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国土与人口
一 地理位置与国土面积
汤加全称为汤加王国,位于南太平洋的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汤加往西北距斐济仅650公里。汤加西南距新西兰1770公里,西距澳大利亚2566.5公里,北距夏威夷群岛4827公里。由汤加塔布、瓦瓦乌、哈派三大群岛和埃瓦、纽阿托布塔布等小岛组成,共169个岛屿,有人居住的岛屿为36个。汤加总面积为74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717平方公里,潟湖面积30平方公里,境内无河流,海岸线长419公里。汤加总人口10.56万人(世界银行,2014)。
汤加的地理坐标为:西经175°~177°、南纬15°~23°30′。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早5个小时,不实行夏时制。
二 地形与气候
1.诸岛纵览
汤加各岛自东北向西南散布在茫茫太平洋之中,大部分岛屿底部为石灰岩,上面覆盖层层叠叠、常年累积的珊瑚礁,其他岛屿由火山上覆盖珊瑚礁而成。最高处为卡奥岛(Kao Island)上一无名火山头,海拔1033米。总体来说,汤加群岛所包括的两列平行群岛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势,其中东侧为珊瑚群岛,西侧是若干火山岛。
东侧的珊瑚礁岛——汤加海沟
东侧列岛主要是石灰岩为底座的珊瑚礁岛,大都地势低平,一般海拔不超过30米,多处形成巨大的海沟,较为倾斜,被称为“汤加海沟”,与南方的克马德克海沟相连,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之一,最深处达10882米。世界上最高的海底山脉就在汤加海沟西侧,与其落差高度为8690米。东侧列岛可分为三个主要的岛屿群,即西南方的汤加塔布群岛(Tongatapu Group)、中部的哈派群岛(Ha'apai Group)及东北方的瓦瓦乌群岛(Vava'u Group)。
汤加塔布群岛面积约257平方公里,是汤加最大的岛屿群,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由汤加塔布岛(Tongatapu)、埃瓦岛('Eua)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首都努库阿洛法就坐落在最大的汤加塔布岛北岸。汤加塔布岛地势平坦,是一个海拔仅10米的珊瑚岛。在漫长的岁月中,由于不断经受汹涌海浪的侵蚀和冲击,汤加塔布岛沿岸有许多千奇百怪的洞孔,每当海浪袭来,穿过洞孔的海水浪花四溅,往往高达十几米,在阳光照耀下,白浪滔天,十分壮观。汤加塔布岛上有大片的椰树和香蕉种植园,其东南方相邻的埃瓦岛上则保留有茂密的热带雨林。
中部的哈派群岛面积约119平方公里,包含利富卡岛(Lifuka)、诺穆卡岛(Nomuka)等62个岛屿,分为东西两列群岛,东列群岛是南北走向的堰洲岛,由堡礁、环礁湖、珊瑚浅滩以及一些活火山组成,大部分是地势低平的环状珊瑚岛,这些环礁和暗礁,给附近航海交通带来相当大的危险。哈派群岛上盛产椰子和香蕉等,是最具有太平洋田园风光韵味的群岛。
东北方的瓦瓦乌群岛面积约143平方公里,由乌塔瓦瓦乌岛及南边的小岛群组成。瓦瓦乌群岛是在地质时代由地壳运动形成的,北部隆起露出海面,南部没入海面,使得南岸地带形成许多宽阔的海湾。
西侧的火山岛——火山活动
西列诸岛数目少且面积小,地势较高,包括哈派群岛中的托富阿岛(Tofua)等十几座火山岛。托富阿岛北方卡奥岛上的休眠火山为汤加最高山,其火山原貌保存非常完整。西侧各岛有险峻的山峰和茂密的热带植物,景色非常别致,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湖中的沸泉形成一泻千丈的飞瀑,整日热雾弥漫。这些火山岛既有活火山,也有休眠火山,几乎无人居住,这些均是在近代的地质时代形成的。总体而言,岛上的火山活动不很频繁。富努瓦福欧岛(Fonuafo'ou)上曾发生过地震和火山爆发。富努瓦雷岛(Fonualei,海拔260米)上次火山喷发的时间是1985年,政府曾强制人群疏散。除此之外,雷特岛(Late)和托富阿岛也曾有火山活动。位于海平面下的法康邦克海底火山,有记载火山爆发露出海面四次,年份依次为:1885年、1896年、1927年、1955年。每次露出后均在海浪的冲击下消失在海平面下。
汤加西部地区有一座为人熟知的小岛,叫“神秘岛”,也被称作“幽灵岛”,这座小岛像幽灵一样神秘,忽隐忽现。1831年7月10日,在汤加西部海域中,由于海底火山爆发而突然冒出一个小岛来,随着火山的不断喷发,它逐渐形成一个高60多米、方圆近5平方公里的岛屿,后来消失了。1904年,“神秘岛”再次冒了出来,岛上布满了美丽的浮石,日本人发现并将其占为己有;然而让日本人没想到的是,仅仅两年后,这个小岛神秘地消失了。不久,它又从海里“钻”了出来,汤加国王立即派兵占领了它;岂料几年后它再度消失了。1928年火山喷发,小岛又一次从海里“长”出来,一直“长”到了海拔182.9米;遗憾的是,10年后它又神秘地“沉没”了,至今也没有“出来”。
2.气候
汤加干湿季分明,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北部为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南部平均气温为23℃,北部为27℃。总体来说,汤加各地从5月到11月,天气较凉爽干燥,最低气温不超过18℃;从12月到次年4月,天气较温暖湿润,最高气温不超过35℃。以首都努库阿洛法为例,1月的平均气温为25.6℃, 7月平均气温为21.3℃。
汤加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2200毫米。5~11月为干季,天气比较凉爽;12月至翌年4月为雨季,天气较热,常有暴雨和大风,一年中降雨量最大,也是飓风高发季节,这段时间气候比较潮湿,让人有些不适。
三 行政区划与主要城市
汤加全国划分为区、镇两级,首都为努库阿洛法。根据主要岛屿的情况,全国分为五个行政区,分别是汤加塔布、瓦瓦乌、哈派、纽阿斯和埃瓦,各区首府、面积及人口等信息见表1-1。
表1-1 汤加各行政区情况

注:此处行政区只包括汤加主要岛屿,因此面积总和并不等于汤加总面积747平方公里。资料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Administrative_divisions_of_Tonga。
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位于汤加塔布岛北部海岸,人口为24571人(2012年),是汤加王国政府、王室和议会所在地,也是汤加的工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和进出口货物集散地。当地盛产椰子、香蕉等,有椰子加工业和编织业等。港口可停泊万吨级轮船,有定期海、空航线,可与南太平洋多个岛国及新西兰通航。根据汤加的神话传说,努库阿洛法这个名称其实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努库是“居留”的意思,阿洛法是“爱”的意思。
19世纪初时努库阿洛法仍是一个小村庄①, 1827年传教士纳撒尼尔·特纳(Nathaniel Turner)等人将此地作为新的传教点,传教事业在这里逐渐发展壮大,在这期间,努库阿洛法日渐繁荣,成为汤加的中心。1875年图普一世颁布汤加宪法之后,努库阿洛法正式成为首都。就城市规模而言,努库阿洛法并不大,与现代化的大都市相比,只能算作一个小城镇。
作为汤加交通枢纽的努库阿洛法,市里有私人运营的公共汽车公司,但运营收费标准由政府制定,对学生实行优惠票价。公共汽车经常满员。一些学校和大饭店有自己的公交车。此外,汤加随处可见的出租车均为私人所有。许多自己有车的汤加人在空余时间提供出租车服务,赚取外快。出租车收费标准也由政府制定。绝大部分家庭拥有自己的汽车,也有少数人骑自行车。努库阿洛法港口是该岛唯一的深水港口,这也是努库阿洛法被定为首都的原因之一。每天有两班航船通往埃瓦岛,每周有两班航船通往哈派群岛和瓦瓦乌群岛。除了这些由船运公司提供的固定航班外,一些私人船只可以开往像诺穆卡这样的小岛。富阿阿莫图国际机场位于汤加塔布岛南端,距离努库阿洛法35公里。努库阿洛法还是汤加的经济中心。汤加两家航空公司的总部都在努库阿洛法。努库阿洛法有多个市场和中心商业区,2006年努库阿洛法发生骚乱时,许多商业区遭到破坏,后来得以重建。
内亚富是瓦瓦乌区的行政中心,位于汤加北部,人口大约6000人(2011年),面积11.42平方公里,海拔19米,除政府办公室、银行、学校、警察局和一家医院以外,还有旅游公司、饭店、咖啡厅、酒吧、超市等基础设施。内亚富位于瓦瓦乌群岛主要岛屿乌塔瓦瓦乌岛的南端,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海港。该地的“庇护港”位于内亚富对面,是汤加著名的深水港,也是南太平洋地区帆船航行的主要停靠地之一,每年6月至9月期间能吸引来500多艘帆船。附近水域以清澈见底闻名,据说人们能看见40米深的海底。由于东部成串状岛屿和暗礁阻挡住了劲风和洋流,每年6月至9月都有许多座头鲸来到此地产仔,当地旅游公司经常在此期间组织观鲸活动,这段时间成为旅游旺季。12月到来年4月期间,很少有人来旅游,大部分公司和饭店都会暂时停业。
庞艾位于利富卡岛西岸,是哈派区的首府,人口约2000人(2011年)。市中心位于当地的天主教堂及海边的郝拉派卡路附近。市里有几家商店和市场,只有一家银行。利富卡岛机场就在庞艾西部5公里处。此外,庞艾还有一个渡船码头。庞艾有一些历史遗迹,较有特色的包括具有殖民地风格的建筑和公墓。19世纪初来汤加传教的卫理公会牧师谢利·贝克,曾在图普一世统治时期担任过首相,1903年11月16日死于庞艾,他的坟墓和纪念碑是当地的旅游景点之一。
奥霍努阿是埃瓦区的首府,埃瓦岛位于汤加塔布岛东南25公里,陆地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为5016人(2011年)。该岛有火山,海拔约
纽阿斯区位于汤加最北部,包括纽阿托布塔布岛和纽阿福欧岛等,首府希希福是个城镇,位于纽阿托布塔布岛的西南部,面积18平方公里,海拔6米,镇上有政府、邮政局和警察局,人口约1000人(2010年)。该镇在2009年萨摩亚地震中受波及,曾造成多人死亡。
四 人口、民族、语言
1.人口
汤加统计部2011年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汤加总人口为10.3252万人
,其中汤加人和有汤加血统的人为10.071万人。汤加塔布区大约7.55万人,瓦瓦乌区为第二大区,人口14930人,哈派区6637人,其他小岛人口较少。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9人。劳动人口参与率为52%。人口增长率为0.2%左右,男女比例为101∶100,平均年龄为21岁。
汤加塔布岛是汤加南部最主要的岛屿,是首都努库阿洛法所在地,人口达71260人(2012年),约占总人口的70%,其中首都努库阿洛法有24571人(2012年),岛上另一个主要城市穆阿5294人(2012),由于不断有人从外岛移居过来,汤加塔布岛的人口仍在逐年递增。汤加塔布岛南方不远的埃瓦岛2011年有5016人,2012年有5165人。哈派群岛2011年有6637人,2012年有7572人。瓦瓦乌群岛2012年有15485人,近十年人口略有减少。最北部的三个小岛上人口均逐年递减,2012年纽阿福欧岛650人,纽阿托布塔布岛934人,塔法西岛68人。
汤加约三分之二的人口住在主岛汤加塔布岛上,越来越多的人移居到首都努库阿洛法。年轻人离家去外地非常普遍,他们或是为了寻找好的工作,或是为了接受更优质的教育等,有的会去汤加塔布岛,有的会去国外。据估计,有超过10万汤加人旅居国外,其中83000余人居住在新西兰、澳大利亚和美国。
汤加常年有相当数量的外国人寄居,他们或为临时居民,或成为永久居民,主要有澳大利亚人、美国人、日本人、中国人等。这些外国人主要住在汤加塔布群岛和瓦瓦乌群岛。定居汤加的外国移民中,华人居多,也有少数来自印度、欧洲及东南亚地区,他们主要住在首都努库阿洛法和瓦瓦乌群岛的内亚富,一般和当地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2.民族
汤加人主要由波利尼西亚人组成,还有少量美拉尼西亚人,共占汤加人口的98%,其余为欧洲人、混血欧洲人、亚洲人和其他太平洋岛屿人,在汤华人约占汤加人口的7‰。
汤加人性情温和、淳朴,直率、很重感情。人们之间关系友好,陌生人见面也会相互打招呼,亲朋好友相见时,还会施以拥抱礼。为表达对尊贵客人的敬意和欢迎,汤加人会把用鲜花制成的花环挂到来访客人的脖子上。
3.语言
汤加通用语言为汤加语和英语。汤加语是汤加本民族语言,属于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主要在汤加王国使用,亦使用于美属萨摩亚、澳大利亚、加拿大、斐济、新西兰、纽埃、美国和瓦努阿图,使用拉丁字母拼写,基本语序为VSO(即语序为谓主宾)。
在汤加,英语相当普及,大多数人可以用英语交流。学校里既教汤加语也教英语,在汤加主要岛屿如汤加塔布岛和瓦瓦乌群岛,几乎人人会说英语。尽管汤加人大都掌握汤加语和英语,但如果来访者能说几句汤加本地话,汤加人则会格外热情和慷慨。
五 国旗、国徽、国歌
国旗 汤加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底为红色,左上角有一个白色小长方形,其中有一个红色十字。红色象征基督洒下的鲜血,十字代表信奉基督教。
国徽 汤加国徽主体为由六个黄色花冠组成的盾形,盾面上有五组图案:正中是一颗白色六角星,其中有一个红十字;左上方为三颗白色六角星,象征组成该国的三大主要群岛;右上方是一顶王冠,象征汤加的王朝;左下方为一只衔着橄榄枝的白鸽,象征和平;右下方是三把剑,代表汤加历史上的三大王朝。盾形上端为橄榄枝环抱的大王冠,象征汤加是一个君主立宪国家;两侧各有一面国旗,下端的绶带上用汤加文写着“上帝和汤加是我的遗产”。
国歌 汤加国歌《汤加群岛皇家颂歌》由乌林加托尼·恩古·图普马洛希作词,卡尔·古斯塔沃斯·施密特作曲,创作于1874年。
歌词大意:
哦,天上全能的上帝
您是我们的主,保佑我们
作为您的人民,我们相信您
您深爱我们的汤加
无形中倾听我们的祷告
我们知道您保佑我们的土地
献上我们最真诚的祈祷
上帝保佑我们的国王图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