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最好的自己在一起(《最熟悉的陌生人》解析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人生的真相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我才认识到,

所有痛苦和情感的折磨,

都只是在提醒我:

活着,不要违背自己的本心。

今天我明白了,

这叫做“真实”。

——查理·卓别林写于七十岁生日,选自《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却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很多畅销书教人们怎么适应这个世界,并且脱颖而出。其中,有的书教人们如何观察和认识他人,以便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游刃有余,这些书把他人不易察觉的小表情、小动作逐一分类讲解,让你可以瞬间看透人心,让周围的人和事尽在你的“掌控”之中;有的书教人们如何包装自己,按照人们的不同目的,给出一套“正确的”说话方式和行为方式,让不懂上流社会礼仪的人,也能扮出地道绅士的派头。

拼命地读心,读的是他人的心;尽力去假装,装的是给他人看的样子。我们需要这样仔细研究他人然后再费力装扮成另一个人吗?我们在了解别人真实想法或者伪装成虚假自己的时候肯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为什么就不愿意多花些功夫读读自己的心、研究一下自我呢?真实的自我就那么不好吗?

我有抑郁症,你能看出来吗

2014年8月11日,以喜剧形象带给全世界观众无数欢声笑语的正能量演员罗宾·威廉姆斯于家中窒息自杀,死因疑为抑郁症,这一消息传出后举世震惊。很多人在听说他死讯的时候都不敢相信地问:“他平常看起来很快乐啊?”与罗宾合作过《默克与明蒂》的加里·马歇尔说,“罗宾无疑是个喜剧天才,他是我所在影视圈中遇到的最有才华的表演者之一。他让每个人都快乐,唯独不能让自己开心。”这正是罗宾的悲剧所在。

罗宾生前极为重视隐私,再加上他在公众场合表现得和电影中的人物一样乐观无私,因此人们难以把对他本人的印象和他在屏幕上塑造的喜剧形象分清。在世人眼中的他是最具有乐观精神的,怎么可能抑郁?谁知罗宾一直努力维持的快乐外表只是一个骗局,不仅别人不知道他患有抑郁症,他连自己都骗过了。尽管已经被抑郁症折磨多年,但他从来不愿意正视,更不可能积极配合治疗。所有人包括他自己早已习惯性地认为他就是那个永远逗别人笑而自己却没有烦恼的人。也许他自己都接受不了那一幕:当他走进咨询室,向心理医生痛哭流涕地讲述他的烦恼时,医生反而以为他在演戏被逗得哈哈大笑。

知名作家、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他的文章里说过,伪装的快乐也是一种精神的分裂,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分裂,也是理智与情感的分裂。所有的分裂都会造成我们人格力量的虚弱,甚至最终会将我们撕裂。直到死前的几天,罗宾依然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继续工作,继续做一个好爸爸——为他的女儿庆生。直到以这样一个令人惋惜的方式离开人世,罗宾从未停歇过努力深入各种角色,把每一次演出都当作体验真实的人生。他的表演真挚动人,这源自于他一直投入进他人的种种人生。

波兰的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曾说,他的电影之所以有感染力,一个关键的原因是,他经常无情地分析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的解释是,必须搞清楚自己,才能懂得别人的故事。然而,罗宾刚好相反,他沉浸于他人的人生和伪装的快乐中,忘掉了自我。他潜意识层面的“悲观自我”和意识层面的“乐观自我”已经处于严重分裂的状态,而且正是他自己一步一步让那个世人和自己都更容易接受的“乐观自我”主导了整个人生,侵占了内心那个委屈、痛苦和难过的“悲观自我”应有的空间,结果“悲观自我”最后的反抗毁灭了一切。

真实的自我有那么糟糕吗

多数人找心理医生,一开始谈论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其实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将焦点调回到自己身上。很悲哀的一点是,很多人关注的都不是自己,或者不是真实的自己。如果罗宾能够更多聚焦在内心,尊重并关心自己的感受,也许他就不用一直生活在神话和“完美自我”里,直到生命结束。《灵魂的黑夜》一书的作者托马斯·摩尔认为,最好的治疗是拉近一个人与他的人生真相的距离。假如这个人彻底拥抱了他的人生真相,那就是最好的人生境界了。

每个孩子刚来到人世的时候,都会自然地表达自己。饿了会哭,高兴了会笑,不高兴会发脾气;可是随着不断成长,他反倒放弃了最天然的反应,义正言辞地指责起真实的需要。高兴了不敢开怀大笑,不高兴了不但不能哭,还要使劲装笑;长成什么样都不觉得好,非要改成和某些模板一样。这些扭曲的反应,一定会让心理出现焦虑和不安。

大师们都说,成功的最好方法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但是你都不了解自己还怎么做自己呢?一个失败的医生,没准做律师倒很不错;一个以为自己只能一辈子看别人脸色的高级苦力,其实更适合当个小老板;迷恋高冷的富二代、以为唯有那样才能幸福的姑娘,骨子里喜欢的却是一个暖男……卖力地为难自己,总是活得纠结和痛苦,有意思吗?

我们也许没注意过,像罗宾·威廉姆斯那样内外不一致的人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多。他们就像罗宾·威廉姆斯一样,意识中向往的“我”太好,实在不忍心毁掉它,最后牺牲掉的往往是那个真实的“我”。

发现真实的自己

真实的我究竟在哪里?什么样子?我们能发现它吗?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潜意识是认知自我的新视角,也就是说真实的我隐藏在潜意识里。通过深刻的自我反省,可以将掩盖我们真实感觉和动机的层层迷雾看透。果然如此吗?这种反省,对于普通人来说恐怕是很困难的,连心理大师弗洛伊德都说:“一个精神分析学家的任务就是,将潜意识里的东西带到意识内。”也就是说,只有高明的专业心理医生才有这个能力帮你看破潜意识。但也有研究表明,对于发现自己这件事,还是自己来做最为有效。那么,普通人如何才能在自我认知的路上走得更远?

社会心理学家提摩西·威尔逊博士沿着弗洛伊德的脚印继续研究,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概念:适应性潜意识。威尔逊博士认为适应性潜意识可以帮助我们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求得平衡,让我们适应这个世界,从而让我们生活得更好。本书在适应性潜意识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尽量不多使用专业术语和艰涩难懂的理论,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我们周围生活中的范例诠释威尔逊博士的研究结果,用抽丝剥茧的方法引导读者明白自我认知的心理学原理和理论。本书还试图总结出一些实用、易操作的方法,来帮助普通人找到与潜意识的链接,发现自我,实现更好的自我。为了方便理解,在本书中,一些难懂的专业术语在不是完全必要的场合已被通俗的语言所代替,但这并不意味着随意或者非专业性,本书中所有原理和理论皆有严肃的出处,试验结果皆基于心理科学家的实证结论,并非个人的肆意发挥。

最后再引一句名家的话:“我们的人格力量绝不在于看上去有多快乐,而在于离我们的人生真相有多近。”不求表面的快乐和成功,但求内心真实持久的幸福。聚焦于内心,从陌生到熟悉;拥抱自己,拥抱人生的真相。只要愿意去尝试发现,拿出勇气来面对,每个人都有机会得到最好的馈赠——天地间坦坦荡荡的自己。

众里寻我千百度,蓦然回首,“我”就在这里静静等你来。

致谢

我的第一本书《苏东坡的幸福人生——东坡心理传记》是关于可以膜拜和学习的大师——苏东坡的积极心理。这是我的第二本书,聚焦在“自我”。这本书更想分享这样一个观念:自我可以积极,也可以消极,它是一个完整的形象,但不需要是完美的。了解真实的自己,然后接受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希望我们留给那些外部世界的精力,能分一些在自己身上,关心爱护自己,即便世人有时不能理解你,至少你能理解自己。

本书不仅想写给那些共同学习心理学或者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更想写给那些还没对心理学产生兴趣、还在为什么事情苦恼或者希望更好地了解自己并且拥有更好自己的人。

有机会以一个心理科普作者的角色分享这些感悟,首先要感谢引我走入心理学大门的母校北京师范大学和心理学院众多德高望重的老师们,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刘翔平教授。也要感谢和我共同学习心理学的同学们、朋友们,和他们一起建立了心理互助小组,彼此分享和帮助让我更好地体会了心理学的真义。

好东西不分享,对我来说有和苏东坡一样有不吐不快的感觉。作为心理学的受益者,我也希望在写作和心理学习的领域里无怨无悔地走下去,在一看到好东西就马上眉飞色舞要分享的路上没心没肺地走下去。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没有他们的支持,这本书不可能出现在你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