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Into the Mist 白云深处
Part. 1
应该说,玻尔关于原子结构的新理论出台后,是并不怎么受到物理学家们欢迎的。这个理论在某些人眼中居然怀有推翻麦克斯韦体系的狂妄意图,本身就是大逆不道的。瑞利爵士(我们前面提到过的瑞利—金斯公式的发现者之一)对此表现得完全不感兴趣,J.J.汤姆逊、玻尔在剑桥的导师,拒绝对此发表评论。另一些不那么德高望重的人就直白多了,比如一位物理学家在课堂上宣布:“如果这些要用量子力学才能解释的话,那么我情愿不予解释。”另一些人则声称,要是量子模型是真实的话,他们从此退出物理学界。即使是思想开放的人,比如爱因斯坦和波恩,最初也觉得完全接受这一理论太勉强了些。
但是量子的力量超乎任何人的想象。胜利来得如此之快之迅猛,令玻尔本人都几乎茫然而不知所措。首先,玻尔的推导完全符合巴尔末公式所描述的氢原子谱线,而从W2-W1=hν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倒过来推算ν的表述,从而和巴尔末的原始公式对比,计算出里德伯常数R的理论值来。事实上,玻尔的预言和实验值仅相差千分之一,这无疑使得他的理论顿时具有了坚实的基础注2。
注2从玻尔理论可以直接推算氢原子的,氦原子的……后者与实验值稍有差异,但正如玻尔随即指出的那样,应该把电子和原子核的质量比也考虑进来,加入修正因子,结果和实验极其精确地吻合,打消了许多人的怀疑。
不仅如此,玻尔的模型更预测了一些新的谱线的存在,这些预言都很快为实验物理学家们所证实。而在所谓“皮克林线系”(Pickering line series)的争论中,玻尔更是以强有力的证据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他的原子体系异常精确地说明了一些氦离子的光谱,准确性相比旧的方程,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而亨利·莫塞莱(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年轻天才,可惜死在战场上的那位)关于X射线的工作,则进一步证实了原子有核模型的正确。人们现在已经知道,原子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它的核电荷数,而不是传统认为的原子量。基于玻尔理论的电子壳层模型,也一步一步发展起来。只有几个小困难需要解决,比如人们发现,氢原子的光谱并非一根线,而是可以分裂成许多谱线。这些效应在电磁场的参与下又变得更为古怪和明显(关于这些现象,人们用所谓的“斯塔克效应”和“塞曼效应”来描述)。但是玻尔体系很快就予以了强有力的回击,在争取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同盟军以及假设电子具有更多的自由度(量子数)的条件下,玻尔和其他科学家如索末菲(Arnold Sommerfeld)证明,所有的这些现象,都可以顺利地包容在玻尔的量子体系之内。虽然残酷的世界大战已经爆发,但是这丝毫也没有阻挡科学在那个时期前进的伟大步伐。
每一天,新的报告和实验证据都如同雪花一样飞到玻尔的办公桌上。而几乎每一份报告,都在进一步地证实玻尔那量子模型的正确性。当然,伴随着这些报告,铺天盖地而来的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祝贺,社交邀请以及各种大学的聘书。玻尔俨然已经成为原子物理方面的带头人。出于对祖国的责任感,他拒绝了卢瑟福为他介绍的在曼彻斯特的职位,虽然无论从财政还是学术上说,那无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玻尔现在是哥本哈根大学的教授,并决定建造一所专门的研究所用作理论物理方面的进一步研究。这个研究所,正如我们以后将要看到的那样,将会成为欧洲一颗最令人瞩目的明珠。它的魅力将吸引全欧洲最出色的年轻人到此聚集,并发射出更加璀璨的思想光辉。
在这里,我们不妨回顾一下玻尔模型的一些基本特点。它基本上是卢瑟福行星模型的一个延续,但是在玻尔模型中,一系列的量子化条件被引入,从而使这个体系有着鲜明的量子化特点。
电子的定态和跃迁
首先,玻尔假设,电子在围绕原子核运转时,只能处于一些“特定的”能量状态中。这些能量状态是不连续的,称为定态。你可以有E1,可以有E2,但是不能取E1和E2之间的任何数值。正如我们已经描述过的那样,电子只能处于这些定态中,两个定态之间没有缓冲地带,那里是电子的禁区,电子无法出现在那里。玻尔规定:当电子处在某个定态的时候,它就是稳定的,不会放射出任何形式的辐射而失去能量。这样,就不会出现崩溃问题了。
但是,玻尔也允许电子在不同的能量态之间转换,或者说,跃迁。电子从能量高的E2状态跃迁到E1状态,就放射出E2-E1的能量来,这些能量以辐射的方式释放,根据我们的基本公式,我们知道这辐射的频率为ν,从而使得E2-E1=hν。反过来,当电子吸收了能量,它也可以从能量低的状态攀升到一个能量较高的状态,其关系还是符合我们的公式。每一个可能的能级,都代表了一个电子的运行轨道,这就好比离地面500公里的卫星和离地面800公里的卫星代表了不同的势能一样。当电子既不放射也不吸收能量的时候,它就稳定地在一条轨道上运动。当它吸收了一定的能量,它就从原先的那个轨道消失,神秘地出现在离核较远的一条能量更高的轨道上。反过来,当它绝望地向着核坠落,就放射出它在高能轨道上所搜刮的能量,一直到落入最低能量的那个定态,也就是所谓的“基态”为止。因为基态的能量是最低的,电子无法再往下跃迁,于是便恢复稳定状态。
我们必须注意的是,这种能量的跃迁是一个量子化的行为,如果电子从E2跃迁到E1,这并不表示,电子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E2和E1两个能量之间的任何状态。如果你还是觉得困惑,那表示连续性的幽灵还在你的脑海中盘旋。事实上,量子像一个高超的魔术师,它在舞台的一端微笑着挥舞着帽子登场,转眼间便出现在舞台的另一边。而在任何时候,它也没有经过舞台的中央部分!
不仅能量是量子化的,甚至连原子在空间中的运动方向都必须加以量子化。在玻尔—索末菲模型中,为了很好地解释塞曼效应和斯塔克效应,我们必须假定电子的轨道平面具有特定的“角度”:其法线要么平行于磁场方向,要么和它垂直。这听上去似乎又是一个奇谈怪论,就好比说一架飞机只能沿着0度经线飞行,而不可以沿着5度、10度、20度经线一样。不过,即使是如此奇怪的结论,也很快得到了实验的证实。两位德国物理学家,奥托·斯特恩(Otto Stern)和沃尔特·盖拉赫(Walther Gerlach)在1922年进行了一次经典实验,即著名的斯特恩—盖拉赫实验,有力地向世人展示了:电子在空间中的运动方向同样是不连续的。
实验的原理很简单:电子绕着原子核运行,就相当于一个微弱的闭合电流,会产生一个微小的磁矩,这就使得原子在磁场中会发生偏转,其方向和电子运行的方向有关。斯特恩和盖拉赫将一束银原子通过一个非均匀磁场,如果电子的运行方向是随意而连续的,那么原子应该随机地向各个方向偏转才是。然而在实验中,两人发现原子束分成有规律的两束,每一束的强度都是原来的一半!很明显,在空间中的电子只有两个特定的角度可取,在往上偏转的那束原子里,所有的电子都是“上旋”,在往下的那束原子里,则都是“下旋”。除此之外,电子的运行就不存在任何其他的角度了!这个实验不仅从根本上支持了玻尔的定态轨道原子模型,而且为后来的“电子自旋”铺平了道路,不过我们在史话的后面会再次提到这个话题,如今暂且按下不表。
斯特恩—盖拉赫实验示意图
在经历了这样一场量子化的洗礼后,原子理论以一种全新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并很快结出累累硕果。根据玻尔模型,人们不久就发现,一个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它最外层的电子数量,并由此表现出有规律的周期性来,这就为周期表的存在提供了最好的理论依据。但是人们也曾经十分疑惑,那就是对于拥有众多电子的重元素来说,为什么它的一些电子能够长期地占据外层的电子轨道,而不会失去能量落到靠近原子核的低层轨道上去?这个疑问由年轻的泡利在1925年做出了解答:他发现,没有两个电子能够享有同样的状态,而一层轨道所能够包容的不同状态,其数目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一个轨道有着一定的容量。当电子填满了一个轨道后,其他电子便无法再加入到这个轨道中。
一个原子就像一幢宿舍,每间房都有一个四位数的门牌号码。底楼只有两间房,分别是1001和1002。而二楼则有8间房,门牌分别是2001、 2002、2101、2102、2111、2112、2121和2122。越是高层的楼,它的房间数量就越多,租金也越贵。脾气暴躁的管理员泡利在大门口张贴了一张布告,宣布不能有两个电子房客入住同一间房屋。于是电子们争先恐后地涌入这幢大厦,先到的两位占据了底楼那两个价廉物美的房间,后来者因为底楼已经住满,便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开始填充二楼较贵的房间。二楼住满后,又轮到三楼、四楼……一直到租金高得离谱的六楼、七楼、八楼。不幸住在高处的电子虽然入不敷出,却没有办法,因为楼下的便宜房间都住满了,没法搬进去。叫苦不迭的电子们把泡利那蛮横的规定称作“不相容原理”( The Exclusion Principle)。
原子大厦
但是,这一措施的确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社会”的一些基本行为准则。比如说,喜欢合群的电子们总是试图让一层楼的每个房间都住满房客。我们设想一座“钠大厦”,在它的三楼,只有一位孤零零的房客住在3001房。而在相邻的“氯大厦”的三楼,则正好只有一间空房没人入住(3122)。出于电子对热闹的向往,钠大厦的那位孤独者顺理成章地决定搬迁到氯大厦中去填满那个空白的房间,而其也受到了那里房客们的热烈欢迎。这一举动也促成了两座大厦的联谊,形成了一个“食盐社区”。而在某些高层大厦里,由于空房间太多,没法找到足够的孤独者来填满一层楼,那么,即使仅仅填满一个侧翼(wing),电子们也表示满意。
所有的这一切,当然都是形象化和笼统的说法。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比如每一层楼的房间还因为设施的不同分成好几个等级。越高越贵也不是一个普遍原则,比如六楼的一间总统套房就很可能比七楼的普通间贵上许多。但这都不是问题,关键在于玻尔的电子轨道模型非常有说服力地解释了原子的性质和行为,它的预言和实验结果基本上吻合得丝毫不差。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玻尔理论便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全世界的物理学家都开始接受玻尔模型,甚至我们那位顽固派―拒绝承认量子实际意义的普朗克―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当初那伟大的发现。
谁也没有想到,如此具有伟大意义的一个理论,居然只是历史舞台上的一个匆匆过客。玻尔的原子像一颗耀眼的火流星,在天空中燃烧出一瞬间的惊艳,然后它拖着长长的尾光,划过那浓密的云层,轰然坠毁在遥远的地平线之后。各位读者请在此稍作停留,欣赏一下这难得一见的辉光,然后请调整一下呼吸,因为我们马上又要进入到茫茫谲诡的白云深处中去。
饭后闲话:原子和星系
卢瑟福的模型一出世,便被称为“行星模型”或者“太阳系模型”。这当然是一种形象化的叫法,但不可否认,原子这个极小的体系和太阳系这个极大的体系之间居然的确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占据着微不足道的体积(相对整个体系来说),却集中了99%以上的质量。人们不禁要联想,难道原子本身是一个“小宇宙”?或者,我们的宇宙是由千千万万个“小宇宙”组成的,而它反过来又和千千万万个别的宇宙组成更大的“宇宙”?这不禁令人想起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那首著名的小诗: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从一粒细沙看见世界。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从一朵野花窥视天宸。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用一只手去把握无限。
And eternity in an hour.用一刹那来留住永恒。
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一粒细沙看见世界”呢?原子和太阳系的类比不能给我们太多的启迪,因为行星之间的实际距离相对电子来说,可要远得多了(当然是从比例上讲)。但是,最近有科学家提出,宇宙的确在不同的尺度上,有着惊人的重复性结构。比如原子和银河系的类比、原子和中子星的类比,它们都在各个方面——比如半径、周期、振动等——展现出了十分相似的地方。如果你把一个原子放大1017倍,它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就和一个白矮星差不多。如果放大1030倍,据说,那就相当于一个银河系。当然,相当于并不是说完全等于,我的意思是,如果原子体系放大1030倍,它的各种力学和结构常数就非常接近于我们观测到的银河系。还有人提出,原子应该在高能情况下类比于同样在高能情况下的太阳系。也就是说,原子必须处在非常高的激发态下(大约主量子数达到几百),那时,它的各种结构就相当接近我们的太阳系。
这种观点,即宇宙在各个层次上展现出相似的结构,被称为“分形宇宙”(Fractal Universe)模型。在它看来,哪怕是一个原子,也包含了整个宇宙的某些信息,是一个宇宙的“全息胚”。所谓的“分形”,是混沌动力学里研究的一个饶有兴味的课题,它给我们展现了复杂结构是如何在不同的层面上一再重复。宇宙的演化,是否也遵从某种混沌动力学原则,如今还不得而知,所谓的“分形宇宙”也只是一家之言罢了。在这里当作趣味故事,博大家一笑而已。
Part. 2
上次说到,玻尔提出了他的有轨原子模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许多困扰人们多时的难题在这个模型的指引下迎刃而解。在那些日子里,玻尔理论的兴起似乎为整个阴暗的物理天空带来了绚丽的光辉,让人们以为看见了极乐世界的美景。不幸的是,这一虚假的泡沫式繁荣没能持续太多的时候。旧的物理世界固然已经在种种冲击下变得疮痍满目,玻尔原子模型那仓促兴建的宫殿也没能抵挡住更猛烈的革命冲击,不久后便在混乱中被付之一炬,只留下些断瓦残垣,到今日供我们凭吊。最初的暴雨已经过去,大地一片苍凉,天空中仍然浓云密布。残阳似血,在天际投射出余辉,把这废墟染成金红一片,衬托出一种更为沉重的气氛,预示着更大的一场风暴的来临。
无可否认,玻尔理论的成就是巨大的,而且非常深入人心,玻尔本人为此在1922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是,这仍然不能解决它和旧体系之间的深刻矛盾。麦克斯韦的方程可不管玻尔轨道的成功与否,它仍然还是一如既往地庄严宣布: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运动,必定释放出电磁辐射来。对此,玻尔也感到深深的无奈,他还没有能力与麦克斯韦彻底决裂,义无反顾地去推翻整个经典电磁体系,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封建残余力量还很强大哪”。作为妥协,玻尔转头试图将他的原子体系和麦氏理论调和起来,建立一种两种理论之间的联系。他力图向世人证明,两种体系都是正确的,但都只在各自适用的范围内才能成立。当我们的眼光从原子范围逐渐放大到平常的世界时,量子效应便逐渐消失,经典的电磁理论得以再次取代h常数成为世界的主宰。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何时,两种体系都存在一个确定的对应状态。这就是他在1918年发表的所谓“对应原理”( The Correspondence Principle)。
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同对应原理,甚至有人开玩笑地说,对应原理是一根“只能在哥本哈根起作用的魔棒”。客观地说,对应原理本身具有着丰富的含义,直到今天还对我们有着借鉴作用,但是也无可否认,这种与经典体系“暧昧不清”的关系是玻尔理论的一个致命的先天不足。玻尔王朝的衰败似乎在它诞生的那一天就注定了,因为它引导的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虽然以革命者的面貌出现,却最终还要依赖于传统电磁理论势力的支持。这个理论,虽然借用了新生量子的无穷力量,它的基础却仍然建立在脆弱的旧地基上。量子化的思想,在玻尔理论里只是一支雇佣军,它更像是被强迫附加上去的,而不是整个理论的出发点和基础。
比如,玻尔假设,电子只能具有量子化的能级和轨道,但为什么呢?为什么电子必须是量子化的?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玻尔在这上面语焉不详,顾左右而言他。当然,苛刻的经验主义者会争辩说,电子之所以是量子化的,因为实验观测到它们就是量子化的,不需要任何其他的理由。但无论如何,如果一个理论的基本公设令人觉得不太安稳,这个理论的前景也就不那么乐观了。在对待玻尔量子假设的态度上,科学家无疑地联想起了欧几里得的第五公设(这个公设说,过线外一点只能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人们后来证明这个公设并不是无可争议的)。无疑,它最好能够从一些更为基本的公设所导出,这些更基本的公设,应该成为整个理论的奠基石,而不仅仅是华丽的装饰。
后来的历史学家们在评论玻尔的理论时,总是会用到“半经典半量子”,或者“旧瓶装新酒”之类的词语。它就像一位变脸大师,当电子围绕着单一轨道运转时,它表现出经典力学的面孔,一旦发生轨道变化,立即又转为量子化的样子。虽然有着技巧高超的对应原理的支持,这种两面派做法也还是为人所质疑。不过,这些问题还都不是关键,关键是,玻尔大军在取得一连串重大胜利后,终于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有一些坚固的堡垒无论如何是攻不下来了。
玻尔原子标志
比如我们都已经知道的原子谱线分裂的问题,虽然在索末菲等人的努力下,玻尔模型解释了磁场下的塞曼效应和电场下的斯塔克效应。但是,大自然总是有无穷的变化令人头痛。科学家们很早就发现了谱线在弱磁场下的一种复杂分裂,称作“反常塞曼效应”( Anomalous Zeeman Effect)。这种现象要求引进值为1/2的量子数,玻尔的理论对之无可奈何,只能一声叹息。这个难题困扰着许多最出色的科学家,简直令他们抓狂得寝食难安。据说,泡利在到玻尔家访问时,就曾经对玻尔夫人的问好回以暴躁的抱怨:“我当然不好!我不能理解反常塞曼效应!”还有一次,有人看见泡利一个人愁眉苦脸地坐在哥本哈根的公园里,于是上前问候。泡利哇哇大喊道:“当然了,当你想到反常塞曼效应的时候,你还能高兴得起来吗?”
这个问题,一直要到泡利提出他的“不相容原理”后,才算最终解决。
另外,玻尔理论沮丧地发现,自己的力量仅限于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模型。对于氢原子、氘原子,或者电离的氦原子来说,它给出的说法是令人信服的。但对于哪怕只有两个核外电子的普通氦原子,它就表现得无能为力。准确来说,在所有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子的模型中,玻尔理论所给出的计算结果都不啻是一场灾难,甚至对于一个电子的原子来说,玻尔能够说清的,也只不过是谱线的频率罢了,至于谱线的强度、宽度或者偏振问题,玻尔还是只能耸耸肩,用他那大舌头的口音说声抱歉。
泡利Wolfgang Ernst Pauli 1900—1958
在氢分子的战场上,玻尔理论同样战败。
为了解决所有这些困难,玻尔、兰德(Alfred Landé)、泡利、克喇默斯(Hendrik A. Kramers)等人做了大量努力,引进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假定,建立了一个又一个新模型,有些甚至违反了玻尔和索末菲的理论本身。到了1923年,惨淡经营的玻尔理论虽然勉强还算能解决问题,并获得了人们的普遍认同,但它已经像一件打满了补丁的袍子,需要从根本上予以一次彻底变革。哥廷根的那帮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开始拒绝这个补丁累累的系统,希望重新寻求一个更强大、更完美的理论,从而把量子的思想从本质上根植到物理学里面去,以结束现在这样苟且的寄居生活。
玻尔体系的衰落和它的兴盛一样迅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原子世界,并做出更多的实验观测。每一天,人们都可以拿到新的资料,刺激他们的热情,去揭开这个神秘王国的面貌。在哥本哈根和哥廷根,物理天才们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原子核、电子和量子,一页页写满了公式和字母的手稿承载着灵感和创意,交织成一个大时代到来的序幕。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时代的步伐迈得如此之快,使得脚步蹒跚的玻尔原子终于力不从心,从历史舞台中退出,消失在漫漫黄尘中,只留下一个名字让我们时时回味。
玻尔研究所
如果把1925-1926年海森堡和薛定谔的开创性工作视为玻尔体系的寿终正寝的话,这个理论总共大约兴盛了13年。它让人们看到了量子在物理世界里的伟大意义,并第一次利用它的力量去揭开原子内部的神秘面纱。然而,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玻尔的革命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量子的假设没有在他的体系里得到根本的地位,而似乎只是一个调和经典理论和现实矛盾的附庸。玻尔理论没法解释,为什么电子有着离散的能级和量子化的行为,它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玻尔在量子论和经典理论之间采取了折中主义的路线,这使得他的原子总是带着一种半新不旧的色彩,最终因为无法克服的困难而崩溃。玻尔的有轨原子放射出那样强烈的光芒,却在转眼间划过夜空,复又坠落到黑暗和混沌中去。它是那样地来去匆匆,以致人们都还来不及在衣带上打一个结,许一些美丽的愿望。
但是,它的伟大意义却不因为其短暂的生命而有任何褪色。是它挖掘出了量子的力量,为未来的开拓者铺平了道路;是它承前启后,有力地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的脚步。玻尔模型至今仍然是相当好的近似,它的一些思想仍然为今人所借鉴和学习。它描绘的原子图景虽然过时,却是如此形象而生动,直到今天仍然是大众心中的标准样式,甚至代表了科学的形象。比如我们应该能够回忆,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在中国的大街上还是随处可见那个代表了“科学”的图形:三个电子沿着椭圆轨道围绕着原子核运行。这个图案到了90年代终于消失了,想来总算有人意识到了问题。
在玻尔体系内部,也已经蕴藏了随机性和确定性的矛盾。就玻尔理论而言,如何判断一个电子在何时何地发生自动跃迁是不可能的,它更像是一个随机的过程。1919年,应普朗克的邀请,玻尔访问了战后的柏林。在那里,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热情地接待了他,量子力学的三大巨头就几个物理问题展开了讨论。玻尔认为,电子在轨道间的跃迁似乎是不可预测的,是一个自发的随机过程,至少从理论上没办法得出一个电子具体的跃迁条件。爱因斯坦大摇其头,认为任何物理过程都是确定和可预测的。这已经埋下了两人日后那场旷日持久争论的种子。
当然,我们可敬的尼尔斯·玻尔先生也不会因为旧量子论的垮台而退出物理舞台。正相反,关于他的精彩故事才刚刚开始。他还要在物理的第一线战斗很长时间,直到逝世为止。1921年9月,玻尔在哥本哈根的研究所终于落成,36岁的玻尔成为了这个研究所的所长。他的人格魅力很快就像磁场一样吸引了各地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并很快把这里变成了全欧洲的一个学术中心。赫维西、弗里西(O. Frisch)、弗兰克(J. Franck)、克喇默斯、克莱恩、泡利、狄拉克、海森堡、约尔当、达尔文(C. Darwin)、乌仑贝克、古兹密特、莫特(N. Mott)、朗道(L. Landau)、兰德、鲍林(L. Pauling)、盖莫夫(G. Gamov)……人们向这里涌来,充分地感受这里的自由气氛和玻尔的关怀,并形成一种富有激情、活力、乐观态度和进取心的学术精神,也就是后人所称道的“哥本哈根精神”。在弹丸小国丹麦,出现了一个物理学界眼中的圣地,这个地方将深远地影响量子力学的未来,还有我们根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
Part. 3
当玻尔的原子还在泥潭中深陷苦于无法自拔的时候,新的革命已经在酝酿之中。这一次,革命者并非来自穷苦的无产阶级大众,而是出自一个显赫的法国贵族家庭。路易斯·维克托·皮雷·雷蒙·德布罗意王子(Prince Louis Victor Pierre Raymond de Broglie)将为他那荣耀的家族历史增添一份新的光辉。
“王子”(Prince,也有翻译为“公子”的)这个爵位并非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是国王的儿子。事实上在爵位表里,它的排名并不算高,而且似乎不见于英语世界。大致说来,它的地位要比“子爵”(Viscount)略低,而比“男爵”(Baron)略高。不过这只是因为路易斯在家中并非老大而已,德布罗意家族的历史悠久,他的祖先中出了许许多多的将军、元帅、部长,曾经忠诚地在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的麾下效劳。他们参加过波兰王位继承战争(1733-1735)、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七年战争(1756-1763)、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2)、法国大革命(1789)、二月革命(1848),接受过弗兰西斯二世(Francis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后来退位成为奥地利皇帝弗兰西斯一世)以及路易·腓力(Louis Philippe,法国国王,史称奥尔良公爵)的册封,家族继承着最高世袭身份的头衔:公爵(法文Duc,相当于英语的Duke)。路易斯·德布罗意的哥哥―莫里斯·德布罗意便是第六代德布罗意公爵。1960年,当莫里斯去世以后,路易斯终于从他哥哥那里继承了这个光荣称号,成为第七位Duc de Broglie。
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 1892—1987
当然,在那之前,路易斯还是顶着王子的爵号。小路易斯对历史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的祖父―Jacques Victor Albert, Duc de Broglie,不但是一位政治家,曾于1873-1874年担任过法国总理,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历史学家,尤其精于晚罗马史,写出过著作《罗马教廷史》(Histoire de l'église et de l'empire romain)。小路易斯在祖父的熏陶下,决定进入巴黎大学攻读历史。18岁那年(1910),他从大学毕业,却没有在历史学领域进行更多的研究,因为他的兴趣已经强烈地转向物理方面。他的哥哥莫里斯·德布罗意(第六代德布罗意公爵)是一位著名的射线物理学家。正如我们已经提到过的那样,莫里斯参加了1911年的布鲁塞尔第一届索尔维“巫师”会议,并把会议记录带回了家。小路易斯阅读了这些令人激动的科学进展和最新思想,他对科学的热情被完全地激发出来,并立志把一生奉献给这一伟大的事业。
转投物理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德布罗意应征入伍,获得了一个无线电技术人员的工作。大部分时间里,他负责在埃菲尔铁塔上架设无线电台。他比可怜的亨利·莫塞莱要幸运许多,能够在大战之后毫发无伤,继续进入大学学习物理。他的博士导师便是著名的保罗·朗之万(Paul Langevin)。
各位读者,我必须在这里插上几句话,因为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一个命运攸关的时刻。回头望去,玻尔原子的耀眼光芒已经消失在遥远的天际,同时也带走了我们唯一的火把和路标。现在,我们又一次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周围野径交错,迷雾湿衣。在接下来的旅途中,大家必须小心翼翼地紧跟我们的步伐,不然会有迷路掉队的危险。史话讲到这里,我希望各位已经欣赏到了不少令人心驰神往的风光美景,也许大家曾经在某些问题上彷徨困惑过一阵子,但总的来说,道路还不算太过崎岖坎坷。然而,必须提醒大家的是,在这之后,我们将进入一个完完全全的奇幻世界。这个世界光怪陆离,和我们平常所感知认同的迥然不同。在这个新世界里,所有的图像和概念都显得疯狂而不理性,显得更像是爱丽丝梦中的奇境,而不是踏踏实实的土地。许多名词是如此稀奇古怪,以致只有借助数学工具才能把握它们的真实意义。当然,笔者将一如既往地试图用最浅白的语言将它们表述出来,但是各位仍然有必要事先做好心理准备,因为量子革命的潮水很快就要铺天盖地地狂啸而来了。这一切来得是那样汹涌澎湃,以致很难分清主次线索,为了不至于使大家摸不着头绪,我将尽量把一个主题阐述完整再转向下一个。那些希望把握时间感的读者应该留意具体的年代和时间。
好了,闲话少说,我们的话题回到德布罗意身上。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在玻尔的原子模型里面自然地引进一个周期的概念,以符合观测到的现实。原本,这个条件是强加在电子上面的量子化模式: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可是,为什么必须如此呢?在这个问题上,玻尔只是态度强硬地做了硬性规定,而没有解释理由。在他的威名震慑下,电子虽然乖乖听话,但总有点不那么心甘情愿的感觉。德布罗意想,是时候把电子解放出来,让它们自己做主了。
20世纪初的法国,很少有科学家投入到量子领域的研究中,但老布里渊(Louis Marcel Brillouin,他的儿子小布里渊Léon Nicolas Brillouin也是一位物理名家)是一个例外。1919-1922年,布里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玻尔原子的论文,试图解释只存在分立的定态轨道这样一个事实。在老布里渊看来,这是因为电子在运动的时候会激发周围的“以太”,这些被振荡的以太形成一种波动,它们互相干涉,在绝大部分地方抵消掉了,因此电子不能出现在那里。
德布罗意读过布里渊的文章后,若有所思:干涉抵消的说法是可能的,但“以太”就不令人信服了。我们可敬的老以太,37年前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已经宣判了它的死刑,而爱因斯坦则在19年的缓刑期后亲手处决了它,现在,又有什么理由让它再次借尸还魂呢?导致玻尔轨道的原因必定直接埋藏在电子内部,而不用导入什么以太之类的多余概念。问题是,我们必须对电子本身的性质再一次进行认真的审视,莫非电子背后还隐藏着一些无人知晓的秘密?
德布罗意想到了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他开始这样推论:根据爱因斯坦那著名的方程,如果电子有质量m,那么它一定有一个内禀的能量E=mc2。好,让我们再次回忆那个我说过很有用的量子基本方程,,也就是说,对应这个能量,电子一定会具有一个内禀的频率。这个频率的计算很简单,因为所以。
好,电子有一个内在频率。那么频率是什么呢?它是某种振动的周期。那么我们又得出结论,电子内部有某些东西在振动。是什么东西在振动呢?德布罗意借助相对论,开始了他的运算,结果发现……当电子以速度ν0前进时,必定伴随着一个速度为c2/ν0的波……
噢,你没有听错。电子在前进时,本身总是伴随着一个波。细心的读者可能要发出疑问,因为他们发现这个波的速度c2/ν0将比光速还快上许多,但这不是一个问题。德布罗意证明,这种波不能携带实际的能量和信息,因此并不违反相对论。爱因斯坦只是说,没有一种能量信号的传递能超过光速,对德布罗意的波,他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德布罗意把这种波称为“相波”(phase wave),后人为了纪念他,也称其为“德布罗意波”。计算这个波的波长是容易的,就简单地把上面得出的速度除以它的频率,那么就得到:。
但是,等等,我们似乎还没有回过神来。我们在谈论一个“波”!可是我们起初明明在讨论电子的问题,怎么突然从电子里冒出了一个波呢?我们并没有引入所谓的“以太”啊,只有电子,这个波又是从哪里出来的呢?难道说,电子其实本身就是一个波?
什么?电子居然是一个波?!这未免让人感到太不可思议。可敬的普朗克绅士在这些前卫而反叛的年轻人面前,只能摇头兴叹,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德布罗意把相波的证明作为他的博士论文提交了上去,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他。“证据,我们需要证据。”在博士答辩中,所有的人都在异口同声地说,“如果电子是一个波,那么就让我们看到它是一个波的样子。把它的衍射实验做出来给我们看,把干涉图纹放在我们眼前。”德布罗意有礼貌地回敬道:“是的,先生们,我会给你们看到证据的。我预言,电子在通过一个小孔或者晶体的时候,会像光波那样,产生一个可观测的衍射现象。”
在当时,德布罗意并未说服所有的评委,虽然他凭借出色的答辩最终获得了博士学位,但人们仍然倾向于认为相波只是一个方便的理论假设,而非物理事实。但是,爱因斯坦却相当支持这个理论,当朗之万把自己弟子的大胆见解交给爱因斯坦点评时,他马上予以了高度评价,称德布罗意“揭开了大幕的一角”。整个物理学界在听到爱因斯坦的评论后大吃一惊,这才开始全面关注德布罗意的工作。
事实上,德布罗意的博士学位当然不是侥幸得来的,恰恰相反,这也许是颁发过的含金量最高的学位之一。德布罗意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仅凭借博士论文就直接获取科学最高荣誉―诺贝尔奖的例子,而他的精彩预言也将和他本人一样在物理史上流芳百世。因为仅仅两年之后,奇妙的事情就在新大陆发生了。
Part. 4
上次说到,德布罗意发现电子在运行的时候,居然同时伴随一个波。他还大胆地预言,这将使得电子在通过一个小孔或者晶体的时候,会产生一个可观测的衍射现象。也许是上帝存心要让物理学的混乱在20年代中期到达一个最高潮,这个预言很快就被戴维逊(C.J.Davisson)和革末(L. H. Germer)在美国证实了。
戴维逊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并先后在芝加哥、普度和普林斯顿大学接受了物理教育。他曾先后师从密立根和理查德森(O.W.Richardson),都是有名的光电子理论专家。完成学业之后,戴维逊本应顺理成章地进入大学教学,但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口吃,这使他最终放弃了校园生涯,加入到西部电气公司的工程部去做研究工作。这个部门后来在1925年被当时AT&T的总裁吉福(Walter Gifford)撤销,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名鼎鼎的贝尔电话实验室(Bell Labs)。
不过我们还是回到正题。1925年,戴维逊和他的助手革末正在这个位于纽约的实验室里进行一个实验:用电子束轰击一块金属镍(nickel)。实验要求金属的表面绝对纯净,所以戴维逊和革末把金属放在一个真空的容器里,以确保没有杂质混入其中。然而,2月5日,突然发生了一件意外,这个真空容器因为某种原因发生了爆炸,空气一拥而入,迅速地氧化了镍的表面。戴维逊和革末非常懊丧,因为通常来说发生了这样的事故后,整个装置就基本报废了。不过这次他们决定对其进行修补,重新净化金属表面,把实验从头来过。在当时,去除氧化层的最好办法就是对金属进行高热加温,而这正是两人所做的。
戴维逊和革末
他们却并不知道,正如雅典娜暗中助推着阿尔戈英雄们的船只,幸运女神正在这个时候站在他俩的身后。容器里的金属在高温下发生了不知不觉的变化:原本它是由许许多多块小晶体组成的,而在加热之后,整块镍熔合成了几块大晶体。虽然在表面看来,两者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内部的剧变已经足够改变物理学的历史。
折腾了两个多月后,实验终于又可以继续进行了。一开始没有什么奇怪的结果出现,可是到了5月中,实验曲线突然发生了剧烈的改变!两人吓了一跳,百思不得其解,实验毫无成果地拖了一年多。终于,戴维逊在这上面感到筋疲力尽,决定放松一下,和夫人一起去英国度“第二次蜜月”。他信誓旦旦地承诺说,这将比第一次蜜月还要甜蜜。
戴维逊实验和电子衍射
老天果然没有辜负戴维逊的期望,给了他一次异常“甜蜜”的旅行,却是在一个非常不同的意义上。当时,正好许多科学家在牛津开会,戴维逊也顺便和他的大舅子(也就是他的老师理查德森)去凑热闹。会议由著名的德国物理学家波恩主持,他提到了戴维逊早年的一个类似的实验,并认为可以用德布罗意波来解释。德布罗意波?戴维逊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他在AT&T专心搞实验,对远在欧洲发生的新革命闻所未闻。不过戴维逊立即联想到了自己最近获得的那些奇怪数据,于是把它们拿出来供大伙儿研究。几位著名的科学家进行了热烈讨论,并认为这很可能就是德布罗意所预言过的电子衍射!戴维逊又惊又喜,在回去的途中大大地恶补了一下新的量子力学。很快,到了1927年,他就和革末通过实验精确地证明了电子的波动性:被镍块散射的电子,其行为和X射线衍射一模一样!人们终于发现,在某种情况下,电子表现出如X射线般的纯粹波动性质。
更多的证据接踵而至。同样在1927年,G.P.汤姆逊,著名的J.J.汤姆逊的儿子,在剑桥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了电子的波动性。实验中得到的电子衍射图案和X射线衍射图案相差无几,而所有的数据,也都和德布罗意的预言吻合得天衣无缝。现在没什么好怀疑的了,我们可以赌咒发誓:电子,千真万确,童叟无欺,绝对是一种波!
命中注定,戴维逊和汤姆逊将分享1937年的诺贝尔奖金,而德布罗意将先于他们8年获得诺贝尔奖。有意思的是,G.P.汤姆逊的父亲,J.J.汤姆逊因为发现了电子这一粒子而获得诺贝尔奖,做儿子的却因为证明电子是波而获得同样的荣誉。历史有时候实在富有太多的趣味性。
可是,让我们冷静一下,从头再好好地想一想。电子是个波?这是什么意思?我希望大家还没有忘记我们可怜的波动和微粒两支军队,在玻尔原子兴盛又衰败的时候,它们仍然一直在苦苦对抗,僵持不下。1923年,德布罗意在求出他的相波之前,正好是康普顿用光子说解释了康普顿效应,从而带领微粒大举反攻后不久。倒霉的微粒不得不因此放弃了全面进攻,因为它们突然发现,在电子这个大后方居然出现了波动的奸细!这可真是后院起火了。
“电子居然是个波!”这个爆炸性新闻很快就传遍了波动和微粒双方各自的阵营。刚刚还在康普顿战役中焦头烂额的波动一方这下扬眉吐气,终于可以狠狠地嘲笑一下死对头微粒。《波动日报》发表社论,宣称自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它的首版套红标题气势磅礴:“微粒的反叛势力终将遭遇到它们应有的可耻结局―电子的下场就是明证。”光子的反击,在波动的眼中突然变得不值一提了,连电子这个老大哥都能搞定,还怕你小小的光子?波动的领导人甚至在各地发表了极具煽动性的演讲,不但再次声称自己在电磁领域拥有绝对的合法主权,而且进一步要求统治原子和电子,乃至整个物理学。“既然德布罗意已经证明了所有的物质其实都是物质波(即相波),微粒伪政权又有什么资格盘踞在不属于它的土地上?一切所谓的‘粒子’都只是波的假象,而微粒学说只有一个归宿―历史的垃圾桶!”
不过这次,波动的乐观态度未免太一厢情愿,它高兴得过早了。微粒方面的宣传舆论工具也没闲着,《微粒新闻》的记者采访了德布罗意,结果德布罗意说,当今的辐射物理被分成粒子和波两种观点,这两种观点应当以某种方式统一,而不是始终尖锐对立―这不利于理论的发展前景。他甚至以一种和事佬的姿态提到,自己和哥哥从来都把X射线看成一种粒子与波的混合体。对于微粒来说,讲和的提议自然是无法接受的,但至少能让它松一口气的是,德布罗意没有明确地偏向波动一方,这就给它的反击留下了余地。“啊哈,”微粒的将军们嘲弄地反唇相讥道,“看哪,波动在光的问题上败得狼狈不堪,现在狗急跳墙,开始胡话连篇了。电子是个波?多可笑的论调!难道宇宙万物不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所组成的吗?这么说来,桌子也是波,椅子也是波,地球也是波,你和我都是波?Oh my God,可怜的波动到底知不知道它自己在说些什么?”
“德布罗意事变”将第三次波粒战争推向了一个高潮。电子,乃至整个物质世界现在也被拉进有关光本性的这场战争,这使得战争全面升级。事实上,波动这次对电子的攻击更加激发了粒子们的同仇敌忾之心。现在,光子、电子、α粒子还有更多的基本粒子,它们都决定联合起来,为了“大粒子王国”的神圣保卫战而并肩奋斗。这场波粒战争已经远远超出了光的范围,整个物理体系如今都陷入这个争论中,从而形成了一次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战。现在的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现在的问题还有电子到底是粒子还是波,你和我到底是粒子还是波,这整个物质世界到底是粒子还是波。
波动和微粒,这两个对手的恩怨纠缠,在整整三个世纪中犬牙交错,宿命般地铺展开来,终于演变为一场决定物理学命运的大决战。
饭后闲话:父子诺贝尔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大科学家的后代往往也会取得不亚于前辈的骄人成绩。J.J.汤姆逊的儿子G.P.汤姆逊推翻了老爸电子是粒子的观点,证明电子的波动性,同样获得诺贝尔奖。这样的世袭科学豪门,似乎还不是绝无仅有。
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于1903年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奖(居里夫人在1911年又得了一个化学奖)。他们的女儿约里奥·居里(Irene Joliot-Curie)也在1935年和她丈夫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的另一个女婿,美国外交家Henry R.Labouisse,在1965年代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1915年,亨利·布拉格(William Henry Bragg)和劳伦斯·布拉格(William Lawrence Bragg)父子因为利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做出了突出贡献,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劳伦斯得奖时年仅25岁,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我们大名鼎鼎的尼尔斯·玻尔获得了1922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他的第4个儿子——埃格·玻尔(Aage Bohr)于1975年在同样的领域获奖。尼尔斯·玻尔的父亲也是一位著名的生理学家,任教于哥本哈根大学,曾被两次提名为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得主,可惜没有成功。
卡尔·塞班(Karl Siegbahn)和凯·塞班(Kai Siegbahn)父子分别于1924年和198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假如俺的老爸是大科学家,俺又会怎样呢?不过恐怕还是如现在这般浪荡江湖,寻求无拘无束的生活吧,呵呵。
Part. 5
上次说到,德布罗意的相波引发了新的争论。不仅光和电磁辐射,现在连电子和普通物质都出了问题:究竟是粒子还是波呢?
虽然双方在口头上都不甘示弱,但真正的问题还要从技术上去解决。戴维逊和汤姆逊的电子衍射实验证据可是确凿无疑的,这使得微粒方面无法视而不见。但微粒避其锋芒,放弃外围阵地,采取一种坚壁清野的战术,牢牢地死守最初建立起来的堡垒。电子理论的阵地可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哪有那么容易被摧毁?大家难道忘记了电子最初被发现的那段历史了吗?当时坚持粒子说的英国学派和坚持以太波动说的德国学派不是也争吵个不休吗?难道最后不是伟大的J.J.汤姆逊用无可争议的实验证据给电子定了性吗?虽然26年过去了,可阴极射线在静电场中不是依然乖乖地像个粒子那般偏转吗?老爸可能是有一点古旧和保守,但姜还是老的辣,做儿子的想要彻底推翻老爸的观点,还需要提供更多的证据才行。
微粒的另一道战壕是威尔逊云室,这是英国科学家威尔逊(C.T.R.Wilson)在1911年发明的一种仪器。水蒸气在尘埃或者离子通过的时候,会以它们为中心凝结成一串水珠,从而在粒子通过之处形成一条清晰可辨的轨迹,就像天空中喷气式飞机身后留下的白雾。利用威尔逊云室,我们可以亲眼看到电子的运行情况,从而进一步研究它和其他粒子碰撞时的情形,结果它们的表现完全符合经典粒子的规律。在过去,这或许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现在,对于敌人兵临城下的粒子军来说,这可是一个宝贵的防御工事。威尔逊因为发明云室在1927年和康普顿分享了诺贝尔奖金,这两位都可以说是微粒方面的重要人物。如果1937年戴维逊和汤姆逊的获奖标志着波动的狂欢,那10年前的这次诺贝尔颁奖礼则无疑是微粒方面的一次盛典。不过在领奖的时候,战局已经出乎人们的意料,有了微妙的变化。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捕捉电子位置的仪器也早就有了,电子在感应屏上,总是激发出一个小亮点。Hey,微粒的将军们说,波动怎么解释这个呢?哪怕是电子组成衍射图案,它还是一个一个亮点这样堆积起来的。如果电子是波的话,那么理论上单个电子就能构成整个图案,只不过非常暗淡而已。可是情况显然不是这样,单个电子只能构成单个亮点,只有大量电子的出现才逐渐显示出衍射图案来,这难道不是粒子的最好证据吗?
玻色Satyendra Nath Bose 1894—1974
在电子战场上苦苦坚守,等待转机的同时,微粒于光的问题上则主动出击,以争取扭转整体战略形势。在康普顿战役中大获全胜的它得理不饶人,大有不把麦克斯韦体系砸烂不罢休的豪壮气概。到了1923年夏天,波特(Walther Bothe)和威尔逊用云室进一步肯定了康普顿的论据,而波特和盖革(做α粒子散射实验的那个)1924年的实验则再一次极其有力地支持了光量子的假说。虽然麦克斯韦理论在电磁辐射的领土上已经有60多年的苦心经营,但微粒的力量奇兵深入,屡战屡胜,令波动为之深深头痛,大伤脑筋。
与此同时,爱因斯坦也收到了一封陌生的来信,寄信地址让他吃惊不已:居然是来自遥远的印度!写信的人自称名叫玻色(S.N. Bose),他谦虚地请求爱因斯坦审阅一下他的论文,看看有没有可能发表在《物理学杂志》(Zeitschrift für Physk)上面。爱因斯坦一开始不以为意,随手翻了翻这篇文章,但马上他就意识到,他收到的是一个意义极为重大的证明。玻色把光看作是不可区分的粒子的集合,从这个简单的假设出发,他一手推导出了普朗克的黑体公式!爱因斯坦亲自把这篇重要的论文翻译成德文发表,他随即又进一步完善玻色的思想,发展出了后来在量子力学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玻色—爱因斯坦统计方法。服从这种统计的粒子(比如光子)称为“玻色子”(boson),它们不服从泡利不相容原理,这使得我们可以预言,它们在低温下将表现得非常不同,形成著名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现象。2001年,3位分别来自美国和德国的科学家因为用实验证实了这一现象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不过那已经超出我们史话所论述的范围了。
玻色—爱因斯坦统计的确立是微粒在光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胜利。原来仅仅把光简单地看作全同的粒子,困扰人们多时的黑体辐射和其他许许多多的难题就自然都迎刃而解!这叫微粒又扬扬得意了好一阵子。不过,就像当年的汉尼拔,它的胜利再如何辉煌,也仍然无法摧毁看上去牢不可破的罗马城―电磁大厦!无论它自我吹嘘说取得了多少战果,在双缝干涉条纹前还是只好忍气吞声。反过来,波动也是处境艰难。它只能困守在麦克斯韦的城堡内向对手发出一些苍白的嘲笑,面对光电效应等现象,仍然显得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波动后来曾经发动过一次小小的突击,试图绕过光量子假设去解释康普顿效应,比如J.J.汤姆逊和金斯等人分别提出过一些基于经典理论的模型,但这些行动都没能达到预定的目标,最后都不了了之。在另一方面,波动企图在短期内闪电战灭亡电子的战略意图则因为微粒联合军的顽强抵抗很快就化作泡影,整个战场再次陷入僵持。
人们不久就意识到,无论微粒还是波动,其实都没能在“德布罗意事变”中捞到实质性的好处。双方各派出一支奇兵,在对手的腹地内做活一块,但却没有攻占任何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据点。在老战线上,谁都没能前进一步,只不过现在的战场被无限扩大了而已。第三次波粒战争不可避免地演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谁也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玻尔在1924年曾试图给这两支军队调停,他和克喇默斯还有斯雷特(J.C.Slater)发表了一个理论,以三人的首字母命名,称作BKS理论。BKS放弃了光量子的假设,但尝试运用对应原理在波和粒子之间建立一种对应,这样一来就可以同时从两者的角度去解释能量转换。可惜的是,波粒正打得眼红,哪肯善罢甘休,这次调停成为外交上的彻底失败,不久就被实验所否决。战火熊熊,燃遍物理学的每一寸土地,同时也把它的未来炙烤得焦煳不堪。
1925年,物理学真正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它迷茫而又困惑,不知道前途何去何从。昔日的经典辉煌已经变成断瓦残垣,一切回头路都被断绝。如今的天空浓云密布,不见阳光,在大地上投下一片阴影。人们在量子这个精灵的带领下一路走来,沿途如行山阴道上,精彩目不暇接,但现在却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身在白云深处,彷徨而不知归路。放眼望去,到处是雾茫茫一片,不辨东南西北,叫人心中没底。玻尔建立的大厦虽然看起来仍然顶天立地,但稍微了解一点内情的工程师们都知道它已经几经裱糊,伤筋动骨,摇摇欲坠,只是在苦苦支撑而已。更何况,这个大厦还凭借着对应原理的天桥依附在麦克斯韦的旧楼上,这就更让人不敢对它的前途抱有任何希望。在另一边,微粒和波动打得烽火连天,谁也奈何不了谁,长期的战争已经使物理学的基础处在崩溃边缘,它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建立在什么东西之上。
当时有一个流行的笑话是这样说的:“物理学家们不得不在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把世界看成是粒子,在星期二、星期四、星期六则把世界看成波。到了星期天,他们不知如何是好,干脆就待在家里祈祷上帝保佑。”
不过,我们也不必过多地为一种悲观情绪所困扰。在大时代的黎明到来之前,总是要经历这样深深的黑暗,那是一个伟大理论诞生前的阵痛。当大风扬起,吹散一切迷雾的时候,人们会惊喜地发现,原来他们已经站在高高的山峰之上,极目望去,满眼风光。
那个带领我们穿越迷雾的人,后来回忆说:“从1924年到1925年,我们在原子物理方面虽然进入了一个浓云密布的领域,但是已经可以从中看见微光,并展望出一个令人激动的远景。”
说这话的是一个来自德国的年轻人,他就是沃尔纳·海森堡。物理学的天空终于要云开雾散,露出璀璨的星光让我们目眩神迷。而这个名字则注定要成为华丽的星座之一,它发射出那样耀眼的光芒,照亮整个苍穹,把自己镌刻在时空和历史的尽头。
饭后闲话:被误解的名言
这个闲话和今天的正文无关,不过既然这几日讨论牛顿,不妨多披露一些关于牛顿的历史事实。
牛顿最为人熟知的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如果我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If I have seen further it is by standing on ye 注3shoulders of Giants.)这句话通常被用来赞叹牛顿的谦逊,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句话本身似乎没有任何可以理解为谦逊的理由。
注3ye为the的古英语写法。
首先这句话不是原创。早在12世纪,伯纳德(Bernard of Chartres,中世纪的哲学家,著名的法国沙特尔学校的校长)就说过:“Nos esse quasi nanos gigantium humeris insidientes.”这句拉丁文的意思就是说,我们都像坐在巨人肩膀上的矮子。这句话如今还能在沙特尔市那著名的哥特式大教堂的窗户上找到。从伯纳德以来,至少有二三十个名人在牛顿之前说过类似的话,明显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套词。
牛顿这句话是写在1676年给胡克的一封信中。当时他已经和胡克在光的问题上吵得昏天黑地,争论已经持续多年(可以参见我们的史话)。在这封信里,牛顿认为胡克把他(牛顿自己)的能力看得太高了,然后就是这句著名的话:“如果我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结合前后文来看,这是一次很明显的妥协:我没有抄袭你的观念,我只不过在你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这才比你看得高那么一点点。牛顿想通过这种方式委婉地平息胡克的怒火,大家就此罢手。但如果要说大度或者谦逊,似乎很难谈得上。牛顿为此一生记恨胡克,哪怕几十年后,胡克早就墓木已拱,他还是不能平心静气地提到这个名字,这句话最多是试图息事宁人的外交辞令而已。
更有历史学家认为,这句话是一次恶意的揶揄和讽刺——胡克身材矮小,用“巨人”似乎不怀好意。持这种观点的甚至还包括著名的史蒂芬·霍金,讽刺的是,霍金自己曾经长期担任剑桥的卢卡萨教授一职——这正是牛顿当年坐过的位置!
牛顿还有一句有名的话,大意说他是海边的一个小孩子,捡起贝壳玩玩,但还没有发现真理的大海。这句话也不是他的原创,最早可以追溯到Joseph Spence。但牛顿最可能是从约翰·弥尔顿的《复乐园》中引用的(牛顿有一本弥尔顿的作品集)。这显然也是精心准备的说辞,牛顿本人从未见过大海,更别提在海滩行走了。他一生中见过的最大的河也就是泰晤士河,很难想象大海的意象如何能自然地从他的头脑中跳出来。
我谈这些,完全没有诋毁谁的意思。我只想说,历史有时候被赋予了太多的光圈和晕轮,但还历史的真相,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不论那真相究竟是什么。同时,这也丝毫不影响牛顿在科学上的成就——他是整个近代科学最重要的奠基人,使得科学最终摆脱神学婢女地位而获得完全独立的象征人物,是有史以来第一个集大成的科学体系的创立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牛顿毫无疑问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无论是伽利略、麦克斯韦、达尔文还是爱因斯坦,均不能望其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