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之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从评判他人到自我评判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初步探索了人类对其他人的看法,还有他们因此而作出的行动。但是有道德的人也会评判自己。我们会因自己的善行而感到骄傲,因自己的恶行而感到内疚;这些道德情绪会在将来帮助我们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至少心理学家已经在成年人身上发现“评判他人”和“评判自己”紧密相关。如果你倾向于与另一个人产生共情,那么在你伤害他的时候,你就更有可能感到内疚。如果你是一个很容易对他人产生共情的人,那么你也可能是一个很容易感到内疚的人。

但是我们很难研究婴儿的自我评判,我们也对自我评判的发展过程所知甚少。真要比较起来,设计一个戏剧式的场景向婴儿展示“好人”和“坏人”,借此观察他们对不同角色的反应,相对来说还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要设计一个场景诱导婴儿自己作出善意或恶意行为,然后观察他们对自己善行或恶行的反应,那可就困难多了(但也许并非完全不可能)。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在人类生命早期观察到自我评判的迹象。婴儿和幼儿常会流露出自豪之情。正如我们在小威廉的故事里看到的那样——他把自己的姜饼让给小妹妹之后,显得十分愉快。当然还有内疚。在生命的头一年里,婴儿如果伤害他人,也会表现出紧张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紧张情绪的出现频率也会逐渐提升。

实验室

1935年,心理学家夏洛特·比勒(Charlotte Buhler)凭借一个巧妙的实验成功诱导儿童产生了内疚之情。她让一名成年人和一名儿童待在同一个房间里,同时在儿童触及范围之内放上一个玩具,但是成年人不让儿童碰它。过了一会儿,成年人转身离开房间。研究者发现,所有的一岁和两岁儿童“都认为,在成年人和自己切断联系的那一刹那,禁令就解除了,于是他们拿过玩具玩了起来”。

但不久之后,成年人突然回到房间。这时,60%的16个月大的儿童和100%的18个月大的儿童都会“羞愧不已,满面通红,带着惊恐的表情向成年人转过头去”。而21个月大的儿童则会“把玩具迅速放归原位,试图以此来挽回局面”。

儿童自然流露出的惊恐之情很可能与道德无关,但是羞愧,而且满面通红,无疑显示出某些特别的东西。随着孩子年龄增加,这类反射性的内疚表情会逐渐被明确的道德自辩行为取代:在同一项研究中,两岁儿童试图“为自己的违规行为找借口,比如声称玩具是他们自己的”。

如前所述,早在婴儿自己有能力做好事和坏事之前,他们就已经有能力分辨他人的善行和恶行。由此看来,“道德感”一开始似乎是对外的;在儿童心理发展达到某个阶段之后,道德感才开始转向自身。从那以后,儿童开始将自己视为道德主体(moral agent),并通过内疚、羞愧和骄傲等道德情绪,展现自己的道德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