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基层治理创新与社区和谐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杜漪等编著更新时间:2024-07-15 18:04:52
最新章节:“双重脱嵌”破局: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的经验启示——以铜仁市万山区丹都街道为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围绕“社区发展与基层治理创新”主题,从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创新理论与实践、中国式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实务经验分享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从全国各专家学者、高校研究生、社区一线干部、社会组织负责人等百余份投稿中挑选出了20余篇论文和10余篇典型案例,积极探索了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新路径,研究了在加强民生社会领域中的社区发展与治理创新,推进了社会工作与城乡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构建了具有时代特征、科技城特色的基层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模式。总之,本书不仅探讨了我国城乡社区如何从“社区管理”向“社区治理”转变,还为提高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性提出了有益的理论意见和实践策略。
品牌:西南财大
上架时间:2024-02-01 00:00:00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西南财大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基层治理创新与社区和谐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双重脱嵌”破局: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的经验启示——以铜仁市万山区丹都街道为例
- 拆迁安置社区的空间治理转向与实践进路——基于重庆市H社区实证研究
- 徘徊于专业性和行政性之间: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发展困境及对策
- 综合干预视角下社会工作增强社区居民慈善意识的研究——以成都市XY社区“邻里益+”项目为例
- 从“助手”到“推手”: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路径及优化策略
- 绵阳市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与创新实践
- 从经验与专业到社会:社会工作的社会性转向研究
- 国内智慧社区研究现状与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 基层乡村数字治理的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 农村居民社会治理认知情况研究
杜漪等编著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菲茨杰拉德作品中的消费社会研究
本书旨在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理论为视角,分析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四部主要代表作品里的消费主义。本书侧重运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异化理论和最具有代表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鲍德里亚的消费符号理论等进行研究,揭露并批判20世纪20年代真实的美国社会。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与其强烈的历史意识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的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世态,生动地再现了社科11.2万字 - 会员
创造大都会:纽约空间与制度观察
中国城市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一线城市中个人、社区、政府、企业间的关系愈加复杂,与此同时,住房保障、公共空间、社区营造、公私合作(PPP)等问题的讨论也愈发激烈。纽约作为全球闻名的国际都市,是城市发展的“超级试验场”,也有着种种可供参照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背后都有一个城市独特的发展模式。本书以一系列独立成章的短文组成,串联描绘出纽约种种独特或奇异的城市发展现象(比如公共空间的打社科20.4万字 - 会员
日本人为什么不再被狐狸骗了?
过去,日本凡有狐狸栖居的地方,必然流传着许多“狐狸骗人”的故事。除了狐狸,偶尔也会出现狸猫、貉、黄鼠狼等戏弄人的逸话。然而以1965年为界,此类故事突然在全国上下销声匿迹了。这是为什么呢?当然很多人会问:“人被狐狸骗的故事都是真的吗?”而我的回答是,这些故事是否属实并不重要,唯有探寻“人为何不再被狐狸骗了”,才能得知更多真相。日本人会被狐狸骗的时代究竟是什么样的?那时的人拥有怎样的精神世界,又是如社科5.9万字 - 会员
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Ⅱ:愤怒也是一种能量
本书为《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延续初本形式,收录了《朝日新闻》周六副刊“烦恼咨询教室”栏目上的50篇文章。在这个栏目里,上野千鹤子回答了各种读者来信——一无所长的我如何求职?阴晴不定的妈妈让我感到厌烦、丈夫对我的内心毫无兴趣、无法原谅40年前的内衣小偷、我想重启人生……青春苦恼、夫妻关系、母女问题、老年防护,一篇篇来信饱蘸人生酸甜。上野千鹤子简洁明快、一针见血,从女性主义者的社科6.7万字 - 会员
孤独消费论
现代人即便有伴侣或家庭,仍然在某种程度上感到孤独。这种“孤独”正在推动消费的增长,特别是在追星活动、美容、喜剧、昭和复古等方面。人们对新商品的兴趣减弱,二手商品的消费增加也是一种重要变化,二手商品使得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加强。作者经过大量调查分析,得出“消费行为的深层一直与孤独有关”的结论。本书包含日本消费社会的前沿趋势,是认识现在的日本和展望未来的日本的必读之书,对我们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社科8.7万字 - 会员
从卫生巾到节育环:20个物品见证女性主义200年
打破性别偏见,就从正视月经用品开始!卫生巾难用又不安全还很贵?最佳避孕是女性带环?女装口袋还是那么小?你想吐槽的性别偏见,本书帮你精准炮轰!本书用20个物品,邀您见证200年来女性争取权利平等、经济独立、身体自由的历史!透过这些与女性斗争相关的物品,我们一起用女本位的观察视角,更加细致地贴近女性处境,看女性主义者如何利用物品来表达愤怒、争夺空间、交流观点、发起行动!准备好了吗?您将看到一场喧闹昂扬社科10万字 - 会员
走出伦理的迷思:社会工作伦理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伦理为社会工作实务架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社会工作的基本哲理出自人与人的关怀与互助,认为社会是一个互助单位,人有其潜能可以克服困难,透过相互帮助让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度过难关。同时,对于求助者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与接纳;对于案主的隐私加以保密;与同工相互合作;配合机构的规范;为案主谋求最大的权益等,皆是社会工作的伦理理念。透过这些伦理哲理与社会工作相关理论架构出社会工作实务方法。本书的伦理汇编目社科11.3万字 谁住进了养老院:当代中国的“银发海啸”与照护难题
生育率的降低、预期寿命的提高和家庭结构的改变,让养老成为当下中国老年人和中年人必须应对的一大难题,一场“银发海啸”呼啸而来。这是一部针对中国养老机构的民族志调查报告。作者将中国传统的养老观念与照护理论相结合,从时间维度描述中国经历的养老形势变化,从空间维度展示不同形式的养老机构,分析当下养老困境,剖析老年人、家属及照护人员面对的衰老、死亡和照护难题。基于在云南昆明历时13个月的实地调查和采访,作者社科10.5万字悬浮:异乡人的都市生存
清华大学社会学家严飞,以“附近”作为研究框架,通过8个典型案例真实记录进城务工人群的生存现状,穿插以社会学学者的分析与反思,呈现出一幅“悬浮社会”的现实图景。书中的被访者小区保安阿微、菜场商贩红芹姐、水电工人小傅、家政阿姨小萍等人,都是生活在作者“附近”的普通人,也可以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身边的陌生人”的缩影。作者认为,关注身边的小世界,关注数量庞大但鲜有发声机会的进城务工人群,关注当下社社科14.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