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泰式餐饮的特点
1.独特的调味料
泰国的主要调料大都来自大自然,很少经过工厂加工,这样一来反倒减少了调料中的添加剂对人体的危害。泰国菜以酸、辣为重,大凡首次品尝泰国菜的客人都会觉得泰国菜的调料很独特,感觉很多调料都是东南亚地区甚至是泰国所特有的。
泰国的主要调料有泰国柠檬、鱼露、泰国朝天辣椒和咖喱酱。泰国菜注重调味,常以辣椒、罗勒、蒜头、香菜、姜黄、胡椒、柠檬草、椰子与其他热带国家的植物及香料提味,辛香甘鲜,口味浓重,别具一格,以各种风味蘸料伴以泰国美食,更演化出多重滋味。带辣劲的凉拌色拉、泰式酸辣汤、红或绿咖喱(大多混合了椰浆)、蔬菜、各款烤肉串(牛肉、猪肉与鸡肉拌以米饭或面点),都是具代表性的泰国美食。
罗勒
辣椒、咖喱调料
泰国柠檬
小贴士
◆泰国咖喱
“咖喱”一词来源于泰米尔语,是“许多的香料加在一起煮”的意思。咖喱起源于印度,是多种香料的结晶。这是源于印度最初肉食时是以膻味极浓的羊肉为主,单一香料不能祛除膻味,故便以多种干香料粉末组合而成的浓汁来烹调,这便是咖喱的来源。
将食物配入香料,除了能增色促香之外,还能促进胃酸分泌,令人食欲大增,更能有利于食物保存。咖喱首先在南亚和东南亚等地传播,到17世纪,欧洲殖民者来到亚洲时把这些香料带到欧洲,继而传播到世界各地,随后结合不同饮食文化而演变出各种不同风格咖喱吃法。食用咖喱的国家很多,包括印度、斯里兰卡、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咖喱在东南亚地区已成为主流的菜肴之一。
泰国是将咖喱这种调味品发扬光大的国家。泰国咖喱鲜香无比,由于当中加入了椰酱来减低辣味和增强香味,而额外所加入的香茅、鱼露、月桂叶等香料,也令泰国咖喱独具一格。红咖喱是泰国人爱用的咖喱,由于加入了红咖喱酱,颜色带红,味道也较辣。泰式青咖喱,由于用了芫茜和青柠皮等材料,所以咖喱呈青绿色,也是泰国驰名的调料,同样鲜美。而市面上所见到的大多为黄咖喱,因此黄咖喱在各种咖喱中最受广大消费者认同,接受度最高,最为驰名。
作为一种延续百年的经典佳肴,咖喱不仅有着独到的美味,更与人体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香辛料和食材的有益配比,充分保留食物原有营养元素的同时,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有机循环,有排毒养颜的功效。传统的咖喱文化,掀起了新一轮饮食风尚,希望更多的人在大快朵颐的同时,也能均衡营养,乐享健康生活。
红咖喱
青咖喱
2.饮食结构均衡
泰国是个临海的热带国家,盛产大米、绿色蔬菜、甘蔗、椰子,渔业也非常丰富。因此泰国菜用料多以海鲜、水果、蔬菜为主,主食是大米,副食是鱼和蔬菜。
丰盛的泰式料理
泰国人对早餐和晚餐相当重视,一般的泰国家庭,主食米饭,副食荤菜、蔬菜及汤。泰国很多饭店喜欢建在水上,尽管中午气候炎热,但晚间却异常凉爽。坐落于水上餐厅,海风习习,五彩缤纷的彩灯倒映在水面,那似有似无的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使人忘记了疲劳。晚餐丰盛但不奢侈,除了主食、荤菜、蔬菜、汤以外,还加水果及甜食。在这种怡人的环境中品尝精美的食物,确实是有助于全身心的放松。除了正常的一日三餐外,很多泰国人还喜欢不时地加餐,如咖啡、牛奶等各种饮料,饼干,糕点,糖果等,可供选择。
3.口味特点浓郁
泰国菜以色、香、味闻名,第一大特色便是酸与辣,厨师们喜欢用各式各样的配料(如蒜头、辣椒、酸柑、鱼露、虾酱之类)来调味,煮出一锅锅酸溜溜、火辣辣的泰式佳肴。招牌菜有冬阴功汤、椰汁嫩鸡汤、咖喱鱼饼、绿咖喱鸡肉、芒果香饭等。鱼、虾、蟹都是各餐馆的杀手锏,有炭烧蟹、炭烧虾、猪颈肉、咖喱蟹等层出不穷。泰国菜的口味特点是辛辣,喜欢在菜肴里放鱼露和味精,但不喜欢酱油,不爱吃红烧食物,也不喜欢在食物里放糖。但它有别于印度尼西亚菜或四川菜,因此泰国菜在辣之中还带点酸,这更能刺激食欲。其实泰国菜亦有很多微辣或不辣的菜式,对不嗜辣而又想品尝泰国菜的朋友,就最合适不过了。
泰式咖喱蟹
4.包含中国元素
泰式餐饮中所用的中式餐具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的食品和饮食文化对东南亚地区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泰国菜肴中有很多烹饪原料的运用和中国是很接近的。除此之外,从进食的方式和炊具、餐具的使用角度来看,泰国的饮食文化也同样受到了中国“饮食元素”的冲击。
自古“美食配美器”,饮食是离不开盛器的。在中国的陶瓷传入泰国之前,当地人多以植物叶子作为餐具。当中国的竹筷、陶瓷碗碟等进入泰国后,影响了泰国人传统的饮食方式,在进餐时也采用中国式的餐饮器具。饮食方式的改进使当地居民的饮食要求和品位大大提升,生活习俗大为改观,同时也促使泰国人对陶器、瓷器的需求增大,推动了中、泰两国陶瓷贸易的发展。
泰国食品及饮食文化积聚如此众多的“中国元素”,除了显而易见的地缘因素,更重要的还是中、泰两国的历史渊源。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中、泰两国频繁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以及人口的迁徙都促使泰国食品与饮食文化在保留自身习俗的前提下,不断吸收与接纳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优势、先进和有利部分。正是基于这些原因以及文化的适应性,在历史发展轨迹中,泰国的食品和饮食文化才逐渐烙上了“中国痕迹”。
5.深受佛教影响
受佛教影响的菜肴——泰国鱼饼
泰国受到多国文化的影响,同时又与宗教息息相关,泰国人往往避免食用大块动物肉,一般大块的肉会被切碎,再拌上香料而食。此外,泰国人是不吃狗肉的,对狗一直关爱有加,可以说这是他们的宗教信仰,不过,也有相传是因为泰国国王曾被狗所救,所以不食。
泰国是现今最具代表性的佛教国家之一,不只信奉佛教,更将宗教的理念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以饮食为例,近年来,泰国菜逐渐风行,而整只的鸡和鱼出现在餐盘里似乎已经不再是忌讳了,但是传统的泰国人是不吃完整的鸡和鱼的,而是要先将其切碎,再进行料理,连酱料也是在这个逻辑下衍生的产物,而泰国的“酱料文化”也就成为了泰国菜的标签。听起来可能有些令人啼笑皆非,但是据泰国人说,他们在制作荤食的时候总是要将所有的菜式烹饪得模模糊糊,像是炒碎肉、鱼饼……目的就是求个心安。如此听来,泰国人还真是单纯得十分可爱。
泰国僧人坚持过午不食的戒条,到了下午,无论在寺院、饭店,都看不到出家人吃饭。当然,有些僧人也吃一些水果或喝一些麦片之类的饮料。不过,午后的僧人是不能出去化缘的,因为这里的出家人都知道这条规定。过午后,饭店也不给出家人提供食品;乘飞机时,服务员也不给出家人提供食物,只供给饮料。在食物方面,南传佛教循小乘戒律,允许出家人食“三净肉”,在托钵乞食过程中,得到什么就吃什么。不过部分北传佛教的寺庙中,出家人坚持着素食,南传佛教的信徒对此也很赞叹,因为他们认为人为坚持素食有极大功德。
6.用餐礼仪独具一格
传统泰国人的进餐方式,以芭蕉叶盛饭,以手代筷而食。现在泰国人的饮食方式,就座先舀适量的白饭在盘中,再以汤匙将菜肴与饭拌匀,用汤匙以西餐喝汤的方式,由靠身体的内侧向前方舀起,吃完再盛饭。
泰国餐具十分简单,基本餐具为一只汤匙和一双筷子,以及一个圆盘。圆盘用来盛饭,汤匙用来取有汤的菜肴,筷子则用来夹菜。由于菜肴种类较多,所以一般不会一次盛满。因为太多的饭、菜混合在一堆,吃起来会五味杂陈、味道凌乱,也不方便。另外,吃饭时不会为了图方便而将盘子端起来往嘴里送,这样既不雅观,也很失礼仪。
传统的泰国人通常是席地而坐,人们环坐在垫子上,男子盘腿而坐,女子则跪坐。不过现在的泰国餐厅都是桌椅的座位形式,因此,在用餐方式上与一般的中餐并无差别。如果一同用餐者有长幼或是辈分之分,则由靠近墙壁或是离门最远的座位起依次落座。
充满泰式风情的茶具
上菜没有特定的顺序,常常是所有的菜一起上。米饭、鱼、肉、蔬菜和汤在就餐过程中可以随意先后食用。很少有公共的大勺,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汤匙舀菜,每一匙菜都在共用的调料碗中蘸一下。泰国人有一个就餐习惯,就是吃饭时每一小口都是一匙,而每一匙都正好半匙米饭、半匙肉或鱼,这就要求食物要切得非常碎。值得一提的是,在泰国,如果可能,每个人事先都要沐浴,但是衣着可以随意。
席地而坐的泰国餐桌
小贴士
◆泰国的“康笃”晚餐
泰国北部的清迈有令人难忘的“康笃”晚餐。晚会上的主人和客人都必须穿靛青色的无领上衣,男的腰间还要系一条布料围巾。进入餐厅时,每人还必须脱去鞋子。餐厅里没有凳子,一张小圆桌,即称之为“康笃”。主人进入餐厅后,每五六人围成一圈,盘膝席地而坐,餐具摆在地面上。宴会开始时先喝清凉饮料,而后上饭菜,菜肴都属名菜,饭是糯米饭,放在竹篓中,用手抓捏成团吃。“康笃”晚餐的最大特色在于有民间音乐和舞蹈助兴,客人们一面品尝佳肴,一面欣赏具有浓郁特色的民间音乐、舞蹈。
蜡烛舞
“康笃”晚餐中常见的舞蹈有“指甲舞”和“蜡烛舞”。“指甲舞”是泰国北部特有的古典民间舞蹈。女演员头戴尖顶金冠,手戴纤细柔长的假指甲,身穿镶满金银饰物的古代服装,在优雅的民乐中,轻移莲步、体态婀娜,令人神驰。“蜡烛舞”顾名思义,是以手持蜡烛翩翩起舞,跳舞时,室内所有灯光瞬间熄灭,只有舞者手中的蜡烛闪耀着烛光,令人有如置身在繁星闪耀的夜空之下,心旷神怡、拍手叫好。
竹篓中的糯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