一致,使商品运动和货币运动在时空上脱节。在买方暂时缺乏可用资金,而卖方对其资信比较了解或通过某种方式可以信任的前提下,同意买方延期支付,即按商业票据约定的期限到期付款。商业信用通过加速商品的形态变化,加速资本周转而促进经济发展。但商业信用也有受个别企业资金规模限制、商品流向的限制等局限性。此外,商业信用通过票据贴现可以转化为银行信用,所以,它是银行信用的基础之一。
2.支票[东北师范大学2008研]
答:支票是指银行的活期存款客户对银行签发的,要求银行从其活期存款账户上对指定人或持票人即期支付一定金额的无条件书面命令。支票具有以下四个特点:①付款人限于银行,在发票人和付款人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资金关系存在。②付款方式只有一种,即见票即付,且支票的付款投票期间,即从发票到付款的期间很短,不允许发行所谓“远期支票”。③支票转让以交付款转让为一般形式,以背书转让为例外。④没有汇票中的承兑制度及本票中的见票制度,但有划线制度、转账制度、对签发空头支票者进行制裁等制度。
3.消费信用[北师大2000研;南京理工大学2002研;中南财大2005研;东北财大2006研]
答:消费信用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目的的信用。消费信用与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授信对象和授信目的有所不同。从授信对象来看,消费信用的债务人是消费者,即使用生活资料的个人和家庭。从信用目的来看,是为了满足和扩大消费者对消费资料的需求。
现代消费信用的方式多种多样:商人直接以赊销的方式,特别是分期付款的赊销方式,对顾客提供信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直接贷款给个人用以购买耐用消费品、住房以及支付旅游等费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个人提供信用卡,客户只需持信用卡,便可以在接受该种信用卡的商店购买商品,定期与银行结账等。
4.直接融资[深圳大学2009研]
答:直接融资,是“间接融资”的对称,亦称“直接金融”,是没有金融中介机构介入的资金融通方式。在这种融资方式下,在一定时期内,资金盈余单位与资金需求单位通过直接协议,或在金融市场上购买资金需求单位所发行的有价证券,将货币资金提供给需求单位使用。商业信用,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企业之间、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均属于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资金直供方式,与间接金融相比,投融资双方都有较多的选择自由。而且,对投资者来说收益较高,对筹资者来说成本却又比较低。但由于筹资人资信程度很不一样,造成了债权人承担的风险程度很不相同,且部分直接金融资金具有不可逆性。
5.信用交易[首都经贸大学2009研]
答:信用交易是证券流通市场的一种交易方式。购买证券者先付证券价款一部分,或称保证金,其余部分由经纪人垫付。由于这种交易是取得了经纪人信用购买的,所以称为信用交易。这种交易方式在美国被称作“垫头”交易。当购买证券者想购买一定数额的某种股票而无足够的货币资本时就往往采用这种办法。由于信用交易下证券购买者仅支付部分证券价款,大部分价款是由经纪人垫款购买的,因此购买证券者在归还垫款之前,这种交易的证券抵押权归经纪人。经纪人可以用这些有价证券作抵押从银行取得贷款,作为其垫款的资金来源。证券购买者在这种情况下不但要支付给经纪人代买证券的佣金,而且要支付经纪人垫款的利息,垫款利息高于经纪人向银行贷款利息的差额为经纪人的收益。当购买者不能偿还贷款时,经纪人有权出卖这些证券。
四、简答题
1.简述信用的主要形式,并说明加快发展我国消费信用的意义。[华中科技大学2002研]
答:(1)信用指未来偿还商品赊销或商品借贷的一种承诺,是关于债权债务关系的约定。它以商品货币的使用权为交易标的,以还本付息为条件,以信任为基础,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目前主要形式有:
①商业信用。指企业之间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相联系的一种信用形式,典型形式有赊销、赊购、分期付款等。是严格单向的信用方式,规模上有局限性。
②银行信用。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一种信用形式,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间接信用,克服了前者在方向上和规模上的局限性。
③国家信用。指国家或其附属机构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机构发行债券或借入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以国家为主体。它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国内信用和国外信用,按期限可分为国库券、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按发行方式可分为公开征募和银行承销。主要信用工具有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和政府担保债券。
④消费信用。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一种信用形式。它出现于商品经济发展之后,包括实物信用和货币信用,主要形式有赊销、分期付款和消费信贷。
⑤租赁信用。指租赁公司或其他出租者将租赁物的使用权出租给承租人,并在租期内收取租金,到期收回出租物的一种信用形式,实际上是实物信用的一种。主要有经营性租赁、融资性租赁和服务性租赁三种不同形式。
⑥国际信用。指国与国间相互提供的一种信用形式,是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运动的方式之一。主要形式有出口信贷、政府信贷、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商业贷款、补偿贸易等等。国际信用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强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是国家经济合作的必要形式之一。
(2)消费信贷作为一种重要的信用方式,对经济的各个领域的作用是令人瞩目的。其基本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促进经济增长。消费信贷通过向目前尚不具备消费能力的人提供信用,使其消费愿望变为现实,增加了即期的有效消费,扩大了总需求,从而刺激了生产。同时,通过乘数作用,数倍作用于经济总量,促进了经济的增长。②引导消费方向。消费信用一般针对耐用消费品,这类商品价值较高,能够一次性购买的人较少。而在消费信用形式下,能够创造更多的需求,使消费者易于接受这类商品。③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商业银行的优质企业客户逐渐转向资本市场,为了开拓新的业务领域,银行必须更加重视消费信贷的推广。加之消费信贷本身业务分散,可以使风险分散,不失为银行改善资产质量,提升竞争力的发展方向之一。④消费信贷对产品的更新换代、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推广也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但要注意,如果过度发展消费信用,可能使经济过热,形成泡沫,引发通货膨胀,并在经济中积聚过多风险。一旦信用链发生断裂,对经济伤害很大。
(3)我国消费信用开始较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现阶段加快发展消费信贷也表现出其特别的积极意义:①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我国目前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遇到了一定困难,在物价指数上表现为相当一段时期的持平甚至负增长。加之整个国际经济形势不佳,出口难以有太大作为,因此必须扩大内需。而在短期内收入无法有大的增长,消费信贷便成了重要手段之一。②启动新的消费热点,改善人民生活。目前我国大部分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已经基本满足,但又难以进入下一个阶段对汽车住房等奢侈品的消费。因此必须借助消费信贷,形成消费能力,加快启动消费热点,提前进入下一个消费阶段,提高生活水平。③配合各项改革顺利进行。当前我国陆续出台许多改革措施,对个人生活形成冲击。例如住房改革取消了实物分房;教育产业化要求每个享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必须交纳学费等。商业银行适时推出的住房贷款和教育贷款起到了很好效果。如果没有消费信贷作为各项改革的润滑剂,改革就很难平稳进行。④促进商业银行资产多元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也面临着“脱媒”现象的威胁,对企业贷款业务逐渐萎缩,尤其是我国商业银行坏账增多,银行不得不惜贷。消费信贷成为商业银行又一个利润增长点,有利于资产多元化,分散风险。
2.为什么说资金的直接融通与间接融通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上海对外贸易学院2004研;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研]
答:(1)由赤字单位(最终借款人)直接向盈余单位(最终贷款人)发行(出卖)自身的金融要求权,其间不需经过任何金融中介机构,或虽有中介人,但有明确要求权的仍是赤字单位和盈余单位,双方是对立当事人,这种融资方式称为直接融通。它的优点在于:
①赤字单位和盈余单位双方是对立当事人,易于互相了解。
②没有金融机构作中介,因而双方均可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③手续简便,节省时间。
④这种金融要求权通常采取有价证券形式,适合市场的需要,可以转让,具有流动性。
但是,直接融资也会受到时间、期限以及融资金额的限制。同时对资金供给者来说,直接融资的风险较大。
(2)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之间没有直接契约关系,双方各以金融中介机构为对立当事人,即金融机构发行(卖出)自身的金融要求权,换取盈余单位的资金,并利用所得的资金去取得(买进)对赤字单位的金融要求权,这种融资方式称为间接融通。它的优点在于:
①金融机构有专门人才来对筹资者的各种状况进行深入了解。
②可以节省直接融资中的佣金,印花税等费用。
③由于发行股票和债券有一定限制,所以银行借款成为最普通的一种筹资方式。
④银行的资金来源充足,企业可以从银行获得期限较长,金额较大的借款。
综上所述,直接融通与间接融通各有优缺点,双方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直接融通与间接融通两部分共同构成统一的金融市场,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两种融资方式起着不同的作用。在简单的商品经济中,直接借贷占重要地位;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时代和地区,以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资金调度力求高效率的当代社会,直接融资的地位又日益重要。
3.什么是国家信用?我国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什么?[对外经贸大学2005研]
答:国家信用指国家或其附属机构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机构发行债券或借入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它以国家为主体,主要用于弥补财政开支不足和进行生产性投资。国家信用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国内信用和国外信用,按期限可以分为国库券、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按发行方式可以分为公开征募和银行承销。主要信用工具有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和政府担保债券。
我国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比较单一。最主要的国家信用是中央政府债券,即国债。由于我国地方政府不能发行债券,政府从法律上也不能担保债券,因此直接的国家信用比较单一。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央行票据也是国家信用的形式之一,我国从2003年开始发行了大量的央行票据,弥补了没有一年期以下国债的缺陷。
4.简述民间信用的作用及影响。[首都经贸大学2005研]
答:民间信用,亦称“民间借贷”或“个人信用”。民间信用指相对于国家之外的一切信用,包括商业银行信用。在我国,民间信用主要指居民个人之间以货币或实物的形式所提供的直接信贷。民间信用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私人之间直接的货币借贷。②私人之间通过中介人进行的间接货币借贷。③通过一定组织程序的货币“合会”、“标会”等进行的货币借贷。④以实物作为抵押的“典当”形式的货币借贷。
(1)民间信用是我国最古老的信用,在历史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起了重要的作用。
①弥补正规金融和信用的不足,发挥了灵活性的特点。
②可以聚集民间闲散资金,灵活、迅速地运用于金融业务,并促进经济发展。
③民间信用由于受地利、风俗等的影响,相当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④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互帮互助的优点。
(2)其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对整个经济和金融体系发展的正面促进作用。
②民间信用的非正规性,冲击了正规金融,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了不稳定因素。民间信用容易引发金融风险,扰乱金融秩序,破坏社会信用环境。这是民间信用的主要负面影响之一。若没有发生影响较大的社会性金融风波,民间信用活动一般难以自我控制。
③民间信用的自发性,干扰了中央银行对一定时期社会信用和社会资金的总量监测,增加了资金的“体外循环”,特别是加大了现金投放,影响国家金融调控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另外,民间信用的盲目性,不利于信贷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容易造成不合理的社会资金投向和资金配置。
④民间信用约束机制中的法律治理执行力弱,容易滋生高利贷等非法金融活动,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5.商业信用有哪些局限?[四川大学2006年研]
答: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信用。它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形式以及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以预付定金、分期预付定金等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形式。商业信用的实现工具为商业票据,如商业本票、汇票等。它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的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由于自身的特点,也存在一些缺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商品买卖量的限制,生产企业不可能超出自己所拥有的商品量向对方提供商业信用,因此大额的信用需要不可能通过商业信用来满足。
(2)商业信用方向的局限性。商业信用是直接同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紧密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它只能向商品直接需求者提供信用,或者需求者向供给者预付货款,而不可能逆向运作。
(3)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商业信用提供的期限一般受企业生产周期时间的限制,期限较短,因此,商业信用只适用于短期借贷。
(4)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工商企业一般只会向与自己有经济业务联系的企业发生商业信用关系,否则没必要也不可能发生信用关系。
此外,商业信用还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等缺点。
6.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两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浙江财经学院2011金融硕士]
答:在再生产过程中,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有两种形式: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1)典型的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像是以商品提供信用,其实不然。在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实际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这种信用形式存在于工商企业之间,所以它的规模大小是以产业资本的规模为度;其最大作用是产业资本的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是其严格的方向性。比如说,纺织印染厂可向服装厂提供商业信用,而服装厂则不能向纺织印染厂提供商业信用,因为纺织印染厂的生产不是以服装为材料。一般地说,是上游产品企业向下游产品企业提供信用,是工业向商业提供信用,因而有些企业很难从这种形式取得必要的信用支持。
(2)具备如下两个特点的信用是银行信用:一是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这里所说的金融机构主要是指银行,同时也包括经营类似银行业务的其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二是借贷的对象直接就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本。
(3)在银行信用中,由于借贷的是作为一般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而且有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所以前面说到的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在银行信用这种形式里是不存在的。在市场经济中,商业信用的发展日益依赖于银行信用。假如没有银行信用存在,一个企业是否提供商业信用,必然要考虑在没有货款收入的情况下自己的企业能否继续周转;有了银行信用,则会考虑可否依据延期付款的承诺从银行取得贷款,如果可能,商业信用即可提供。事实上,商业票据贴现和抵押贷款,就是银行发展过程中首先扩展的主要业务。具体来说,两者的关系如下:
①商业信用始终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历史上商业信用产生在先,它直接与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相关联,直接为生产和交换服务。企业在购销过程中,彼此之间如果能够通过商业信用直接融通所需资金,就不一定依赖于银行。
②只有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银行信用。资本主义的银行信用体系,正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的。
③银行信用的出现又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完善。因为商业信用工具、商业票据都有一定期限,当商业票据未到期而持票人又急需现金时,持票人可到银行办理票据贴现,及时取得急需的现金,商业信用就转化为银行信用。由于银行办理的以商业票据为对象的贷款业务,如商业票据贴现、票据抵押贷款等,使商业票据及时兑现,商业信用得到进一步发展。
④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各具特点,各有独特的作用。二者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而不存在互相取代的问题。应该充分利用这两种信用形式促进经济发展。
五、论述题
试比较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方式的优缺点,并阐述中国融资格局的变动趋势。[四川大学2008研;武汉理工大学2006研;浙大2000研]
答:(1)直接融资指资金短缺单位直接在证券市场上向资金盈余单位发行股票债券等凭证融通资金的一种融资形式。在此过程中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建立金融联系,因此被称为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指资金盈余单位把资金存放或投资到银行等中介机构,再由这些机构以贷款或直接投资形式将资金转移到资金短缺单位的一种融资形式。
(2)两种融资方式区别明显,各有优缺点。直接融资的优点是:①供求双方直接见面,绕开中介机构,节约了中介成本,提高投资收益。②在资本市场,可以利用长期债券和股票融资,获得长期稳定资金,而银行贷款期限一般较短。③优化资源配置。直接融资把资金的融通置于市场机制中,利用资本市场的压力,引导资金流动,优化配置。④加强资金集中。直接融资利用股票债券动员了闲置资金,直接投入到生产使用中,加速资本形成。但是,直接融资也有其缺点,表现为:①这种融资方式门槛较高。②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不适合小企业和个人运用。③资金供给方承担了较多风险。而间接融资的优点是:①利用中介机构融通资金,网点多,起点低,可以动员零星存款,积累小额存款用于投资。②由于银行作为专业机构在信息方面的优势和规模生产效益,可以减少信息成本和合约成本。③通过银行存贷业务,续短为长,实现期限转化。④由于银行投资总资金规模较大,可以通过资产多元化降低风险。缺点是这种融资方式割断资金供需双方联系,对中介机构更为依赖。
(3)中国融资格局经历了间接融资一统天下到两者并存的过程。
我国建国初期的融资手段单一,完全依靠间接融资的方式。主要是因为:①在供给方面,盈余资金基本被国家掌握,个人和企业只有少量富余资金,主要依靠财政预算拨款和银行计划贷款来满足企业需求。在这种供给模式下,间接融资是最便于国家控制又较为简便的方式。②居民缺乏直接融资领域投资的意愿。由于建国前的混乱直接给融资市场造成不良影响,加之中国传统的风险回避意识,我国居民有了少量的闲置资金更愿意存放银行。③从企业需求来看,当时占主体地位的国营企业容易得到银行支持,并且约束较小。相对而言,直接融资困难较大,收益不高,企业不愿采用。④我国尚未形成直接融资的市场条件。在建国初期出于各方面考虑和对社会主义的片面认识,各种直接融资市场都被取缔。我国没有股票、债券等融资工具的存在,因此企业要使用资金时只能依靠银行。
目前,一方面银行坏账的数量提高,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使其不得不开始惜贷;另一方面直接融资市场发展迅速。虽然间接融资仍占企业融资的大部分,但直接融资的比重越来越高了。同样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现在主要依靠债券融资,银行贷款已退居其次。从这一趋势看,直接融资在未来将与间接融资分庭抗礼,成为同样重要的融资手段。
(4)下一阶段,我国应开始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首先引进国外已经成形的金融产品,如股指产品、金融期权和股票期权等,既可以用于规避风险,又可以满足企业个性化的融资需求。其次应规范直接融资市场,建立良好的市场次序,以促进其健康发展。此外还应鼓励各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而对间接融资机构主要是银行,应将监管重点由业务转向资本金,保证安全的同时允许其开拓更多业务。
总之,我国融资格局将在长期中保持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同时存在,相辅相成,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