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微行为:秘密都在小动作里](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10/26187810/b_26187810.jpg)
惊恐之下的呼吸控制
压力和惊恐之下,人会下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呼吸,像俗话所说“大气都不敢出”,即屏住呼吸或者降低呼吸的频率和强度。呼吸关系着人体的能量储备,如果呼吸的频率和强度增大,则说明能量储备在增加,准备采取行动,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行动,还包括思考和语言的。而且运动越剧烈,呼吸的频率和幅度就越大。人在吃惊时的本能反应是大口吸一口气,以备不时之需。但是在感到恐惧时,而且由于一些外部因素既不能逃走也不能反抗的时候,就会屏住呼吸或者将呼吸减弱。
例如一家公司即将召开重要的会议,一名员工却由于公事繁忙竟然忘记派车去接某位重要的领导,好在后来及时补救,会议成功进行。举行庆功宴时,这位领导还是批评了这位员工几句,虽然领导出于大度并没有说什么重话,但是这位员工还是很紧张,听领导讲话时凝神静气,一动不动。在场的其他人也都感觉到了紧张的气氛,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屋里的空气好像凝结了一样。这种“凝结的空气”是在类似场合常常遇到的情况,这是由于在压力之下,所有人都减弱了呼吸,使室内的空气好像没有流动一般。
这种减弱呼吸的做法是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遗留下的躲避危险的本能,当遇见危险时将呼吸减弱,从而不引起敌人的注意。动物在争斗时,弱势的一方如果无法战胜强势的一方就只有逃跑,或者隐藏自己。在隐藏的时候,如果呼吸过于强烈,呼出的气流和呼吸的声音就会暴露自己的位置,从而将敌人吸引过来。因此长期的进化使人类学会在遇见危险时要减弱呼吸甚至屏住呼吸,直到今天,其实除了执行特殊任务的人,例如军人、特工或者犯罪分子以外,已经很少有人需要用这种方法躲避敌人了。但是这种本能却遗存了下来,人们在感到压力时就会有一种“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的感觉,这就下意识地想要隐藏自己,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就会主动减弱或者屏住呼吸,试图减少外界对自己可能造成的伤害。
正常情况下,受到外界负面刺激的人是会不自觉地减弱或者屏住呼吸的。老板在批评下属时,下属一般都会低下头、凝神静气地挨训,但是如果挨骂的下属呼吸并没有减弱而是越来越剧烈,就说明他内心并不服老板的批评,甚至想要反抗,这种情况下就要进一步了解情况了,有可能他确实受到了委屈。
呼吸反应也可以用于审讯中,如果讯问对象在听到某个问题使呼吸突然减弱甚至停止,则说明这个问题使他感到了不安和恐惧。这说明问对了问题,表明刺激是有效的,可以利用这个问题作为突破点,继续进行有效的刺激,测试对方的情绪,以达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