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5章 第一百四十五天 过年
今儿,可是大年三十!
主要的活动也就集中在了下午,我二爷与我爸妈和叔叔婶婶聚在一起玩牌。不一会就叫我和妹妹去贴对联。
最近看到关于贴对联的文章,大都也是一个意思:
就汉字的读音来说,一声和二声为“平”,三声和四声为“仄”。正常情况下,上联为仄声收尾,下联为平声收尾。而再跟据所贴门头来确定左右,如果门头是从左往右读,那么左边就为上联,反之亦然。另外也可以根据对联的内容判别,有的对联上下联有因果关系或者时间顺序,可以此为准。可以用胶水,也可以用双面胶。实在没有就用透明胶布也可以,现在大多数用是透明胶布,而我家老房子那边的墙外面没有贴瓷砖,胶布不行,又让准备了浆糊才贴好。不过现在的对联,基本都是大白话没有什么讲究,有的根本看不出上下联。不知你们贴对了没?
然后回来家就准着去村后面蟒河边上坟,我爷爷走的早,我都没见过。每年这时候我爸,我叔,都是要去上坟的。也就这时候还有点年味,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回到家时,妈已准备好了饺子,先敬天,后敬地,敬老天爷,敬灶王爷,敬镇宅之神,奶奶一一磕头,上香,婶婶端着饺子站在奶奶身后,我在旁边烧纸。祈求保佑家人安康。完事之后就可以开吃了,爸还不忘了让我去门外先放三个大炮,然后放一挂鞭。
吃过饭大人们也就说这年到这算是基本过完了。
对于过年,感觉上来说,越长大越没意思,记得小时候怎么样怎么样;现在,基本上大家聚不到一起,聚到一起也都是拿着手机玩,不如小时候满大街的跑,还去看烟花,看星星也不错啊,长大了也都感觉到冷了,跟本不出门,越来越平淡。一会得找他们都出来玩啊。
-------------------
正月初一,奶奶说要早起,如果不早起,地里的庄家就会收成不好,所以老一辈的思想不是那么的复杂,种地养家,所以要想收成好,就要早起。
起来后洗漱完毕,开门放炮,大年初一,大吉大利,先放挂鞭,叫做“开门炮仗”。炮声之后,满地的鞭炮红纸碎,称为“满堂红”。儿时许多鞭炮都叫这个名子。等左邻右舍都放过之后,满街喜气,红红火火。
拜年,咱们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到了快十点,妈妈让我和叔婶去二爷家里给二爷拜年。一年了,也没怎么去,走趁着过年,和老人家聊聊天,谈谈心。妈妈和爸爸在家里做好吃的。
等到了快中午,回到家里,就开始准备午饭,大年初一,一家子人聚到一起,热闹热闹。
下午村里广场上还有表演,村里举办的,年年都有,只是总是几位大妈在那跳,唱,没什么意思,这天也冷,看了一会就回来了。不过老人们还是喜欢热闹,看戏。几位兄弟还在旁边说着这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去打牌。想到昨天晚上看他们打牌,打到快十二点,今早又起这么早,现在感觉起来,还想睡觉。
下午五点多,叔叔婶婶就要回去郑州。唉,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
回娘家
奶奶早上对我说:跟着你妈妈去你外婆家吧,人家都是去丈母家,你倒好,还是去你外婆家。
收拾妥当,一起赶去外婆家。一路上遇到不少都是带着礼物来回奔波的人们,带着子女。外婆家也不远,在青龙沟,骑电动车还没有半小时的路程。见到我舅,相互问候,我舅他们也赶着去走亲戚,不过把中午我们吃的饭都快准备好了才走的。我妈和我姨到了中午吃饭时,再重新整理一下就好。我吃饭的过程中,我姨也说我,什么时候你初三来舅家呢?
这些天也是无聊,没小时候玩的那么快乐,也是玩玩手机,看看电视。昨晚上黑祥来找我,说是出去玩,打扑克牌。在他来之前,老李也给我打电话,说让我去他那玩。可是在那时候我都上床准备睡觉了。黑祥一来,打电话问老华在哪,在冶墙。大晚上的,去那干什么。最后也没玩城,在我这坐了一会,回家了。约好明天有空再出来玩。这今天还不知道有没有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