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交易:从入门到精通(原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欧洲的压力及欧元

受2008年下半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欧元区进入欧元诞生以来的首次经济衰退。经济衰退以及发达经济体(主要是美国和欧盟等大西洋沿岸经济体)复苏缓慢,导致欧元区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因为之前被容忍的财政不平衡和高企的主权债务负担在新的信贷评级中不再被容忍。

2010年年初,市场对主权债务危机的担忧开始在欧元区边缘国家,诸如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它们也被称为贬义性的欧猪国家,即PIIGS)蔓延。截至目前,希腊表现最为脆弱,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5.5%,债务接近国内生产总值的130%左右。在持续的全球信贷恐慌背景下,如此脆弱的财政形势促使私人借贷者抛弃希腊,导致希腊国家债务成本飙升至两位数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中央银行和欧盟组成的三驾马车不得不在2010年和2011年多次出手救助。

救助不仅旨在帮助希腊的经济和银行,同时也是为了防范对其他岌岌可危的欧猪国家及其各自的银行系统形成连续的冲击效应。截至本书成稿,尚不清晰欧盟是否会成功支持希腊经济和政府。

2011年6月,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希腊债务评级下调三级至CCC,这是世界上最低的信用评级。

当前,欧盟和欧元的持续性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货币市场问题,还是一个超国家的政治问题,到现在尚未厘清。欧元的走向(就像美元以及人民币的角色一样)将成为21世纪新的十年中货币交易的重要议题,甚至在更为长的时间里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