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道德高线和纪律底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

上编 党员坚持党德

“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毛泽东

“要敢说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要公私分明,不拿原则换人情。”——邓小平

“我们党成为执政党特别是长期执政以后,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许多消极腐败现象,都是因为追逐不合理、非法的个人私利而起。”——江泽民

树立正确利益观,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要以人民利益为重,坚持把实现个人追求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努力实践共产党人高尚的人生价值。——胡锦涛

“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清楚这一点,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习近平

“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层层递进解释了共产党员如何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公私分明”是基本常识,是共产党员的第一境界;“先公后私”是目标,是共产党员追求的第二境界;“克己奉公”是崇高精神,是共产党员的至上之境界。作为共产党员首先必须做到公私分明,这是对每位共产党员的起码要求,是共产党员的道德底线。其次要做到先公后私,只有先公后私,才能使公私分明具有实际意义。最后要追求克己奉公,追求达到作为共产党员的最高道德境界,儒家思想要求成圣贤,共产党员要克己奉公,如是也。

树立“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的“公私观”,不仅能够使党员干部正确处理好公与私之间的关系,保证党员干部的健康成长,又能确保党员干部始终做到把党的利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放在最前面,确保党的崇高理想的实现。如果公私不分,先私后公,一切以个人私利为追求目标,那么就丧失了共产党员的本质属性,不仅会将个人引上违反党纪国法的歧路,而且会导致党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只能是“梦”。

第一小节 公私分明

何谓“公”,公即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公共的权力和利益;何谓“私”,私即个人、家庭的利益。公私分明,顾名思义公和私要有明确的界限,泾渭分明。公私分明,不仅是各行各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而且是中国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更是一条中国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不可逾越的红线。坚持公私分明的价值观可以使共产党员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实现人生的价值。公私不分,轻则犯小错,重则违纪违法,不仅影响共产党员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还可能给整个党的形象抹黑。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有些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利益面前丧失了党员的基本原则,有些党员干部对公与私关系问题上常“模棱两可”、打“擦边球”,有的甚至把“私”凌驾于“公”之上,大有“江山是老子打的,当然不但要坐,而且要吃”的心态,“用公家东西是有本事”就成了颠扑不破的“真理”。殊不知,中国共产党打天下就是靠的广大党员能够公私分明,正所谓“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沾公家一分一厘。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不徇私情

【案例导读】对许多革命干部的亲属来说,新中国成立后终于可以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可以沾沾在公家任职的亲戚的光,找份好点的差事。但是如果大家都这样做,好不容易建立的新中国跟旧中国又有什么不同呢?毛泽东同志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以身作则,公私分明,坚决不允许亲戚、朋友、身边工作人员占公家半点便宜。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亲戚、故旧、朋友给毛泽东写信,有的寻求帮助,有的提出要到北京来。接到这些信,毛泽东很为难。考虑再三,毛泽东给秘书定下了规矩:“凡是要来北京看我的,一律谢绝;如果不听,偏要来,路费由他自己出,来了我也不见,公家也不接待。凡是要求我找工作的,我这里是‘四不主义’:不介绍、不推荐、不说话、不写信。凡是反映地方部门工作情况的,可以作为材料收集起来,当作参考,但不往下传,不直接处理,免得下面无法工作。”

1949年10月前后,杨开慧的胞兄杨开智给毛泽东写信,表示希望毛泽东能为其在北京安排工作。毛泽东拒绝了他的要求,希望他在湖南听候省委分配合乎其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杨开智收到毛泽东的回信后,打消了去北京的念头,却又萌生了在长沙谋“厅长方面职位”的想法,便托人给外甥毛岸英写了一封信。收到信后,毛岸英回了一封长达3000字的信,在信中表示: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以外,正在于此。就是皇亲国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毛泽东对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不许身边工作人员打着公家旗号假公济私。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觉察到个别工作人员跟随自己外出视察时,有时无偿索要或低价购买地方物品,非常生气,他下决心从自己身边开始整顿。

有一次,毛泽东在外出回京的火车上,发现有几坛子绍兴酒来路不明。毛泽东说:“我身边有耗子。”立即指示由身边工作人员组成的第一办公室党支部召开专门会议,了解情况,整顿作风。没想到,这次“整风”,一整整出很多问题,主要是生活的问题,占便宜的、跟地方要东西的。毛泽东一方面对犯了错误的工作人员进行批评、处分甚至清退,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每个人都进行了检讨,包括跟了他20多年的老同志、长征干部都受到了批评。另一方面,他决定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钱来到各地退赔。毛泽东指示,凡是占了便宜,一律退赔。经过严肃整顿发现,需要退赔3万多元钱。在当时,3万元钱可是一个惊人数字。毛泽东工资没钱,就决定从稿费中支取,沿路向各省退赔。毛泽东把身边工作人员全部派到武汉、上海、杭州等几个地方退赔。并让工作人员转达他的歉意,“所有他们吃的,他们没给你们道歉,我来赔礼。”

——《公私分明、廉洁奉公的典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5年11月25日。

【分析与思考】

公与私的问题,是每位共产党员都要面对的,它关系到共产党员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以系列作风问题,故而每位共产党员都要树立正确的“公私观”。毛泽东同志面对公私问题的态度与做法,就是因为它秉持了自己定下的“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三原则。树立了正确的“公私观”,我们共产党人在谋事、干事中就能分得清公与私,就不会因为“恶”小而为之。

公与私的问题往往是涉及的公权、公物,共产党员如何能够面对公权、公物望而却步,秉持一颗敬畏之心呢?那就是要牢记“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公私之间就是一根高压线,面对这个问题来不得半点含糊,否则只要碰到这根线就会滑向万丈深渊。

第二小节 先公后私

先公后私是公私分明之后的更高的一个境界,如果说公私分明是共产党员为人处世的底线,那么先公后私就是一条中线,它要求共产党员面对公与私时要排排序,要发扬共产党员的良好道德风范,凡事“公”字先行,后而为“私”。在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个人利益始终要做千年老二。

现在有些人一切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只要对自己有利的,即便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也不择手段而为之;对自己不利的,就是党和组织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呼声也置之不理。这些人是知道什么是公什么是私了,然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不仅违背了《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要求,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实为害群之马!

村支书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案例导读】人都有私利,在生活工作中每个人都会考虑到自身的利益,有些时候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也无可厚非。然而对共产党员来说,个人利益则要永远远离第一位,这是每位共产党员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是共产党员区别于一般群众的标志。常熟市蒋巷村党支部书记就是坚持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楷模,他不仅将自己利益往后放,还将家人、亲戚利益往后排。用常德盛的话说,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本分!

常德茂,常德盛的嫡亲弟弟。在谈起他对哥哥的印象时,他第一句话就是:哥哥这个人,胳臂肘是往外拐的。常德茂承包着村里的15.3亩水面,主要靠养鱼为生。跟别的养鱼人相比,常德茂的条件是最差的。受自然条件限制,这些水面不适合养殖特种水产,所以经济效益不高;鱼塘离村子最远;通到别人鱼塘的路早就是水泥路了,但他的却是三合土路,坑坑洼洼。直到去年,这条路才浇上了水泥,比其他鱼塘足足晚了10多年;村里给常德茂盖的看鱼棚也比人家小、比人家矮。许多人劝他,你哥哥是村里的书记,又是年产值超10亿的集团董事长,你为啥不去找找哥哥?他总能给你安排个轻松来钱的岗位吧?一把年纪的常德茂当然也想去,但常德盛就是不肯帮这个忙,几次说过都没下文,常德茂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有些人因此怀疑:你是不是常德盛的亲弟弟?莫不是假冒的吧?不要说安排工作,就是小一点的忙,常德盛也没有帮弟弟。常德茂说,有一次他求哥哥帮着推销一点螃蟹,结果哥哥说,你的螃蟹又不是阳澄湖大闸蟹,人家不要的。而当常德茂要哥哥帮着卖鱼的时候,常德盛又说:村里还有其他人养鱼,要是我帮了你,其他人那边我怎么交代?

常德盛对弟弟等亲戚苛刻,对自己更是“抠门”。68岁的张明华曾经担任村里的会计,对常德盛的收入情况可谓知根知底。他说,从1993年到现在,常书记光是放弃领取的绩效奖金就达128万元。2004年常盛集团转制时,常书记该拿的1000万股份一股也没要,这些股份在今天至少价值四五千万元。另外,常书记该得的销售提成,就按1%计算,多年累积也已达好几千万元,他也分文没取。算起来,常书记让掉的财产已经达到上亿元。村里统一建造的186幢农民别墅,每幢造价30多万元,每户村民只要支付12.8万元就能拿一幢,老房子还能估价抵钱。常德盛和子女却一套也没要,他们的理由是,我们虽然是土生土长的蒋巷人,也确确实实在为村里做事,但现在户口已不在村里了,不能拿别墅坏了规矩。说起常德盛的车子,就更让人感慨。村委会副书记蒋玉英说,常书记没有专车,出去办事坐的是村里的公用车,而且还是辆1996年的老别克,已经跑了40万公里,简直就要瘫痪了,常书记还是不肯换。常盛集团几家企业的老总看不下去,决定凑80万元给他买辆好点的车,结果又被常书记拒绝,凑集的80万元全部交给村里,帮村民改善福利。

【分析与思考】

如果说作为一名普通的群众,常德盛完全可以追求自身的利益,其亲戚完全可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是作为一个村支部书记,常德盛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却将家庭、亲戚的利益放在次要位置。有人会说常德盛是看重自己的名声,因为中国自古就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文化传统,然而其真的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他是将集体利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是作为党员、作为村支部书记做好带头示范作用。身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就必须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如果共产党员带头先私后公、假公济私,那么我们党就会脱离群众,与人民群众争利益。“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脱离人民群众的结果就是我们党失去民心、失去政权、失去带来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

第三小节 克己奉公

“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克己奉公,对共产党员来说是最高的道德要求,它要求党员不仅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而且要克制自己的私语、一心为公。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共产党员同样也要事事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挂在心上,不讲私利、不讲享受,将一生奉献给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

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够使中华民族取得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就是因为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始终将民族解放、国家发展作为毕生奋斗的目标,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党员将生命置之度外,无数共产党员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和平建设、改革开放时期,又有无数共产党员为了国家的富强而累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就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道德高线。

牛玉儒克己奉公、鞠躬尽瘁

【案例导读】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肩负着为人民服务的重任,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们在工作中不能存私心,不能存私欲,牛玉儒同志就践行了这种价值观。

1997年4月,牛玉儒当选为包头市长,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市长,首先要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不辜负人民群众的重托与期望。”

一个200多万人口的城市市长,工作千头万绪。在牛玉儒的倡导下,2000年10月18日,市长电子邮箱和市政府热线电话12345开通,平时从不爱题词的牛玉儒这一回破了例,专门为“政府热线”题词:“要办,就一定要办好。”由于“政府热线”的诚信,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一二三四五,有事找政府”,一时成了包头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2013年,政府热线接到市民电话反映诉求2.6万多件,反映的问题办结率在90%以上,还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到过包头的人,都会去那个充满现代气息的银河广场:绿草如茵、鹿鸣呦呦、音乐喷泉、水幕电影……然而,人们很少知道这个广场由构想变成现实的周折。当年,曹家营子、赵家营子,这两个包头有名的“城中村”恰好落在市委、市政府两侧的“龙睛”位置上,像两把钳子掐住包头的市中心。营子里夏天污水横流、冬天冰滑难行。加之流动人口多,管理混乱,治安案件频发。百姓怨声载道。政府原本制定的拆迁计划却因矛盾重重而搁置。

牛玉儒的到来打破了僵局。为做好拆迁准备,牛玉儒亲自主持拆迁改造规划的编制、论证和政策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决策体系。他开始三番五次往村里跑,了解情况,交换意见。“记不清多少次了,牛市长都是亲自进村了解情况,和村民拉家常,回来的时候鞋上沾满了污水烂泥,可他隔天还是早早地就进村了。”时任牛玉儒司机的刘文山回忆道。仅三个月时间,曹、赵家营子拆迁完毕。新村拔地而起,一家一栋200平方米的别墅。1705户村民高兴入住。绿荫香径,呦呦鹿鸣。曹、赵家营子原址现已成广场、绿地,包头人又多了处休闲放松的好地方。

2004年春节前夕,牛玉儒慰问贫困户,踏雪来到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民和小区残疾人孙震世老人家里。牛玉儒细心观察,发现老人家里没有电视机,当即指示随行的民政局长,立刻了解统计一下全市有多少没有电视机的贫困户家庭,马上拿出专款资金同意购买电视机,一定保证他们在除夕夜里看上春节电视晚会。当牛书记知道63岁的孙震世老人为供女儿上大学,已经欠了2万多元的外债时,当即慷慨解囊,鼓励孙震世女儿坚持把学念完。这一年,呼和浩特没有电视的500户贫困群众,第一次过了一个有声有色的春节。

牛玉儒非常重视老百姓的呼声,经常微服私访,发现哪个路段、小街小巷、出城路口等有影响市容市貌、影响老百姓出行的事情,马上让有关部门整改。在呼市任职刚半年,他要求限时整改的小街巷就有70多条。他对一些没有条件树立电线杆的街道非常着急,反复琢磨,最后想出一个简便可行的办法——把街灯直接安装在楼房的墙壁上。这样,没有路灯的小巷少了,晚上放学回来,孩子们就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牛玉儒对群众的感情完全是亲人式的,出自本能,将心比心,总是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一位基层干部向牛玉儒抱怨,帮困难户到政府部门跑点事,真难。“难吧?”牛玉儒意味深长地对他说,“我们大大小小还当个官、有点权,你都觉得难,老百姓无权无钱,那不是更难?我们手里有点权,就得想着给老百姓办点事,老百姓不会忘记你的!”

多少年来,牛玉儒为与他素不相识的老百姓办过无数实事、好事,可在亲戚中他却“六亲不认”——牛玉儒的5个兄妹,至今全是普通百姓,他二叔家的孩子也大多在家务农。

妹夫几年前下岗,妹妹打来电话求助,牛玉儒说:“这事三哥我不能管,下岗是个普遍问题,你们要自己多想想办法,给别人带个头。”二哥的孩子想找份工作,有人说:“你叔叔在自治区当领导,让他说句话不就行了?”二嫂千里迢迢找来。牛玉儒把二嫂接到家,热情款待。但一听这事,一口回绝:“这样的事不要找我!”二嫂当时就哭了。事情最终还是没办成。最后,孩子靠自己努力,进了一家企业工作。牛玉儒得知后非常高兴。

不少老家的亲戚朋友听说牛玉儒当大官了,去找他办事,他总是婉言拒绝,然后让妻子好好招待,领他们上街逛逛,带上路费,送他们上车。

——《勤政为民好干部 服务百姓贴心人——追忆人民的好公仆牛玉儒》,人民网,2014年4月9日。

【分析与思考】

克己奉公、一心为民是牛玉儒同志的真实写照,他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放在心上,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俨然是老百姓的知心人。作为市长、书记他已经主政一方,拥有了很大的权力,然而面对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却铁面无私,他坚持了作为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想得透、看得淡,绝不动用公权谋私利,绝不动用公产饱私囊。在已经获知身染顽疾的情况下,依然牵挂人民群众,带病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说的不正是他吗?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共产党员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所以,身为共产党员就要做到“克己”,将自身利益抛于脑后;身为共产党员就要做到“奉公”,将人民群众利益铭记于心。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才能使我们党永葆青春,才能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