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活动设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每个儿童都是天生的画家,他们天性喜欢涂涂画画,喜欢艺术活动。作为教师,我们要了解儿童美术发展的阶段性,要了解儿童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要善于捕捉儿童的敏感期。每个儿童在拿起画笔画出第一笔的时候都会无比兴奋,对自己能够控制画笔,对自己留下的杂乱无章的线条,对线条与手部动作之间的关系都充满了好奇。在美术活动中,他们的情感思维得到了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培养。儿童的绘画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

本书指导思想

北京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称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在艺术领域的目标: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在艺术领域,“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可具体解释为:

1.感受与欣赏。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2.表现与创造。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儿童阶段美术活动的特点

成人总爱用自己的眼光去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对儿童的作品指指点点,恨不能抢过画笔替儿童添上几笔,画出成人认为完美的作品,因此作为教师、作为家长,有必要了解儿童阶段美术活动的特点。

3-4岁涂鸦阶段:1.未分化涂鸦,表现为无控制的涂抹,获得动觉经验。2.经线涂鸦,表现为重复性运动的控制,手眼的协调性加强。3.圆形涂鸦,表现为重复画圆,并用它来表现一切事物。4.命名涂鸦,表现为认识到绘画与外界之间存在的关系,受画面象征符号的启发而命名,显示出初步的手眼脑的整体协调。在这个阶段,教师、家长不要质疑儿童,为什么画出来的人四肢不全、五官不全?只需耐心愉快地倾听孩子的故事就可以啦。

4-5岁图示期:1.前图式阶段,儿童以自我为中心观察现实生活,其画面呈几何形组合,用透明画画自己所知道的,表现自己所想的内容,求全求实,不讲空间、远近、大小等,并且会有同一形象反复出现的情况,也会有将所有内容排队罗列的表达方式,并且会把记忆深刻的部分画得大而夸张。2.图式阶段,儿童用几何线条的图式来表现视觉对象并重复出现,但有时会因特别的经验而变化,画中开始有区域的划分。图式期儿童能够通过语言来描绘作品的主题和内容,并结合脑海中的印象画出物体的形象,这是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

5-6岁想象期:能根据自己的感受画出熟悉的人物和生活场景,渐渐明白了各种事物的特征和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儿童在作品中开始使用基底线,画面有了明确的空间秩序,开始从表象思维向运算阶段发展,其判断仍受直觉自动调节的限制,其突出特点是自我中心思维。已经开始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

本书使用指导

本书适合作为幼儿教师、专职美术教师以及家长的参考用书。本书涵盖了七十个美术活动,根据活动形式来划分,共分为六大部分:拓印·轨迹,撕纸·剪纸,线条·装饰,水墨,创意绘画,手工制作。之所以没有完全按照儿童的年龄段进行划分,是考虑到儿童的个体差异。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时要考虑儿童的发展规律,“不要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儿童”,可以从更多的维度而不仅仅是年龄去选择活动内容。每一个教学活动包括以下步骤:(1)活动设计意图:每一个活动我们都有相应的理论支撑。根据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在实践体验之后再进行活动设计。(2)活动目标:重在情感目标、能力目标,其次才是技能目标。所谓的技能目标也是在充分尊重儿童意愿的基础上给儿童更为宽泛的自由度,且不作为作品评价的唯一标准。(3)活动准备:更加关注前期经验的准备。重视儿童已有的认知经验才能更加了解儿童,从而制定出适合儿童的活动。(4)活动过程: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儿童的已有经验,使其在更多的感受与体验之后进行表现与创作;教师要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和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让儿童产生“胸中勃勃,遂有画意”的冲动;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幼儿大胆地表现与表达,不过多地干预幼儿的创作,给儿童宽泛的、自由的创作空间。创作之后教师要鼓励儿童之间进行交流,自我评价。这里,自我评价有利于幼儿正确地反思,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同伴欣赏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别人的作品,学会欣赏他人,向他人学习。教师评价在儿童作品评价中起着培养儿童审美的导向作用。(5)延伸活动:为了保持美术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延续性,使幼儿的学习更加完整,本书中每个活动后都设计了延伸活动。受活动时间的限制,一次活动无法解决更多的问题,每次活动中教师准备的材料有限、为了能照顾到幼儿的个别差异,满足所有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延伸活动的形式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延伸到下一个活动中,使美术教学活动成为一个有联系的整体;第二种是延伸到区域活动中,使区域活动成为美术教学活动的延续;第三种可以延伸到家庭或社会生活中,使美术教学活动也做到家园共育。(6)教育活动建议:从活动适合年龄、目标的实现、作品分析三个方面来进行,使得教师在组织相关活动时可以借鉴参考,了解目标的实现重点应放在观察儿童、在儿童真正需要帮助时及时出现并给予指导性的帮助上,而不是越俎代庖。作品分析也从儿童的情绪情感、表达方式、原创图示等方面进行,旨在提示教师正确对待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技能实质。

总之,我们更多的是站在尊重儿童年龄特点及发展规律的角度去设计每一个活动,更加关注美术活动中儿童尝试各种美术材料及表达儿童的所看、所思、所想,反映的是儿童眼中和笔下的世界。儿童把美术活动当成一件好玩的事情,美术创作是儿童表达心情、表达内心感受或想法的一种方式。儿童在美术创作过程中自由发挥,产生愉悦的心情,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认知。儿童的绘画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希望本书能够给教师及家长一定的启发与帮助。感谢所有参与编写此书的一线老师们所提供的大量原始教案,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们的辛苦劳动,我们也期待广大教师朋友们能够在本书提供的有限的活动设计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设计出更多创新的活动。编写园本教材是我们酝酿了许多年的事情,在建园65周年之际,本书作为多年来我们对儿童美术活动的研究成果即将出版发行,具有十分特别的意义。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行、读者批评指正!

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

罗洪

201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