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民俗
古时浙江沿海处吴越之地,因此渔民的服饰受吴越古风影响颇多。吴越之地除了冬季稍冷外,春、夏、秋三季均较为暖热,因而渔民喜欢穿紧身短衣,即为“短绻不结,短袂攘卷”,而且其衣襟一般都是朝左边开,即为“左衽”。这种左袄衫袖口窄小,且腰间系丝带或短裙。可见,旧时渔民穿着短小,主要是为了在海上作业时行动方便。
渔民衣着款式
东海渔民,自古以来直至20世纪50年代前期,冬季穿的多为粗布大襟衫,开左衽,为夹衣,就连棉袄也是左衽大襟式,棉背心则是左袄大襟无袖;初春、秋末为单衣;而夏季,大多为对襟无领无袖衫,襟上用布质纽襻。裤子则为裤腿肥大的龙裤。腰系布质撩樵,即为腰带。而渔妇服饰,除左衽大襟衫和兑裤(裤子)外,一般均在腰际系一条长及膝盖或短至膝上的裙裾,俗称“布褴”(图1-4)。这种服饰十分明显地展示出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先人的服饰遗风,只是根据海洋生产的特点和生活的需要,做了不少改造。
图1-4 东海渔妇服饰
东海渔民喜爱的十字裆龙裤(图1-5),就是吴越古风在渔民服饰习俗上的集中体现与发展。龙裤,是用粗布做的直筒大脚单裤,裤腰宽大,左右开衩分前后两片,左右两边开衩处缝有布带子,分前后系在腰间;紧贴前后身两面,有一块方形、用线缝成一片斜角的布裥,形状像鱼鳞,外形美观,穿着舒适又暖和。龙裤颜色有深蓝色、黑色和用白布做成再经栲皮染就的黄褐色等多种。
图1-5 东海渔民十字裆龙裤
清末民初,渔民中盛行用蓝色或青色斜纹花其布料制作十字裆龙裤。这种龙裤,裤腰两边有七彩丝线绣的“八仙过海”图案,或观世音菩萨的莲台祥云,或青松白鹤、黄龙飞禽等图样;腰身前后裤子上也分别绣有“顺风得利”与“四海平安”等祈求平安丰收的字样。然而,据说最早的时候,龙裤前后的图案绣的是两条龙,是海龙王赐予渔民专门对付野蛟的。关于绣这两条龙的缘由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渔民到龙王庙拜祭,祈求能将龙的形象绣在裤子上,以震慑野蛟,使之不敢侵犯;另一种说法是,渔民为了摆脱蛟龙的扰乱,特地在裤子上绣上龙,让蛟龙认为是同类,就不会来伤害他们了。所以最早这种裤子叫龙裤,后来也称之为“笼裤”。
明清两代及民国早期,渔船上的服饰穿着还有等级分别,如春、秋汛渔船上不管是船老大还是船员都穿单裤;但到夏汛,老大穿长的薄质布料裤,而船员则穿短裤。这是因为老大一般只管操舵,下网、拔网和起鱼货等活都是由船员承担,海水、鱼鳞等容易沾湿、玷污衣裤,故而船员大都穿短裤。随着时代变迁,渔民服饰习俗上的这种差别也渐渐消失。
渔民衣着演变
渔民在海上劳作时的外层保护性服饰,旧时是用龙头细布或帆布制成长布褴、袖套,然后用桐油抹几遍,有防水渗透的作用,多在渔汛劳作时系戴。橡胶和塑制品面世后,逐步改用橡胶或塑制布褴、裤和袖套、手套,渔捞衣着条件大为改观。
渔民出海,原本是不分春夏秋冬都打赤脚,只有在下雪结冰天才带双芦花蒲草鞋到船上,主要是因为蒲草鞋防滑,也可防海水浸蚀。旧时因为穷,大多渔民都舍不得穿蒲草鞋,喜欢赤脚作业,返航上岸时才穿上鞋。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渔民也逐步改穿“半截靴”“长筒靴”,其均为橡胶制。现在也有了连裤带靴,再也看不到渔民打赤脚拔网操作了。
海岛曾盛行夏天穿木屐。不分男女老少,到了夏天,渔家每人都有一双木屐。家中富裕的,穿木质好、工艺精致的彩雕木屐;家中贫穷买不起的,就用木板片自按脚样锯制一双,钉上布带就穿上了。女的一般穿花色木屐,男的则穿本色木屐。一双木屐,能穿好几年甚至十来年。不分晴雨,穿着一双木屐居家或上街,十分方便。“穿起木屐哐啷响,未见人面就知晓”,每逢夏天,渔镇的石板路上,一片木屐击地声,远远听来,有一种独特的渔岛韵味。穿木屐的习俗,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这种习俗的由来已经说不清楚,但与日本渔民穿木屐,可称同风共俗。沈家门是当时浙江渔业的重要集散地,是浙江渔民出海返回的必靠之地,渐渐成了极为繁荣的商业区,也成了渔家人的时尚港都。木屐在当时的流行,一种说法是渔民们从东洋(指现在日本一带)带来,逐渐在沈家门及附近渔村流行起来的。
木屐适合走平坦且近距离的路,然而其缺陷也很明显:不适合走远路,不能劳作,不能在崎岖山路使用。所以,渔民许多时候穿的是用稻草编的草鞋。草鞋虽轻巧,但毕竟是用稻草编成的,也不耐用,后来人们又用破布条代替稻草秆,制成布草鞋。还有一种鞋是用咸草编成的,比草鞋更先进了一步,前后阔阔的,前有鞋面,后有鞋跟,鞋口两边也加上两条带子,穿上时带子一系紧,鞋就不会脱落,这种鞋称“草拢”。草拢的耐穿性和保暖性都比木屐、草鞋要好。草拢除了日常穿着,在丧葬习俗上也有特殊的用途。
近年来,渔民的生活不断改善,穿着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岸上,运动衫、T恤衫、夹克衫、休闲装、西装等已很风行。在浙江很多地方,渔村的生活水平比其他农村地区要高,渔家人也渐渐成为农村穿着时尚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