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节 河北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历史分期
总结和借鉴各界对我国环境保护及其相关领域的历史阶段的划分方法和划分标准,本书将改革开放(1978年)之后的河北省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历程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
河北省是全国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最早的省份之一。河北省的环境保护工作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1972年官厅水库污染,引起中央领导高度重视,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自此开始起步。1972年7月,河北省成立了“三废”管理办公室,这在全国是较早的省级环境保护工作机构,也是河北省第一个环境保护机构,标志着河北省环境保护事业正式起步。1975年在保定市进行了排污收费试点,河北省成为全国最早开展排污收费的省份之一。[104]1972年至1977年,是河北省环境保护事业的起步阶段,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是防治官厅水库水源和白洋淀水质污染。
河北省因内环京津的特殊地理位置,其环境状况直接影响到京津的环境质量与广大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故中央领导十分关注和重视河北省的环境问题与生态建设,这就为河北省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契机和挑战,也促使河北省的环境保护起步早、发展快。1978年之后,河北省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其发展与变迁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1)1978~1991年:环境保护快速发展时期。1979年河北省环境保护局成立,标志着河北省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即进入环境保护事业快速发展的时期。1978~1991年,河北省不断调整环境保护机构,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的环境管理,建立起环境保护的科学管理制度,进行工业污染和重点流域水污染的调查与治理,全省的环境保护工作进入全面快速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河北省加强了环境保护规划(计划)的制定与落实工作,制定和实施了“六五”“七五”环境保护计划,环境保护计划开始与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相结合。
(2)1992~2002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期。这一时期,可持续发展战略上升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主体战略,“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冀”“两环开放带动”并列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三大主体战略,提升了环境保护的地位。实施了“碧水、蓝天、绿地”计划和中国21世纪议程河北省行动计划,加强了环境法制、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深入开展了重点流域与重点区域的污染防治,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成效明显。1994年颁布实施的《河北省环境保护条例》,是中国第一部地方环境保护条例。
(3)2003~2012年: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时期。这一时期,河北省在继续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制定和实施了“生态立省”战略,制定和实施了河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环境保护战略与环境保护规划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更加明显。这一时期,河北省加强了环境法制与环境制度建设,2007年创造性地在全国首先提出和实施“双三十”节能减排工程,开启了节能减排的新模式。2009年5月,河北省颁布的《河北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是中国第一部污染物减排相关法律,填补了污染减排专项立法的空白。
(4)2013~2018年:京津冀环境协同治理时期。2013~2018年,河北省进入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时期。2014年国家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并将河北定位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河北省加强了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高度赞扬和倡导“塞罕坝精神”,为河北的生态文明建设再添新内容。这一时期,河北省以打赢环境治理三大攻坚战为核心,积极开展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农村环境治理,积极开展白洋淀和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力度再上新台阶。
在1978~2018年的四十年间,河北省各个时期的环境政策、环境制度、环境法规建设基本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其出台的一些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具有较大的创新性、开拓性和影响力。本书将以环境史与社会史研究相结合的角度和研究方法,以各个时期的环境保护战略、环境保护规划、环境政策、环境制度、环境治理、环境状况等方面的变迁为主线,阐述分析改革开放四十年河北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发展进程与历史演变,总结各个时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特色、成效、经验与教训,探寻河北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路径,以促进今后环境保护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推进京津冀环境协同保护与协同共治。
1978年之后,河北省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保护之路。四十年来,河北省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既紧跟国家环境保护的发展步伐,严格执行落实国家的环境政策与制度安排,又创造了自己的特色,具有典型性和地方经验性。认真探索河北省四十年的环境保护之路,对探索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1]“河北概况”,河北省人民政府网,http://www.hebei.gov.cn/hebei/14462058/14462085/index.html。
[2]叶连松主编《河北经济事典》,人民出版社,1998,第1页。
[3]叶连松主编《河北经济事典》,人民出版社,1998,第3~5页。
[4]《河北省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北新闻网,http://hebei.hebnews.cn/2018-03/08/content_6800707.htm。
[5]《2018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光明网,http://difang.gmw.cn/he/2018-02/05/content_27586252.htm。
[6]王路光等:《河北省生态环境状况及“十三五”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7]《河北省保障水安全实施纲要》,河北省水利厅网,http://www.hebwater.gov.cn/a/2015/03/18/1426638686416.html。
[8]“多年平均”:在河北省水资源公报中,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值是指1956~2000年数据系列的平均值。下同。
[9]“水资源”,河北省人民政府网,http://www.hebei.gov.cn/hebei/14462058/14462085/14471297/14471299/index.html。
[10]河北省水利厅:《2016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
[11]《河北省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河北生态环境保护》,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第230页。
[12]《河北省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河北生态环境保护》,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第231页。
[13]《河北省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河北生态环境保护》,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第232页。
[14]河北省水利厅:《2016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2017。
[16]河北省水利厅:《2016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2017。
[17]陈雪英:《浅谈河北省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科技风》2017年11月上。
[18]河北省自然资源厅:《二次土地调查资源概况》,河北省自然资源厅网,http://www.hebgt.gov.cn/heb/gk/zygk/tdzy/101489409708180.html。
[19]河北省自然资源厅:《二次土地调查资源概况》,河北省自然资源厅网,http://www.hebgt.gov.cn/heb/gk/zygk/tdzy/101489409708180.html。
[20]王建营:《河北省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河北林业科技》2015年第6期。
[21]李霄宇等:《河北省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分析》,《林业资源管理》2010年第1期。
[22]王建营:《河北省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河北林业科技》2015年第6期。
[23]“海洋资源”,河北省人民政府网,http://www.hebei.gov.cn./hebei/14462058/14462085/14471297/14471299/index.html。
[24]河北省自然资源厅(海洋局):《河北省矿产资源概况》,河北省自然资源厅(海洋局)网,http://www.hebgt.gov.cn/heb/gk/zygk/kczy/101534076100121.html。
[25]《河北省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河北环境污染防治》,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第27页。
[26]《河北省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河北环境污染防治》,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第26页。
[27]生态环境部:《2017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28]环境保护部:《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9]环境保护部:《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30]环境保护部:《2015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31]环境保护部:《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32]生态环境部:《2017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33]河北省环境保护厅:《2016年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
[34]河北省环境保护厅:《2016年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
[35]河北省环境保护厅:《2017年河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36]河北省环境保护厅:《2017年河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37]河北省环境保护厅:《2016年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
[38]河北省环境保护厅:《2016年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
[39]河北省环境保护厅:《2016年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
[40]河北省环境保护厅:《2017年河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41]河北省环境保护厅:《2017年河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河北省环境保护厅:《2016年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
[42]河北省环境保护厅:《2017年河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43]《河北省保障水安全实施纲要》,河北省水利厅网,http://www.hebwater.gov.cn/a/2015/03/18/1426638686416.html。
[44]河北省环境保护厅:《1999年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
[45]河北省环境保护厅:《2006年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
[46]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规划(2016—2020年)》(冀政发〔2016〕8号),2016年2月27日。
[47]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北省志·第11卷·环境保护志》,方志出版社,1997,第106~107页。
[48]《河北省志·环境保护志》编委会编《河北省志·环境保护志(1979~2005)》(内审稿),2013,第230~240页。
[49]河北省环境保护厅:《2002年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
[50]河北省环境保护厅:《2012年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
[51]田翠琴、赵乃诗、赵志林:《京津冀环境保护历史、现状和对策》,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8,第2012~222页。
[52]《河北省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河北环境污染防治》,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第256页。
[53]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2007年5月24日。
[54]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保障水安全实施纲要〉的通知》(冀字〔2015〕6号),http://www.hebwater.gov.cn/a/2015/03/18/1426638686416.html。
[55]曹智、姚伟强:《“十二五”期间河北沙化荒漠化土地实现双减少》,《河北日报》2016年1月3日。
[56]王建营:《河北省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河北林业科技》2015年第6期。
[57]河北省环境保护厅:《2016年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
[58]《环境科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环境科学大辞典》,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第283页。
[59]林肇信等主编《环境保护概论》(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第45页。
[60]章庆民:《关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综述研究》,《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6期。
[6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注解与配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第3页。
[62]林兵:《环境社会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2页。
[63]林兵:《环境社会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2页。
[64]陈静生等:《人类——环境系统及其可持续性》,商务印书馆,2001,第33页。
[65]林兵:《环境社会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2页。
[66]《环境科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环境科学大辞典》,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第283页。
[67]张光忠主编《社会科学学科辞典》,中国青外出版社,1990,第31~33页。
[68]林兵:《环境社会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2页。
[69]崔凤、唐建国:《环境社会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第2页。
[70]《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第1351页。
[71]《环境科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环境科学大辞典》,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第286页。
[72]《河北省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河北环境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第ⅱ页。
[73]王金南、刘年磊、蒋洪强:《新〈环境保护法〉下的环境规划制度创新》,《环境保护》2014年第13期。
[74]陈湘静:《环境保护发展之地位篇 走向高度融合》,《中国环境报》2008年12月16日。
[75]《环境科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环境科学大辞典》,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第295页。
[76]《环境科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环境科学大辞典》,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第295页。
[77]陈湘静:《环境保护发展之地位篇 走向高度融合》,《中国环境报》2008年12月16日。
[78]孙荣庆:《环境保护规划的十年跨越》,《环境经济》2012年第12期。
[79]孙荣庆:《环境保护规划的十年跨越》,《环境经济》2012年第12期。
[80]孙荣庆:《环境保护规划的十年跨越》,《环境经济》2012年第12期。
[81]宋国君等:《环境政策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第7~8页。
[82]何劭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环境政策新发展探析》,《思想战线》2017年第1期。
[83]宋国君、马中、姜妮:《环境政策评估及对中国环境保护的意义》,《环境保护》2003年第12期。
[84]宋国君等:《环境政策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第7~8页。
[85]《环境科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环境科学大辞典》,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第321页。
[86]何劭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环境政策新发展探析》,《思想战线》2017年第1期。
[87]《环境科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环境科学大辞典》,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第294页。
[88]曲格平:《试论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现代化》1982年第2期。
[89]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志(市政卷)·环境保护志》,北京出版社,2004,第6~13页。
[90]段蕾:《新中国环保事业的起步:1970年代初官厅水库污染治理的历史考察》,《河北学刊》2015年第5期。
[91]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志(市政卷)·环境保护志》,北京出版社,2004,第6~13页。
[92]《环境科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环境科学大辞典》,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第283页。
[93]周宏春、季曦:《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环境保护政策演变》,《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94]刘起军:《中国共产党环境保护工作的实践与经验》,《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8年第2期。
[95]周生贤:《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与探索》,《人民论坛》2014年3月下。
[96]周生贤:《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与探索》,《人民论坛》2014年3月下。
[97]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志(市政卷)·环境保护志》,北京出版社,2004,第6~13页。
[98]段蕾:《新中国环保事业的起步:1970年代初官厅水库污染治理的历史考察》,《河北学刊》2015年第5期。
[99]曲格平:《中国环境保护四十年回顾及思考》,《环境保护》2013年第10期。
[100]周生贤:《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与探索》,《人民论坛》2014年3月下。
[101]周宏春、季曦:《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环境保护政策演变》,《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102]张连辉、赵凌云:《1953—2003年间中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历史演变》,《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4期。
[103]俞海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治理历程与展望》,《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12期。
[104]《河北省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河北环境污染防治》,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