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俄经济走廊研究报告(201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报告2 中蒙俄关系发展新态势

胡继平 黄莹 韩奕琛[1]

摘要:当前,中蒙俄三国关系稳步发展,政治互信持续增强,经济合作高度契合,伙伴关系内涵不断丰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顺利推进,成效明显。2016~2017年以来,蒙古国先后经历了议会选举、总统选举、政府重新组阁等政权更迭事件,但对华外交政策总体较为稳定,中蒙关系已达历史最好时期。中俄政治和战略互信不断深化,务实合作蓬勃发展。蒙俄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扩大合作,双边关系不断发展深化。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三国领导人共同确定的重大战略项目,是三国发展的共同需求。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应该满足三方互利互惠原则,在符合三方共同利益、取得三方共识的基础上实现互联互通。

关键词:中蒙俄 经济走廊 一带一路

一 中蒙关系发展新态势

蒙古国是中国北方的重要邻国,中蒙两国有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中蒙两国于1949年10月16日建交,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以来,双方关系发展势头良好,没有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2016~2017年以来,蒙古国先后经历了议会选举、总统选举、政府解散以及重新组阁等一系列政权正常与非正常更迭事件,但对华外交政策总体较为稳定。在这一背景下,中蒙两国继续高度重视发展双边关系,政治、经济、人文、区域合作等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一)中蒙关系发展已达历史最好时期,双边关系整体面向好

中蒙两国自1949年10月建交以来,双边关系蓬勃发展。1994年中蒙签署《友好合作关系条约》,提出发展“面向21世纪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1998年蒙古国时任总统巴嘎班迪访华,双方确定建立“长期稳定、健康互信的友好合作关系”;2003年6月,胡锦涛主席访问蒙古,双方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10年4月,蒙古国时任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访华,将中蒙提升伙伴关系事宜提上议程;同年6月,温家宝总理访蒙,强调“中国政府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重视发展对蒙关系,将其作为周边外交的重点”。2011年6月,蒙古国时任总理阿勒坦呼亚格访华,两国将关系提升至“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蒙古国总理再次访华,两国签署了《中蒙战略伙伴关系中长期发展纲要》,就政治、国防安全、经贸、人文及国际地区合作等五大领域的合作提出了具体方向。2014年,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赴上海参加亚信会议,并与习近平主席会谈。蒙古国民众对华印象也呈现改善势头。据桑特·马洛基金会调查,2014年蒙古国民间对华好感度仅次于对俄罗斯的好感度,且较往年呈持续改善态势。2014年8月,习近平主席访问蒙古国,这是习主席首次访蒙(2008年担任副主席期间曾经访蒙一次),也是他担任国家主席以来第二次单独访问一个国家。习主席还在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议会)发表了题为《守望相助,共创中蒙关系发展新时代》的重要演讲。2015年,蒙古国时任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访华,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关于深化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16年6月,习近平出席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塔什干峰会期间,同时任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和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中蒙俄元首会晤,并同蒙古国总统举行双边会晤。7月,李克强总理正式访蒙并出席第十一届亚欧首脑会议,双方签署系列合作文件。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访蒙,会见蒙古国领导人并出席多场人文交流活动。同月,蒙古国人民党主席、国家大呼拉尔主席米·恩赫包勒德访华并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

2017年,中蒙关系得到进一步深化发展。5月,蒙古国人民党政府通过“发展之路”倡议,旨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国外特别是邻国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贸易、减少运输成本。同月,时任蒙古国总理额尔登巴特成功率团赴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双方就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倡议与蒙“发展之路”战略对接达成一系列新的重要共识。[2]中蒙高层互动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强,为推动两国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大力推动了双方经贸务实领域合作。由于总统选举与内阁重组,蒙古国新一任总统、政府先后于2017年7月、10月产生。新任总统巴特图勒嘎表示,蒙中两国是永远的邻居,支持蒙方“发展之路”倡议同中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战略对接,愿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同中方的经贸关系与合作。10月,蒙古国新政府成立后,总理呼日勒苏赫立即表示,中国是蒙古的重要邻国。蒙方始终把发展对华友好合作关系作为蒙古对外政策的首要方向,这是我们的既定国策。蒙古新一届政府刚刚组建完成,愿同中方各部门尽快建立联系,保持密切沟通配合,推进有关共识和项目早日落实,使蒙中关系成为邻国间典范。[3]10月18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蒙古社会高度关注。大会前后,蒙古总统巴特图勒嘎、议长恩赫包勒德、总理呼日勒苏赫以及各政党领导人纷纷致贺信,热烈祝贺中共十九大成功召开。蒙古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十九大重要意义和中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期待蒙中全面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12月,蒙古国副总理恩赫图布辛赴华出席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同期,蒙古国现任外长朝格特巴特尔对华正式访问。双方重申将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作为本国对外政策优先方向。蒙方重申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切实尊重中方在涉藏、涉疆、台湾等问题上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系,维护好中蒙关系的政治基础。

未来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与蒙古国发展战略相对接的过程中,中蒙之间将进一步深化政治互信。一方面,中国政府坚持奉行睦邻友好的周边政策,重视发展与蒙古国的双边关系,在与蒙古国签订的条约、声明和其他法律文件中充分尊重蒙古国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所选择的发展道路。蒙古国转向民主体制以来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奉行“多支点”“不结盟”“等距离”的外交政策,强调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是外交政策的首要方针。中蒙关系日益深化,关键在于双方政府能够坚持平等相待、互不干涉内政、尊重各自发展道路的原则,能够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相互支持、互利互惠、立足共赢,最大限度地分享合作成果。2014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蒙古国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提出“中蒙应该成为可信赖、负责任的战略伙伴。中蒙关系发展到今天的水平来之不易,值得我们珍惜。双方应该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把握好两国关系大方向”。因此,未来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与蒙古国发展战略相对接的过程中,中蒙之间的政治互信将得到进一步深化。

(二)中蒙经贸合作稳步推进,基础设施与援建项目成果突出

由于地理位置与经济结构的互补性,经贸领域合作成为中蒙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纽带。2011年6月,中蒙两国总理共同发表《联合声明》,提出“将在本国经济发展战略基础上,完善双边贸易结构,支持相互投资,保持双边贸易与投资的稳步增长”,双方将“利用好两国政府间经贸科技合作委员会、矿能合作委员会及其他合作机制,确保双边经贸合作有序发展”。此后,中蒙两国依托互为重要的地缘政治伙伴和经济互补的优势,两国的经贸关系继续顺利发展,一直保持着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

中国近二十年保持蒙古国最大贸易伙伴国和主要投资来源国地位。《中蒙经贸合作中期发展纲要》提出,到202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亿美元的目标。2006~2010年,两国贸易额一直占蒙古国外贸总额的50%左右,2010年为34亿美元,占蒙古国外贸的56%。2006~2009年蒙对华出口额占蒙古国出口总额的70%左右,2010年为25.34亿美元,占蒙古国出口的84.3%。

2016年,中蒙贸易总额为50亿美元(详见表1),较上年同期减少5.66%,占蒙古国外贸总额的60.0%。其中,蒙古国对华出口38.9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28%,占其出口总额79.3%;蒙古国自中国进口10.6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3.67%,占其进口总额31.60%。蒙古国对华贸易顺差28.3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70%。蒙古国对华出口主要产品为锌矿、铜精粉、铁矿石、烟煤、钼、晶石、羊毛、羊绒、皮革、绵羊皮、山羊皮等;自华进口主要产品为茶类、针织品、大米、石油等。2017年1~11月,中蒙贸易额达62亿美元,占蒙古国外贸比重的64.58%,较上年同期增加4.58%。其中,蒙古国自中国进口的商品中9.8%为电力,6.5%为手机产品,剩余83.7%为其他类型产品。

表1 2011~2017年中国与蒙古国贸易额

为促进双方贸易发展,中蒙央行于2011年5月签署50亿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2014年双方本币互换规模扩大至150亿人民币,2017年7月,中蒙续签中蒙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保持为150亿元人民币。2017年5月,蒙古总理额尔登巴特率团赴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晤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等。双方就进一步深化中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并签署一系列重要经贸合作文件。其中包括,启动双边自贸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的备忘录,一致同意加快两国发展战略对接。中蒙贸易将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近年来,中方坚决贯彻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一系列合作共识,中蒙两国经贸合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丰硕成果。中方在蒙古国实施了一大批有力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帮助蒙古国改善民生,提高基础设施水平。2016年,为提高蒙古国基础设施水平,一批公路、桥梁、电力、通讯类项目使用中方优惠贷款启动实施。2017年4月,由中国驻蒙古使馆援助的巴彦洪格尔省中蒙友好工厂项目揭幕;6月,使用中国政府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建设的巴彦洪格尔省129.4公里省际公路项目开工,项目建成通车后,将结束巴彦洪格省西部无硬化公路的历史;同月,总金额约1.19亿美元的乌兰巴托至曼德勒戈壁输变电项目开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蒙古国首条跨区域330千伏高压输变电线路,可打通蒙南北电网连接,对蒙南部地区经济建设和民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0月,中国政府援助蒙古国海关集装箱和车辆检查设备项目举行政府间交接仪式,本次中方提供的集装箱和车辆检查系统,分别安装在首都乌兰巴托、扎门乌德、阿勒坦布拉格等中蒙俄经济走廊和欧亚贸易大通道的关键节点,意义显著。[4]2017年10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8周年之际,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向习近平主席致国庆贺电,表示近年来蒙中两国各领域合作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框架内不断发展扩大,他对此感到高兴。发展互利合作完全符合两国人民利益,也是促进本地区合作的需要。巴特图勒嘎表示,中国政府向蒙方提供的无偿援助、优惠贷款为蒙古国家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和支持。期待双方在互相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原则基础上,推动蒙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

(三)人文交流日益密切,并逐渐呈现新特点

人文交流是增进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2014年8月,习近平主席出访蒙古国,双方将中蒙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在接受中国媒体代表团采访时提出,“全面战略伙伴”应具备五大内涵:“一是进一步增进互信;二是拓宽安全合作;三是加强过境运输与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四是进一步丰富多边合作的内容与形式;五是将两国贸易、投资、经济合作提升至互利互惠的新阶段。”习近平也在署名文章中提出了对中蒙关系的4点愿景,其中之一便是“中蒙应该做可交心、常往来的友好伙伴。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交越深。中蒙两国人民历来都讲情谊、重感情,我们应该加深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由此看来,“互信”是两国关系能否取得顺利发展的关键,也是中蒙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的重要基础。

从世界历史的演变来看,中蒙两国的历史有交集。承认这一历史事实并不妨碍且有助于两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另外,两国境内的蒙古民族同出一源,操同一语言,同事游牧生计,民间交往一直延续,这是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建立的重要人文基础。2011年6月17日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明确提出,双方将“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增进民间友好,巩固中蒙战略伙伴关系的民意基础”。双方约定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中方表示,愿为蒙方在华设立文化中心提供相关便利,愿积极参与蒙古大学城建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同蒙方加强合作。蒙方表示继续支持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中心在蒙古的活动”。

中蒙建交68年来,人文交流为增进两国互信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在双边关系的“黄金时期”,还是20世纪60~80年代的“冰点时期”,中蒙人文交流从未中断。双方通过签署文化协定、互派代表团访问、举办各类文化展览、“文化日”等活动,已经形成了人文交流合作的惯例。同时,孔子学院、中蒙文化中心、媒体、高校、智库、地方省份和民间团体也在中蒙人文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中蒙两国在教育、旅游、医疗、科技、文化等多领域合作成果显著,并呈现两大新特点:一是专业技术培训合作占人文交流比重逐步加大。2016年,中国政府共邀请蒙方各级官员、技术、企业、科研、媒体人员超过600人赴华参加各类多边或双边培训班,帮助蒙方显著提升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水平,大大增进了中蒙双边交流与友好互信。2017年,在援外资金项下,中方安排蒙古学员赴华参加短期培训和学历学位教育,人数接近900人。二是教育与医疗合作更加贴近蒙国民需求。2016年9月,援蒙残疾儿童发展中心项目正式动工,该中心系近年来我对蒙民生领域最大规模援助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蒙全国最大、最现代化的残疾儿童治疗康复基地;12月,中方与蒙方合作在标准化计量局建成“中蒙友谊实验室”。标准化计量局由此得以将中国产品、中国技术用于蒙古的各项专业指标监督中,提升蒙古民生水平。2017年中蒙继续举办文化节、体育赛事、宗教交流等活动,人文交流领域取得的系列成果是中方高度重视中蒙民间友好事业,关注蒙古民生建设的具体体现。

(四)在国际与地区事务中的合作日益加强

中蒙两国具有在国际与地区事务中沟通配合的传统,互相支持对方在国际与地区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共同维护对方在联合国、亚欧会议、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东盟地区论坛、上海合作组织、大图们倡议等地区多边机制框架下的共同利益。在安全防务方面,中蒙双方在对抗跨境犯罪、打击“三股势力”、防止毒品传播、抵御自然灾害、确保粮食安全等领域都有广泛合作空间,加强中蒙地区安全合作符合两国根本利益。双方还一致同意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维护两国人民利益,促进地区与世界和平。2016年5月,中方继续派实兵赴蒙参加“可汗探索-2016”多国维和演习;9月至12月,驻蒙古使馆与蒙国防大学成功组织了“中蒙共同面临的恐怖威胁和未来可能的联合行动”主题研讨;双方还有针对性开展打击有组织跨境犯罪活动。根据中蒙两军年度交往计划,蒙军百余名军人赴华军事院校参加为期一年的培训;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派军事留学生赴蒙古国防大学学习。这些交流对深化两军关系、促进两军友谊发挥了积极作用。面对中蒙边境出现的有组织跨境犯罪活动,2016年内,两国边防部门商讨对策,一线部队针对性开展情报交流、联合巡查,发现和处置了一批有组织跨境犯罪活动,妥善处理了一批边境突发事件,对维护两国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2017年7月20日~8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派实兵赴蒙参加“可汗探索-2017”多国维和演习,40名参演官兵在蒙武装力量联合训练中心参加了此次演习的野外实兵演练,与其他11个国家的官兵交流维和经验和战术技术,展示了中国军队良好的形象和素质。蒙古总统巴特图勒嘎、邢海明大使及有关国家驻蒙使节出席活动开幕式。

二 中俄关系发展新态势

俄罗斯既是中国最大的陆上邻国,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同时是我“十三五”时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沿线国家。1991年12月27日,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国在莫斯科签署《会谈纪要》,解决了两国关系的继承问题。1996年,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8年,中俄在莫斯科发表《关于世纪之交的中俄关系的联合声明》。2001年,两国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11年,两国建立起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4年,中俄元首共同将中俄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标志着双边关系达到新的高度。20余年来,中俄关系持续稳步发展,两国高层交往频繁,形成了元首年度互访的惯例,建立了总理定期会晤、议会合作委员会以及能源、投资、人文、经贸、地方、执法安全、战略安全等完备的各级别交往与合作机制。当前,两国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不断攀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2017年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21周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订16周年。

(一)政治和战略互信不断深化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高水平运行,两国在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安全、发展等涉及两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互相坚定支持,在国际和地区热点事务上密切协调,政治和战略互信不断深化。双方高层交往频繁,为中俄关系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政治保障与强劲推动力。中俄两国充分发挥已建立的元首、总理及部门间合作机制的作用,往来互访日益密切。正如习近平主席强调,无论国际和地区形势怎么变,两国坚持巩固和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方针不会变,致力实现两国共同发展振兴的目标不会变,携手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和世界和平的决心不会变。5年来,习主席6次访问俄罗斯,利用上合峰会、金砖峰会、G20峰会、APEC会议等重要多边场合与普京总统举行20多次会晤,引领和见证中俄关系的持续深入发展。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当选后不到一周旋即访俄,表明对发展中俄关系的重视,充分体现了中俄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此外,两国元首还在上合组织峰会、G20峰会、APEC峰会等不同国际场合多次会晤。4月~5月,俄政府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东正教大牧首基里尔、国家杜马主席纳雷什金等高层人士相继访华。6月,张高丽副总理访俄并出席圣彼得堡经济论坛。10月,俄总理梅德韦杰夫访华并举行中俄总理第十八次定期会晤。高层交往为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注入新动力、务实合作成果丰硕。

2014年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赴俄参加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并与俄总统普京在5月上海亚信峰会、7月巴西金砖峰会、9月杜尚别上合峰会、11月北京APEC峰会和澳大利亚G20峰会期间6次会晤,中俄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加强。

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访俄并作为主宾出席纪念俄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7月,习主席赴俄乌法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和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并再次与俄总统普京会面。9月,普京访问中国并出席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赴俄出席中俄议会合作委员会会议和金砖国家议长首次会议,张高丽副总理赴俄参加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俄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则在3月访华并参加博鳌亚洲论坛。高层互访为中俄关系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取得了丰硕成果。双方共同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有利于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习主席5月访俄期间,中俄双方签署《关于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倡导合作共赢的联合声明》。7月习主席访俄期间举行中俄蒙元首第二次会晤,并签署《发展三方合作中期路线图》。

2016年,习主席与普京总统在双边和多边场合5次见面,李克强总理与梅德韦杰夫总理也于11月共同举行第21次中俄总理定期会晤。两国继续在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及安全等涉及两国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在国际和地区热点事务上密切协调。6月,普京访华期间,两国元首签署并发表多个重要文件,充分反映出当前中俄关系的密切程度和双方立场的高度一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联合声明》[5]在总结中俄关系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规划下一步发展,系统阐述双方对当前国际形势和地区热点问题的一致看法和立场;《关于加强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6]表明双方对当前全球战略稳定形势的看法,强调中俄强烈反对域外势力在东北亚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呼吁各国从更宽广视角看待战略稳定;《关于协作推进信息网络空间发展的联合声明》[7]则体现了两国对于当前国际信息网络空间激烈斗争的严重关切,宣示两国在该领域的一致主张和加强合作的意愿举措。此外,中俄两国在联合国、上合组织、金砖国家、G20和APEC等多边组织框架下积极协作,就朝核问题、南海问题、叙利亚问题等地区热点紧密磋商,达成广泛共识。普京公开支持中国有关不承认海牙仲裁法院裁决的立场,表示“任何域外大国介入南海问题只会干扰问题的解决”。[8]9月,中俄在南海举行双边框架内规模最大的海上演习。普京称,中俄正在打造“无所不包的战略伙伴关系”。[9]

2017年5月,普京总统来华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明确表示俄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7月,习主席访问俄罗斯。两国元首就双边关系的各个方面,就朝核、叙利亚等全球重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双方签署《中俄关于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俄关于当前世界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将中俄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并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协作,凝聚共识,以人类团结和共同利益为基础构建国际关系,合力应对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中的威胁和挑战。此外,两国元首批准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17~2020年实施纲要》,为未来几年双边关系的发展定调。普京表示,习主席的访问对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务实合作蓬勃发展

当前,中俄经济发展均面临内外双重挑战。世界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缓慢复苏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两国国内正经历经济结构转型调整的关键期。两国积极发挥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及其下设的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中俄地方合作委员会、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在扩大和深化两国各领域合作方面发挥的统筹规划和指导推动作用,共同努力积极探索,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激发合作潜力,促进中俄务实合作提质增量。中俄积极开展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务实合作不断取得新的重要成果。2015年5月,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联合声明》,决定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金融等领域加强务实合作。中俄发展战略对接与务实合作,将为两国充分利用各自比较优势带动自身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也将为中俄关系持续深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17年10月,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议谈判实质性完成,谈判涉及海关程序、贸易便利化、知识产权等多方面,标志双方就经贸合作方面的重要制度性安排达成共识。

经贸领域,随着俄罗斯经济摆脱衰退逐渐稳定,中俄贸易水平在期待中恢复增长。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17年中俄贸易额达到840.7亿美元,同比增长20.8%。其中,中国对俄出口达到428.8亿美元,同比增长14.8%;俄对中国出口达到412亿美元,同比增长27.7%。[10]中俄双边贸易涵盖各个领域,从食品、日用品、原材料,到机械装备、高端技术设备,高附加值产品份额不断提升。电子商务领域,中俄积极拓展电商领域合作。2017年3月,俄罗斯邮政公司专门开通中国飞往新西伯利亚的定期邮政航班。该公司上半年处理的国际包裹数量同比增长50%,其中90%来自中国。[11]

能源领域,在两国领导人亲自推动和大力支持下,中俄能源合作提速前行,不断结出新成果。1996年,中俄双方决定设立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委员会,在该委员会框架内常设能源合作分委会。2014年,两国建立全面能源伙伴关系。中俄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电能、核电站、水电站等多个领域均积极开展了合作。石油方面,2011年1月,中俄原油管道投入运营,俄每年通过管道对华输送1500万吨原油,为期20年。自此,中俄原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从俄进口原油4243万吨,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进口来源国。2016年,中国从俄进口原油524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截至2017年5月,中国自俄罗斯经中俄原油管道进口原油已经突破1亿吨。根据俄罗斯政府分析中心的数据,2017年1~7月中国从俄进口石油总量增长38.5%。[12]当年11月,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全线贯通,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投入运营,届时管道输油总量增加到3000万吨。

天然气方面,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工程进展顺利。2014年5月,在中俄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中国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投资金额高达4000多亿美元,合同期30年。双方约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每年向中国输送天然气,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11月,中俄签署西线供气框架协议,计划在30年内每年对华输气300亿立方米。2017年8月,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项目源头的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顺利动工开建。该厂建成后将成为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处理厂,设计能力为年加工天然气420亿立方米,年产氦气600万立方米,由中国企业以投标方式参加,标志着中俄能源合作正从上游勘探延伸到下游加工链。10月,俄方完成东线首期管线建设工作的50.7%,[13]预计将从2019年12月20日起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对中国供气。2017年12月8日,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

同时,中企加速进入俄油气上游领域。2014年,中石油完成收购俄第二大天然气公司诺瓦泰克公司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NG)项目20%的股权;2016年3月,中国丝路基金收购亚马尔天然气项目9.9%的股权。该项目集天然气和凝析油开采、天然气处理、液化天然气制造和销售、海运为一体,为目前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项目和中俄在北极圈的首个全产业链合作项目。项目建成之后,中国每年可获得四百万吨液化天然气。2015年,中石油收购俄西布尔天然气公司20%股权,并已完成10%股权的交割。中石油还与俄气石油公司签署协议,共同研究在俄和第三国上游领域合作,在勘探、开发、销售、工程技术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同年,中石化与俄石油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有权收购该公司下属东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和秋明石油公司49%的股份;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与俄气石油公司签署协议,将共同投资开发东西伯利亚地区3个油气区块。2017年9月,华信公司实现收购俄罗斯石油公司14.16%的股份,合同金额约91亿美元,为中国石油行业第二大海外油气收购项目。华信成为俄罗斯石油公司的第三大股东。

此外,2007年,中俄合作建设的田湾核电站全面投入商业运行。该核电站是我国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站。2012年12月,田湾核电站二期开工建设。2017年9月,田湾核电站3号机组反应堆成功启动,将顺利并网发电,4号机组反应堆将于2018年启动。

基础设施领域,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沿线国家,过境运输发展潜力大。俄交通基础设施尚不完善,中俄将共同加强运输口岸建设,提高运输便利化水平,积极发挥俄过境运输潜力。2017年7月,俄远东发展部与中国发改委签署《关于共同开发“滨海1号”和“滨海2号”国际交通走廊的谅解备忘录》。滨海1号、滨海2号国际交通走廊建设稳步推进。同江铁路大桥中方工程已基本完工,预计2018年6月投入使用。布拉戈维申斯克—黑河大桥俄方部分已于2016年年底动工,预计在2019年12月投入使用。2014年,中俄签署《中俄高铁合作谅解备忘录》。该项目全程770公里,最高设计时速为400公里,对于打通欧亚高速运输通道、推动运输物流产业发展意义重大。2015年6月,双方签署《莫斯科至喀山高铁项目勘察设计合同》。2016年,双方签署《中俄高铁合作意向书》。为确保两国高铁项目顺利实施,双方成立了中俄高铁合作联合工作组和企业工作组,目前已召开多次工作会议,莫斯科—喀山高铁勘察设计工作已经接近尾声。2017年11月,中俄两国成功组建了中俄高铁技术联合研发中心。

2017年,中俄远程宽体客机合资公司——中俄商用飞机国际有限公司在上海注册成立,将负责远程宽体客机项目的具体实施。

金融领域,投资金融合作是中俄合作重点拓展领域,双方合作不断深化。近年来,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持续增长。2015年,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当年流量29.61亿美元,创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367.3%,占对外投资流量总额的2%,占对欧洲投资流量的41.6%。截至2015年末,中国对俄罗斯的投资存量为140.2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1.3%,对欧洲地区投资存量的16.8%。[14]

2014年,两国央行签署1500亿元人民币额度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迅猛增长。2015年5月,国家开发银行分别与俄储蓄银行、外贸银行、外经银行签署金融合作协议,共同支持中俄经贸合作项目及俄远东地区发展。与此同时,中资银行在俄广泛开展业务。国开行已为俄提供了总额达620亿美元的贷款,涉及电信、能源、采矿业、农业、银行间合作等多个领域。该行还与俄储蓄银行、外贸银行、外经银行等签署了贷款额度为280亿元人民币的信用额度协议。中行与俄外贸银行签署协议,为服务两国商贸合同扩大金融服务种类,向从事双边经贸合作的企业提供新的金融解决方案。哈尔滨银行、重庆银行、大连银行、内蒙古银行和海南银行还与俄联邦储蓄银行远东分行等俄商业银行达成协议,提高两国本币结算额度,并为俄远东超前发展区项目吸引投资。此外,中俄通过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上海合作组织银联体、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东北亚进出口银行联盟等平台,加强金融合作。

2017年3月,俄罗斯央行在中国开设代表处,为俄央行首家海外代表处,俄罗斯人民币清算中心在莫斯科启动;7月,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与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等多家金融机构确定了一批重大投资合作项目;10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俄罗斯卢布和中国人民币金融业务建立PVP(支付对支付)支付系统,降低贸易中的汇率风险。12月,中国哈尔滨银行携手俄罗斯亚太银行,首次实现中俄两国金融机构间卢布现钞空运至中国非边境口岸城市的跨境调入,标志着俄罗斯卢布现钞在中国非边境口岸城市实现了中俄金融机构间调入、调出的双向流动,为中俄两国银行在现钞调运渠道方面的积极突破。

农业领域,两国于2015年成立中俄农业开发基金,并签署关于在远东建立肉类和大豆加工厂的首批项目协议。该基金正在研究俄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和滨海边疆区约30个项目,涉及种植业和畜牧业等领域,总额达2000亿卢布。中国正在成为俄罗斯食品的重要销售市场。2016年,中国为俄食品的最大进口国。2016年6月,普京提议建设新的陆地粮食运输走廊,在后贝加尔边疆区建设粮食转运站、粮仓等设施,用于向中国出口西伯利亚地区生产的粮食。两国正在讨论扩大对华农产品供应地区问题,陆续增加阿穆尔州、车里雅宾斯克州等产地。两国农业部签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将深化在农业科技、农业投资贸易、动物卫生和植物疫病防控等领域的全方位务实合作。

地方合作领域,中俄先后建立起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地方合作理事会,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及贝加尔地区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等地方合作机制。中俄合作地域从毗邻地区延伸至内陆及沿海地区。

军事安全领域,中俄两军关系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军关系近年来持续高位运行。一是两国元首引领。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高度重视两军关系的发展,为两军关系发展发挥引领作用。二是战略协作。中俄两军高层互访频繁,在一系列两国和重大国际战略问题上密切协调、有效沟通,在国际多边场合相互配合。2017年6月,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上将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期间,与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进行会晤,并签署了《2017~2020年中俄军事领域合作发展“路线图”》。该路线图对中俄2017~2020年的军事合作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三是务实深入。近年来,中俄两军多次共同组织军事演习、国际军事比赛等,一系列合作使两军务实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自2005年以来,中俄双方举行了多次联合军事演习,演习范围不断扩大。联合军演已成为两军常态化的合作形式。2005年8月,“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演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中国山东半岛及附近海域举行,中俄双方派出陆、海、空军和空降兵、海军陆战队以及保障部(分)队近万人参加演习。2009年9月18日,由中国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与俄罗斯海军护航编队共同参与的代号为“和平蓝盾-2009”的联合演练在亚丁湾西部海区举行。中俄双方共派出9艘各型水面舰艇参演。2012年4月22日至27日,中俄首次举行“海上联合-2012”海上联合演习。2014年5月,中国海军和俄罗斯海军在东海举行“海上联合-2014”联合军演,为中俄两国海军在东海举行的第一次军演。2015年,中俄年度海上军演首次分两次进行,持续时间长、课目多、区域和规模大,充分体现了中俄协同应对安全威胁的能力。5月,中国海军与俄罗斯海军在地中海举行“海上联合-2015(I)”军事演习。这是双方首次在地中海海域举行联合军演,也是中国海军参与的距离中国本土最远的演习。8月,中俄“海上联合-2015(II)”军事演习又在日本海进行。2016年5月,中俄两军在俄国防部空天防御部队中央科学研究所基地举行“空天安全-2016”中俄首次首长司令部联合反导计算机演习。此次指挥所计算机模拟导弹防御联合演习的主要目标是,由俄中两国应急组建的防空和反导小组,进行预防领土受到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意外和挑衅性攻击的联合行动演练。2017年12月,中俄两军在北京举行“空天安全-2017”中俄第二次首长司令部联合反导计算机演习,演习目的是双方通过共同演练防空反导作战筹划、指挥、火力协同等内容,应对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对两国领土的突发性和挑衅性打击。2017年12月,中国武警部队与俄罗斯国民近卫军在中国宁夏共同举行中俄“合作-2017”反恐联合演习,为继中俄“合作-2007”“合作-2013”“合作-2016”联合反恐演训之后的又一次高水平合作。

此外,2015年5月习主席访俄期间,中航工业与俄直升机公司共同签署了重型直升机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中国成为俄罗斯S-400导弹系统和苏-35新式战机的首位买家,24架苏-35战斗机已于2016年12月开始交付。

(三)人文领域合作枝繁叶茂

21世纪以来,中俄两国人文合作蓬勃发展,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两国世代友好的理念深入人心,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不断加深。中俄人文合作机制自2000年建立以来,从最初只涉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4个领域合作的中俄教文卫体委员会,逐步发展成为今日涵盖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媒体、电影、档案、青年等9个领域的人文合作委员会。在两国政府的引导下,中俄人文合作渠道更宽、领域更广、程度更深、成果更多,影响力、亲和力、感召力不断显现,成为大国间文明对话的典范。

2005年,中俄首创性地提出互办“国家年”机制,并在之后的十余年间,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2009年和2010年、2012年和2013年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2014~2015年举办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2016~2017年举办中俄媒体交流年。2016年的中俄总理会晤联合公报首次以文件形式指出,“人文合作是两国关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未来两国人文合作奠定总基调。

2017年,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在广州顺利召开。会议回顾了中俄人文合作机制建立18年来的工作成果,签署了各领域8项合作协议,决定继续增进合作热度和力度,为两国关系发展夯实坚实的社会和民意基础。2017年为中俄媒体交流年的收官之年。两国媒体参与热情高涨,积极拓展交流合作渠道,深化合作内涵。中俄媒体论坛实现机制化、常态化。中俄合拍纪录片《这里是中国》《你好中国》等相继播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联合俄罗斯卫星通信社推出“丝路中俄”全媒体采访活动;推出“中俄头条”客户端并正式上线,为中俄首个双语信息客户端,直接向两国民众传播信息。随着中俄关系的深入,两国民间交往不断拓展,访俄游客数量持续上涨,中国稳居俄罗斯最大客源国。根据俄罗斯联邦旅游署的数据,2016年中国赴俄旅游游客数量超过129万人次,同比增长15%。中俄团队旅游互免签证框架内的游客量达到76万人次,增幅高达41%。[15]2017年上半年,赴俄旅游的中国游客同比增长20%,达到55.2万人次。[16]与此同时,近两年,俄访华游客数量稳步增长,中国跻身最受俄罗斯游客欢迎国家。2016年赴华游客数量上升为167.6万人次,中国名列第5位。2017年上半年,俄赴华游客已达94.7万人次。[17]教育领域,两国长短期留学交流人员已达7万余人,双方争取2020年将留学人员总数增加到10万人。中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从2017年起已开始面向全球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并于9月顺利开学,2018年启动博士招生工作。2017年3月,中俄战略协作高端合作智库在北京成立,并召开第一届理事会会议。此后每年将举办中俄高级别智库论坛,讨论国内和国际热点问题,为中俄战略协作提供及时的决策参考,注入新的动力。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众对华态度逐渐从负面为主转向正面为主,近两年中国已上升到俄罗斯“最友好国家”之列。

(四)中俄国际战略协作不断深化

中俄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立场相同或相近。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及地区形势,两国在全球和地区事务中不断加强战略协作,在应对国际危机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保持密切沟通。中俄共同推动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并在金砖国家、中俄印、中俄蒙等合作机制,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等共同参与的多边机制框架内进行有效协调,就维护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联合国改革、打击恐怖主义、毒品走私等全球性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不仅有效维护了两国利益,也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中俄在2016年签署的《关于加强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中提出从更宽、更广的视角看待战略稳定。2017年签署的“中俄联合声明”中,重申双方有责任、有义务、有必要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开展更加密切有效的协作,共同促进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2017年,两国元首在G20峰会、上合峰会、金砖峰会等国际多边场合密切协调配合,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沟通,合力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稳定。

在叙利亚问题上,中俄一直保持沟通与协作,6次联手否决有关叙利亚的安理会决议草案,坚决主张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承担起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大国的责任。2014年初,叙利亚首批化学武器装船,销毁叙利亚化武工作正式启动。中俄等国承担起联合护航行动。这是两国军队除军事演习外,首次共同履行和平使命。

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俄两国立场接近,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立场,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的制裁决议,主张恢复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俄反对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认为此举将使半岛问题复杂化,无助于半岛核问题的解决和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同时破坏全球战略平衡,严重损害包括中俄在内有关国家安全利益,威胁中俄两国和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安全,阻碍核裁军与防扩散进程,并可能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中俄多次就反导问题发表共同声明,双方在反导问题上的协调合作不断深化。两国多次就朝鲜半岛局势发声,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克制,从维护全球和地区战略稳定以及增进战略互信出发,主张逐步降低朝鲜半岛紧张态势,通过对话解决。2017年7月,习主席访俄期间,两国外交部签署《中俄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在东北亚地区部署萨德系统严重损害包括中俄在内的域内国家战略安全利益,无助于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和地区和平稳定。双方以中方提出的并行推进半岛无核化和建立半岛和平机制“双轨并行”思路,朝鲜暂停核导活动、美韩暂停大规模军演的“双暂停”倡议和俄方提出的分步走设想为基础,制定了解决半岛问题的“路线图”。

三 蒙俄关系发展新态势

蒙古国是内陆国家,只有中国和俄罗斯两个邻国。1991年底随着苏联解体,蒙古国改变国家社会制度,并开始奉行开放、不结盟、多支点和平外交政策。随着国际形势变化,蒙俄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扩大合作,双边关系不断发展深化。

(一)在政治关系上,蒙俄两国从恢复正常国家关系到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1991年底苏联解体,叶利钦政府为巩固“民主政权”、缓解经济危机,实施向西一边倒政策。蒙古国在这一阶段开始奉行开放、不结盟、多支点和平外交政策,并提出了超越地理概念的“第三邻国”概念。1993年1月20日,蒙古国总统奥其尔巴特访俄,双方签署了友好合作条约、海关合作协定等一系列文件,确定发展平等、合作关系,蒙俄关系逐步向正常国家关系转换。2000年普京出任总统后,当年11月即访蒙,为俄罗斯独立后国家元首首次访问蒙古。两国元首签署《乌兰巴托宣言》,确立“睦邻传统伙伴关系”,建立高层会晤机制,强调两国不参与相互反对的军事政治联盟,不与第三国缔结有损于对方独立的条约和协定,从而明确了全面发展双边关系的方向,奠定了互利合作的政治基础。随后,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总统办公厅主任索比亚宁等高官也相继访蒙。蒙古国时任总统恩赫巴亚尔2006、2008年两次访俄,俄蒙关系进入修复期。普京进入第二任期后,重点与蒙古国恢复经济关系,双方签署了《俄蒙经贸合作2006~2010年计划》等一系列文件,俄蒙贸易额逐年上升,2008年超过13亿美元,同比增长85%,提前实现2010年增至10亿美元的目标。2008年5月,俄蒙恢复防长互访,达成多项军事合作协议。2009年5月和8月,俄罗斯总理普京和总统梅德韦杰夫在三个月内接连访蒙,双方签署了《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宣言》等多项协议,标志着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同年,蒙古国时任总理巴亚尔两次访问俄罗斯,俄蒙关系进一步密切发展。2014年9月,普京总统访问蒙古国,并与蒙总统签署15个各领域合作协议,包括俄对蒙无偿军事技术援助、蒙古国铁路现代化改造等。双方还签署协议恢复两国免签制度。

2016~2017年蒙俄两国高层互动频繁。2016年4月,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访蒙,拟全面提升俄蒙战略伙伴关系,双方签署《战略伙伴关系中长期发展计划》。俄方对于最终商定“两国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中期方案”表示十分满意,并对方案的实施俄方表示尽自己的努力。签订该文件后,必定会进一步扩大和发展双方互利合作,开启协作的具体机会。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与蒙古有悠久的友好关系。这是一个战略性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仅是政府层面的,也是两国人民之间的悠久传统关系。在纪念伟大的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今天,我们不会忘记给予红军巨大援助的蒙古人民和蒙古国政府。这是在战场上结下的牢固的兄弟般的友谊。这一切都深深地扎在我心中。我国曾不止一次地向蒙古国兄弟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我想重申,在我们艰难的时候蒙古人民给予我们的援助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他强调,“曾经一度停滞不前的俄蒙关系已复苏。两国高层经常开展对话。这是议会之间和部委及机构之间建立的密切合作。”2017年2月,蒙古国时任外长蒙赫奥尔吉勒访俄,双方就俄蒙两国关系的现状和进一步发展前景,并就区域和全球性现实问题,以及两国在多领域合作中的关键性问题交流了意见。俄外交部表示,双方在能源、矿产开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其他一系列领域合作潜力巨大,蒙-欧亚经济联盟的合作形式具有特殊意义。由于蒙俄没有政治冲突和领土争议,两国关系主要侧重于加深经济合作。2017年8月,蒙古国新总统巴特图勒嘎当选后,在匈牙利首次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表示希望进一步扩大对俄关系,有兴趣依托蒙俄共同持股的乌兰巴托铁路公司,在铁路领域吸引外资。普京表示两国在政治关系、经济、文化领域出现了明显变化。蒙俄传统合资公司高效运行,运输量也在增长。[18]2017年9月,巴特图勒嘎赴俄罗斯参加第三届东方经济论坛,并对俄进行国事访问。俄罗斯为其上任之后首访国家。巴特图勒嘎称,将从各个方面深化与俄罗斯的传统合作。普京则表示,蒙古是俄罗斯可靠的伙伴和老朋友。双方将共同发展文化、教育、科学和旅游领域合作。蒙古希望与欧亚经济联盟签署自贸协议。

(二)在经济合作上,蒙俄经济合作规模有所增长,重点关切出海口与铁路合作问题

2014年9月,普京总统闪电访蒙,双方签署《发展经贸关系备忘录》,商定2020年将双边贸易额提升至100亿美元。此外,苏联时期的蒙苏合资大企业仍在蒙古国战略资源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苏联援建的大企业、铁路依然在蒙古国发挥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与蒙古国改变社会制度以来,俄罗斯以投资、参股等形式进入蒙古国战略资源行业,在蒙古国拥有苏联时期建立的有色金属、乌兰巴托铁路等蒙古国经济支柱性企业的半数股份。目前,蒙古国约有俄资企业500家,主要分布在矿产等领域,蒙俄有色金属公司是蒙古国骨干企业,俄蒙合资的乌兰巴托铁路公司担负蒙古国90%以上的运力,蒙古国90%的石油和西部三省的电力都从俄罗斯进口。

俄罗斯为蒙古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2016年,蒙俄贸易额达到9.36亿美元。[19]2017年上半年蒙俄贸易额同比增长34%。[20]2017年1~11月,蒙俄贸易额已达13.36亿美元。其中,蒙古国自俄罗斯进口的商品中55.8%为石油产品(详见表2)。

表2 2011~2017年蒙古与俄罗斯贸易额

续表

俄罗斯长期通过提供贷款与援助,帮助蒙古国解决经济发展问题。2002年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访蒙,免除蒙古国156亿美元巨额债务。2005年,俄罗斯免除了蒙古国2001年100亿卢布加10亿美元债务的98%。2006年,蒙古国时任总统恩赫巴亚尔访俄期间,普京承诺将投资由20亿美元增加到50亿美元。2008年俄罗斯以优惠价格向蒙古国提供10万吨小麦。2009年5月,俄罗斯自身资金捉襟见肘,仍向蒙古国提供3亿美元贷款帮其稳定国内局势。2016年2月,俄同意免除蒙全部债务的97%,剩余部分由蒙支付,至此两国债务问题全部解决。近年来,俄罗斯在对蒙援助项目上,以农牧业领域援助为主。2017年,在“蒙古牲畜健康计划”第二阶段的框架下,俄罗斯无偿援助410万剂抗口蹄疫疫苗,第一批130万剂疫苗已于2017年7月到位,第二批130万剂疫苗已于9月抵达蒙古国。这些疫苗中将分发给中央省、戈壁松布尔省、中戈壁省和首都用于预防牲畜疾病,分发给苏赫巴托省、肯特省和东方省用于降低疫病风险。此外,俄罗斯还向蒙古国提供了20万吨小麦和40万吨饲草。

当前,在双边合作具体领域,蒙方更重视出海口与铁路问题。2011年蒙古国曾与俄罗斯签署《修订〈1949年蒙苏成立“乌兰巴托铁路”合资公司协议〉备忘录》,对乌兰巴托铁路公司的改革、持股问题,以及修建连接矿产资源的新铁路问题进行协商。2017年8月,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上任不久,即召见该国交通运输发展部、铁路部门负责人,就乌兰巴托铁路改造问题交换了意见[21]。2017年9月,巴特图勒嘎在俄出席第三届东方经济论坛期间,考察沃斯科奇尼港,强调蒙古国是一个无出海口的内陆国家,基本实现了从俄罗斯获得蒙古国货物过境运输的优惠待遇,并表示“为争取这个目的努力了多年”。[22]2017年10月,“蒙古国—俄罗斯合作2017”经济论坛在蒙举行。蒙古国家大呼拉尔主席恩赫包勒德会见俄罗斯国际合作协会主席、联邦委员会经济政策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卡拉什尼科夫代表团,讨论经济合作项目[23]。蒙方表示两国立法机关应共同应对海关税收和交通运输方面的挑战,着力加强法律法规环境,加强两国经贸合作,《蒙俄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中期计划》是未来5年双边关系的主要目标,两国立法机关应督促政府实施该计划。

(三)军事合作上,俄蒙以联合培养军官、联合作战训练为主要合作内容,加强军事技术合作步伐

2008年3月,俄罗斯西伯利亚军区与蒙古国武装力量总参谋部签署合作协定,确定发展军技合作、培训蒙军官、联合作战训练等合作项目,并决定该协定每年签署一次。2008年11月,俄蒙两国举行了冷战结束后的首次联合军演。俄罗斯除全额承担费用外,还提供2600万美元,用于蒙古军队武器配件和维修军用设施。蒙古国防部长包勒德表示,将继续通过蒙俄军事合作提升蒙古国装备水平。2016年8月,俄罗斯、蒙古在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举行联合“色楞格-2016”军事演习。“色楞格”军事演习自2008年以来一直在进行,旨在为发现和消除非法武装团伙而进行的由俄罗斯和蒙古军队参加的野外训练。双方参加该演习的共有约1000名军人,使用200套军事硬件装备。2017年9月,蒙俄举行“色楞格-2017”联合军事演习,1000多名军人和约200件作战及特种技术设备参加演习。本次演习是俄罗斯和蒙古国武装力量举行的第十次联合反恐演习,演习期间由俄罗斯和蒙古国军人演练搜索、封锁和消灭假想武装队伍行动。

四 中蒙俄合作新态势

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中蒙俄三国领导人共同确定的重大战略项目,是中国“一带一路”、蒙“草原之路”和俄罗斯“跨欧亚大通道”三大倡议战略对接和落实的载体。

(一)共建经济走廊是三国发展的共同需求

早在2001年,蒙古国政府即提出“千年之路”工程,希望打造贯穿全境的公路、铁路网,但由于受到资金和劳动力的制约,进展缓慢。2007年,蒙古国公布《蒙古国千年发展目标为基础的国家发展综合规划(2008~2020)》,提出支持能源出口,建设与中俄两大邻国和欧亚地区联通桥梁的地区交通运输网络。蒙古国政府通过的铁路交通发展规划目标,在于希望实现矿产品向多元市场出口,因此支持修建新铁路线联通中俄。2010年,蒙古国议会通过《国家铁路运输政策》,提出在蒙古国近期新建5683.5公里铁路基础设施,使年度出口运力达到5000万吨。该政策文件强调,应通过提升竞争力的方式进一步完善该领域的基础设施与法律环境;发挥国有资产优势或通过租借合同的方式来实施建立新铁路基础设施;对于乌兰巴托铁路的主要干线,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运力升级改造等。

2013年,蒙古国时任政府提出“草原之路”倡议(也称“连接欧亚大陆的五条通道”),即实现蒙古国全境高速公路(997公里)、铁路、输电网(1100公里),过境石油、天然气管道等五大通道联通及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9月,“草原之路”工作组正式成立,时任经济发展部部长巴特巴亚尔为组长,副总理、政府办公厅主任、自然环境绿色发展部、对外关系部、司法部、城市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矿业部、能源部等部长皆为工作组成员。2014年11月21日,新总理赛汗比勒格在就任时表示,将继承上届政府相关政策,继续推行“草原之路”倡议。由于没有出海口,以及长期投入不足,蒙古国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已成为经济发展重要瓶颈。因此,蒙古国希望通过“草原之路”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吸引外资与先进技术,打造出口产品重要通道;此外,通过“草原之路”可以发挥蒙古国“位于中俄之间的地理优势”,通过修建公路、铁路打通“连接中俄的最近通道”,为中俄贸易提供便利,增进蒙古国与中俄两大邻国的密切联系。

2014年9月,中蒙俄元首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期间举行首次会晤,三方决定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对接,共同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2015年7月10日,三国元首在上合组织乌法峰会期间举行了第二次会晤,批准了《中蒙俄发展三方合作中期路线图》。经过近两年三方的共同努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和早期收获,积极效应正在逐步显现。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塔什干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举行中俄蒙元首第三次会晤。会晤后,三国签署了《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蒙古国海关与税务总局和俄罗斯联邦海关署关于特定商品海关监管结果互认的协定》等合作文件。《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确定了32个重点规划项目[24],其中超过半数为交通基础设施合作项目,此外还包括产业合作、口岸现代化改造、能源合作、海关及检验检疫、生态环保、科技教育、人文交流、农业及医疗卫生等十大重点合作领域[25]。根据项目清单,2016年以来中蒙俄三国合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二)中蒙俄三国共建经济走廊取得阶段性成果

交通基础设施合作领域 铁路方面全面更新、开发蒙中央铁路通道[26],建立复线与电气化的经济基础可行性研究;对建设贯通蒙全境、连接中俄的铁路西线[27]、北线[28]、东线[29]项目予以研究,提供可供实施的经济基础;打通蒙出海通道,对拓宽建设“第一出海口走廊”[30]与“图们江交通走廊”[31]项目(中方将乔巴山-阿尔山路段统称为“两山铁路”[32])予以研究并提供可供实施的经济基础;开展莫斯科-北京高铁线路过境蒙古前景可行性研究。2016年4月,中蒙联合工作组赴阿尔山市开展中蒙“两山”铁路口岸过境位置考察工作,商定“两山”铁路口岸过境通道位置。[33]2017年4月,旨在探讨促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响应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的“过境蒙古国2017”论坛在北京举行,会上中蒙俄三方交通部门的代表介绍了三方在铁路合作方面的政策和双多边协议的执行情况,三方边境口岸及海关部门代表也就过境运输和通关流程作了介绍。[34]在2017年5月“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中国铁路总公司与有关国家铁路公司签署《中国、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国、波兰、俄罗斯铁路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35]公路方面,积极利用亚洲公路网AH-3路线[36]开展过境运输,对建设高速公路开展经济可行性研究;完善亚洲公路网AH-4路线[37]积极开展过境运输;研究公路东线[38]项目,提供可供实施的经济基础;支持签署并实施亚洲公路网络国际公路运输中俄蒙政府间协议(亚太经社会);积极发展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工作,为乌兰乌德-恰克图/阿勒坦布拉格-达尔汗-乌兰巴托-赛音山达-扎门乌德/二连-乌兰察布-北京-天津过境运输走廊提供技术与安全保障。中蒙俄三方还就共建物流公司问题展开谈判。2016年12月,中蒙俄三国签署《国际公路货运快速通道政府间协议》,将促进大型物流中心的建设,加快各种外贸货物直接送货的速度。俄交通部副部长表示,连接俄中蒙三国的公路路线将成为重要的公路货物运输交通大动脉,而签订这份协议的三个国家则将成为又一个大型贸易领域的合作伙伴,发展交通走廊是俄中蒙三国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对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尤为重要。

工业合作领域 加快中蒙俄经济走廊优先区域的发展,研究三国工业合作产业集群;研究建立中国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俄罗斯相关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在此框架下,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跨境经济合作区已启动建设。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位于中蒙国界两侧的毗邻接壤区域,紧邻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边境口岸,规划总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中蒙双方各9公里。通过“两国一区、境内关外、封闭运行”模式,打造集国际贸易、物流仓储、进出口加工、电子商务、旅游娱乐及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开放平台。跨境经济合作区将主要发展加工制造、商贸物流和现代服务业,通过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向合作区聚集,建设面向中、蒙、俄及国际市场的商品加工生产基地,实行开放的贸易和投资政策。据悉,该跨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建设均已启动,中方一侧规划编制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开工,以扎门乌德自由经济区为依托的蒙方区域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已近尾声,具备招商条件。2016年10月,中蒙双方就该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展开新一轮对接谈判,就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继续帮助蒙方与中资企业对接,尽快在二连浩特市设立联合办公室、共同研究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推进计划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39]

口岸升级合作领域 包括俄罗斯铁路贝加尔斯克、公路克拉斯基诺边境口岸;中国满洲里、绥芬河、珲春、二连浩特口岸;蒙对应铁路、公路口岸升级建设。当前中蒙口岸合作面临历史性机遇,蒙方愿同中方一起加强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措施提高口岸通关能力。2016年7月,中蒙举办口岸工作会谈,就共同关注的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中蒙边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的协定》相关内容、确定甘其毛都-嘎顺苏海图铁路口岸交汇点、乌力吉-查干德勒乌拉口岸建设等问题交流了意见。2016年底,中蒙最大的口岸二连浩特口岸货运通道“三互”(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大通关改革第一阶段试点项目正式启动,实现关检“联合办公”,极大减少了通关手续、缩短了通关时间。2017年,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正式封闭运营,俄罗斯赤塔、红石以及蒙古国克鲁伦苏木到满洲里的定期客运班车7月正式开通。采用中国标准轨距的内蒙古策克口岸跨境铁路通道建设正在推进,为进一步提升中蒙两国煤炭等矿能产品贸易创造条件。

能源合作领域 开展中企参与蒙俄电网改造的可行性研究。目前,蒙古国内电力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全国发电机容量878.43MW,95.5%为火力发电。其3个独立的输电网(中部电网、东部电网和西部电网)和5个独立省份的输配电系统不能满足国内需求,更谈不上外输电需要。蒙古国“草原之路”计划提出敷设1100千米高压线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要考虑现有条件和计划。2015年蒙总统访华之际,国网公司与蒙能源部签署了合作开展锡伯敖包煤电输入一体化项目可行性研究协议,明确由国网节能公司作为实施主体,具体实施锡伯敖包煤矿和电厂的相关工作。2016年4月,中蒙召开能源合作暨中蒙锡伯敖包煤电输一体化项目可研启动会,就煤炭资源及地勘资料、水资源使用、项目规模和新能源规划、可研勘察许可、项目宣传、项目推进安排等双方关心的问题进行商谈。2017年2月国家电网发布《2016年社会责任报告》提出“中蒙锡伯敖包煤电输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开展”。

贸易、海关、检验检疫领域 中蒙俄三方合作为推动通关便利化提供政策保障。2017年5月底,中俄启动满洲里—后贝加尔斯克公路口岸海关监管结果互认试点,经一国海关查验的出口货物,对方国家的海关一般不予查验,直接放行,实现跨国无障碍转运的“绿色通道”。中蒙两国海关建立起打击走私国际执法的合作机制,加力推进公路跨境货运车辆备案信息互换试点等。此外,三国进一步加强检验检疫部门合作,支持蒙俄政府职能部门及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开展合作,加强出入境动物、植物、跨境牲畜检验检疫合作,在防止植物病害与动物疾病方面加以预警,确保动植物产品贸易安全。2017年初,中蒙两国检验检疫部门首次实现电子证书联网核查,在防范疫病疫情跨境传播、便利贸易以及维护中蒙经贸合作稳定方面实现了机制创新。

环保与生态领域 一是加强自然保护区的三方互利合作。二是建立蒙俄中边界生态走廊,对动植物、水资源、湿地等进行相关科学考察与评估,巩固野生动物、植物、候鸟等领域的保护合作。三是对成立环境保护与生态区联合管理与信息交换系统进行可行性研究,召开以自然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研讨会。

科学技术与教育领域 一是巩固三国科技园、创新领域的科学教育机构对交通运输、环保、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信息科学、通信技术、纳米系统与材料、节约能源、减少废物的合作,并加强农业科技和产业合作的新技术、自然和技术灾害等领域的合作。二是支持缔约方交换科技发展信息技术,人员交流、培训。三是扩大留学生交换规模,推进基础教育机构的资源共享与青少年教育交流。

人文合作领域 一是推进边境地区旅游发展,即蒙库苏古尔湖、俄贝加尔湖、中国呼伦贝尔湖组成的“三湖之旅”,建立中蒙俄旅游圈。二是打造中蒙俄国际旅游“万里茶道”品牌。三是推动三国电影商业合作,发展联合电影制作合作。2016年7月,中蒙俄三国举办旅游部长峰会,成立“万里茶道(茶叶之路)国际旅游联盟”,并推介茶叶之路、和平之旅、三湖之旅跨境旅游线路。2016年7月,为积极落实中俄蒙元首第三次会晤成果,加强与俄蒙两国旅游务实合作,中国国家旅游局联合俄罗斯联邦旅游署和蒙古国环境、绿色发展与旅游部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了首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三国部长聚焦区域合作,平等对话,凝聚共识,共谋发展,共同签署《首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谅解备忘录》,共同发表《首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联合宣言》。

农牧业合作领域 根据蒙兽医与繁殖部门与俄植物、动物违禁检验联盟以及中国动物疫病预防中心2015年9月生效的合作备忘录,加强三方合作。

医疗卫生合作领域 中蒙俄联合举办医疗卫生保护国际会议,在人口健康保护领域开展合作。

(三)中蒙俄未来合作将寻求更多共识,实现互利共赢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内涵。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地惠及亚洲国家;通过扩大同相关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中蒙俄经济走廊交通基础设施合作,也应该满足三方互利互惠原则,在符合三方共同利益、取得三方共识的情况下实现互联互通。在当前形势下,虽然中蒙俄三国在合作框架下制定了各自的政策目标,并取得一定成果,但在铁路轨距、建设能力、出口商品类型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诸多现实问题需要三方共同协调解决。《蒙古国家安全战略构想》中提出,“降低对外贸易对过境运输的依赖,对内陆国家来说,应该在交通运输领域与邻国签署双边或三边长期互利协议”。根据该文件,改善并增加蒙古国境内铁路、公路网络,实现矿产品在本国内加工以提高附加值,向中国进而向第三方市场出口。俄罗斯也希望增加机械设备产品和农产品,特别是乳制品、奶酪和肉制品等俄罗斯具备优势的食品产业出口。因此三国合作应考虑到各自经济发展战略及出口产品的特点,与三国发展利益相符合。

一是继续加深对彼此的研究,增进互信与理解。通常来讲,增强信任是发展国际交通基础设施的前提。目前,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得到三方高层的高度肯定,但是民众对经济走廊建设的目的、内涵不甚了解或心存疑虑。俄蒙两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国家,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参与国家,其立场与关心的焦点多集中于“‘一带一路’或中蒙俄经济走廊究竟对他们的国家意味着什么”,是否会改变地缘政治格局或为中国所主导这些问题,对中方的定位和意图仍有困惑和不解。未来,三方需要在交通基础设施合作层面保持各层级的政策沟通,并由金融、工程、交通运输、路桥、物流等多领域专家共同研究、科学论证,通过科学研究的途径加深三国间的互信与理解,最大程度减少三方对彼此的误判或认知偏差。

二是依托互利互惠的合作原则,实现共赢。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构建跨欧亚大陆的经济区,首先要统筹三国基础设施建设,在该合作项目中,要着重发挥中俄蒙三国各自优势,在合作项目上充分征得彼此同意,把符合当地利益作为经济走廊具体合作项目获得支持的必要条件。例如发挥三方产业优势,可以不仅集中在矿产资源领域,还要扩大至农业、畜牧业、旅游业、新能源等三国彼此均能接受并有意共同发展的产业领域。例如黑龙江省已提出:鼓励、支持本土新能源企业“走出去”开发风电或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与周边国家在养殖、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批发零售等领域加强合作,推进农业经济技术合作,重点开展土地资源、作物栽培技术、农林牧品种等领域区域性合作,以及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建设境外木材加工基地,开展资源精深加工等规划目标。明确互利共赢的目标,才能够使三国在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合作方面消除疑虑、达成更多共识,而三国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先行建设,才能够从物质层面保障上述目标得以实现。

三是建立国际合作机制与准则,实现管理对接,确保合作机制的互联互通。在中俄蒙三方共同制定和推行经济走廊计划时,可借鉴已有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的成功经验,通过签署《中蒙俄国际道路运输发展政府间协定(草案)》等相关文件,使三国交通基础设施合作符合国际准则,为合作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在协调合作机制中尽可能使三国统一标准,避免出现在规则与实施细则方面出现不统一甚至相互矛盾的现象。此外,还应在三国国际与国内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协同配合机制,统筹管理,提高效率。建立将三方政策、基础设施、投资、三方利益相对接的常设合作机制,三方利益对接应对基础设施、海关关税、税收、贸易协定等各领域进行必要详细的研究。因此相关各方研究机构的研究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也需要在一些具体领域展开合作。其中包括以改善相关国家民众生活为目标支持对私营经济的引入。应加强公私合营伙伴方式。使经济走廊对地区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基础设施应建在不发达的、远离国家政治经济中心的偏远地区。同时将公路建设与铁路领域相联系,整体提高境内交通运输部门的效率。改善边境、海关、边检机构的工作协调、信息共享、信息交换与联合检察。同时以国际过境运输、自贸区、跨境经济合作区为目标巩固人力资源建设。虽然三国对联合打造经济走廊达成共识,但在某些方面也应积极发展蒙中、中俄等双边合作,同时可吸引第三方参与投资。

总体来看,建设“一带一路”、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构建跨欧亚大陆的经济区,首先要在合作项目中着重发挥中俄蒙三国各自优势,在合作项目上充分征得彼此同意,把符合当地利益作为经济走廊具体合作项目获得支持的必要条件。例如发挥三方产业优势,可以不仅集中在矿产资源领域,还要扩大至农业、畜牧业、旅游业、新能源等中蒙彼此均能接受并有意共同发展的产业领域。明确互利共赢的目标,才能够让彼此消除疑虑、达成更多共识。


[1]胡继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黄莹,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韩奕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在2017年5月“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中蒙政府签署经贸合作协议,包括:中国商务部与蒙古国对外关系部签署关于启动中国-蒙古国自由贸易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谅解备忘录、关于加强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进出口银行与蒙古国财政部签署桥梁项目贷款协议;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蒙古国签署检验检疫合作协议;中国科技部与蒙古国教育文化科学体育部签署关于共同实施中蒙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的谅解备忘录,与蒙古国教育文化科学体育部签署关于在蒙古国建立科技园区和创新基础设施发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全文)》,发表于2017年5月16日,http://www.fmprc.gov.cn/ce/cemn/chn/gnyw/t1461873.htm(中国驻蒙古使馆)。

[3]《蒙新总理呼日勒苏赫:推动蒙中关系成为邻国间典范》,2017年10月23日。来源:http://mn.china-embassy.org/chn/sghd/t1503986.htm(中国驻蒙使馆)。

[4]《邢海明大使出席援助蒙古海关设备交接仪式》,2017年10月9日,来源:http://mn.china-embassy.org/chn/sghd/t1500126.htm(中国驻蒙古使馆)。

[5]《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联合声明》,《人民日报》,2016年6月26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加强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人民日报》,2016年6月26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协作推进信息网络空间发展的联合声明,《人民日报》,2016年6月26日。

[8]《普京:俄罗斯支持中国不承认南海仲裁案立场》,人民网,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6/0906/c1002-28694692.html,2016年9月6日。

[9]Путин:отношения РФ и Китая имеют хороший задел для развития,http://tass.ru/ekonomika/3400377,2017年12月25日。

[10]Товарооборот между РФ и Китаем по итогам 2017 года вырос на 20,8%,http://tass.ru/ekonomika/ 4868742,2018年1月12日。

[11]《中国使俄罗斯邮政公司满负荷工作》,https://www.kommersant.ru/doc/3360743,2017年10月24日。

[12]《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https://iz.ru/656899/arsenii-pogosian/kitai-stavit-na-rossiiskuiu-neft,2017年10月19日。

[13]《俄气公司已完成50.7%的“西伯利亚力量”首期管线建设工作》,http://sputniknews.cn/russia_china_relations/201710181023839013/,2017年10月19日。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年,第20~28页。

[15]俄罗斯旅游署:《2016年中国赴俄游客量增长15%》,http://sputniknews.cn/economics/201704131022344587/,2017年10月17日。

[16]俄罗斯旅游署:《上半年中国赴俄游客同比增加20%》,http://sputniknews.cn/economics/201710051023737970/,2017年10月17日。

[17]http://www.gks.ru/free_doc/new_site/business/torg/tur/tab-tur1-2.htm,2017年10月25日。

[18]Монгол Улсын Ерөнхийлөгч Халтмаагийн Батулга,Оросын Холбооны Улсын Ерөнхийлөгч Владим ир Путиннар Будапешт хотноо уулзлаа,蒙古国总统网,发表时间:2017年8月29日。

[19]《2016年俄罗斯与主要国家外贸额》,http://www.customs.ru/index2.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4785:——2016-&catid=125:2011-02-04-16-01-54&Itemid=1976,2017年10月30日。

[20]《与蒙古总统巴特图勒嘎见面》,http://www.kremlin.ru/events/president/news/55446,2017年10月30日。

[21]Удталхөлээгдсэнтөмөр замын шинэчлэлийн асуудлаар ярилцав,蒙古国总统网,http:// www.president.mn/content/12595,2017年8月24日。

[22]Монгол Улсын Ерөнхийлөгч Х.Баттулга Дорнын эдийн засгийн III чуулга уулзалтын өргөтгөсөн хуралдаанд өг хэллээ,蒙古国总统网,http://www.president.mn/content/12619,2017年9月7日。

[23]“Mongolia and Russia discuss economic cooperation programs”,乌兰巴托邮报,http://theubpost.mn/2017/10/04/mongolia-and-russia-discuss-economic-cooperation-programs/,2017年10月4日。

[24]“МОНГОЛ-ОРОС-ХЯТАДЫН ЭДИЙН ЗАСГИЙН КОРИДОР БАЙГУУЛАХ ХөТөЛ БөРИЙН ТөСЛИЙН ЖАГСААЛТ”,《蒙俄中经济走廊规划纲要项目清单》,蒙古国外交部官网,2016年6月28日。

[25]《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全文),国务院新闻办网站,http://www.scio.gov.cn/ztk/wh/slxy/htws/Document/1491208/1491208.htm,2016年10月14日。

[26]路线为:乌兰乌德-纳乌什基-苏赫巴托-扎门乌德-二连-乌兰察布-张家口-北京-天津。

[27]路线为:库拉吉诺-克孜勒-查干陶勒盖-阿尔策苏尔-科布多-塔克什肯-哈密-昌吉回族自治州-乌鲁木齐。

[28]路线为:库拉吉诺-克孜勒-查干陶勒盖-阿尔策苏尔-敖包特-额尔登特-萨希斯特-扎门乌德-二连浩特-乌兰察布-张家口-北京-天津。

[29]路线为:博尔贾-索洛维约夫斯克-二连察布-乔巴山-赫特-毕其格图-锡林郭勒珠恩嘎布达旗-赤峰-朝阳-锦州/盘锦。

[30]路线为:乔巴山-松木贝尔-阿尔山-满洲里-齐齐哈尔-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

[31]路线为:乔巴山-松木贝尔-阿尔山-长春-延吉-珲春-扎鲁比诺港。

[32]根据“两山铁路”初步计划,“两山”铁路全长476公里,预计总投资142亿元,含20个站场,8万平方米厂房、桥梁25座、涵洞445米。铁路按照国际一级标准建设,投资回收期为14.8年,从勘探、设计,再到施工,大约需要3年完成。2016年11月,“两山”铁路的后方通道白阿铁路、长白铁路如期轨线贯通。目前,“两山”铁路的开工建设日期尚未确定。

[33]《〈关于考察中蒙阿尔山——松贝尔铁路口岸过境位置交换意见纪要〉在阿尔山市签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nmg.gov.cn/fabu/xwdt/ms/201604/t20160414_542143.html,2017年2月23日。

[34]《“过境蒙古国—2017”论坛举行》,发表时间:2017年4月7日,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7/0407/c1002-29196342.html(人民网)。

[35]《“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全文)》,发表于2017年5月16日,http://www.fmprc.gov.cn/ce/cemn/chn/gnyw/t1461873.htm(中国驻蒙古使馆)。

[36]路线为:乌兰乌德-阿勒坦布拉格-达尔汗-乌兰巴托-赛音山达-扎门乌德/二连浩特-北京外环-天津。

[37]路线为:新西伯利亚-巴尔瑙尔-Tashanta-Ulaanbaishint-科布多-Yarantai-乌鲁木齐-喀什-红其拉甫-Khunjerab-哈桑阿卜杜勒-拉瓦尔品第一拾尔-木尔担-罗赫里-海得拉巴-卡拉奇。

[38]路线为:博尔贾-索洛维约夫斯克-额仁连察布-乔巴山-西乌勒特-毕其格图-珠恩嘎布达旗-西乌珠穆沁-赤峰-朝阳-锦州或大连。

[39]《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跨境经济合作区达成五项共识》,二连浩特政府网,http://www.elht.gov.cn/zhxw/wshd/201611/t20161108_101935.html,2017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