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的文化与艺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微时代电影艺术品质的降解:从内部转向外部,电影本体的消散

微时代的一些电影(如被称为“现象电影”的电影),票房、话题性、轰动性似乎不再与电影品质有绝对的、直接的关系。“艺术品质”一般的小成本电影能够“轻易”获取令人瞠目结舌的高票房,甚至公认质量差、无论专家还是普通观众都批评吐槽的“烂片”也能引起轰动,也会有不错的票房。微时代的电影成为一种“低度艺术品质”的大众艺术形态,艺术向文化降解,艺术现象向文化现象扩散。相应地,电影的艺术批评往往失效、失语。因为它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矛盾和悖论:电影的艺术性与票房(一定程度上的受众美誉度和欢迎度)常常不成正比,甚至还出现了匪夷所思的“负口碑”营销,越骂票房越好,令专业批评者格外尴尬。比如,批评界认为《失恋33天》艺术性很一般,几乎没有情节发展,流水账,对话太多,是“电视剧化”的电影,但票房却出奇的高。《人再囧途之泰囧》遵循类型电影的创作规则,小人物、小情怀、公路片,在艺术上也难说有多大的创新,却获得了天文数字般的票房,再一次创造了“以小博大”的中国电影票房奇迹。《私人订制》也是如此,一边是“恶评”贬斥不断,另一边是票房屡创新高,成为上映第一周票房最高的国产电影,院线排片量则顺势大涨,部分院线的排片量甚至提升到70%。所以,这似乎是一个电影本体消失的年代,电影的外部因素如话题性、时尚性、明星效应等压倒了电影有关艺术、语言、形式等的本体因素。很多时候,看电影已不再是欣赏艺术和表演,而是花钱买谈资,以及年轻人恋爱与社交需要,是一种“伴随性”的生活方式。微电影、网络剧更是如此,它们与商业关系密切,有的很粗糙,如《万万没想到》。所以,好像是传播大于本体,外部重于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