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先予后得,为人处世的良方
似予实取,不争反而能为先
先贤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被奉为社神,这棵树大到可以隐蔽几千头牛,树干有数百尺粗。树梢有山头那么高,树干几丈以上才分生枝杈,很多枝杈都可以做成小船。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伐木人不屑一顾地说:“那是没有用的散木。用它做船会沉,做棺材会很快腐烂,做器具就会毁坏,做门窗会流出汁液,做梁柱会生蛀虫。就是因为一无是处,所以才能长得那么茂盛。”庄子感慨地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正是百无一用有大用,不争反而能为先。
关于因果之说,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见解,庄子代表道家,道出了因果的真谛。而佛教对于因果之报,更是笃信。佛教认为,世间万物有因就有果,因果循环虽然不一定立刻显现出来,但并不等于不存在。庄子眼中的大树,历经了破而后立,也符合佛教因缘果报的说法。
弘一大师也对因果有自己的见解。他说:“吾人欲得诸事顺遂,身心安乐之果报者,应先力修善业,以种善因。若唯一心求好果报,而决不肯种少许善因,是为大误。譬如农夫,欲得米谷,而不种田,人皆知其为愚也。故吾人欲诸事顺遂,身心安乐者,须努力培植善因。将来或迟或早,必得良好之果报。古人云:‘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即是此意也。”他认为,人的事情之所以做得顺利,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是因为这个人以前做过很多好事,也帮助过别人。因此,若想得到好的果报,不肯先付出是不可能的。这正如农夫种地,想有好的收成却不先辛勤种地,可能吗?所以,我们若想事情有好的结果,就应该先付出,这样才会有相应的收获。福祸也是如此,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时候因为某些遗憾,反而为自己带来益处,生活就是这样存在着因果福报的。
世间的得失与取舍关系都是相通的,都符合因果循环。生活有失才有得,想要有取便必须学会给予。“取”与“予”之间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想去索取,那么,我们将活在地狱;倘若我们懂得“先予而后取”的道理,那么,我们便生活在天堂。
或许,天堂与地狱的差别也就在于此。
有人和上帝谈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这个人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他们走进一个房间,屋里一群人正围着一大锅肉汤。每个人看起来都营养不良,一脸的绝望。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把可以够到锅里的汤勺,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自己没法把汤送到嘴里,他们看上去是那样的悲哀。
“来吧,我再让你看看什么是天堂。”
上帝把这个人领入另一个房间。这里的一切和上一个房间没什么不同。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勺,但大家都在快乐地歌唱。
“我不懂,”这个人说,“为什么一样的待遇与条件,他们快乐,而另一个房间的人们却很悲哀呢?”
上帝微笑着说:“很简单,在这里他们会喂别人。”
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其实很简单,他们的区别就是生活在天堂的人知道“欲取先予”,而生活在地狱的人只懂得“各取所需”。可见,助人才能助己,生存就是生活,一个不懂得与他人合作的人就等于把自己送进了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