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级教学基地到国家级示范中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我是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培养出来的,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得到成长与发展。迄今为止,我在实验室这个岗位已经工作32年了。我热爱母校,热爱军工大院这一方热土,热爱实验室工作,热爱莘莘学子。我像一名热爱家园的农夫,一直在这里耕耘着,期待着收获,固守实验室这块阵地,是我最大的愿望。值得欣慰的是,我没有停滞不前,而是将郭志主任开创的基业继续推进,取得了一些工作业绩。而成绩的获取非个人所能及,有各级领导的支持,有机关各部门的倾心相助,更有同仁的拼搏与奋斗。

我校于1996年入围首批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基地,2004年通过教学基地验收;2005年入围首批国家级电子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直到现在。从教学基地到示范中心的发展是那样自然,近乎“无缝接续”,过渡也很平稳。

1996—2010年,我有幸参与我校国家级教学基地和国家级示范中心的建设,见证了教学基地和示范中心的发展,见证了建设中的坎坷与困难,见证了成功背后的艰辛,见证了一个又一个亮点的呈现,见证了学子们的成才与发展,见证了欢欣鼓舞的瞬间。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可歌可泣,可圈可点。过去已经凝固为历史,然而这段特殊的记忆,迄今仍历历在目。

教学基地和示范中心建设带给我们的有喜悦、有忧虑、有遗憾,更有难以割舍的情怀。

2010年是我退役之年,适逢退役之际,总想把这十余年的事情写成回忆录。我并不是在创作,因为无论是教学基地还是示范中心,始终萦绕在我脑海,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大有呼之欲出之感。及至信通学院、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领导听说我有动笔之意,鼓励我说:“你要是不写这段事,后人不清楚,这段特殊的时期将成为空白,甚为遗憾,你要是写出来,实属功德一件。”教学基地与示范中心建设是我的亲历,又有诸位领导与同仁为我鼓劲,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占尽先机。我坚持去做,一方面为感情所动,另一方面不再是我个人的事情,而是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每当晚上灯下忆及往事,手起笔落间意犹未尽,和窗外的夜色一样,挥之不去。

由于人对时间的记忆最容易模糊,虑及时间不甚久远,现在尚能回忆,一旦时过境迁,则悔之晚矣。于是我在遗忘与记忆之间追索着,把那些压箱底的“老古董”翻腾出来,把实验室建设中的琐事安插进去,都是些老生常谈的东西,不一定适合新情况,可作为一孔之见。一则献给我的同行,与他们交流共勉;二则将这段历史记忆提交校档案馆,权当献给学校的一份答卷;三则为烘托浓郁的校园文化推波助澜;四则对教学基地和示范中心进行理论研究和总结,这是教育科研中具有实际价值的课题。遂欣然命笔,名曰《从国家级教学基地到国家级示范中心》。

潘信吉,拙作的主审,我的同事,是老搭档,更是挚友,对我常以“老王头儿”相称,我则以老潘呼他。1996年担任实验室管理科科长,2001年任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副处长。老潘倾心支持我的工作,给我以特殊的帮助。他在机关,我在基层,我们在面对各种评估、申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乃至实验室建设中配合默契、共谋大事,在共事中结下深厚的交情。相同的感觉,相通的思想,完全地了解,默契地配合,是我们合作的基础。

拙作具有以下特点:

教学基地和示范中心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教育部在高等工程教育方面组织与实施的重大改革和建设项目,是“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的产物,有着较强的时代背景。拙作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个案,以纪实文学作品的体裁描述这一特定时期教学基地、示范中心的建设历程,以及其间发生的鲜为人知、富有戏剧性的轶事,具有史料性,兼具报告文学的色彩,故又具可读性。

以第一人称的写法,纵向上按时间顺序谋篇布局,横向上采用模块式结构叙事,每一模块相对独立。拙作没有严谨的体系,如同杂谈,力求将那些独立的杂谈串联在一起,如同将散落的珍珠穿成串,谋取“整体意义大于局部之和”的效果。

既然是回忆录,写真与纪实便是拙作的特点,必须尊重历史、尊重史实。尽管我校摘取了国家级教学基地和国家级示范中心两项桂冠,但是我并不对此加以炫耀,以个人坦率、真诚的态度对一些事件做出客观的评价。

我精选了一些图片,穿插在拙作中。它是学生和同事们独具匠心,刹那间按动快门,广摄人物,抓拍事件,凝聚时代的风云,留下了那个特定年代的烙印。“酒越陈越香”,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照片可能会显得弥足珍贵。

诚然,既是回首往事,难免记忆有误;表现个人观点,唯恐评述之谬,诚惶诚恐,渴望赐教。好在我脸皮尚厚,错误的观点和见解,当由我承担。

教学基地和示范中心乃拙作之魂,不能忘记参与基地与中心的建设者,有郭黎利、杨莘元、王淑钧、刁鸣、董国强、赵琳、刘志强、王秦辉、殷敬伟、陈万海、胡今鸿、李宇光、潘信吉、赵旦峰、王安平、吕冬诗、李凤木、严汝建、高明松、阳昌汉等上司领军;又有付永庆、刘文智、李海波、李万臣、王晓迪、尹淑婷、郭峰、于欣欣、王丽敏、谢丽贤、王革思、王伞、冯尧、刘日起、孙岩、陈文胜、于蕾、廖宇等同仁协同。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十余载倾心奉献,没有他们就没有这片新天地,也就没有拙作,对他们的贡献表示由衷的感谢!

拙作的写作与出版得到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级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研究和改革立项”及“校园文化”等建设项目的支持与资助,对此致以深深的谢意!

拙作承蒙郭黎利、杨莘元等领导斧正;我的老搭档潘信吉自是格外用心,亲自“操刀”把关;挚友李仕法主动提出为拙作润色;电子工业出版社赵娜编辑精心策划;书中援引学校《工学周报》部分载文,在此一并致谢。

承蒙哈尔滨工程大学刘志刚校长为拙作作序,我甚感荣幸。

在退役之际,我感慨万千。学校正在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才培养战略和精英教育体系建设,为建设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打造工程大学的品牌。我为学校取得丰硕成果和学生健康成长而骄傲,为学校的发展而心仪。纵然前进路上还有难以预料到的艰难险阻,我却预见到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美好明天。

我虽无鸿鹄之志,却常怀爱学校、爱学生、爱工作之心,心之所系,情之所至,笔述衷肠,以拙作表之,故作此自白。

王松武

于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