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从平推式工业化向立体式工业化推进,实现产业升级

改革开放后30多年来,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就是平推式的工业化。平推式工业化具有平铺扩张、求大求快、技术扁平的特点。平推式工业化过程中,产品的模仿性强,差异性比较小,价格竞争激烈,产品的文化含量比较低,主要追求产品的性价比和市场占有率。经过平推式工业化,中国的工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规模位居全球首位,工业产品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也名列榜首。但平推式的工业化因为技术创新不足和技术水平不高,发展空间必然会受限,往往导致产能过剩,而且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国外的贸易壁垒。

平推式的工业化过程中很难形成工业的根基和高地,企业和企业家最重要的是追求廉价的资源,通过快速模仿占领市场,通过追求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赢得优势。现在这个过程已经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企业必须改变那种习惯于平推式扩张的思维方式和经营方式,要在每一个产业上,都向高端攀登,占领产业高地和制高点,这个过程就是立体工业化的过程。

虽然目前通过平推式工业化推动产业发展,在我国仍有一定空间,但产业的发展总有一天要走向立体化的过程,即产业要往下深耕,要向上占领制高点。政府应该尽早地看到这个趋势。当然,产业的转型升级不能急于求成,也要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政府不能武断地认为哪些产业就一定是高级的,大多数传统产业也都有深耕的空间和面临占据技术制高点的任务。企业要有扎扎实实做实业的精神,真正把中国产业的竞争力做强,使中国将来真正能够成为工业强国,应该说中国能不能成为工业强国是对中华民族的考验。

通过产业新城推进县域产业升级,就是将我国过去的平推式工业化模式向立体式工业化模式转变的途径之一。我国正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县域经济发展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县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发展日益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战略方向之一。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业新城日益成为推动县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产业新城是产城融合的发展方式,也是工业园区的开发方式,并可以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根据一些地方的经验,从形态上来说,产业新城是以产业为先导,具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的新型城区(镇);从性质上来说,产业新城作为一种区域发展方式,具有目标多元、要素集成、互动高效的特点,一些地区正通过实施“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统筹”的战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在调研过程中,课题组得到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廊坊市人民政府、固安县人民政府、大厂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怀来县人民政府等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课题组表示衷心感谢!

金碚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201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