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所有教育的问题,最后都是哲学性的
最近十多年,国家先后召开了几次与基础教育有关的会议,并且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重要文件,但是在教育观念转变上,尤其是在把观念转变与相应行为跟进结合在一起的问题上,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探索基础教育的有关理论,既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又是教育哲学研究的需要。
从1995年到1998年,本人师从华东师范大学的陆有铨教授,开始教育哲学的学习和研究,获得博士学位后,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本人的教学对象既有刚从高中毕业的大学生,又有接受培训的来自于中小学教学第一线的成人学员,还有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学生,都对教育哲学学习产生一种畏惧感,觉得它太过于抽象玄妙,难以把握,更难以把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问题结合在一起思考。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本人产生了撰写一本基础教育哲学著作的想法,希望能够通过科研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2003年,本人曾经在上海的文汇出版社出过一本小册子,但现在看来,许多观点尚不成熟,这次作了重新的设计,删掉了许多内容,又增加了一些新的章节。
本书针对基础教育哲学问题进行研究,力图向读者提供自己在这个领域中的一些见解和体会,它是本人近十年来学习、研究教育哲学的阶段性总结。在写作过程中,本人始终牢记美国教育学者萨米尔·夏米斯说过的一句话:“所有教育的问题,最后都是哲学性的。”萨米尔·夏米斯在美国不是一个很有名的教育学者,但是本人对他的这句话印象很深,可以说它是本书的写作主线。本人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理解这句话。其一,哲学在解决教育问题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教育问题并非都能用物质手段甚至科学手段来解决,关涉价值的教育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师的教育哲学思维。其二,教育领域中的所有问题,最终都是哲学问题。举凡教育目的、课程、教育方法、师生关系、学校管理,以及教育中的民主、自由和平等问题,都受一个人的哲学思维的影响,最终都与教育哲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本书在结构上尝试创新。比如,教育哲学研究放在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之下,相比以往教育哲学研究过于抽象,纯属“书斋”的学问有很大不同。又比如,本人根据自己对国内外资料的了解,根据自己对教育哲学存在形态的把握,提出了自己关于教育哲学一些新的看法,把教育哲学分为学科意义上的教育哲学和观念意义上的教育哲学,拓展了教育哲学的研究视野。再比如,书中有“知识价值取向与教育”“休闲与教育”“教育方法的哲学思考”,以及“教师的教育哲学”和“学校的教育哲学”等章,这些内容在以往的教育哲学著作中尚不多见,但本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对于本书内容的编排,在写作过程中提供一些基础教育领域中的相关案例和材料,把理论思考与实践分析结合在一起。
在写作过程中,本人把最后两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本人的构想中,“教师的个人教育哲学”与“学校的教育哲学”,既是本书学习的重要内容,又是本人希望中小学教师和学校管理工作者学习后达到的一个目标。一个教师,走进课堂,或多或少都带进了个人的教育哲学,并且会在教育教学行为上有所体现。但是,在现实的学校里,很少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育哲学,他们更多的是凭经验演绎个人的教育生涯。如果教师们如书中所说,能分析自己的教育经验,克服教育实践中的盲目性,提高理论性和科学性,从而把握立场,建立自己的教育哲学,我想,那不仅提高了教育活动本身的价值,而且还提升了教师的个人生活品质。也许,他不会急功近利地盲从社会上流行的“教育口号”,不会用一元评价标准割裂学生现在与未来生活的联系。一个校长管理学校,或多或少也带有他自己的教育哲学。只是,学校教育哲学不仅仅属于校长个人,更属于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它的建构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过程的统一,它凝聚着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是学校传统和学校特色的体现,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最终达成的学校使命、学校愿景和培养目标。
教育哲学领域中的许多观点,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不同看法纯属正常。本书提出的一些观点也不尽完美。我知道所有的追求都是无止境的。哲学如此,教育哲学也如此。希望读者给予关心和鼓励,多些批判和指正。
陆有铨教授对我的学业和生活有许多点拨和帮助,是我的人生导师。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一些同行的成果。本书于2009年首次出版,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已经第5次加印。承蒙读者的厚爱,我产生了出版修订版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北大出版社的大力支持。首版的责任编辑姚成龙先生,以及修订版的责任编辑温丹丹女士,均以最为认真踏实的态度完成了本书的编辑工作,他们出色的业务素质,令我印象深刻。在此一并致谢!
陈建华
2016年9月28日
修订于上海师范大学
Chenjhua@shnu. 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