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用教材:审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

考情分析:本节是本章的基础。考查重点为审计抽样的适用范围和抽样风险的具体内容以及系统抽样和非系统抽样的差异等。

学习建议:适当记忆并理解本节内容,着重理解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审计抽样的适用范围和抽样风险的具体内容等。本节内容是审计抽样的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的理论基础。

一、审计抽样的定义(★)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100%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册会计师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审计抽样可以使注册会计获取和评价项目某一特征的审计证据,有助于形成有关总体的审计结论。

知识拓展】总体是指注册会计师从整体数据中选取期望得出结论的样本数据集合。

审计抽样具有下列三大基本特征。

(1)检查样本小于总体,即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2)随机性,即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3)目标明确,即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交易或账户余额的某一特征。

此外,审计抽样并不是在所有的审计程序中均可以使用,注册会计师应明确审计抽样的适用范围。

审计抽样的适用范围如表4-1所示。

表4-1 审计抽样的适用范围

名师点拨 ……………………………………………

在理解并记忆审计抽样概念的基础上,明确审计抽样的适用范围,其适用于控制运行留下轨迹的控制测试程序和实施细节测试的实质性程序,反之其他情况均不适用。在明确其适用范围的基础上,还应结合审计程序,正确识别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测试程序包括哪些内容,实施细节测试的实质性程序又包括哪些内容。

例题1·多选题】下列审计程序中,可以采用审计抽样的有( )。

A.应收账款函证

B.实质性分析程序

C.存货计价测试

D.风险评估程序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审计抽样的适用范围。在审计程序中,并非所有审计程序都能使用审计抽样,在风险评价程序中就不适用;在实质性程序中,审计抽样也不适用于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在控制测试程序中,当控制的运行未留下轨迹时,审计抽样也不适用。所以B、D选项错误。

答案】AC

二、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在实施审计程序中,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可能会影响注册会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还可以通过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检查的确定进而影响审计风险。

(一)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于如果对整个总体实施与样本相同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的风险。而抽样风险在不同的审计程序中的表现形式不同,抽样风险类型以及对审计工作影响,如图4-1所示。

图4-1 抽样风险的类型及影响

1.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信赖过度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

(1)信赖过度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即样本结果支持注册会计师计划信赖内部控制的程度,但实际偏差率不支持该信赖程度的风险。

(2)信赖不足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即样本结果不支持注册会计师计划信赖内部控制的程度,但实际偏差率支持该信赖程度的风险。

表4-2给出了信赖过度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举例。假定在控制测试中注册会计师设定的可容忍偏差率为5%,而根据样本估计的总体偏差率和实际总体偏差率分别为3%和7%。当估计总体偏差率低于可容忍偏差率(3%<5%),而实际偏差率高于可容忍偏差率(7%>5%)时,即存在信赖过度风险;当估计总体偏差率高于可容忍偏差率(7%>5%),而实际偏差率低于可容忍偏差率(3%<5%)时,即存在信赖不足风险。

表4-2 信赖过度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举例

2.细节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细节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误受风险误拒风险

(1)误受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

(2)误拒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风险。

表4-3给出了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的具体构成情况。即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却存在时,产生了误受风险;而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却不存在时,产生了误拒风险。

表4-3 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

由此可见,有抽样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控制测试中的信赖过度风险和细节测试中的误受风险,它们的存在通常会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即影响了审计效果;另一方面,控制测试中的信赖不足风险和细节测试中的误拒风险,它们的存在通常会导致注册会计师采取额外的审计公司,即影响了审计效率。但是无论是哪种抽样风险均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即样本规模小则抽样风险大,反之则抽样风险小。因此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来降低抽样风险。

(二)非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由于任何与抽样风险无关的原因而得出错误结论的风险。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有下列几个原因。

(1)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与测试目标不适合,如,注册会计师在测试银行存款完整性认定是将银行存款日记账界定为总体。

(2)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定义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如,注册会计师在测试现金支付授权控制的有效性时,未将签字人未得到适当授权的情况界定为控制偏差。

(3)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例如,注册会计师通过实地盘存来证实其计价的合理性。

(4)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例如,注册会计师误解审计证据或对发现误差的重要性判断失误,可能导致得出错误的结论。

(5)其他原因。由于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因而非抽样风险是可以降低、消除或者防范的。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来对审计工作进行适当的指导、监督和复核,以及对审计工作的适当改进等,可以将非抽样风险降至最低。此外,非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无关。

名师点拨 ……………………………………………

简单来说,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相关,而非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无关。注册会计师无论是在控制测试还是细节测试时只需要确定样本均会面临着抽样风险,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信赖过度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而细节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应该明确理解,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影响审计效果,而信赖不足风险和误拒风险影响审计效率。

例题2·多选题】(2014年真题)下列有关抽样风险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误受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影响审计效果

B.误受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效果

C.误拒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效率

D.误拒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影响审计效率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的相关内容。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影响审计效果,而信赖不足风险和误拒风险影响审计效率。所以B、D选项正确。

答案】BD

三、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是指必须同时具备随机原则选取样本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两个特征的抽样方法。不同时具备这两个特征的抽样方法称为非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如表4-4所示。在实务中,无论是统计抽样还非统计抽样,两种抽样方法都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设计、实施和评价样本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并运用职业判断。

表4-4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优点和缺点

名师点拨 ……………………………………………

选择抽样方法时主要是考虑成本效益,但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并使用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此外,对选取样本项目实施的审计程序通常与使用的抽样方法无关。

例题3·单选题】(2013年真题)下列有关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并运用职业判断,确定使用统计抽样或非统计抽样方法

B.注册会计师在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方法之间进行选择时主要考虑成本效益

C.非统计抽样如果设计适当,也能提供与统计抽样方法同样有效的结果

D.注册会计师使用非统计抽样时,不需要考虑抽样风险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相关内容。注册会计师使用非统计抽样时,必须考虑抽样风险并将其降至可接受水平,但无法精确地测定抽样风险。所以D选项错误。

答案】D

四、统计抽样方法(★)

注册会计师使用的统计抽样方法主要包括属性抽....、变量抽样....以及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抽样)。属性抽样是一种用来对总体中某一事件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变量抽样是一种用来对总体金额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而概率比率规模抽样是运用属性抽样的原理得出金额表示的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表4-5给出了统计抽样方法的适用测试、测试特征以及测试目的的具体情况。

表4-5 统计抽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