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寻梦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无量剑

元朝至治二年,八月十六,正午,盐官镇

醉仙楼里,说书先生正说得兴起,台下围满了听众,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

“却说这天深夜,盗神唐子风避开看守,入了皇陵,行盗窃之事,这一盗不要紧,引来的却是江湖武林百年的血雨腥风……”

说书先生一拍醒木,众人纷纷叫好。他继续说道:“唐子风对以后发生的事毫不知晓,但他此刻的双手有些颤抖,不单单是因为天气,更是因为手里捧着的这把从墓里挖出的宝剑。虽说粘着一些泥土,但唐子风将手缩起来,用这衣袖一擦,再看这把剑,白森森,闪灵灵,剑脊厚重,有个三尺来长。入手颇有几分斤量,唐子风约摸着得有个七八斤重,不轻不重,轻轻一挥,能清楚地听到雨点斩在剑上的声音,有如凤鸣龙啸,好不清脆。”

这时,天空电闪雷鸣,借着雷光,这唐子风隐约看到剑柄上写了“无量”二字,他不由面色一喜,果然是那把无量剑。

“这无量二字确实有大讲究,佛家说‘四梵行’便是说的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四心依四禅定而修之,则得生色界之梵天。”说书先生继续说道,“说来也怪,这样一把好剑却没有剑鞘,那唐子风思来想去也不得其解,当下打定主意先撤再说。”

“说这把剑究竟是谁的宝物呢?墓主又是何人?且听下回分解。”说书先生一拍醒木,众人纷纷叫好,看这样子,今日这回书算是说到这了,想听的只能明日再来。

于是众人这才纷纷散去,说书先生也开始准备收摊。这时,打人群中走来一人,这人一袭白衣,腰间挂着一块白玉,手里拿着一把折扇,细细打量,真是好一番相貌,面若冠玉,眉似远山,只看一眼便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说书先生看此人气度不凡,却也暗叹上天不公,倒也没多想,遂拱了拱手说道:“不知这位公子有何事啊?”

“先生,”白衣男子施礼道,“不知这无量剑到底在什么地方?”

听闻此言,说书人先是一愣,随即笑了起来,道:“在下只不过是个说书人,又怎知晓武林之事,更何况此事发生在至元年间,距如今也有五十余年了。”

“先生当真不知?”白衣男子追问。

“何止不知,就连这书段,也是家师传下的。”说书人回答。

“那先生的师父肯定知道了,那快带在下去寻尊驾师父吧。”白衣男子有些急切,一把就抓住了说书人的袖子。

说书人象征性地挣了两下,却发现根本挣不开,只得道:“公子休要拿家师开玩笑,家师早已仙逝多年,不过在下可以提前告诉你下回书要说的内容,至于信不信则就要看公子你自己了。”

“先生请讲。”白衣男子微微一笑,一小块银子便神不知鬼不觉地落入了说书人手中。

说书人默不作声地收了银子,心里大喜,说道:“公子请随我来。”于是二人行至一处角落,说书人这才开口道:“传说这无量剑乃是昆仑山正觉寺首任方丈法明禅师所用之剑,经大师巨匠由天外寒铁打制七七四十九天而成,出剑有龙吟凤哕之声……”

不知是得了银子还是别的什么缘故,那说书人竟讲得愈发投入起来,只是讲的皆是些无聊的废话,白衣男子听的兴致缺缺,杳然而去……

但说书人讲得却相当投入,丝毫不察觉白衣男子已经离开,依旧是口绽莲花。

“这无量剑,真正……”只听他这话刚要起头,声音却突然戛然而止,只看到喉间插着的银针在烛火下泛着幽幽蓝光。

杭州,西湖

日色渐薄,残霞夕照,映得一湖橙红,湖中有一扁舟,舟内一人,似坐非坐,似卧非卧,似睡非睡,似醒却又未醒,湖中舟,舟里人,人怀酒,似于水天合一,道法自然。

人道是“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却见一人从西边湖畔踏水而来,伴风而至,她脚尖沾水而不湿,身飘湖面而不沉,真是轻功甚好,身法绝绝。

她一身鲜红,如从残霞中活脱脱蹦出来一般,这女子嘴还未动,声音却已经传入了舟中人的耳朵里。

“师兄,别来无恙啊。”

听得几分大笑,从舟内传出,那声音虽有几分醉意,却十分洪亮:“多年未见,师妹倒是一点儿没变,真是好一个红裙红纱红束带,朱唇未启声先来。”

“多年不见,师兄说话反倒像那些酸儒了。”那女子几息便踏上小舟,却见那船上的人也站了起来。

他身形伟岸,长约八尺有余,三十岁左右,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张四四方方国字面,颇有风霜之色,身穿着灰短布袍,怀中还抱着一坛酒,坛身并不干净,还有灰尘沾染,看来是陈年老酒。

“哈哈”,男子大笑两声,带着些责问调侃道,“贤妹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找愚兄所为何事?”

这话说完,又补充道:“不过咱先说在前面,若是儿女情长、恩怨情仇的,愚兄可是管不了啊!”

“师兄,红菱不是来找你说笑的,你可听最近江湖传闻无量剑即将重现天日么?”女子问道。

“听到是听说了,可再怎么也不就是一把剑,能有什么稀奇。”那男子饮了口酒,不以为然地道。

“兄长怕是不知道这剑的来历。”女子故意激道。

“哈哈,贤妹不必激我,你若是想知道,我告诉你便是。”男子喝了口酒,才说出来这无量剑的来龙去脉,“这无量剑本是正觉寺首任方丈法明禅师的佩剑,据说是用打造佛门至宝降魔金刚杵剩下的那块寒铁锤炼而成,这寒铁除了打造出一把剑,却还有一枚令牌,其名为法华令。”

“师兄,这法华令?”女子心中颇为疑惑。

男子闻言,反问道:“师妹,正觉寺有三大宝地,你可知道?”

“大藏楼、般若院、镇魔塔,我自然知道。”女子回答。

“对也不对,”男子悠然道,“师妹说的是正觉寺对外宣称的,其实正觉寺真正的三大宝地是大藏楼、镇魔塔、楞严阁。”

“莫非……”女子眼睛一亮,好像想到了什么。

“不错,这法华令传说就是进入正觉寺楞严阁的钥匙,而这楞严阁,可是藏了不少古时候的心法武学,传说更是有长生之密。”说罢,男子长叹一声,“只可惜,法华令早已遗失,正觉寺如今也是空有宝山了。”

女子闻言,不解道:“难道那帮和尚难道不会直接拆了那楞严阁?”

“你有所不知,这楞严阁乃是五百年前一金身罗汉传法时所建,以楞严经加持,所谓楞严灭而诸法尽,楞严不灭而正法现前。”男子解释道。

“也就是说,拆不动!”男子怕其师妹还是听不明白,干脆直接了当地道,“五百年来,不止有多少偷神盗圣想撬开楞严阁,皆是无功而返。

据说前朝有位皇帝为求楞严阁中的长生之密,特地拉来十二门子母连环炮对着轰,也愣是没轰开楞严阁的大门。”

“原来如此。”女子闻言,若有所思。只听她道:“既然如此,法华令好像才是人们应该追逐的对象,那无量剑除了是件利器似乎也真没什么价值了。”

“师妹此言差矣,这无量剑始铸之时,法明大师便将释迦牟尼的一块佛骨舍利一同铸在剑柄之中。”

“佛骨舍利?”红衣女子沉思良久,道:“这东西确实是好宝贝,不过也只是对于和尚们来说比较重要,对于我们恐怕也算不得什么。”

“贤妹休要小瞧了这佛骨舍利,那释迦牟尼乃是成圣作祖的人物,他的佛骨,焉有无用之说?”男子接着说道:“二十年前,正觉寺第十八任方丈玄集禅师就是因为参悟到这佛骨舍利中的《释迦明灭功》,一日之间由武道大宗师登临陆地神仙之境,不可谓不厉害。只是可惜……”

“可惜什么?”

“十二年前中原武林的那一场大乱,竟使得远在昆仑的正觉寺也受到波及,无量剑,和法华令一样,皆无下落。”男子皱起眉头,“实话说来,最近确实有不少人在打听无量剑的下落,不管是不是谣传,江湖或许又要再起风波了。”

男子话音刚落,只见数柄飞刀破空而至……

“师妹小心!”男子断喝一声,手中酒坛脱手而出,轰然碎裂,酒液四溅,竟在半空中化作一道无形的气劲,将飞刀尽数震落。与此同时,女子身影一晃,红影飘忽,手中软剑轻振,一道剑光闪过,直指暗器来处。

只听“嗤嗤”数声,岸边柳树枝叶狂颤,数道黑色身影横飞出去,直接气断身亡,倒地不起。

唯有一黑衣人暴退数步,但口中也是鲜血狂喷,身形一晃便要遁走。

“哪里走!”女子娇叱一声,身形疾掠而出,瞬息之间便已欺近黑衣人身侧,纤指疾探,封住其肩井大穴,将他牢牢擒下。

男子负手踏步而来,目光如电,冷冷道:“什么人指使你们?”

黑衣人咬紧牙关,不发一言。段红菱轻轻一笑,指尖微动,黑衣人立时痛得冷汗直冒,面色煞白。

“哼!不愧是江湖人称离凤的段红菱,手段果然高明,不过你们也别白费力气了。”黑衣人咬牙道,“我们接了任务,就绝不会透露半个字!”

“哦?”男子冷笑,“那你该知道,萧某有的是办法让你开口。”

黑衣人冷冷道:“我一介无名小卒,能在掌里乾坤萧社平的手中留个全尸,也算是稳赚不赔了。”

黑衣人眼中蓦地闪过一丝决绝,身形猛然一震,嘴角溢出一丝黑血,竟是服毒自尽!

段红菱蹙眉:“这些人宁死不屈,看来背后的主使非同小可。”

萧社平沉吟片刻,道:“这些人既然敢在杭州动手,显然是对我山河会的行程了如指掌,莫非……”他目光一凛,似乎想到什么,“红菱,我需暂时留在杭州,你应先去正觉寺探探。”

段红菱点头:“师兄放心。”

二人如何计较暂且不表,单道上边说的那白衣公子,此人是谁?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