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奋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件让世界更美好的事情

记者 刘星 实习生 谢亚乔

《中国青年报》(2015年04月23日04版)

赵晓朴第一次创业的原因很简单:他实在无法在一个暮气沉沉、一眼望到头的单位待下去,他想要奋斗。

那是2009年,父母托关系给赵晓朴找了一份某中央媒体下属广告公司的实习工作。第一次来北京的赵晓朴,对这座城市的印象来源于那部热播电视剧《奋斗》,他觉得自己该像主角们一样大干一场。可在那个托关系才能进的公司里,他失望地发现,工作的日常就是上班、闲聊、喝茶、看电视、发呆、下班。

赵晓朴决定离开那份让旁人羡慕的工作,开始“创业”。“我觉得离开这么牛的一个平台,只能干一件更牛的事儿才能说服我父母,那就只能创业了。”赵晓朴说,“其实那时候创业这个词还不火,没人说我创业了,就说我自己干了。”

这和《报告》的结论一致。调查显示,北京青年在创业动机上的“生存型”特征并不突出,对财富积累和把握命运、成就人生的愿望更为强烈。在创业动机中,追求个人财富的占30%,希望把握自己命运,决定自己生活的占29.6%,实现一定成就,证明自己能力的占14.6%。

那时候微博还没出现,广告业里最火的,还是电梯门上的小广告。赵晓朴思来想去,觉得小区门禁的车栏杆也可以像电梯门那样做广告,并且没有门槛,于是说服一位朋友投资,自己技术入股,干了起来。

那是一段很奇异的生活,当周围的同学每天都在睡懒觉、打魔兽世界的时候,住在700元一个月的地下室的赵晓朴每天早早起床,上午提着香烟去跟小区物业套近乎,谈合作,下午接客户的订单,晚上九十点回到家开始设计广告的样式,搞到半夜一两点。

最初赵晓朴每个月只有2000元的底薪,到那一年年底分钱,他发现卡上的数字从5位数很快变成了6位数,到毕业的时候,卡上已经有了大几十万。习惯了2000元生活费的日子,赵晓朴还不能适应银行卡里的数字,很长一段时间,他还是住在地下室。

毕业以后,赵晓朴的“广告事业”进入了瓶颈——他想正式成立一个公司,可手续太烦琐,需要很多审批手续,业务上客户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赵晓朴最终放弃了这份事业,去一家广告公司做了白领。“那时候有一种小富即安的心态,不是遇见问题解决问题,而是算了,反正我也有钱了。”

工作没几年,赵晓朴又被自己的客户拉出来创业了,做了一款手机没有成功,现在的项目则是一个互联网白酒品牌——“燃点白酒”。

最初跳槽时,赵晓朴还只是给对方打工,本来约定先一个月拿5000元钱,等公司过了困难期,再提到1.5万元左右。可公司一直没能挺过困难期。后来项目做到一半,大老板撤了,赵晓朴和几个朋友觉得就这样放弃不甘心,接下了公司的盘子,自己技术入股成了老板,仍然是每个月领着5000多元的工资。直到业务上了正轨,赵晓朴的收入才略有上升。

实际上,创业青年的收入普遍不高。《报告》显示,大多数青年创业者月收入集中在6000~12000元,以租房为主,自有住房比例为37.2%,23.3%的创业青年的居住条件为合租,仅35.7%的创业青年较多使用的出行方式为私家车,“有房有车”依旧是许多创业青年的梦想。此外,调查还显示,创业青年的平均收入在前4年的增长率为7.60%、5.05%、31.77%,即在经历3年的积累后,收入开始提升。

不过,经历了这么多,赵晓朴并不过于关注钱的事儿。2013年年底,在上一个项目失败时,赵晓朴当年大学创业挣下的钱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几个合伙人一度聚在一起,讨论大家是不是该各自散了,去找份安稳的工作,“按照我们的资历,找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不难”。

赵晓朴觉得,创业这个事情不只是赚钱,更关乎价值观。团队最终选择白酒,是觉得互联网改变了这么多行业,为什么白酒业没有什么变化。他们希望让白酒更现代,更有设计感,把白酒做成一款文化产品,“做一件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这件事情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了,同时你还能挣钱,这才叫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