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吃不上火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该死的邪火,你到底来自何方

中医认为,邪火是由于体弱引起的虚火。其实也不尽然,邪火出现的原因除了体弱,也有可能是由于天气的转变以及情绪的起伏。邪火之所以能引起身体内的病变,就是因为它能在不利的天气条件下或人心情不好时钻空子,入侵人体。

那么,身体里的邪火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是什么引起了邪火?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些小的身体病变,饮食总是最值得怀疑的对象,膏粱厚味都可能导致邪火。生活习惯也是主要因素之一,年轻人本来就火气旺,如果过早穿裘帛,也可能导致邪火。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以及保持健康愉悦的心理状态对调节机体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对此,本章将追根溯源,做出细致的说明。

亲爱的,你怎么惹上了邪火

邪火说白了还是人体的不平衡,由于饮食不规律、对天气变化的不适应以及情感、生活、工作的压力等易于引起邪火。中医认为,邪火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内而生的,外界原因只是一种诱因。总的来说,要想压住邪火对人体的伤害,还是应该从内部调理开始。火的危害就是伤阳,所以调理中应结合搓背捏脊通畅阳气,然后再疏通各个有火的脏腑经络的郁积点。按或揉都可以,以疼为度进行调理即可。另外脏腑邪火还可根据子午流注加以判断,准确度较高,并可进行相应的调理。

具体来看,引发“邪火”的具体因素有很多。情绪波动过大、中暑、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物和中毒、失眠等都有可能“上邪火”。所以,在天气变化的时候要注意防寒保暖,当你在熬夜加班的时候,不要吃一些油腻、刺激的食物,工作之余一定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尽量不要熬夜。

上邪火的部位不同,原因也不同,上邪火的名称也不相同。心火主要表现为:嘴苦,舌尖发红,一般脾胃也不好,有乏力、拉肚子等症状。肝火主要表现为:嘴有苦味、眼睛干涩、视力模糊、飞蚊症、血压上升、两肋胀痛、腿抽筋等。脾火主要表现为:嘴甜而粘,舌苔很厚,中有黄苔,大便先干后软,人乏力。肺火主要表现为:脸有疖子,咳嗽,嘴有辣味。肾阴虚火旺主要表现为:耳鸣,盗汗,人酸软,头鸣,舌后根有舌苔,嘴干,大便干,手脚燥热。胃火则主要表现为:臭,也可引起大便干燥。

中医把头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上焦火”,把中间部位的叫“中焦火”,把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在这些火中主要是:心火和肝火。其他往往是伴生传递之火,调理中以清心火、肝火为主。

中药调理对“上邪火”有着深刻的认识。西医去邪火往往治标不治本,而用中医调理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去邪火时要注意两点:首先,用药,要在医师指导下选用中药,不盲目使用西药。用中药调理去邪火效果不比西医来得慢,甚至还更具优势,中医更能使人体阴阳趋于协调平衡,不会在身体里落下病根;其次要遵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不能重药物而轻调理。

那么,邪火是怎么“上”身的呢?中医学,人体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身体各个部位都应该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比如:你光着脚丫子在冰凉的地上行走或者在炎热的夏季用凉水冲完头后在风扇下吹头发都有可能产生邪火。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西医把上邪火看作炎症反应,而中医则认为,它们与人体不同脏腑的“火热之邪”有关。这把“火”常会沿着人体经络上行,主要表现在头面部、口腔、咽喉等部位。

1.口鼻干

上邪火很容易通过面部器官表现出来,诸如口舌生疮、嘴角溃烂、失眠多梦、尿黄刺痛、鼻干流血、咳痰黄稠等都是上邪火的表现。倘若出现上述情况就应先从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改善做起,严重者应尽快去医院就诊,以中医调理最佳。

2.吃不进

在生活中人们常有食欲不振的情况,实际上跟上邪火密不可分。尤其是不思饮食、牙龈肿痛、牙根发炎、口干口渴这些问题更是打扰人们正常工作学习的常见问题。因此,到了春天,不少人食欲下降、牙口不好,不要简单地买点健胃消食片一吃了事,更要考虑很有可能是上邪火了。

3.拉不出

上邪火会引起大便干结的现象,大便时会出现肛门灼热、疼痛的现象。上邪火那几天还会伴随急躁易怒、眼睛干痒、耳鸣头晕、声音嘶哑等症状。

4.身体虚

虚火主要表现为体形消瘦、腰膝酸软、失眠健忘、舌红少津等。阴虚导致上火症状与此有所不同,会有心跳得不舒服,心悸,盗汗等症状。

别太馋了,肉吃多了会上火

我们身边很多人都自称是“肉食主义者”,要是一顿不吃肉,下一顿就食之无味了。当然,肉食对人体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阶段,肉食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以及各种矿物质。清朝医学家章穆曾说:“大抵肉能补肉,故丰肌体、泽皮肤,又能润肠胃、生津液。”这里指出了肉类对内滋养脏腑,对外润泽肌肤的功效之外;还有利于生殖后代的功效。

中医学认为,肉类属于膏粱厚味的食物,尤其是动物性脂肪、蛋白质丰富的肉食,如肥猪肉、牛肉、羊肉等,以及以这些为材料的加工制品。一日三餐中适当地添加一些肉类食品是有益的,但是,过度进食这些食物对身体可是有害无益的。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人就会发现有一些“肥胖症患者”,细究到他们的饮食上,这些人肯定有一段时间对肉食类食品的摄入过多,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在体内积聚下那么多的脂肪。每人每天摄入动物蛋白44~45克,就已经达到合理的饮食标准了。除肉以外,这些蛋白还可以通过牛奶、蛋类来补充。每天最好只吃一次肉菜,肉量以200克左右为宜。此外,在早餐或晚餐时吃点鸡蛋和牛奶,就可以完全满足一天的动物蛋白需要了。

所以,家庭的掌勺者必须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适量节制膏粱厚味食物,在膳食中搭配一些蔬菜水果,注意做到平衡饮食。这样既有利于健康,又可以防“火”于“未燃”。要知道平衡膳食是健康的基础,要根据身体的营养需求,调整饮食结构,注意粮食、果蔬和动物性食物等几类食物之间的平衡。如果你真的对肉钟爱有加,隔几天必须要大吃一顿的话,吃肉时也一定要有讲究,要懂得怎么才能满足口腹之欲,而且还能做到不上火。

这里,给大家提供吃肉应注意的两个问题:第一,尽量少加热,最好生吃。在日本和韩国的料理中都有生牛肉这道菜,蒙古也有生羊肉这道菜,如果你不习惯生吃,也可以吃五成熟,七成熟或者三成熟。总之加热温度不要太高,尤其不要油炸,油炸容易上火。所以,首先,避免高温烹调,其次,避免刺激性调味品。

为什么吃羊肉容易上火?因为我们往往用大量的辣椒调味,调味品会引起上火,因为调味品有很多的添加剂,辣椒的上火程度就更高了。如果吃羊肉,应该吃清淡的,生吃是一个选择,另外吃涮羊肉,最好蘸一点油、醋或麻酱,量不要太大,也不要放很多的味精,这样就不那么容易上火了。

韩国有吃狗肉的传统,特别是到了被称为初伏、中伏、末伏的“三伏天”,就有吃狗肉汤的风俗。为什么“三伏天”要吃狗肉汤呢?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因为天气炎热,汗流得多,人的身体变得比较虚弱,需要补充体力,因而要吃属于上等补品的狗肉。狗肉鲜嫩,容易被人体吸收,有强胃健肠之功效。从中医学上看,狗肉性热,非常适合于身体寒凉、肠胃不好者,特别是可以促进恢复健康,非常适合手术后身体虚弱的人。但是热量过多的人,不宜多吃。

有句老话叫“血肉有情之品”,意思是说,某动物身上长的部位,对人身有很大的滋养之效,与人的情分很深,通俗一点说,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吃什么补什么”。自古就有“血肉有情,非金石草木例也”以及“能栽培身肉之精血”的说法,也难怪人们对肉食的偏爱远远超过蔬菜和五谷。

像鸽子、公鸡、泥鳅、黄鳝、虾、狗肉、羊肉、动物肾以及生殖器、鹿茸等血肉有情之品具有很好的补阳效果;像牛奶、鸡蛋等具有很好的补阴血、益虚损的作用。

根据“血肉有情之品”的理论,中医还创立了“以脏补脏”的理论。也就是说,心功能不太好可以吃猪心,肝功能虚弱可以吃猪肝、鸡肝等,肺气肿可以吃猪肺,肾功能不好可以吃猪腰子等。在运用上,中医学往往还要联系“脏象学说”,这样效果会更好。比如:肝开窍于目,眼睛不好的人也可以多吃猪肝、鸡肝等;心主神志,失眠可以多吃猪心;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可以多吃猪血;眩晕、偏头痛、神经衰弱也可以多吃猪脑;肺主气,干咳可以吃白木耳炖猪肺;肾主水,水肿也可以吃猪肾;痔疮、肠炎可以吃猪大肠,脱肛可用川椒与猪大肠一起炖着吃;膀胱主排尿,小儿遗尿症可用猪膀胱加入车前草一起炖着吃。

因此,我们对肉的认识并不能一以概之,在吃肉之前了解更多的关于肉的药理作用,不仅能帮助你吃得更有营养,还能让你吃得更有知识。当然,这里并非鼓励你大量吃肉,因为肉吃多了很容易导致消化不良,造成胃火过旺,轻则“上火”,重则生病。

经常怒发冲冠,很容易上火

人们通常用怒发冲冠来形容人在受了极大的刺激之后无法控制自己怒气的一种举动。人在发怒的时候,通常会面红耳赤,有些人在受了难以承受的刺激之后会颤抖不已,甚至会昏厥。这是因为气血上涌的缘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怒则气上,还可导致肝阳上亢、肝火上炎。另外,怒伤肝还可表现为肝失疏泄的肝气郁结,出现胸胁胀痛、善太息等症。

中医学认为人有七种情志,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只要在自己的情绪承受范围之内,人体本身可以平复情绪的波动,不会致病。如果因为内外刺激引起的七情太过,则会导致人发生多种疾病。这里主要指两种情况:一种是情绪波动太大,过于激烈,如狂喜、盛怒、骤惊、大恐等突发性激烈情绪,往往很快致病伤人;另一种情况是七情持续时间太长、过久,也会伤人致病,如久悲、过于思虑、时常处于不良的心境,皆可积而成病,怒也不例外,怒气如果不能化解,就会变成怨恨这种极端的情绪,伤人伤己。

怒指暴怒或怒气太盛。我们所说的怒发冲冠可表现为:拍桌大骂、拳打脚踢、伤杀人畜、毁坏物品等。在心、肝、脾、肺、肾五脏中,肝为将军之官,主怒,所以怒首先损伤的脏器就是肝,怒火越大,肝火就会越盛。因为肝主调畅气机,怒则气上,气机逆行,血随气涌。肝经跟着受累,两胁疼痛,胀闷不舒。如:肝火上炎会导致头热、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夜寐不安,胁痛口苦;肝火亢胜,会导致形体消瘦,烦躁不安,性急易怒,头晕目眩,胁肋灼痛,口苦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肝火犯肺,就会导致咳嗽气逆,痰出不爽,并伴有咽喉干燥,烦躁易怒,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肝火犯胃就会导致吐血兼见心烦胸闷,善怒胁痛,口苦或口酸,多噩梦,或见唇青,或频作呃逆,舌质红,苔黄等。总之,轻者会肝气郁滞,食欲减退;重者便会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抖,甚至昏厥死亡。《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一位“文武筹略,雄姿英发”的将才,但好生气发怒,被诸葛亮“三气”之下,大怒不止而死。

因此,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所以肝火的预防办法关键在于制怒。何谓制怒?就是人一定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人的修养从何而来,就要看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如果你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将自己的怒气总是通过过激的行为表现出来,那么和禽兽又有什么区别呢?人在有大的情绪波动的同时要注意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因为身体劳累,就会使人情绪不稳而易怒。古代养生家都提倡制怒,清代东阁大学士阎敬铭作《不气歌》说“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气下病来无人替”,专心劝人戒怒。此外,易怒的人,要少食辛辣、海腥、过腻过酸、煎炸食品,以及羊肉、海虾、肥肉、乌梅等,以免火上浇油。另外,吃一些简单的食药两用的食物也有助于清火。

你不爱喝水,火会爱上你

老子说“上善若水”,是说水随处可去,可善万物。水在我们人体中也是同样的道理,人体中水的含量在70%左右,水在人体中有传送养分,促进液体循环,帮助消化,排泄废物,保持呼吸功能,润滑关节和调节体温的作用。水不但起到体内物质输送与媒介作用,而且直接参与细胞生化反应,水与生物大分子共同完成了人体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信息代谢。

生活在城市里的上班族们,都渴望过上高质量的生活,但却在喝水这样的小事上都无法满足最基本的要求。有时候忙得饭顾不上吃,水顾不上喝,以致出现口干舌燥、声音嘶哑、嗓子痛、小便深黄、大便干结等情况,还可能经常会流鼻血。这些症状都是由于喝水少而上火引起的。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固然大,但是水之于人体是最基本的需求,虽说是最基本的但也是最重要的,如果连喝水这件事都做不好,那么要想维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状态就困难了。

中医学认为,当你感觉口渴的时候,身体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即使拼命喝水补救,也难以平复身体的火气,所以不能等到口渴时再喝水。清甜洁净的水,不但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正确地饮水,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甚至是治疗作用。唐代名医孙思邈提出养生要坚持“初起首服水法”就是说早晨起了床要喝一杯水。著名诗人陆游也说道:“仙丹九转太多事,服水自可追神仙。”如果我们的身体处于失水状态的话,血容量就会减少,废物就很容易沉积在体内,导致慢性中毒,引发上火症状。因此,身边要常备一杯水,不时喝上一口。

其实喝水也有一定的讲究。下面几点应注意:

1.喝水忌太快、太急

很多人往往在口渴时才想起喝水,而且往往是大口吞咽,这种做法是不对的。饮水之道,并不在乎满足喉干颈渴,口干时才喝一口水是无济于事的。水对于身体,就好像氧气般重要。给身体喝水,是延年益寿的不二法门。喝水太快太急会无形中把很多空气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胀,尤其是肠胃虚弱的人,更应该一口一口慢慢喝水。

2.根据尿液颜色判断是否需要喝水

应在两顿饭之间适量饮水,最好隔一个小时喝一杯。用完午餐半小时后,喝一些水,取代让人发胖的人工饮料,可以加强身体的消化功能,不仅对健康有益,也能助于维持身材。

一般下午的时候比较热,建议喝上一大杯水。在晚饭前,也要喝多一点,到了晚餐的时候,就不会暴饮暴食了。人们还可以根据自己尿液的颜色来判断是否需要喝水。一般来说,人的尿液为淡黄色,如果颜色偏深,则表示需要多补充一些水了。

3.睡前少喝,睡后多喝

睡前少喝、睡后多喝也是正确饮水的原则,因为睡前喝太多的水,会造成眼睑水肿,半夜也会老跑厕所,使睡眠质量不高。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人体流失的水分约有450毫升,经过一整夜的睡眠,身体开始缺水,起床之际先喝杯250毫升的水,可帮助肾脏及肝脏解毒,也能促进大脑清醒,使一天的思维清晰敏捷。最好别马上吃早餐,等待半小时让水融入每个细胞,进行新陈代谢后,再进食。

4.多喝开水,忌喝生水

要多喝开水,不要喝生水。煮开并沸腾3分钟的开水,可以使水中的氯气及一些有害物质被蒸发掉,同时又能保持水中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需注意的是,不宜喝放置时间过长的水。因为,放置时间过长或者饮用自动热水器中隔夜重煮的水,不仅丢失了各种矿物质,而且还有可能含有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吸烟酗酒,身体往往会上火

对于很多吸烟者来说,闲来没事抽支烟是常年养成的习惯,一旦上瘾很难克制,而且,他们也不会明显感觉到吸烟对身体有伤害。

事实上,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一般是在若干年以后才表现出来的。吸烟可能会引起很多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癌等。同时,吸烟也会引起人体上火。

抽烟时,烟雾会将热量带入人体,导致人的体温微量上升,一天内长时间吸烟积累下来的热气就会导致人体上火。咽喉发干、疼痛是抽烟上火的典型表现,时间长了就会引起阴虚火燥,诱发肺炎、干咳等疾病。

烟草燃烧后,烟雾中有400多种化学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可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血流。尼古丁有兴奋交感神经的作用,令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使血压升高。因此,吸烟的同时,也点燃了人体内的“火”,为了自身的健康,远离疾病,每个吸烟的人都应尽早戒烟。

酗酒的伤害比吸烟更大,因为酒精能够刺激脂肪酸从脂肪组织释放,使肝脏合成的前β脂蛋白增多,引起血中胆固醇及中性脂肪含量增多,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酒是热性的,在寒冷的冬天,许多人都愿意喝两口来暖暖身子。虽说在冬季饮些白酒可以增加体内的阳气,抵御寒冷。对于阳气不足、体质偏阴的人来说,适当地喝些白酒可以保持体内的阴阳平衡。但对于阳虚体质者和一般人来说,长期大量饮酒就会导致身体上火。

甚至,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人工作的性质要求他们要花时间在饭局上应酬,长期饮酒不仅会导致人体上火,还会对胃、肝等造成伤害。

太累了,“火”也会找上你

愈加严峻、激烈的社会竞争和职场竞争让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劳累”已日益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劳累是隐形的,在一些运输行业、IT行业以及传媒行业,常常有因过度劳累而出现的惨剧和人祸发生,“过劳死”甚至一度成为社会话题而引起热议。

医学专家认为,当人体出现“过劳”现象时,人体的津液和正气会消耗得特别快,人体免疫力就会下降,抵御邪火的“防线”就自然变弱。熬夜和高强度工作,不仅会使人精神萎靡,更容易使人上火。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切身的体验:长期熬夜以后,嘴里就会起泡,脸上会有痘痘,甚至牙龈也会出血。因此,“火”就会轻而易举地侵入人体,从而引起各种上火症状。平时熬一两次夜,只要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分的休息和饮食,体内“正气”自然就会得到恢复,人体的“邪火防线”又会重新稳固起来,恢复健康。但是,如果不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而是长期在“过劳”的状态下坚持工作,通常会由于“虚火内灼”引起慢性上火。对于这些人来说,在去火之前,要先通过食疗等方式补足身体长期缺乏的正气,如熬夜者阴亏阳亢而产生阴虚内热的症状,所以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少吃一些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包括含咖啡因的饮料和浓茶等,以防身体上火。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清淡、降火的食谱,如莲子百合饮、红枣银耳莲子汤等,都是能益气安神、清心润肺的佳肴。当然,吃什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由于劳累造成的伤害,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休息和放松。

滥用药物,火会趁机侵入

“是药三分毒”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所以,用药一定要谨慎,不能敷衍了事。生活中,许多人存在滥用药物的现象,例如:睡眠稍有不适就自作主张地给自己开一些安眠药,还有出现咽喉痛、感冒上火这样的小毛病,往往凭自己的经验去药店买点去火药、感冒药一吃了事,还固执地不肯听取医师的建议。这些小毛病上如果用药不当导致住院,就要花费更大的代价。许多药物服用不当都可能导致身体津液消耗过度或阳气亢奋,从而引起上火。许多人感冒后会出现发热、咳嗽、鼻塞、流鼻涕等症状,这些看似相同的症状往往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如风热感冒需要辛凉解表、泻火清热,而风寒感冒则要宣肺散寒、辛温解表。如果风热感冒的人误选了辛温散寒的药物,就会使火气加重,引起上火;如果风寒感冒的人误选了辛凉解表的药物,就可能使寒邪滞留体内,从而导致感冒反复发作,时间长了就会让“火”缠身。

临床研究表明,由于滥用药物,使药源性高血压病日趋增多,高血压病人如不能合理使用药物,就犹如“火上浇油”,就会加剧潜在危险,甚至威胁生命。为了从源头上预防疾病,应重视科学生活,合理用药。每一种药物都有其针对的特定人群。有的能够降血糖、降血脂或降血压,有的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还有的能够补充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只有了解身体的需求,对症选择,才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用药。如果随意滥用药物,不仅不能令身体恢复,还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疾病。

因此,服药时一定要遵医嘱,无论服药、停药都应该咨询专业医师,在医师的指导下科学用药,不要因为用药不当给身体带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