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万事万物的本质
无相
由于六识的作用,世间的事物在众生的眼中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存在,这就是相。相的存在遮蔽了万事万物皆空的本质。佛法的目的就是要解开这层假相,让人看到本性的空。
◎ 什么是相
佛教中所说的相是表现于外而能想象于心的各种事物的形状,根据众生业力的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相。
相的形成是由于人的六识与外界的六境相作用,在心中形成一种意念,这种意念又投影到外境,与外境相结合就产生了相。由于相多依附于外境之上,以外界物质作为基础,众生便误以为由心中所生的相是真实存在的,因此看不到万事万物本空的面目,陷入无明之中。
根据相的不同特点,佛教将相分为三对六种。一是总相与别相:有些适用于一切情况的相称为总相,例如无我之相;而例如水的湿润这种事物各自特殊的相就称为别相。二是同相与异相:例如眼、耳、舌、身、意合而为人,因缘虽多却并不互相违背,被称为同相;而诸如水火这样相异的就被称为异相。三是成相和坏相:各种因缘和合成一个具体事物,就被称为成相;各种因缘各自散去,事物不复存在,就被称为坏相。
◎ 破除相
佛教认为破除相要经过一个心相到离相,最后到无相的过程。心相就是要能够认识到相由心生,是虚假的,拒绝相对自己的错误引导;离相就是要能将相与外境剥离,还原外境的本质,远离相对心的误导;无相则是最终的目的,只有具有了无上的般若智慧,就能看穿万法的本性,从而将相完全的排除开。可以说,佛教的修行就是一种于相而离相,最终达到无相的过程。
人生的许多烦恼都是由于世人陷于相的虚假之中而被迷惑。比如对名誉、金钱的追求,都是陷于相所造成的虚幻满足感中而难以自拔。这个时候,佛教禅修就十分有助于治疗这种问题。在禅定中,让心平静下来,慢慢地拉开自心与相的距离,并通过观想对相加以变化,让修习者真正认识到相的虚假与无常,从而打破相的蒙蔽。
真实的谎言
相是心与外境结合而生,它可感、可触、可知,所以人很容易误以为它是真实的,然而相其实是我们自己心中的一个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