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六、刮痧的现象
最初“痧”是代表一类病症,从广义上讲,是指“痧”证征象,即痧象,它是一种毒性反应的临床综合征。
现代中医学所说的“痧”,就是指所谓“痧象”。痧象是经刮拭治疗后,在相应部位皮肤所出现的充血性改变,如红色粟粒状、片状潮红,紫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斑、血泡等。
一般情况下,身体健康者出痧较少且均匀,多为红色;出痧的部位一般多在头面、背部及四肢外侧,胸腹及四肢内侧不易出痧,若出痧说明手法偏重。慢性病患者,多伴有紫痧或血泡;急性病多为粟粒状,大面积;若为血斑、血泡,说明病情较重。
通过出痧部位可判断健康状况:凡经络线路和穴位区域容易出现痧,提示相应经络所联系的内脏功能病变。例如在背部膀胱经循行路线上均匀刮拭,心俞穴区出现紫痧或痧斑,则说明心脏功能变化,应提早预防和保健。
了解痧象还可判断康复程度:若出痧散在,颜色浅淡,说明病情较轻,容易康复;若出痧较多,而且点大成块、紫色血泡等,说明病情较重,不易康复,需多次刮痧才能有效。若刮痧时局部立即出现痧痕,宜改为轻手法刮拭,使痧慢慢透发出来,以减轻疼痛,简称“透痧”。还有一些神经肌肉瘫痪之人,刮痧后不易出痧,切不可硬刮、重刮,强求出痧,若多刮几次,痧象自然浮现,说明病情好转,这亦称“透痧”。
现代医学认为,中医的痧症是许多疾病在其疾病过程中,由于细菌病毒的侵害,产生毒素及毒性物质,使皮肤或毛细血管破裂,产生自身溶血现象,大多可见到黏膜及肌肤之下呈现充血或充血点,状如沙粒,或散在、或密集、或积聚成片、或融合成斑块。当疾病发生时,人体的免疫细胞与细菌病毒对抗,产生的病理代谢产物在体内潴留,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异常,刮拭时就有痧的出现。故刮痧正是一种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产物通过皮肤排泄的方法,所以刮痧可以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