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一
胡建明博士于1990年赴日留学,在东京驹泽大学攻读佛学,在日本著名佛教学者田中良昭、吉津宜英、池田鲁参、石井修道等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打下了扎实的佛学理论基础,尤其是在华严学、禅学等方面,尤为突出。1997年又留学于德国海德堡大学(Uni.Heidelberg)(印度学 [Indologie]专业),对梵语(Sanskrit)以及印度瑜伽学派哲学(Yogācāra)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后,就读于日本东京学艺大学(美术教育学专业)、东京大学(印度哲学专业)和东京艺术大学(东洋美术史专业),期间发表了有关华严学、禅学以及禅宗美术史方面的学术论文,尤其对禅宗美术史方面的高僧顶相、墨迹的研究卓有成就,为学术界填补了此方面的研究空白,并在日本东京春秋社出版了专著《中国宋代禅林高僧墨迹研究》一书,在中日学术界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200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2007年以最优异的入学考试成绩被录取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由此,开始了我和他在学术研究上的殊胜因缘。
胡建明在驹泽大学和东京大学留学期间,曾随日本著名华严学学者镰田茂雄、吉津宜英、木村清孝诸先生学习华严学和禅学,特别对清凉澄观的华严哲学做过周详的研究。因此,在考进哲学院之后,我建议他专门研究圭峰宗密的佛学思想,尤其是对其心性思想、实践思想,以及对中国五代宋明的哲学思想的发展乃至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佛教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诸方面,作出综合性的考察和细致性的研究,以阐明唐代以后的中国哲学思想以及佛教思想发展的大趋势。
我还建议他,在中国人民大学求学三年中,首先温习和阅读至相、贤首、清凉等人的注疏,并对唐代哲学思想作系统性的了解,然后重点对圭峰宗密的著作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宗密以后的中国思想,尤其是宋明理学的思想进程作出俯瞰性的概述,以突出宗密思想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还要对宋明理学的影响进行深入的探讨。他不但如实去遵循做了,而且又广泛地阅读了中国、日本、欧美等大量学术专著和研究论文,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并能发前人未发之声,踏前人未到之域,将对宗密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胡建明博士的论文《论宗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以心性论和修持论为中心》共38万余字,全文分为七大章:
第一章以十种传记史料为底本,客观如实地概述了圭峰宗密的生平事迹、著述。
第二章论述了宗密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思想背景,以史学的观点来分析宗密哲学形成的客观因素和条件,叙述了宗密与当时官僚士大夫之间的交往,如与裴休、白居易、刘禹锡、温造、萧俛、史山人、李训等中唐时代的宰官、名士之间的交游与往来情况,以面结合点、线的方法,将一代高僧宗密的人生感遇和思想背景刻画得栩栩如生,跃于纸面。
第三章以翔实的学术资料,精辟地论述了宗密哲学思想中“三教会通”和“教禅一致”两大思想组成部分。儒、释、道三教关系,是中国思想史上极为重要的问题,自汉魏以来一直是哲学思想界热衷的话题,到了宗密,撰述《原人论》一书,使对三教问题的哲学探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高度。而教、禅问题,也是唐代佛教中心议题之一,宗密的《禅源诸诠集都序》和《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等著作,极力主张“教禅一致”的观点,树立了用华严宗和荷泽禅宗对诸宗诸教进行“全拣全收”的最高教禅融会的思想体系。作者能从唐代教、禅两个方面的思想进程来展开对宗密思想的评述,并运用中日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文字和表列相结合的方法,阐发了甚多具有真知灼见的学术见解。
第四章阐述了宗密的心性思想,这是该论文的基本内容之一。作者发挥了二十余年来在日本对佛学研究的学术水平,从印度佛教的如来藏佛性思想出发,贯穿中国华严宗的“唯心”、“性起”思想及荷泽禅宗的“灵知”心性说,由心性思想源头来辨析宗密心性思想的形成过程及思想特色。特别是对宗密心性思想中关于“知”的哲学概念及其内涵,作者以缜密而明晰的思索,展开较为透彻的论证,很有卓见。尤其值得称许的是,作者能准确地把握《大乘起信论》与中国佛教思想乃至宗密心性思想形成之间的重要关系。通过对宗密的《大乘起信论疏》和《圆觉经》诸疏等著述的分析,阐明了《大乘起信论》对宗密思想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第五章论述了宗密的修持践行思想,这是该论文另一个基本内容,这也是尚鲜为当今学术界所关心及研究的问题。作者围绕着宗密在悟修顿渐问题上所主张的“顿悟渐修论”,通过将心性哲学思想与实践思想的联结来反映出宗密思想的全貌,极具说服力。并且周密地研究了素来为学术界所忽视的《圆觉经道场修证仪》十八卷,结合《天台小止观》的实践法进行比较研究,对宗密践行思想的阐述颇具见地。而且对《圆觉经道场修证仪》在中国佛教礼忏仪轨中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概括性的论述,言之有据,条理明晰,不乏新意。
第六章阐述了宗密思想对后世佛教的影响。着重论述了五代宋初永明延寿的《宗镜录》一书以及宋代佛教对宗密哲学思想的理解和评价,而且概述了宗密思想对朝鲜半岛、日本佛教所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对高丽曹溪宗知讷禅师和日本华严宗高山寺派明惠上人的思想进行了详尽的评述。视野之广,思路之宽,辐射之远,见解之真,也是足以称叹的。
第七章论述了宗密心性思想对宋明理学的影响。阐述了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四子以及南宋朱熹、陆九渊二子的理学思想与宗密哲学思想的关联问题和经纬关系,并进一步阐明了明代王阳明的心学理论体系中“致良知”、“知行合一”、“体用一源”思想与宗密乃至禅宗思想的渊源关系,极具哲学思辨能力,为对宗密思想在后世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发展过程的认识,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探索和贡献。
我一直认为宋明理学和佛家思想的相互关系问题的深入研究,极为重要,但是目前能够深入探讨、中允评论这一问题的学术成果不多,希望读者能从中获取一点启迪。
由北京大学哲学系的魏常海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的魏道儒研究员等五位专家学者所组成的论文答辩委员会认为:“这是一篇非常优秀、十分成功的博士论文,全文纵横深广,气势恢宏,结构谨严,资料翔实,思路清晰,论证缜密。并能在博考经籍的基础之上,广泛吸取国外、尤其是日本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可见作者的视野之广,用功之勤,学风之正。答辩委员会并建议在原有论文的基础上,能进一步细致地从事以宗密心性思想为主题的研究,尤其是对佛教哲学与宋明理学关系的梳理,应更下一番苦功,以推动中国哲学思想研究的发展。此外,鼓励作者能进一步加强与日本、韩国等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学术交流,为我国佛教研究的不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对胡博士的论文予以很高评价的同时,更对胡博士的学术研究寄予了很高期望。
此外,我个人还希望胡博士今后能围绕宗密这个人物及其思想,展开横向与纵向上的相关研究。今后十年乃至二十年中,希望他能博览群籍,厚积薄发,对中国心性哲学思想作出专题和系列性的研究。宗密是一位承上启下的思想大家,因此以其为主轴,可以贯通上下一千年的中国思想,一定能写出有内容、有价值、有意义的以宗密思想为专题的系列研究著作。
在与胡建明博士的接触中,我发现他能沉潜下来,坐得住,甘心坐冷板凳,甘于寂寞,善于潜心思考,而且正值壮年,留学海外二十余载,有良好的中外学术研究素养,掌握了较多的工具语言,同时能融通佛学、哲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在具体研究中,他勤奋好学,善于结合实践进行探索与钻研。我祝愿胡博士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取得新的成就,为学术界作出新的贡献。
借此胡建明的学位论文以《宗密思想综合研究》为书名,作为学术专著在母校的出版社付梓出版之际,聊寄芜辞,谨以为序。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
2013年癸巳岁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