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杰日记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79章 第一百七十九天 雨天爬华山亲身经历累成狗

2017-10-6 10:59

天气:晴

事情是这样开始的。

“厂里要放假五天,”同事小鹏说道。

“真的?”我一边刷碗一边抬头问道,内心有点小激动。

“老王刚才说对我们说的。”

那真是太好了,从来都没有放过五天假,这次算是破例了。

随后我就想着去哪里玩,想去登泰山。想到年前和老华说的话,有空出去转转,看看大好河山。

发微信问老华,

于是就是这样去了华山。

买完票我才查了一下华山的天气,

老华说,真坑。

2号的票,国庆那天下雨,在厂里待了一天,真是烦燥,有网也不行,看来一个人真的不好过。老田和老刘也在,晚上一起喝了点酒,明天约好一起走,他们回东北收稻。

第二天一早,天气还好,没下雨,七点多,收拾好物品,我仨一起去郑州火车站。老华从长沙赶到这边。

在火车站四人去吃了碗烩面,就分开走了。

我和老华先上火车,人很多,我俩还不同车箱,站在两车箱交界处,聊起天来。不一会就有一股烟味飘来,还经久不散,我不想闻,对老华说,我去里面点。

本来头上冒着汗,一进车箱里,就有冷风吹来,我就叫老华来这边,叫了两声老华没听见,旁边的人还看了我两眼。还在靠着车箱玩手机,我又往前走两步,才叫到老华。

没座位,站了有两个小时左右,经过洛阳站后,我所在的车箱过道上基本就没有人了,偶尔还有一个空位来。我也不好意思去坐那,毕竟我旁边还有一位没座。老华去了另一个车箱。刚才趁着停站的时间,坐在空位上休息了三两分钟,就又站起来了。

再经过一站后,就有许多空位了,叫老华来这边一起坐,两腿真是舒服,直到华山站下车。

天已黑,并且还下着小雨,从站台出来的过程中,我俩走在最后,每节车箱门口都有一辆小货车,嘴里喊着卖一些华山特产。看看人家,虽然只是这短短的两三分钟,但还是紧紧抓住,能卖一点是一点。经过火车后面看到有卧铺,老华就说,看看,软卧车厢每个包房中只有4个铺位,分为上下两个铺,还带有一个可以隔绝走道的门。硬卧,每个包房内设有6个铺位,分布在包房的两侧,分为上铺、中铺、下铺。咱这是站了一半路。

正好赶上有趟公交要去华山脚下,和前面几个说是去华山的一同上了车。在车上售票员给大概说了一下华山的情况,还有一哥们,来过,没爬完,同大家有的没的聊着。

华山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观日处位于华山东峰(亦称朝阳峰),朝阳台为最佳地点。不过明天不会有日出了,这两天预报都有雨。东南西北中,五峰,南峰最高。

在车行驶的过程中,老华让我看窗外,这地是一个村镇,咱们还不如去市里,明天再来。

这个公交把我们送到华山脚下,说是这是个公交站,那个灯就是宝莲灯,沉香救母的那个。在那边坐免费公交,会把你们送到华山脚下,现在这不是。

公交车上,遇到一叔叔,胸前挂着单反,一手拿包,一手拉着女儿,一直走到我坐的身前。我起来说,来坐我这吧。然后和叔叔聊了起来。他们今天去了华山的北峰,女儿爬不动,所以就下来了。我说明天我就把所有的山峰都爬一遍。叔步伸出大拇指对我比了比,年轻啊,身体就是好。可别明天爬不动啊。哈哈哈。

在玉泉院下的车,这个是个村名,我还以为是酒店呢。找个小店吃了饭,出来后见有个老奶奶卖手套,就问,这买什么手套啊。说是爬山的时候,那个铁链生锈了。

找了个人家,说是住宿,我俩问了两三家,这边的一晚是130左右。就是那种在自家改造的。放好东西,出来又去超市买了点吃的,准备明天爬山用。

------------------

2017-10-7 8:19

天气:阴

接着昨天的说。

最终我们找到的是一家小旅舍,前面门面房是菜馆,后院全是住宿,两人间,三人间,四人间,楼下楼下。院里墙上贴着华山几处风景的图片。

我和老华站在院里看,确实挺险的。一晚上和老华说了好多,关于怎么挣钱的问题,最后说的是要先做市场考察。

一觉睡到第二天,还没起床,在被窝里就听到外面雨打房顶的声响,这雨下的不小啊。

老华说:“下雨怎么办?今天还去不去?我这感冒感觉严重了。”

“去!一会起来吃点饭,还得排队买票。”

“中”。

起床洗漱完,去马路对面吃了碗热混沌,头上已冒汗。老华吃药,说是感康。我说你怎么不吃安乃近,老华对我说,安乃近是退烧的吧。。。。。。

回来时,经过商店,门口站了位大婶。

问我们:“要上山呢?买雨衣了没有?我这有上好的雨衣。”

我和老华进去看了看,大街上去上山的,基本都带了雨衣。随后我们也买了两件,因为怕不足,一人两件。有十元的,十五的。我们拿的是十五的,老华选是黄色,我选的是紫色。大婶还问我们要买鞋套不,看了看我俩的鞋,我们说不买了。你再送我们两副手套吧。大婶找来几双旧的,让我们挑。

老华说,黄色,古代黄皇簇的象征。

我还想说我这是紫气东来呢。

回住的地方,背上背包,每个人包里放了一大瓶的矿泉水,还有两三块面包,一个鸡腿,一包香肠。穿好雨衣,额。。。我前面扣子扣不完,只扣了上面两个。和老华换了外套穿,我说我的衣服防水,他是牛仔,我是运动衣。

这就出门,往山门走去。这时9:50.

走在大街上,老华说,果然是我的最黄,他们好象都没我黄。

我说,确实是你最黄,哈哈。估计他们都是十元的。

昨晚天黑,没看见山,现在下着雨,抬头看到山在云里。很高很大。向山门走去,前面是一个卧倒的老头像,老华说是老子。道教的。走过后还让我看了看老子穿的鞋底。我就说是那种小时候妈妈纳的千层底,挺形象的。

走光山门前的台阶,我的鞋就有的地方湿了,腿膝盖上面一片地方也湿了。我还带着眼镜,手机装在左裤兜里,拿出来比较方便,只是现在还要掀开一层雨衣。雨水顺着台阶往下流,现在上山的人不多也不少。也不知昨晚上山的人怎么想的,就这天还晚上爬山,又看不了日出。

在售票点老华微信扫码买了票,180一张,两天。再往前走,鞋湿的更严重,别人都带了鞋套。走两步,老华说,不如咱们两人回去买鞋套吧。我说,走吧,山上有。刚说完,转过一个弯,就听见有人喊到,卖雨衣鞋套了。

不过,我俩还是没买。

继续向山上走去,开始没多远,还算平路,后来山路开始陡了起来。老华说,我在网上看评论都是七八个小时爬到山顶,可不是说两个小时就到,咱们还没开始呢鞋就湿透了。我说,咱自年轻,这点算什么。

可还没走多远,不到3000米,我就走不动了。华山总高2100多米,全长12公里,我这才走3000米就走不动了,抬腿都觉得困难。老华倒是比我好,没怎么感觉。

老华就笑我说,你看看,这才多远你就不行了,还说两小时爬完。前面亭子咱们休息一下。

我说,你才125斤,我都165斤了,身体重量全压在两腿上。何况咱们平常都不是出力干活的人,唉,真是无语。

还是在人家卖东西的摊位外面,好歹有个坐的地方,上面还被雨水打湿。脱了雨衣,放在上面,就这样坐一会。看到有的比我们年轻的,走的那么欢快,还有小孩子,也走的很轻松,为什么我们,这么累。还有父母带小孩子的,不背着。就那就比我们走的快。

休息一会继续往前走去,老华依旧在我前面,我也不急了,一步一步,一步一步似爪牙似魔鬼的步伐。我发觉有规律的走,还是会省点力气的。我还唱起了,我一路走过千山和万水。

老华说,你少说点话,就能省力气。

看到前面一老人家穿着制服在站岗,就问,这到哪了,还有多远到山顶。

老人家说,这还远呢,这才4000米。来来,帮忙用我手机给我拍个照。

我说,好好,我懂你的意思。我眼神示意老华。

老华拿着老人家的手机,在我和老人家计论时,对着我们拍了几张。老华还让我转过脸。

过了4000+500米,地面台阶上有标示。我就对老华说,你看,总共12公里,现在都走了三分之一了,我看这华山也不过如此。

老华说,咱先走完再说好吗?你现在走的真慢,照现在这速度,还两个小时呢,现在都过了两小时了。

我就说,你看,我走的慢是慢,但你可曾见过我停下脚步。

嘿嘿,走起!

路上看到有挑夫,我一开始以为是挑的是垃圾,没想到老华说是蔬菜,又说你什么眼神。确实没看清,也没细看,眼镜都摘去了。没法看到清楚的华山。

不过我自我安慰道,带眼镜看到的都不是真实的,我这是用我的眼亲自去看,虽我不清楚,但都是真的。这里确实很好,我估计长时间在这里,我的近视眼都能制好。(我左眼350,右眼450)

我主要是看挑夫怎么走路的,这么辛苦,确实有些门道,我对老华说,人家走的是Z字形,虽然路长,但是省力。

老华说,人这明明走的是S形,你非得说是Z字形,你见人家直来直去了?

就是直来直去转弯,我就打算这么走。

你走吧,我还走直线。

我走了两步,还是决定一步一步,慢慢走直线,不过走的是路边的石阶,排水旁边的,因为那上面比正道平。

没到台阶时,我就说,这华山也不是很难走,有台阶,你只要走上就行了。

直到台阶那里,我才知道我又错了。

--------------------

2017-10-8 8:02

天气:小雨

这下该是到直上直下的台阶上了。

老华说,看,这个有90度吧,最少也有70度。看看地上的台阶,可见他们当初开凿出来是多么艰难。

千尺幢,是一条峭壁上的大裂缝,陷在两旁的巨石之间,共370余级台阶,我以为是一千级呢。坡度极陡,每级台阶的宽度不过三分之一的脚掌。天还下着雨,雨水顺着台阶往下流,鞋早已湿透。到了这里,人很多,说是只有一个的身位有些过了,但两个人并排正好。有上的,有下的,就在这条裂缝中。

确实手脚并用比只用两腿省劲。这时候我才知道累成狗的真正含意,也明白为什么买手套,两旁有铁链;感觉好气又好笑,花钱买罪受。这才想起刚才看到那块石头上写着“回心石”的意思。还有导游在那里喊着,前路险峻陡峭,体力不支者可从旁边下山。

在千尺幢俯视脚下,如临深渊。石级顶端有如井口,倘若把“井口”用铁盖盖住,通往华山的道路便被堵塞,所以称之为“太华咽喉”。

在这里应该有照片,但是我没有照,因为我没有时间来拍照,从下到上过程中,只顾着看脚下的台阶。犹记得华山介绍上面的两句话,爬山不看景,看景不爬山。

老华基本不拿手机,也不拍照,不发朋友圈,不踩空间。只浏览网页。

出千尺㠉不远是百尺峡,看到这个我笑了笑,千尺幢我都过来了,还怕你这个?两壁高耸,中间夹有一块从天而降的巨石,上刻“惊心石”三个大字,游人要从石下小路穿过,确实惊心动魄。

老君犁沟没走,走的是旁边另外一条道,因为地图上显示的是风景多。

手机拿出来照相,确实是有问题了,一开始放在裤兜里,慢慢的裤子都湿了,两膝盖我还问老华会不会以后有老寒腿风湿病什么的,老华说会。

让我把手机装起来,不用拿出来了。现在果然不能用了,还没到正山顶,就关机了。电量还有40%,唉,估计是电池不行了。这网上买的电池也就能支一年。想着后面的还有好多美景,真是无奈。

其实按道理来说,在登山的过程中,风影也有很好的,只是我眼镜去掉了,手机也关机,主要还是累的慌。途中停下三四次都是喝水,

老华说,咱这主要是这瓶水太重了。喝完就好了。

他喝完了,我没喝完,原因是不太渴,天还这么冷。喝到肚里有种冰凉的感觉。

老华说,你说的不对好不好,我对你说,经过嘴到肚里的东西,和你体温是一样的。

我说,不可能,那冬天我喝汤到肚里还感觉到暖和呢。

山上卖小吃的,过去问个话,都是爱理不理的,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倒是工作人员很好。有问必答。

华山论剑那里,只是华山北峰至中峰的途中一个平台,停了有两分钟,就继续往上走去。

我说怎么两旁铁链上怎么那么多锁,原来这有个金锁关。

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楼般石拱门,杜甫《望岳》诗中“箭栝通天有一门”就是指的这里。道家认为,华岳为仙乡神府,只有过了通天门,才算进入仙境。果然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刚才听说有人在这里摔断了骨。那一段路封了。

不过这里确实很好看,山在云之间,可惜没照下来。所以有“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的”的民谣。

北接五云峰,南控华山主峰,东西两侧壑深千丈,关前仅有一米完的台阶石径。左右两侧可说是峭壁,有点小害怕。关内关外登山路两侧铁索上情侣锁、平安锁,重重叠叠,真不知是因为这些生锈的锁而起名还是起名后才挂的锁。

过了这里,接下来要去哪里,我俩商量了一下,我想去南峰,因为最高,总感觉要上去才行;可是现在已经下午三点多,去南峰得经过东峰。旁边还有一条路,直接通往西峰索道。

老华说,就你这还去南峰,腿都抬不起来。走吧,下山去吧。现在不下,估计到晚上得冻死。下去后找一个宾馆洗个热水澡好好休息休息。这下感冒更严重了。

于是就去了西峰索道那里,到那里后,老华还说,你看,从这里到南峰有三百米的高度,你要去我在这里等你。

我说,都到这里了,那还去毛线啊。赶快买票下山。真是冻死了。

脱去雨衣后更冷了,不过身上全是汗,这种冷热交替,真让我也有种想感冒的感觉。吹着山风头都开始有点疼了,说着话还全身打颤。

缆车140每人每次。

坐上缆车,先是往下,那真的是提心吊胆,每次都想掉下去怎么办,这可绝对尸骨无存啊。然后又是上,接着又是下,又一次提心吊胆。那次做嵩山的缆车时间比这要长。

出来后走那个下山的台阶,有点长,老华就说,比乾清宫门台阶还要长。我俩打着一把伞在这上面走着,身前身后基本没什么人了。山下有大巴车,20到山脚,40到终点。我们坐到终点。

然后就是打的到高铁北站附近,找了家宾馆,又改了回程的票,本来打算5号早上回的,改到了4号早上。

之后的事情就不一一说了,总得来说,有点可惜,没上最高峰,没见南天门。其实主要还是我走的慢,太累了。还说下次来的时候直接从西峰索道上,直接去南峰。我笑着说,下次再也不来了!以后咱都去那些平坦的地方。

下面分享几张图片,大家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