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案例研究背景
(一)行业背景
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改性,提高了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性能的塑料制品。这些优异的综合性能使其在下游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塑料工业和新材料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该行业是一个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能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塑料产业领域。
我国改性塑料行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当时市场广阔,对塑料制品需求量大,但因起步期改性技术相对落后,改性产品的性能或质量不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许多高端产品仍然依赖进口。为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等东南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相继涌现出我国第一批改性塑料企业,他们在艰难中创业,在创新中发展。
经过近30年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和资源重组,同时随着人们对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塑料化工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工程塑料工业实现了跨越式进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塑料行业已被重新定位为发展中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拥有改性塑料企业近千家,年产量达到300多万吨,逐步形成以填充母料和各种功能母料、改性塑料专用料为主要产品,从树脂合成到加工改性及配套的塑料添加剂、成型设备、模具制造等一体化产业链。
近年来,一些大型的跨国改性塑料生产企业凭借技术与资本两方面的优势,逐步加快在我国改性塑料生产基地的布局,以抢占日益增长的国内市场。这些跨国企业大都是融上游原料、改性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化工企业,如杜邦公司(Dupont)、陶氏化学(DOW)、斯夫(BASF)、拜耳公司(Bayer)以及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等。随着对中国市场了解的逐步深入,这些跨国化工企业也开始在我国建厂,并建立起营销网络,进一步加大对我国市场的开拓力度。而国内从事改性塑料加工的领先企业,通常专注于生产和销售用于特定下游产品的改性塑料,在细分市场中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此外,在中低端的改性塑料市场,由于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国内改性塑料企业竞争激烈。
金发科技是我国改性塑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年产80万吨改性塑料的生产能力,年营业额达150亿元,拥有阻燃树脂、增强增韧树脂、塑料合金、功能母粒和降解塑料五大系列60多个品种2000多个牌号的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OA设备、IT、通信、电子、电工电器、建材、灯饰等多种行业。
新材料是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技术,国家在2011年颁布《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指出新型工程塑料与塑料合金、新型特种工程塑料、阻燃改性塑料、通用塑料改性技术是当前高分子材料重点领域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2012年4月颁布《中国塑料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指出“十二五”期间,要扩大环保助剂、改性材料等新型环境友好材料的应用。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引下,产生了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新兴科技型企业,一大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脱颖而出。“十三五”期间,我国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工程塑料行业,以加快转型升级为重点,以提高塑料加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为重点,大力实施高端化战略,全面提高产业素质,力争在智能制造、数字制造、网络制造上取得新的突破。
我国正成为全球改性塑料最大的潜在市场,产业升级空间巨大,改性塑料行业将进入新的发展时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二)企业简介
惠州市昌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8月,注册资本为6000万元人民币,专业从事改性塑料、复合材料和先进聚合物材料系列高端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材料广泛运用于智能仪器仪表、智能照明、航空航天、高速列车、高级汽车、国防军工等系列产品,种类包括国家专利产品、国际先进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共100多种,各类特种材料牌号产品共483个,产品有效服务于上述应用领域130多家客户。昌亿科技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交易企业,目前公司旗下设立了小巨人塑胶、绿茵泉贸易、香港威盛贸易、小巨人体育文化四个子公司,分机构和营销网络分布在国内20多个主要城市。同时,其材料已成功打开了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公司结合自身行业技术优势,参与国家、行业标准起草制定,带动整个产业产品的技术提升。公司目前拥有近10000平方米的研发基地和近40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拥有高新材料制备双螺杆自动化生产线10台套、LED照明制管制罩自动化生产线50台套、高精密度注塑制造自动化生产线及各种检测实验设备仪器等30台套,年产能达3.6万吨。
昌亿科技依托惠州处于珠三角第二梯队优越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优势,坚持走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道路,先后建立了功能种类齐全、科研设备先进实用的惠州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聘请了一批业界的资深权威专家、学者、教授、博士组成研发团队,选择了一批节能、减排、低碳、绿色的高分子特种功能复合新材料作为高端实用性课题,建立、完善课题研发责任制及激励机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耐寒-70℃新材料填补了国内乃至全球行业空白,新材料广泛应用在对原材料的专业性、技术性、稳定性要求特别高的各种制造领域。
该企业在最近几年一直处于转型过程中,而且获得了巨大成功,本文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其转型成功的路径,旨在促进改性塑料企业及其他相关企业更好地实施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