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核心概念及界定
在展开讨论之前,有必要对一些概念的基本内涵进行界定。
(一)性别与社会性别
“sex”和“gender”这两个单词虽然都常常被直译为汉语“性别”,但其内涵却各有偏重。性别(sex),即生理性别,作为生物的构成,是指解剖学意义上的男女生物属性,是生物学概念的性别差异。20世纪70年代之前,生物学上的两性差异主要以解剖来判别;此后,染色体测量成为判定性别的主要方法。
社会性别(gender),则是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男女之间在形象塑造、角色期待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各种差异。对此,中西方学者均给出了诸多定义。
(1)社会性别被解释为性别的社会构成,是后天习得的规范和行为。
(2)社会性别是基于可见的性别差异之上社会关系的构成要素,是表示权力关系的一种基本方式。
(3)社会性别是用特定的、先于个人而存在的社会关系来重新表示每一个人;这种再表现是基于两个生理性别在概念与结构上的僵化对立。
(4)社会性别是一种两性获得的地位,这一地位是由社会的、文化的以及心理的手段所建构的。
(5)社会性别用来指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6)社会性别指社会对男女的社会角色、行为、道德、自我意识的建构和不同期望。
(7)社会性别是一种文化的构成物,它是经由社会实践的作用而发展成的两性之间行为、角色、思想和感情方面的特征与差别。
(8)社会性别是以文化为基础、以符号为特征判断的性别,它表达了由语言、交流、符号和教育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判断一个人性别的社会标准。
(9)社会性别指基于自然性别的差异而被社会按照不同方式进行建构着(过)的性别。
从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其实社会性别就是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望和评价。社会性别概念强调性别的文化特性,主要基于社会文化的建构,是男女两性在生理因素基础上,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形成的性别特征与差异,认为是社会与文化赋予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种种意义。也就是说,社会性别是在特定社会文化中形成的性别规范、性别角色及两性的行为方式,是后天文化习俗影响的结果,而人的生理性别则是由人的生物特征决定的,是与生俱来的恒定事实。因此,人的社会性别是人在成长过程中被逐渐培养成的,它可以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被改变,生理性别则是先天的、自然的和不可更改的。社会性别与性别不一定是一致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每一个人都是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合一。本书采用刘利群对社会性别的定义。
借助社会性别概念,女性主义者分析了社会文化机制是如何塑造了先在于个体的性别角色模型,并是如何通过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大众传媒、公众观念、族群认同反复“召唤”女性进入这个性别角色模型的。因此,社会性别其实就是借助生理性别差异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权力关系。社会性别概念能够清楚地表明,关于性别的成见和对性别差异的社会认识,绝不是自然的,作为一种社会构成,它可以被改变甚至被消除。
社会性别概念被大量运用到对两性不平等关系的分析中,成为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高潮的核心概念。它从社会制度分析的角度向19世纪西方盛行的生物决定论以及女性的传统社会角色提出有力的挑战,指出了形成性别不平等关系的重要因素是制度和文化因素。
(二)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
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均源于英文词“feminism”,究竟翻译成女性主义还是女权主义,历来都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在此我们将力图厘清两者之间的差别。纵观中西方学者关于“feminism”的界定,主要有如下几种。
(1)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包括男女平等的信念及一种社会变革的意识形态,旨在消除对妇女及其他受压迫社会群体在经济、社会及政治上的歧视。
(2)Feminism可定义为对女性与男性平等权利的倡导,同时提出改善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的主张,它假定不平等的一个基本条件可设想为父权制、男性统治、社会性别不平等或性别差异的社会影响。
(3)Feminism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而非仅仅是有关“妇女问题”的罗列。女性主义理论为理解我们生活的每个领域提供了基础,女性主义的观点可以在政治上、文化上、经济上和精神上影响整个世界观。
(4)Feminism提倡两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平等的理论;代表妇女的权力和利益的有组织的活动。
(5)Feminism是一个关于妇女遭受压迫和以何种方式、方法赋予妇女权力的政治运动;从哲学渊源上看,是西方父权制残余同西方社会个体化发展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产物,是西方哲学思想——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的一个分支。
从以上释义来看,人们对“feminism”主要从两个层面去理解。第一个层面,从实践运动方面来看,女性努力将自身从父权制文化和性别等级制度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并为争取和男性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平等权利而进行的种种运动和斗争;第二个层面,从理论发展和学术研究方面来看,feminism致力于发展出一套关于性别差异和两性不平等根源、结果及解放途径的理论解说,力图提供一种基于女性价值的理解世界和生活的新的视角及方式,表现为对现有男权文化的批判与知识的重建。
在对feminism诸多释义的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本书采用“女权主义”来指实践运动层面的“feminism”,侧重妇女运动,主张妇女权利,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和历史性,旨在表达一种改变性别不平等的政治诉求,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而用“女性主义”指理论发展与学术研究层面上的“feminism”,侧重女性的视角和体验,强调妇女研究,有着较强的学术色彩,以表达对人类知识的反思、批判和重建,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且在措辞上更为平和、更加贴近时代。
因此,女性主义是对女权主义进一步的提升和深化,它比女权主义所涵盖的领域更为宽阔和广泛,因而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它远远超越了“妇女问题”或“性别问题”本身,而直指造成这些问题的本质原因——父权制制度和男性中心文化。女性主义由此成为反主流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视角和研究方法之一。
(三)女性气质
女性气质(femininity),俗称“女人味”。泛指女性共有或应有的心理特征、性格特质、行为举止、兴趣爱好、活动方式,如细心、敏感、时尚、柔顺、依赖等,它具有时代性又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既具有民族性又带有一定的人类性。
女性气质指的是对女性形象和社会角色的社会建构,或者说是对女性行为和外表的一系列规范。
女性气质是指女性应当具有同情心,令人感到亲切,对他人关心等亲和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点。虽然女性气质的内涵不断变化,但固有的内容包括三个成分:① 与家庭或关系相关的一切;② 依赖男性;③ 与一切与男性气质相对立的特征。
有些学者认为,女性气质的实质就是把女性完全地性感化,让女人学习从男人的角度来观察自己,把自己的性当作女性身份来接受。
对于男女两性气质的划分,人们做了大量的区分和概括,如表1-1。
表1-1 两性气质
女性气质到底是天生的还是社会建构的,是女性主义对女性气质讨论的主要问题。目前主要有两派: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持本质主义立场一派认为女性气质是天生的、由女性的身体特征决定的,由此肯定传统的父权话语对女性气质的界定,借以建构一种只属于女性的权力。她们从这个角度来解释妇女受压迫的深层原因,认为女性气质是造成女性在社会上无法和男性一样自由发展的枷锁,因此,解放意味着挣脱这些特质,以便和男人一样在社会里充分发展。
持建构主义立场的女性主义者坚持女性的气质是后天形成的,是社会建构的,如果认为女性气质是生理特征决定的,则都是父权制蒙蔽人心的产物。社会性别的不平等植根于一系列早期的童年经验,使得男人把他们自己看做有男人的气质,女人把她们自己看做有女人的气质;同时也造成父权制社会的看法,即认为男性气质在某种程度上优于女性气质。凯特·米利特(Kate Millet)在《性政治》一书中指出父权制的意识形态夸大了男女之间生物学的差异,明确规定了男人永远担任统治的或男性气质的角色,而女人永远担任从属的或女性气质的角色。这一派是受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尤其是解构理论和心理分析学的影响。本书认同女性气质是社会建构的。
(四)父权制/男权制
父权制(patriarchy)在西方学术话语中被称为男权制,表示一种男性占据统治地位的两性不平等的制度。由于男权制和父权制两个词的含义完全重叠,可视为同义词。父权制是一个跨文化的现象,全世界大多数文化都形成了男权制。许多学者对父权制都下过定义。
(1)父权制指男人对女人的结构性、制度性与历史性的支配与利用。如今,它被用来指那种同性别关系、制度与社会进程有关的全方位社会组织,这种组织将女人作为在社会、政治与性方面附属于男人的东西而进行生产与再生产。
(2)男权制就是将男性身体和生活模式视为正式和理想的社会组织形式。(3)父权制自20世纪60年代始被定义为“男尊女卑”的系统化机制,如今常常被更为广泛地用以提倡男性优势的情境与过程,以及描述凭借于男性或男性优势机构鼓励科学精神。
(4)男权制,一个社会由男性统治,是认同男性的、男性中心的,这个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压迫女性。
(5)男权制是一个系统的、结构化的、不公正的男性统治女性的制度,包括这样一些制度(政策、实践、地位、机构、角色和期望)和行为,它们为男性授予较高的身份、价值和特权。男权制的核心是对男性特权和权力的维护和将其合理化。
(6)父权制是男人凭借他们的性别及与他人的血缘关系确立的男性统治,是以男尊女卑的意识形态确立和保护男性普遍优先权的性别关系秩序。现代社会,父权制也被用来泛指一切不平等的社会制度。
概括地说,男权制包括以下内容:男性统治、男性认同、将女性客体化和男权制的思维模式。
“父权”指一种家庭、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的有机体系。它是一种男性对女性的压迫机制。在这个体系中,男人通过强力和直接的压迫,或通过仪式、传统、法律、语言、习俗、礼仪、教育和劳动分工等来决定妇女的性别角色与社会地位,同时把女性置于男性的统辖之下。“父权制”一词在社会学意义上,意味着一种父亲就是家长的社会结构,在女权运动中,它被作为一个斗争的概念重新挖掘出来,对压迫和剥削妇女的关系及其制度进行总体描述,强调在家庭体系中的等级,以及家族等级观念在社会上的延续。
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在男权制文化中,男性居主导地位,是社会准则,女性则是“他者”,作为被边缘化的群体而居于社会生活主流之外。这种两性关系实质上是一种权力关系、阶级关系,之中,男性与男性价值处在主宰地位,女性与女性价值则居于屈从地位。男权制文化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现象,它弥漫于所有的观念、制度和行为之中,成为世界文明和知识体系的一个基点。
父权制是女权主义第二次浪潮中一个最核心的概念,凯特·米利特在她的《性政治》一书中最早将“父权制”这一概念引入女权主义理论。对父权制的认识促进了许多重要的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学术界和许多政治领域,男权制这一概念的应用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具思想威力和政治活力的“社会性别政治”这一概念。
(五)女性媒介形象
形象(image)最初是指对现实的某种视觉性表述——或是实际的(就像在图画或照片中),或是想象的(就像在文学或音乐中)。现在一般是指为了吸引公众而非复制现实,人为创造的某种人工制品或公共印象:它意味着其中具有一定程度的虚妄,以至现实难同其形象相符。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讨论性别形象,如女性形象、男性形象。
形象指客体或现实的精神或视觉的表现。电影电视,绘画照片中的现实就是形象之一。形象有相当的虚假性,常与现实脱节。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则提出“表现(Representation)的危机”,尤其在当代传媒研究方面。鲍德里亚认为当今世界是一个超现实世界,无论是政治还是娱乐都在玩无实质内容的“形象”游戏。形象更多地与广告、时装、知名度有关而不是与现实有关。市场、利润以及造型和包装则是左右形象的关键因素。
本书中“女性媒介形象”(images of women in the media),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塑造、呈现或再现出的妇女精神或视觉的表现。它是媒体建构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女性形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但并非是对社会现实中女性的真实再现,而是社会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体现出媒介内容生产者的观点、立场和意识形态,表现了在特定历史时期媒介力图宣扬的主流女性形象,反映出特定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新中国成立后,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喉舌”,是舆论宣传的工具,传达着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政府的意识形态,从女性媒介形象可以看出国家意识形态对女性的态度和期望,从而得知女性在公领域、私领域的地位及性别平等状况。当然,女性媒介形象只是国家意识形态刻意推行和倡导的一种理想女性形象,一种主流的性别话语,一种为了国家政治、经济利益需要而忽略女性具体问题所营造的舆论形象。它可能不能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状况,可能与现实脱节,具有一定的虚幻性。本书期望通过对女性媒介形象的研究,揭示其内在的性别不平等机制。
西方女性主义者更关心的是传媒和政治是否加强或批判女性形象的类型如“贤妻良母”“女强人”,或女性形象是否为男人们所“看”(gaze)而创造等。媒介中女性形象再现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因此社会性别与媒介内容领域研究的重点始终放在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再现方式上,并据此判断媒介是否传递了平等的性别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