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前途出国留学指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美国中学

第一节 学校介绍

为什么选择去美国读中学?

文/廉景丽

自从开始从事美国中学留学业务,便不断被人追问:“为什么要去美国读中学?”“在国内上国际班、国际学校不好吗?”“去美国读中学就能保证上常春藤吗?”必须承认的是,不管在哪里读书,都不能保证升入常春藤名校,但是在美国读中学,除了升学上的优势,还可以获得未来在职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软实力。不管读什么样的大学,也只有几年而已,人与人之间巨大的差异只有在毕业后超过30年的职业生涯中才能得到体现。而在职业生涯中,有些能力或素质远比学业成绩要重要。下面就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样的中学教育造就了比尔·盖茨、乔布斯和扎克伯格等虽然大学辍学却依然创造出伟大企业的时代精英。

首先说说美国中学的课程体系。美国中学实行学分制,修满一定学分后就可以毕业。在美国,没有一套标准化的文件要求中学生必须上哪几门课,每个学校会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来设置自己的课程体系。大多数学校要求修满20-23个学分才能毕业。在这20多个学分里,学生可以选择必修课、选修课,以及大量的高难度课程——AP课程或荣誉课程。因此,美国中学没有一个清晰的班级的概念,同一年级的孩子可以选择不同难度的课程。举例来说,同样是11年级的学生,同样选择了数学课,但难度会有很大不同,学生在不同的课堂上学习不同的内容。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选择大学难度的课程,这就是AP课程或荣誉课程。

AP课程,即大学先修课程(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是供出色完成普通高中学习任务的优秀高中生提前进行大学专业学习的一种课程。简单来说,就是把大学的课程提前到高中来上。优秀高中生在中学期间就可以学习大学一二年级的学术性课程。这样的理念和国内是明显不同的。有天赋的学生甚至可以提前修完大学的课程,而在某方面没有天赋的学生,也可以很好地完成低级别的课程,从而有更多时间去寻找自己真正擅长的领域。扎克伯格能在大学低年级就创建Facebook,无疑和他的各种兴趣在中学阶段得到良好发展有关。

除了充分发掘学生的天赋并给予充分发展的机会,这样的课程体系更有利于孩子快乐成长。现代的“幸福理论”认为,人只有做自己擅长并喜欢的事,才能获得幸福。而这种选择的权利和幸福的感觉,往往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业这么久,这样的孩子见了不少,但是最近认识的一个男孩却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这是一个有多动症的学生,从小在学校就不受老师欢迎,不仅学习不好还经常惹祸,家长也承担了很大的压力,无奈之下送到美国读高中。出人意料的是,到了美国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因为选择了喜欢的课程和课外活动,孩子变得积极乐观,在和妈妈沟通时,甚至谈到了对自己未来学业的规划。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一个学生能迸发出巨大的学习动力,美国中学的教育模式不得不让人敬佩。

其次,美国的中学,尤其条件比较好的私立中学,往往会开设大量的课程。比如,大家熟知的菲利普斯安多福中学开设了包括环境科学、心理学、哲学和宗教、汉语在内的超过300门课程。那么,这么多的课程是可以随便上的吗?当然不是。学校会明确哪些是必修课,哪些是选修课,哪些课程是达到一定要求才能上的。而大学在录取学生时,往往也有相应的要求。以普渡大学为例,学校要求申请者在高中阶段完成以下课程的学习:8个学期数学、6个学期实验科学(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天文、生理学等等)、8个学期英语、6个学期社会科学和4个学期外语,对申请工程院的学生还要求必修一些相关的AP课程。

在保证了必修课,也就是学生形成基本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大量的选修课给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跨界已经成了常态,美国的孩子从中学阶段就可以接触到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领域,这大概就是美国能够产生这么多创新型公司的原因之一吧。

最后,美国中学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软技能。在美国,授课和考试形式非常多样。各种小组作业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各种论文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各种报告培养了学生做PPT的能力;各种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的领导力……各种能力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秉持着同样的教育理念,美国大学在招生过程中除了硬性的成绩单和标准化考试成绩,对各种软技能也提出了多种要求。

我常常听到有学生问如何在材料里体现领导力。我的回答是,如果你参加了足够多的活动,那么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在美国读中学,会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从而具备更多软技能。事实上,这样的软技能带给这些学生的远远不止升学上的优势。

美国中学的基本类型和选择标准

文/张紫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选择在中学阶段就送孩子到美国接受教育,但是面对美国近万所私立中学,如何在其中作出明智的选择?按照排名择校太随意,人云亦云又太盲从,这两种方式对孩子来说都是不负责任的。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深入了解学校特点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学校才是合格父母的明智之举。理性抉择需要掌握准确和有效的信息。我们整合美国中学的有效信息,结合近年来留学申请中积累的经验,为有意申请美国中学的同学和家长提供信息参考和申请建议,希望能帮助大家作出正确的选择。

美国的中学分为公立中学和私立中学两类。公立中学主要服务于美国公民,所以原则上是不接收国际学生的。中国学生如果想入读美国中学只能选择私立中学。美国私立中学作为美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被认为是为美国优秀大学培养杰出学生的摇篮。美国的私立中学有很多种。按照住宿形式,分为寄宿中学和走读中学;按照性别,分为男校、女校和男女混校;按照学校背景,分为宗教学校和非宗教学校。通常多数中国家长在选择学校时,会从住宿形式方面进行考虑,着手选择寄宿类中学或走读类中学。在住宿形式确定后,再考虑其他的性别及宗教因素。

(一)寄宿学校VS走读学校

对于家长来说,寄宿学校的概念很容易理解,即学生学习和生活都在校园内完成。寄宿学校学生的生活圈子相对固定,每天接触的人也仅限于老师和同学。寄宿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相对比较严格,除了每天固定的上课时间外,对学生每个时间段的生活都有明确的安排,比如起床、吃饭、自习、课外活动、熄灯等。学生所有的学习和生活,包括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和课外俱乐部都要在老师和教职员工的监督和控制下在校园内完成。学校会在固定的时间带学生去校外超市或者商场购物。

和寄宿学校相比,走读学校最大的不同在于学生需要寄宿在美国人的家庭里,每天由寄宿家庭的父母负责孩子的一日两餐(早餐或晚餐),并接送孩子上下学。住在寄宿家庭需要和家庭的成员相处,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情商。同时,由于走读学校对于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不像寄宿学校那样丰富,所以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的规划能力,同时具有时间管理能力。学生除了要安排好自己在学校的学习以外,还需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和寄宿家庭的相处上。这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绝对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寄宿家庭也会在学习和生活中给学生很多帮助,带学生参与各项家庭活动,以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融入美国社会。

(二)男校、女校及男女混校

在美国,男女分校教学是私人学校和教会学校的传统,特别是在中等教育阶段,单一的男校或女校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国内,多数的学校均为男女混校,所以很多家长对单一性别学校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和认知。相对于男女混校来讲,男校或女校创设的单一环境更有利于学生们专注学习。对于中学阶段的孩子来说,青春期的冲动往往会使他们更重视和异性的交往,从而忽视了自身学智的发展。而在单一性别的学校中,学生可以减少“异性相吸”所带来的干扰,减少青春期躁动的影响,从而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知识。除此之外,男校或女校尊重男女在认知发展模式上存在的差异,因“性”施教,能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扬长避短。男女合校往往把男生或女生作为一个受教育的整体来实施教学,其结果往往是影响了对他们天生具备的性别优势的开发。再者,男校或女校简约的环境能帮助学生建立自尊与自信。在单一性别的校园环境中,没有了异性的“干扰”,学生淡化了性别意识,更容易建立起自尊和自信。美国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在男校或女校上过高中的学生教育志向较高,上名牌大学的几率较高,在政治、社会活动中更活跃,对学校的满意度也更高。

美国的男校或女校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很注意让学生与异性交往。地理位置比较近的男女学校之间会建立联谊关系,会联合举办一些男女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学生家长大可不必担心子女在单一性别的高中就读会影响其日后与异性的交往。

(三)宗教学校与非宗教学校

美国的宗教学校与非宗教学校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无明显的宗教背景。宗教学校一般在建立之初都是由当地的宗教团体或教会筹资创办的,采用宗教的理念及管理模式,并开设一些宗教课程、有定期的宗教活动。但这类学校并不要求在读学生一定要信仰该宗教。由于大多数的宗教学校都是由教会资助、社会团体出资或是教友捐款而筹建的,目的在于普及教育、互相帮扶,没有太多盈利色彩,所以相对于非宗教学校费用会便宜一些。宗教学校还会开设一些宗教课程和举办一些宗教活动,有利于国际学生了解美国社会文化。宗教作为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美国生活和融入美国社会需要了解和学习的内容。

总的来说,美国与中国的中学在学校分类、教育体制等很多方面有很大区别,学生在择校时要充分意识到这些区别,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同时,在择校时还有许多具体因素需要考虑。

(一)学校规模

包括学校的学生人数、占地面积等。有些寄宿中学学生数量不足百人,这样的学校学习氛围会较差,对有些中国学生来说,心理落差会比较大。有些学校校园面积很小,各种教学设施不完备;有些学校面积虽然大,但是教学区域不集中,学生住得很分散,相互之间难以交流。因此,学校规模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不容忽视。所以,择校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职业发展等综合因素来做匹配。

(二)地理位置

学校的声望、资源和影响力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如果学校周围文化氛围浓厚、设施齐全,则会让学生沉浸其中,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动力,也会对他们的成长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国际学生而言,学校的地理位置还会关系到其入学的方便程度。对于大部分国际学生而言,除了第一次到校时是由家长陪同外,之后大都是自己乘坐飞机到达学校所在地,如果需要进行多次转机,就会对孩子造成诸多不便。有的孩子自控能力弱,消费习惯不好,就不太适合去繁华的大都市;有的孩子有自己心仪的大学,如果在心仪大学周边选择高中,那么在中学阶段就会有机会和该大学产生交集,从而增加将来被该大学录取的几率;还有的孩子因为身体和健康原因,对气候和自然环境有特殊要求。

(三)课程设置

美国的高中实行选课制,基础课程都差不多,体育活动、社团活动和选修课程却各有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来挑选。比如,佛罗里达州的学校开设水上项目的体育课程会多一些,而北部地区的学校开设滑雪项目的多一些。总之,有针对性的挑选课程,孩子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更快地融入学校的生活并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有机会参加相关竞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四)AP课程的数量

AP课程是美国大学预修学分课程。很多学生认为AP课程修得越多越好,其实不然。AP共有22个专业、37门课程,包括生物、微积分、化学、经济、心理学、历史、法语、西班牙语、西班牙文学、德语、法国文学、艺术史、音乐理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心理学等课程。AP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所讲解的知识点密集,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基础。学生在经过系统、连贯的学习之后才能够达到AP考试要求。AP考试采取5分制。一般3分以上的成绩即可被大多数大学接受,并且可以在选修相关专业时抵扣大学学分。但哈佛大学等一些顶尖大学要求4分或5分才能抵扣大学学分。这一指标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实力。

但是AP课程选得再多,没有自己擅长的科目也无济于事。而且AP课程只能反映学生的学术能力强弱,并不能反映其他方面的能力,在申请大学时,学生也可能会因为综合能力不足与名校失之交臂。另外,如果AP课程的成绩不好,还有可能拉低GPA。总之,对于AP课程,应进行理性选择,要根据家庭期望或孩子的兴趣爱好、发展方向等因素综合考虑。

(五)国际学生比

美国的私立中学甚至常青藤名校都追求学生的多样性。因此,学生在选校的时候就要关注这些国际学生中中国学生的数量。如果中国学生的比例比较高,尽管这样可以让学生减少身处异国他乡的孤独感,但同时也很有可能影响自身的语言提升,最终影响学习和生活。

(六)SAT平均分和升学情况

学生的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俗称“美国高考”)平均分和往届毕业生考取哪些大学,也是选择美国高中时的重要参考指标。当然,这个也不能绝对说明一个学校的质量。本土学生居多的学校可能不如中国学生较多的学校的SAT平均分高,因为中国学生通常会利用寒暑假回国进行SAT课程的培训,SAT成绩必然更突出。另外,美国本土学生在申请大学时的录取比例很高,他们可以凭借体育或艺术方面的特长得到录取,同时美国学生更愿意选择在本州就读等因素也应当考虑在内。

(七)入学要求

美国各学校招收国际生的标准各不相同。有些学校需要托福100分左右和SSAT(美国中学入学考试)80%左右的成绩,有些学校接受TOEFL JUNIOR或SLEP(美国中学英语水平测试成绩)测试成绩。并非招生要求越高的学校就越适合学生。托福考试的词汇量要求在1万左右,SSAT考试的词汇量要求在1.4万左右。这两项考试对初高中学生而言都非常有挑战性,学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训练后方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所以家长在帮助孩子择校时,要根据自己孩子目前的英语程度、能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英语的热情等多方面因素作出正确的学习规划,并决定是准备托福、SSAT,还是准备TOEFL JUNIOR或是选择有ESL(第二语言为英语的语言水平测试)课程辅助的学校。这样既能保证申请学校时的成功率,也能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和学习生活。

(八)是否被当地教育部门承认

美国私立学校众多、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并非每所学校都被教育部门认可。所以,家长在申请时一定要做好查询工作,以免入读不正规的学校。

美国的私立中学没有官方排名,大家在选择学校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孩子和学校的契合度,而非只看学校的情况。美国大学在招收学生时,更看重的是多样性,会从各所高中招收最优秀、最自信、最有潜力的学生。所以,选择一所适合孩子的、能够发展孩子潜能的学校尤为关键。

以上这些都是选择美国中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磨刀不误砍柴工”,在申请美国中学之前要尽可能多地掌握相关信息,全面了解美国中学的实际情况,或者咨询专业、权威的留学机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少走弯路,才能结合自身的条件作出客观评估,从而申请到适合自己的学校,为将来的留学生活开个好头。

寄宿中学与走读中学对比分析

文/吴丽萍

根据住宿方式的不同,美国的私立中学分为寄宿高中(Boarding School)和走读高中(Day School)两种。

一、基本情况

寄宿学校提供学生宿舍,国际学生可以选择在学校吃、住、学习,由学校充当学生的监护人。根据住宿时间的长短,寄宿学校又分为全寄宿制学校和半寄宿制学校。

全寄宿制学校(All Boarding Schools)要求所有学生必须住校,住校时间为每周七天;而在半寄宿制学校(Boarding-Day Schools),学生可自主选择住校或走读的方式,如果住校的话,又可选择五天寄宿制学校(5-Day Boarding Schools,即平时住校、周末回家)或七天寄宿制学校(7-Day Boarding Schools,即完全寄宿的学校)。

走读学校是国际学生在学校读书,在美国家庭或自己的亲朋好友家里寄宿。通常情况下,国内或者国外的机构会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并按照要求给学生寻找合适的寄宿家庭。寄宿家庭对机构负责,机构对孩子负责。

二、两类中学的区别

两类中学的区别比较大,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和实际需要自主选择。

(一)学习环境

私立寄宿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比较严格。大多数私立寄宿学校都会安排宿舍辅导员在学生晚自修时进行学习辅导。学校的教师或宿舍监管人员也会给予学生很多的关心和照顾,从而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学习及校园生活。同时,学生吃住都在学校里边,安全问题也可以保证。在封闭的学校生活圈内,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单纯,更容易建立长久的友谊。

走读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相对松散一些。中午放学后,学生做完社团活动就可以自行回家。相比寄宿学校,寄宿家庭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影响要弱一些。如果学生自制力差,晚上会在网络或者电视上花费较多时间。

(二)申请难易度

私立寄宿学校具有接纳国际学生的住宿条件,在面向国际招生方面开始得比较早,在宣传方面做得也比较好。但美国的寄宿学校就那么几百所,可容纳的名额有限,而且大家都倾向麻省、宾州、加州等州,申请的竞争压力比较大。另外,大多数学校都要求托福、SSAT语言成绩。

走读学校在全美的27,000多所私立学校中占90%。在同等情况下,学生申请到优秀走读学校的范围更大、机会更多,而且不是所有的走读学校都要求标准化语言成绩(顶尖私立走读学校除外),学生可通过SLEP考试替代SSAT、托福考试,申请难度降低不少。

(三)学费高低

从经济因素的角度来考虑,就读走读学校更加实惠。

寄宿学校每年的费用在4-5万美元左右,而第一年由于需要增加ESL课程,还要额外再收5千美元。而走读制学校,尤其是教会走读制学校(占私立走读学校的80%)的费用在每年2-3万美元之间(含学费、寄宿家庭费、监护人费等),比就读同学区寄宿学校节省1万美元左右。

为什么走读学校的学费比寄宿学校低呢?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80%的私立走读学校都是由教会支持成立的,主要为其附近的教民子女服务;二是走读学校的课外活动类别较寄宿学校少,尤其是马术、珠宝设计等贵族式运动或选修课比较少;三是走读学校的师生比例、学校规模和教学成本相对寄宿学校要低很多。

(四)ESL课程

ESL课程指的是为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生专门设置的英文课程,只有国际学生需要参加。寄宿学校提供ELS语言课程,这对学生迅速适应学校的课程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走读学校以本地学生为主,大多数学校都不提供ESL课程。学校要求申请的学生要有基本的语言能力,SLEP考试分数在51分以上或者TOEFL考试分数在70分以上的学生基本上就能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五)国际学生比例

寄宿学校的国际学生比例大多在15%左右。国际学生的比例较多,难免会出现中国学生扎堆的情况。走读学校以本地学生为主,学校里国际学生的比例在1%左右。国际学生少,能促使学生尽快融入本地学生群体和氛围当中。

很多家长担心中国学生扎堆的情况,但是希望家长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结合孩子的适应能力来思考问题。把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空降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让孩子在承受强大的学习压力的同时,迅速转换思维方式、适应美国的生活,是不是有点太过残忍?如果孩子在美国有位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同胞同学或许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当然,择校时确实应该将中国学生的比例作为重要标准来参考,但同时需考虑孩子的语言基础和适应能力,从而作出更为理性的选择。

(六)校园活动与学校设施

寄宿学校有很大的活动面积,设施完善。学校有着丰富的体育、娱乐和医疗设施,可以开展很多户外活动。周末活动更是丰富多姿,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但寄宿学校大多数地处郊区或者离城区比较远,周边的居民很少,校内提供的用品相对较贵,不过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到城里购物。

走读学校的面积一般在50英亩以下,多位于城镇中心,交通便利,方便学生购物和使用公用设施。缺点是学校规模小,活动设备没有寄宿高中多,不方便开展户外活动,有的学校还要和其他学校共用一个操场,而且周末几乎没有校园活动。

(七)交通问题

寄宿学校大多在郊区,学生吃住都在学校,不存在交通问题。走读学校的学生可以选择乘坐校车上下学,如果寄宿家庭附近没有校车,可由寄宿家庭接送,只是需要学生承担相应的费用。

(八)了解美国文化

寄宿中学的学生可以更多地接触校园文化。学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的课外活动、选修课程的种类也非常多。走读中学的学生一放学就要回到寄宿家庭,他们所接触到的文化更多的是社区文化,包括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等,这有利于学生迅速提高语言能力、了解美国文化、结识更多的朋友。

(九)假期去处

美国学校的假期很多,全年365天中上课的时间只有180天左右,除了暑假、寒假、春假,还有各种短假。走读学校的学生可以继续留在寄宿家庭,参加节日庆典,感受文化氛围,不会产生“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在寄宿学校,如果假期较短,学校会安排国际学生到老师、同学家中做客;长假期间,学校大多不负责学生假期的活动安排,也不承担学生放假期间的监护义务,此时国际学生大多会选择回国。

(十)参加培训班

11、12年级的学生要准备托福、SAT考试,为申请美国大学做准备。走读学校位于市区,学生如果想参加培训,可以选择社会培训机构;而寄宿学校不一定会开设相关培训班,学生如果想要培训,可能就需要自学或者利用暑假回国学习。

其他像AP课程设置、师生比例、课外活动多寡两种学校的差别不大,就不再一一赘述。

(部分文字参考卢巍老师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发言,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