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难忘的岁月

林国进

50年前,16岁的我响应党的号召支援宁夏边疆建设,来到了前进农场八队,从此迈开了建设农场的第一步。

当年农场八队只有21名原农建一师的老军工,带着先后两批来农场的浙江青年600多人。我们来农场之前,队上的老军工都搬到牛圈、马圈或羊圈里住。他们把整整齐齐的三排九幢建场初期建的一砖到顶的窑洞房腾出来给我们住,并打扫得干干净净,盘好了炕,炕上还铺着新芦席,这在当时已是最好的待遇了。

当年在火车站迎接浙江支宁青年情景

队部周围,只有窑洞房前长着几棵沙枣树,据说是老军工换土栽活的。队上有一口水井,也是老军工们在建队时人工挖出来的,有3米多深。收工回来大家端着盆子到井边排队打水洗脸、洗衣服。水井里的水是碱水,衣服洗了晒干后上面凝着层“白霜”,汗渍留在衣服上,一圈一圈地发硬。冬天水井的水见底了,只能留给食堂做饭用,到休息日才允许大家洗衣服。由于不服水土,很多人嘴唇裂开了口子,嗓子总是干干的,说话的声音哑哑的,鼻子天天出血。最讨厌的是蚊子,个头比老家大多了,一叮一个大包,特别特别的痒。脸和身上都感染了,又疼又痒,烂了好几个月,浑身难受,坐立不安,无法入睡。因为还没有通电,一到天黑,整个队部一片漆黑。夏天屋里的蚊子成群,一拍满手血。一间屋子挤着十几个人,又闷又热。我们年轻人光着身子躺在炕上翻来翻去无法入睡,思念着家乡的亲人,一人忍不住一哭,全屋的人都哭开了。

全队有一个大食堂,炊事员就有20来人,分8个窗口打饭。那时队部办公室门前吊着一块大钢板,一日三餐,只要听见铛铛铛的敲击声,大家就争先恐后地拿着脸盆、瓷缸等盛饭的餐具,小心地装着“饭卡”跑到食堂排队打饭。职工打上饭后就地一蹲,三下五除二地吃完,再用水冲一下,把吃剩的饭渣连水一骨碌倒进了肚子里。刚来农场时,我们职工每月的口粮定量40斤,食油半斤,按正常的饭量是吃不完的。可是,当时一天三餐就是馒头、稀饭或“米和面”,副食没有,蔬菜很少,猪肉就更少了。一个月能吃上一顿猪肉炖白菜、土豆(因为没有粉条),来“改善生活”就不错了。这一顿饭食堂总是提前通知大家,大家拿着盛饭菜的脸盆去排队,恐怕排迟了轮不上。那时肚子总觉得空空的,吃多少都不饱,上顿饭还没有吃饱,就盼着下顿饭早点开饭。

队上领导为了准备冬菜,7月底就在当年收割完麦子的地里抢茬种了100多亩白菜,60多亩黄萝卜。那年的秋天雨多,出苗齐,经过精心管理,喜获丰收。临冬职工把这些菜一大车一大车地往回拉,整整齐齐地垛在几个菜窖里。下班收工后,大家都提着铁锹在收完白菜的地里挖白菜根,在黄萝卜地里翻土找黄萝卜,拿回来用脸盆放在支着三块土坯的灶上煮着吃。清水煮的白菜根、黄萝卜吃起来真香,那白菜根的香味至今想起还回味无穷。整个冬天就这些菜,每天按人定量地吃。说真的,这一百多亩冬菜真是解决了大问题,一日三餐汤里还能见到几片白菜叶、几根黄萝卜丝。

为了解决住房拥挤,1960年的8月,队上决定在三公里外的农场东一地条建一个新点。当时选派了50多名强壮劳力,由一名副队长带队去搞基建盖房子,我也被选上了。大家听说是盖新房,中午还补助1个2两的白面馒头都很高兴。每天早上吃完早饭,我们拿着工具步行到新点开始挖土脱土坯。大家先把土挖上拍碎,掺上麦壳拌均匀,浇上适量的水后,一边光着双脚在里面来回踩,一边用铁耙上下反复耙着。泥和好后要“闷”上几小时,这时我们趁空把头天脱好已晒的半干的土坯立起来,把干的土坯一排一排垛起来再盖上麦草压上土防雨淋。这时已中午了,队上食堂送来了饭,每人半斤米饭,补助1个馒头,还有一大碗菜汤。大家赶忙吃完,顾不上休息就开始脱土坯,两人一组,每组脱1000块。哪个组先脱完都主动帮助没有脱完的,大家一起脱完了,才一块儿步行回家。几天下来双手打起了血泡,第二天照常上班脱坯。几天后,血泡磨成的老茧一个连一个。两个月后土坯脱够了也干了,门和窗也拉来了,队上找来了几个工匠就开始盖房。我们开始盖的是窑洞房,先在地面上铺着一层石头,用和好的泥抹平,上面用土坯砌上一米五高的墙,再用半圆形的木板支撑着,上面再用土坯砌上。土坯干了后把支撑的木板抽掉,前墙安上门和窗,房顶铺上麦草压上泥,一间窑洞房就建成了。为了争取在临冬前能住上人,我们在窑洞房里盘了个大土炉子,昼夜不停地烤着,没几天就干了。前后三个多月时间,没用一块砖一袋水泥和白灰,四幢窑洞房竣工了,住进了100多人,我们称它为“土窑洞”。这个新点1963年成为前进农场三场四队,就是现在的前进农场九队,在高速公路的姚西收费站出口不远处。

农场林区植树

这一年的10月23日,收完玉米后一站集中了全站近2000职工,到八一渠上段渠道清淤。八队去了近600职工,早上5点起床开饭,6点准时出发,步行到10公里外的工地干活。中午12点多吃完食堂送来的掺和着玉米的大米饭后,大家没有休息继续干活。不大一会儿突然天气大变,原本晴朗的天空一眨眼乌云四起,西北风铺天而来,气温急速下降到零下好几度。队长赶紧招呼大家往回走。我和大家顺着八一渠,顶着风沙迎着冻雨一步一步艰难地往回走,整整走了3个多小时才到家。队上领导正在召开紧急会议,以小队为单位挨家挨户地清查人员,已经5点多了,全队仍有14个浙江青年还没有到家。我们立即组织40多个强壮劳力,每人从食堂拿两个馍馍,分成10组,每组由老职工带队,带上棉衣和手电,赶着毛驴车分别在沿途荒滩上大声喊着未到家的浙江青年的名字,一直到晚上9点多才把本队的14个浙江青年全部找了回来。还把三队的4个迷路的职工也拉到了队上,安排在办公室里给他们馒头和热腾腾的稀饭,第二天送他们回队。

1960年,我国遭受自然灾害,农场广种薄收,粮食单产只有50多斤。几个月后,职工每月口粮定量40斤再也无法维持了,到了11月每人降到了21斤,油2两,所谓的粮食“低标准、瓜菜代”的时代到了。当时一天的口粮只有7两,大米面粉很少,大部分都是玉米面、稗子粉。为了职工能填饱肚子,队上组织大家收集高粱秆、玉米皮、茄子叶、西红柿叶和沙枣、沙枣叶等,抽调得力的领导和勤快的职工在羊圈边的几间土房子里进行加工,二十四小时三班不停。他们先把收集来的这些“粮食代用品”分类堆好,每天分品种按量混合泡在水池里发酵后晾干,用石碾反复压碎,然后放在石磨里磨成粉状,交给食堂掺上玉米面、稗子粉做成窝窝头,上笼蒸熟后就成“淀粉馍馍”了。每人每顿一个,再加一大勺菜汤。“淀粉馍馍”又黑又硬,还有点酸臭味,实在无法下咽。为了填饱肚子,只好咬一口“淀粉馍馍”喝一口稀汤,硬往下送。有些人吃了后干得无法大便,忙坏了队上的卫生员,只好用肥皂水灌肠。冬天,队上组织强劳力砸冰捞鱼,砸开冰后不管大小只要是鱼就全部往回拉,冻成冰疙瘩放在屋顶上。冻鱼专门供应因营养不良引起的浮肿病人,发给营养票,按票每人增加一勺黄萝卜炖鱼汤,增加营养。为了减少体能消耗,规定整个冬季早上10点起床开饭,下午5点晚饭后一律上炕休息,每天上班干活5个小时。在粮食短缺的“低标准、瓜菜代”期间,队上的领导千方百计地想尽办法解决全队人员吃的难题,保留了全队人员的体能。

田间锄草

弹指一挥间,整整50年了。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行各业快速发展,职工收入逐年增加,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农场面貌焕然一新,职工过上了小康生活。我在第二故乡——前进农场也生活惯了,就像八队窑洞房前的那几棵沙枣树一样,将根深深地扎在西大滩这块盐碱白僵地上,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50年来,我永远不会忘记1960年在前进农场八队带领我们劳动、生活、学习的原农建一师的21名老军工。在农场社会主义建设的50多个春夏秋冬里已有13人过早地走完了人生历程,远离我们而去。他们是书记邢发科、队长仇文章、畜牧队长常玉忠、副队长仇永发、自治区劳模卓玉忠、张成义、会计张万元、种菜能手王立芳、李维和、模范饲养员邢发维、张仁兴、优秀农工魏长发、李金仓,还有分配到农一师的大学生,队团支部书记、农业技术员刘岳杰。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像老黄牛那样辛勤地劳动着,兢兢业业地工作着,默默无闻地为农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生,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1960年是我终身难忘的岁月。全队600多职工,在国家经济最困难时期,在最艰苦的条件下没有被困难吓倒。在党的领导下,全队上下真诚团结,齐心协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终于渡过了难关。这就是农垦职工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它给了我在艰苦的年代锻炼成长的机会,使我更坚定了信念。在以后的农场社会主义建设征途上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和挫折,总能坦然处之,总能不断地战胜一切困难,不断地勇往直前。

作者简介:

林国进,男,汉族,籍贯浙江。1960年5月由浙江支宁来到前进农场,中共党员,学历中专,高级农业经济师,1960年~1970年在前进农场八队任班长、会计,1970年调二站部任统计、文书,1974年调场部历任生产科科员、办公室副主任、计财科科长,1984年任前进农场副场长,1996年任西湖农场场长兼党委副书记等职,2004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