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济学基本概念
经济活动即生产和消费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有两个基本的事实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即有限的资源和无穷的欲望。经济学从消费者、厂商、政府等多个角度研究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并揭示其规律,它是人们进行经济决策的基本理论依据。
经济学并非高高在上的纯学术理论,正如19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所言,“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经济学原理可以运用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管是阅读新闻、租房或购房,还是管理企业,都有可能因学习并运用经济学原理而受益。
一、经济学的定义
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历史源远流长,其间不乏较成熟的经济思想,而系统研究经济活动并形成学科体系的经济学仅有200多年的历史。如今,经济学已发展成为分支众多的一门学科。经济学体系的基础起源于西方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一般合称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概念有多种定义。例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财富的科学;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科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把日子过得更好的科学;经济学是研究“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尽我们所有的,做我们最好的”等,如此这种,都是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经济学要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那么到底什么是经济学?迄今为止,在经济学界还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一般认为,经济学根源在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以及所产生的行为选择。经济学之所以会产生和存在,是由于物质客观上的稀缺性及由此所引起的选择的需要。
目前,西方学者比较认同的经济学定义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二、欲望和稀缺性
马克思曾指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就是不断地用物质产品(或劳务)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而这些日渐增加的需要来自于人的欲望。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需要,欲望和稀缺性问题是经济学产生的基础,正是由于普遍存在的资源稀缺性与人类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任何社会所面临的基本经济问题,确定了经济学要研究的对象。
(一)欲望的无限性
欲望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或者心理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渴望。简而言之,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受与求得满足的愿望,即“求之不得”的感受。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欲望是有层次的,当一个较低层次的欲望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欲望。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欲望的实现需要借助一定的物品。满足人们欲望的物品分成两类:自由取用的物品(非经济物品或免费物品)和经济物品(需要花钱来购买的物品)。
自由取用的物品是指人类无须做出努力或花费任何代价便可随意得到的物品,如阳光、空气和水等。面对人类无限的欲望,用来满足人类需要的自由取用的物品将越来越少。比如水,在200多年前是自由取用的,而在今天,水已成为最为稀缺的资源之一。
经济物品是指人类必须付出一定代价或花费一定数量的金钱才能得到的物品。人类欲望的满足主要依赖于消费各种经济物品,经济物品在量上常常是稀缺的。
(二)资源的稀缺性
稀缺性就是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穷欲望而言的。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用来满足人的欲望的资源又是有限的,这就反映为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1.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绝对性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资源稀缺的绝对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和人们生存的所有区域。从历史上来看,稀缺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所有时期。从世界各地来看,稀缺性存在于所有人类活动的区域。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面临着稀缺性的问题,只不过稀缺的内容不同而已。
2.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相对性
资源稀缺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有人说,经济学就是关于选择的学问。正是由于普遍存在的资源稀缺性与人类需要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
三、经济学研究对象
资源的稀缺性是一切经济问题产生的根源。经济学研究资源的稀缺性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人们尽可能充分地利用资源以获得最大的满足;另一方面是人们需要对资源的用途做出合理的安排或配置,尽可能地降低机会成本。这两方面问题都属于在既定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如何有效运用资源的问题,即效率问题。由于资源是稀缺的,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就要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
【案例1-1】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选择
我们知道在清朝入关之前,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发生了这样一个十分有意思的故事。
1644年,李自成率大顺军浩浩荡荡攻入北京城,明朝的崇祯皇帝万般无奈之下在景山选择了自缢。但是李自成心里清楚,并不是占据了北京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此时的山海关还被明朝将领吴三桂所占据。于是李自成决定派人去游说吴三桂投降于他,并且答应给予许多优惠条件,以此来拉拢吴三桂,并声明要犒赏吴三桂及其驻守在山海关的部队。此时的吴三桂被李自成的诚意打动,已有降意。
就在吴三桂准备投诚李自成的前夕,吴三桂先后接到来自北京城的两个消息:其一是吴三桂的父亲被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抓捕追赃,并且遭到非难;其二是吴三桂最爱的小妾陈园园也被刘宗敏所强占。得此消息之后,吴三桂勃然大怒,一气之下,拔剑斩杀一名来使,决定一要为父报仇,二要抢回爱妾陈园园,三要与李自成势不两立。吴三桂态度的180度大转变,引起大顺朝的一片非议。这时候占据北京的李自成就面临着如下选择:其一是继续招降吴三桂,但是招降吴三桂可能会影响到占有陈园园的刘宗敏,进一步影响到大顺军的团结;其二是征伐吴三桂,但毕竟其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又没有人愿意去征战。对李自成来说真的是左右为难,但最后还是决定要与吴三桂一战。吴三桂得知大顺朝前来讨伐一事之后,大为震惊。他十分清楚,以自己的这点兵力是无法抵挡大顺军的,甚至很有可能会命丧黄泉。吴三桂冥思苦想,到底是就这样投降于李自成呢?还是奋起力量与他们拼死一搏呢?万般无奈之下,吴三桂决定向清军多尔衮借兵抗衡李自成。多尔衮闻讯窃喜,因为清军的志向在于问鼎中原,一直苦于没有出路,得知吴三桂借兵的消息后,当然欣喜若狂。聪明的多尔衮提出了借兵的条件,那就是吴三桂必须诚服于清军,当然清军也不会亏待吴三桂。此时的吴三桂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了,再一想自己的爱妾还在敌军之手,于是决定与多尔衮合作,共同抗击大顺军。就这样吴三桂选择了“冲冠一怒为红颜”。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在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个故事里存在着许多选择,例如,崇祯皇帝在被逼无路的情况下选择了自缢而亡;李自成在对吴三桂的立场上是战是和也左右摇摆不定,难以做出选择;同样吴三桂也面临着这样的选择——是投降李自成还是为了心爱的女人与李自成为敌。在这么多的选择里,主人公们都做出了各自不同的选择。
首先我们看崇祯皇帝,他因为觉得自己对不住列祖列宗给他传下来的基业,无地自容,而走上了不归路。其次是李自成,他认为自己创立的大顺军重于一切,不希望因吴三桂而影响了他与刘宗敏的关系。最后是吴三桂在靠自己力量夺回陈园园无望的时候,选择了借兵对抗李自成,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这些历史人物的身上我们发现,他们做出的选择都是有利于自己的。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昆在其名著《经济学原理》里就曾提出过经济学十大原理,“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就是其中之一。所谓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说到底就是如何选择的问题,那么为什么选择能够成为经济学的十大原理之一呢?因为资源是稀缺的。资源稀缺才会导致我们在选择一种资源的时候就有可能会错失另一种资源,因此选择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说经济学是一门关于选择的科学——经济学的本质就在于选择。
在微观经济学中讲的就是个体(包括家庭、企业和单个市场)如何选择的问题,例如企业扩大产量是通过提高技术还是增加要素投入量,消费者是购买普通商品还是高档商品呢?在宏观经济学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国家有钱了,是去消费还是投资呢?国家在面临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时候到底是先解决哪个问题呢?这些都说明在经济学中选择无处不在!
其实生活中也处处充满了选择,比如,一个上班族是选择休假还是继续加班呢?家里来了多年未见的朋友,是在家里做饭吃还是到饭店就餐呢?面对如此多的选择,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