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60年回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新中国建立初期思想政治工作稳步发展(1949年10月-1957年10月)(1)

新中国刚建立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国际社会,当时世界新的政治经济格局刚刚形成,美国和苏联都在不断扩大各自的势力范围,挑起了两大阵营的对立,促发了“冷战”的开始。在这种国际背景下,新中国被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包围、封锁,为了能在国际社会立足,我们只好跟苏联打交道,寻求苏联的支持,因此模仿了苏联很多政治、经济方面的体制和建设模式。在国内,我们在建立各级地方人民代表政权的同时,开展了土地改革,实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工业体系,恢复并快速发展生产。然而美帝国主义干涉朝鲜半岛的内战,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并不断向我国边境紧逼,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和轰炸扫射,逼迫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军事斗争,并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这一时期,我们党和政府在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新中国建立初期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时代背景

国际背景

第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促使了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首先,美国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领导地位。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战争横财,以军火生意为依托的经济扩张取得了显著效果。二战结束时,美国在工业生产、国际货币金融、科学技术、军事、政治等方面已经完全占据资本主义体系的上风,美国完全取代了英国的地位而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在整个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具有了绝对的话语权。其次,苏联成为世界一流强国。苏联被西方政治家称为战后的另一个“超级大国”。它是战胜纳粹德国的主要力量。苏联在反侵略战争中锻炼出了一支数量大、战斗力强、技术装备精良的军队。同时,战争使苏联领土扩大了60万平方公里,从建立“东方战线”起,西部邻国的一些地区先后划入苏联版图。战后,苏联也迅速实施休养生息政策,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并振兴经济,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重工业的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其三,雅尔塔体系的确立。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后,盟国将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提上议事日程。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战时第一次会晤。主要讨论加速打败德国法西斯以及战后和平的问题,勾画了战后世界秩序的轮廓。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岛的雅尔塔又举行了战时第二次会晤。中心议题是如何对战后世界进行具体安排。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国际关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实质是美、苏、英三国(主要是美苏两个大国)按照政治、军事实力对比重新安排和划分世界势力范围,确定了主要由美苏两个大国控制世界的原则和组织形式。其四,冷战局面的形成。所谓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大强国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等一切方面的对峙与竞争状态。战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军事、经济实力的空前强大,促使了它成为资本主义体系的领导。而苏联经过二战的洗礼,也并不甘示弱,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拉起了一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了与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集团的对抗。冷战局势日益成型。其五,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一是美国主导下的大西洋联盟的形成。伴随着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实行和苏联强化对东欧的控制,西欧各国出于对德国东山再起的担忧,特别是对美苏在欧洲心脏地区的严重对抗和共产党在欧洲各国发展的忧虑,要求按照马歇尔计划的方式在军事上谋求美国的援助。而美国将欧洲视为它全球战略的重点,作为遏制苏联扩张的第一线,必须支持和促进欧洲各国的政治军事联盟。因此,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的成立,是欧洲与美国相互需要的产物。随着冷战的展开,美国着手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各种政治军事同盟,以推行它的遏制政策和全球扩张战略。美国在加紧扶植日本的同时,逐步在亚太地区签订了一系列军事防御条约。同时,美国谋求把欧洲的防务力量和美国的军事力量结合起来,并于1951年4月在巴黎设立了以艾森豪威尔为总司令的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陆续将数万美军派驻欧洲,使北约成为真正的军事实体,并建立了一个从大西洋经中东到西太平洋的军事条约网,以实施在全球扩张并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二是以苏联为首的“华沙”组织的形成。面对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实施,苏联断定其真正的目的是要把欧洲分裂成两个国家集团。于是,苏联也决心进一步加强对其东欧安全带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的控制,从而导致了莫洛托夫计划的产生,共产党情报局的成立和东欧政权的苏联模式化。苏联一方面建立“共产党情报局”对北约组织的有关动向搜集情报,另一方面还在东欧驻扎了几十万红军作为威慑力量,取消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对这些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全方位的内政改造,强行移植斯大林模式。并在东欧各国进行大清洗,将包括共产党著名领导人在内的几十万人清除出党,以保证苏联的政治路线和外交政策的实现。至此,一个与美国和西欧相对立的以苏联为首的苏联—东欧集团,已经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基本确立。在加强与东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的同时,苏联也进一步加强了与东欧的军事合作。1955年5月5日,巴黎协定被正式批准,联邦德国加入北约。苏东八国针锋相对,于14日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统称“华沙条约”,同时签订了关于成立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的决议。“华约”组织成立,这标志着在欧洲大陆的中心地带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

第二,战后至50年代中后期的国际局势。首先,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苏联在二战中是战胜法西斯的主力之一,然而,作为二战的主要战场之一,其西部大片国土包括重要的粮食和煤炭产区曾遭到德国法西斯的占领和破坏,人力和物质损失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的损失。因此,医治战争创伤和恢复国民经济是战后苏联党和政府的第一要务。战后,苏联迅速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46年3月,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四个五年计划。到1950年,苏联的钢、铁、煤、原油产量和发电量,都大大超过了战前水平。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1946年,在苏联建成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1949年又成功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了原子武器的国家。随着苏联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它在新成立的人民民主国家中的威望及影响也与日俱增,除了它给予这些国家的支援和帮助外,苏联的大国主义和大党主义作风也有突出表露。斯大林个人崇拜在苏联国内造成的消极影响,也陆续波及到了东欧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斯大林在1952年发表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对以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斯大林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一整套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模式,它是苏联30多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总结。书中观点在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价值规律以及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的认识,与20世纪30年代相比有一定的进步。但这种认识毕竟是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的认识,对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的理解没有根本性突破。而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更是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曲解。在个人崇拜的政治环境下,斯大林的观点被教条化和绝对化,成为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唯一指针,造成了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的长期僵化。从1953年斯大林逝世到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之前,苏联党和政府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和改革。在经济方面,对经济管理体制特别是农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把经济基础薄弱的农庄改组为国营农场,适时提高了国家征购和收购农产品的价格,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扩大了加盟共和国的部分经济管理权和企业厂长的经营权,并对信贷、银行体制和劳动、工资制度进行了相应调整。在政治方面,进一步平反冤假错案,并对斯大林滥用职权问题进行专门调查。在思想文化界,以著名作家爱伦堡的小说《解冻》为起点,形成了一股揭露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阴暗面的“解冻文学”浪潮。在对外关系方面,苏联积极改善地区环境,推行缓和国际局势的政策。积极促进朝鲜半岛实现和平;宣布结束与德国战争状态,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其次,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与政治经济的发展。东欧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特指二战后在中欧和东南欧建立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具体说有八个国家,即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二战中它们有的被德国占领,有的被瓜分,有的成为轴心国集团成员,因此,都面临着战后重建和政治制度选择的严峻课题。在雅尔塔体系下,它们基本上被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而有一些国家正是苏联将其从法西斯控制下解放出来的,苏联对这一地区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除民主德国外,东欧7个国家都在反法西斯民族民主革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人民民主政权。它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劳动人民的政权,实行以工人阶级政党起主导作用的多党联合政府,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目的是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东欧国家实行的人民民主制度,不同于苏联一党执政的苏维埃制度,也与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有着根本区别。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紧密地与自己保持一致,明确提出“两大阵营”概念,要求各国转向和接受苏联模式,不允许东欧各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上选择和尝试其他的道路与方法。据此,东欧国家开始按照苏联模式改造本国政治经济体制。在政治上逐步取消其他政党;在经济上重工轻农,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再次,亚洲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建立与巩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经过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斗争,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了胜利,建立起主权独立和实行人民民主制度的新型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继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东方又一个大国突破帝国主义阵线,摆脱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成功范例。它极大地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壮大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使战后东西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新的、意义深远的巨大变化。二战后,南北朝鲜分裂。1948年8月15日,南朝鲜成立了大韩民国,以汉城(现译名为首尔)为首都。同年9月9日,北朝鲜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平壤为首都。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最初这只是南北朝鲜之间的内战,但美国在安理会指责北朝鲜是“侵略者”,并宣布武装援助南朝鲜,直接干涉朝鲜内政。同时,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给入侵朝鲜半岛的军队披上“联合国军”的合法外衣,任命美国驻远东军队总司令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进一步扩大侵朝战争,并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1950年10月初,应朝鲜劳动党和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的请求,中国党和政府决定派遣志愿军入朝参战。1950年10月19日,在彭德怀司令员的率领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中朝军队不畏强敌,前仆后继,英勇作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迫使敌方接受了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的条件,于1953年7月27日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的胜利,打破了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增强了朝中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1945年越南共产党利用日本向同盟国投降的机会,发动全国总起义,取得了越南八月革命的胜利。9月2日,胡志明在河内巴亭广场庆祝大会上宣读《独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然而,法国拒绝承认越南独立,企图依靠英美重建法属“印度支那联邦”。随后便武装入侵越南,越南人民开始了全面的抗法战争。然而美国与法国签署了《军事财政援助协议》和《相互防卫协议》,极力支持法国扩大对越南的战争。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相继与越南建交,这为越南抗战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1950年1月,应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请求,中国政府决定全面援越。在中国顾问团的帮助下,越南人民军英勇作战,节节胜利。特别是奠边府大捷,不仅改变了整个越南战争的形势,而且对正在召开的日内瓦国际会议产生了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