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内化
熊彼特关于企业家是从事“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的创新者观点,凸显了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和特征,正所谓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而成功的创新必然要求企业家具有战略视野和超前的眼光,对相关行业发展前沿及外部环境具有深刻的认知与把握,在科技迅速发展、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今天尤为如此。这就有赖于富有成效的学习。因此,学习是企业家精神的关键。彼得·圣吉在其名著《第五项修炼》中说道:“真正的学习,涉及人之所以为人此一意义的核心。”
受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沈爱琴在学校受教育时间并不长。
20世纪50年代,农村的读书人非常少,沈家所在的横塘村,也就只有沈爱琴唯一一个小学生。从9岁起,她每天走路到由一座废弃的尼姑庵改建而成的学校上学。她热爱学习,遇到难题不会轻易放弃,身上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加上性格开朗,爱打抱不平,任何事情都冲在前面,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读完五年级,家里无法负担学费,14岁的沈爱琴不得不离开学校,回家帮忙做农务活,每个月挣两分半工。
沈爱琴常说自己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除了陈述自己受学校教育少的事实,也透露出未能实现学校教育梦想的无奈和遗憾。正因为如此,她内心深处对学习和文化有强烈的眷恋,充满了渴望,十分珍惜各种学习机会,并投射到其日常行为中。例如,她非常尊重有文化的人,企业里大家都知道她喜欢三类人,而有学历、有文化的人排在了首位,在民营企业中她很早开始招聘大学生,出资选送骨干到大专院校进行学习,也聘请专家到企业开展讲座培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沈爱琴的学习更多的来自于其工作实践,属于“干中学”,并体现出很强的学习和内化能力。所谓“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顾名思义,就是一边干一边学,即在实践中学习。“干中学”“学中干”意味着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将学习与工作融为一体。古人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和“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就强调了这种思想。基于“干中学”,罗默(1986)的技术外溢模型认为知识具有正的外部性,即“外溢效应”,阿温·杨(1993)的有限干中学与发明的混合模型(hybrid model)认为技术创新和干中学呈相互促进的关系。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之所以称为艺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实践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隐性知识。英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迈克尔·波拉尼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缄默知识、意会知识、默会知识)两类,后者指在行动中所蕴含的无法表述的知识。野中郁次郎认为,隐性知识高度个人化,难以规范化,难以言传,深根于行为本身并受个体所处环境的约束,包括个体的思维模式、信仰观点和心智模式等。
按照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的观点,真正的知识都是经验知识,离开经验谈不上知识;但知识又不一定仅源于经验,还需要理性的实践验证,对某种知识的经验材料进行了验证判断后才会形成知识。哈佛商学院资深教授、现代营销学的奠基人之一西奥多·莱维特也说:“最宝贵的知识既无法传授,也无法进行传递。”隐性知识通常被个体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融入进骨子里的东西,是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存在,但又拥有极强的影响力量,会左右个体的行动和判断。显然,隐性知识的特点决定了管理知识的获得更需要靠“悟”,而“干中学”是远比课堂或书本更有效的促使人“感悟”的学习方式。
人们常说,学历不等于学问,文凭和水平隔着的不止一层纸。沈爱琴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学历不高,更没有所谓的商科背景,但她凭着“干中学”这套独特的学习方法,在长年累月的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和感悟提升,内化成了自己的管理思维,造就了自己独有的知识储备。
“她没有上过学,缺乏系统的学习,知识不是很多。”现任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华说道,“但并不代表她没有文化,她文化领悟能力很强。知识是学习的,但文化是悟出来的。比如说,如何和政府打交道,书本上是没有的,谁来告诉你,就要靠感悟。”
企业家所具有的这种知识学习和内化能力,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比如,和许多企业家一样,沈爱琴有看新闻联播的习惯。每天看了新闻后,她会去研究背后的逻辑,每一段文字、每一个词语,她会认真琢磨,从而判断中央的政策风向。正是由于在长期的“干中学”中日积月累形成的综合学习和内化能力,她能从许多人眼里枯燥的信息中看到不一样的对企业有价值的东西,帮助她提前预测形势、做出正确的决策。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伊始前后的不确定年代里,她能够认清时局,准确判断形势:基于对改革开放政策的坚定信心,沈爱琴做到了无畏前进,敢于突破束缚,在质疑中成长,在打压中忍耐,领导企业披荆斩棘,坚强地活下来。
纵观沈爱琴的创业生涯,她的“干中学”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与各界人士交流,在沟通中学习。
早在沈爱琴接管笕桥绸厂之前,她就做过团支书、妇女主任等工作,与村民们和村里干部打交道,在20岁不到的年龄,沈爱琴每天却要与年龄大她很多的人沟通和调解,她也在这个过程中磨炼了很好的耐心。正是由于这样的性格,之后沈爱琴在为工厂解决各种燃眉之急时,不厌其烦地与相关负责人商谈,解决了原料等很多难题。
除了与村里和工厂里的人打交道,沈爱琴打交道最多的人就是各部门相关领导了。她早早就受到乡镇领导的重视,自己也用出色的工作能力赢得了大家对她的器重。在一次次与不同领导沟通的过程中,沈爱琴锻炼了沟通能力。
第二,向同行学习。
从受命筹办社办厂以后,沈爱琴的办厂经验就开始积累起来,除了与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沈爱琴积极跟同行学习,四处取经。在当年管理社办厂之时,沈爱琴就跟国营大厂的负责人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她慢慢学会了工厂的工业化运作是怎么回事,也积累了工厂生产的一系列流程知识。到了后来接管笕桥绸厂时,沈爱琴不辞辛劳在外奔波,向市内和其他地区的丝绸大厂学习取经,然后用于管理自己的工厂,在实践中切实将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
此外,沈爱琴也常向企业家同行学习。她和鲁冠球、冯根生是好友,更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学习对象。遇到问题的时候,她总去找两位大哥求教。在技改的重大项目上,鲁冠球就曾伸出援手,为笕桥绸厂做担保,用行动支持沈爱琴把企业做大、做强。
第三,在反思中学习。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沈爱琴也十分善于反思自己的工作,在反思中学习。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她会不断去试错、纠错,然后不断地执行,就好比问路、找路、走错路又不断地纠正方向一样。李建华形象地说:“很多人死在那里,就是方向看对了,走的路不对。我总结她,方向大部分是对的,走的路其实有不少是偏的,但前进过程中会总结经验教训,慢慢地纠正回来。”
近年来非常风靡的互联网思维和精益创业理论,都强调了不断试错、快速迭代、在持续迭代中走向完善的理念和原则,不得不惊叹,沈爱琴早就将这种思想应用于其管理实践了。实际上,面对创业新事业中许多未知因素,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经营环境,不可能存在完美的顶层规划和设计,采用总设计师所说的“摸着石头过河”,试错、纠错,可能是低成本的管理决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