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慈善十大热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丛书序一 慈善博爱促和谐、创新联合显优势

从全球范围来看,慈善的作用日益凸显。慈善组织是提供公益物品的力量,它们支持非营利组织的运作,让弱势群体获得有效的支持和帮助,解决歧视问题,确保公平机会,提供政府和市场不能或不会提供的物品。慈善界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消除贫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慈善发展的全球趋势,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对中国慈善界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我们不能固守原有的思维惯性和传统的慈善模式,而需要在观念层面、创新层面、实践层面和结果层面有一个新的突破。

首先,在观念层面,要寻求新思维、新理念。慈善领域的新思维、新理念包括创新、协同和精准战略等。中华民族历史上一直有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而现代慈善更能凝聚社会道德、弘扬核心价值、提升精神文明。所以,我们要积极研究倡导现代慈善文化,寻求公益与商业、经济与社会、义与利、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有机结合或融合。我们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善于学习,善于分析和把握中国社会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方向。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精神,学习和借鉴别国、别人的经验,扎实推进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

其次,在创新层面,慈善创新作为社会创新的一个方面,或社会创新在慈善领域的延伸,其目的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创新,如理念创新、模式创新、组织创新、运作方式创新,创造性地应对和解决那些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或满足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譬如,如何加强“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解困济难”向“助引人生之路”以及“济困与净化心灵相结合”等研究,以慈善创新的精神使慈善组织本身的运作变得更有成效,更具有社会影响力。

再次,在实践层面,我们要勇于尝试、不断创新,积极开展跨界合作,整合各界、各部门的比较优势。合作与协同是我们基金会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我们基金会走向未来,迈向新高度的必由之路。单个慈善组织,无论机构有多大,能力有多强,如果单打独斗,其资源、能力、影响力总是有限的,而且总会有其不足和短板。只有合作与协同才能取各家之长,补各家之短,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1+1大于2的联合协同优势效应。当然,合作与协同并非简单组合,它需要有良好的协调机制,有卓越的顶层设计,有科学的评价指标。

最后,在结果层面,寻求结果的可测量、发展的可持续、社会影响力的广度和深度;寻求精准而有效地化解棘手的社会问题,促使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的慈善事业已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趋势。我们要动员更多的人群,以奉献、宽容和修养来参与到慈善事业发展中来,以慈善立言、慈善立德、慈善立行的创新创业精神,聚集、聚焦于当代中国的慈善事业之中。从而为那些资源最缺乏的贫困者、弱势者提供帮助,既扶智又扶志,增加贫困者和弱势者社会融入的机会;更关注解决方案,以其目标是治本性来推动我国慈善事业走向更健康、更完善。

近年来,随着我国慈善事业的蓬勃快速发展,尤其是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颁布及实施以来,亟须加强对现代慈善发展规律和支持政策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成立新型的现代慈善事业研究智库。上海研究院现代慈善研究中心,作为由政府、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共同创建的研究机构,将遵循慈善事业发展规律,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理论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运用国际视野和发展经验,开展对现代慈善发展实践和前瞻性的研究,积极开展各类学术交流,为上海地区乃至全国的慈善事业发展提供多种形式的咨询、教育和培训服务。

我们要充分发挥现代慈善研究中心的平台和桥梁作用,通过慈善论坛、专题研究、人才和实务培训,联合、凝聚和整合慈善界、学术界、企业界、政界、志愿者、媒体及社会各界人士,以合作共赢为目标,促进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我相信,现代慈善研究中心组织出版的“现代慈善前沿丛书”系列在上述诸多方面将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会带给大家以启发和思考。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以知识、理论为基础的慈善实践,以现实问题为源头活水的研究,会给慈善界增添新的动能,必将推动中国的慈善事业向着更高的境界迈进。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

2018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