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七 水中钙和镁的测定——EDTA滴定法
一、钙的测定
钙广泛分布于天然水中,这是因为水与含钙岩石接触时,在二氧化碳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
因而使钙进入不同类型的水中,但由于钙的主要盐类,即碳酸钙与硫酸钙的溶解度较小,钙在水中的绝对含量并不很大。钙是硬水的主要成分之一。
钙的测定广泛应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可简写为EDTA)容量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一)原理
在pH>12的强碱性溶液中,水样中的Mg2+成氢氧化镁沉淀,Ca2+与酸性铬蓝K指示剂生成红色络合物,加入EDTA溶液后转为EDTA-钙络合物,游离出指示剂本身的蓝色,即为滴定终点。
水样碱度大时,须加入盐酸,经煮沸后再进行测定,否则因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而生成碳酸钙沉淀,使结果偏低。
(二)试剂
①EDTA溶液(2.5g/L):2.5g EDTA(二钠盐)溶于1L水中,用钙标准溶液按分析手续标定其滴定度(mg/mL)。
②酸性铬蓝K-萘酚绿B混合指示剂:5g硫酸钾于研钵中研细,加0.2g酸性铬蓝K和0.3g萘酚绿B,研细混匀,储于磨口瓶中。
(三)分析步骤
吸取50mL水样,注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1+1)三乙醇胺3滴、15g/L氢氧化钾溶液2mL,放置2~3min,加入少许酸性铬蓝K-萘酚绿B混合指示剂,用EDTA溶液滴定到溶液从红色经蓝紫变成蓝色为终点。溶液保留,待测定镁用。
(四)结果计算
式中 T——EDTA溶液对钙的滴定度,mg/mL;
V1——所耗EDTA溶液的体积,mL;
V——所取水样的体积,mL。
(五)附注
①水样碱度大时,须先加入(1+1)盐酸酸化,并加热煮沸,除去二氧化碳,待冷却后按上述分析步骤进行,否则将使结果偏低。
②铁、铝、锰、钛及有色金属离子对本法有干扰。考虑到一般水中这些元素很微,用少量三乙醇胺即可掩蔽。对于干扰元素含量较高的水样可以加入20g/L铜试剂2mL,必要时可以用氰化钾掩蔽,用氰化钾掩蔽时,应另取水样测定镁。
③如果水样中镁含量高,大量氢氧化镁沉淀的吸附作用,将使钙的结果偏低。因此,可在滴完钙后,另取一份水样,预先加入第一次钙所耗EDTA溶液的95%,然后按上述分析步骤进行滴定。
(六)思考题
①水样碱度过大时,如何处理?会给测定结果造成什么影响?
②如何消除水样中铁、铝、锰、铁及有色金属离子的干扰?
二、镁的测定
天然水中镁的来源主要是含镁岩石的溶解,其过程与碳酸钙相似,但碳酸镁的溶解度大,因此高矿化的水中,镁的含量超过钙的2~3倍,而在弱矿化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中,镁的含量一般小于钙,海水中镁比钙含量高。
镁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EDTA容量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一)原理
将已滴定钙的水样酸化,使氢氧化镁沉淀溶解,加入氨缓冲液使水样pH=10,用ED-TA溶液滴定镁。也可以从测定钙、镁合量(总硬度)中减去钙的含量而求得镁的含量。
(二)试剂
①氨缓冲溶液(pH=10):称取67.5g氯化铵(分析纯)溶于200mL水中,再加入570mL浓氨水,用水稀释到1L。
②其余试剂同钙的测定。用镁标准溶液按分析步骤标定EDTA溶液对镁的滴定度(mg/mL)。
(三)分析步骤
在滴完钙的水样中,逐滴加入(1+1)盐酸至指示剂变为稳定的红色,再多加2滴,放置2~3min,加入pH=10氨缓冲液5mL,用EDTA溶液滴定至亮蓝绿色。
(四)结果计算
式中 T——EDTA溶液对镁的滴定度,mg/mL;
V1——所耗EDTA溶液的体积,mL;
V——所取水样的体积,mL。
(五)附注
①酸性铬蓝K亦具有酸碱指示剂的作用,用(1+1)盐酸酸化滴完钙的水样时,随着酸的加入溶液颜色出现蓝→红→暗→蓝→红的变化过程,一定要加酸至出现稳定的红色。
②镁与EDTA反应速率较慢,在临近终点时,要慢慢加入EDTA溶液,并充分摇动。
(六)思考题
①测定钙、镁的pH值分别为多少?如何连续测定钙、镁,试设计一方案。
②分析步骤中加三乙醇胺的目的是什么?还可以用其他试剂取代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