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好干部的民生课
李松更新时间:2021-10-29 10:47:40
最新章节:后记 学习好才能服务好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民生工作,民生问题事关民心向背和党的执政基础,如何“筑民生之基,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抓好民生工作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有鉴于此,新华社记者李松老师近年来对民生问题格外关注,撰写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和时政评论,书稿内容既有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安全生产、医疗服务、奇葩证明、生活垃圾处理、养犬规范等长期存在有待根源治理的民生问题,又有网络直播、大数据凌霸、校长陪餐、物业进村、深夜食堂等新时代产生亟待重视解决的民生问题。书稿导向正确,格调高雅,说理透彻,语言规范,集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有较强的社会价值。
品牌:新华
上架时间:2020-08-01 00:00:00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新华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好干部的民生课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学习好才能服务好
- 治理高空坠物不妨以重典治乱
- 补助“深夜食堂”让城市更温情
- 救命药涨价不能无节制攀升
- 降低抗癌药价还需加把劲
- 抗癌药零关税顺应民生期盼
- 对婚姻登记失信有惩罚才能遏制
- 推进婚俗改革应打好组合拳
- “福利新规”让福利发放更规范
- 别让高温津贴成为纸上福利
李松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政府监管评论(2023年第2期·总第21期)
《政府监管评论》(2023年第2期)对公用事业监管、环境监管、健康与公共安全监管、医疗监管、金融监管、数字经济监管等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为推进中国政府监管效能提升和政府监管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支持。政治8.3万字 - 会员
京津冀协同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社保制度设计
本书首先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对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政策进行介绍,并对目前京津冀地区社会保险的协同发展现状进行阐释;其次,结合欧盟、加拿大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化区域社保一体化实践经验和国内其他地区区域社保一体化的实践探索,为京津冀社保区域一体化提供经验和启示;再次,对京津冀三地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成果进行总结,将社保协同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有机结合,从公共服务的角度来分析三地社保协同发展所存在的政治8万字 - 会员
公共管理评论(2018年第3期/总第29期)
《公共管理评论》常设“论文”、“评论”、“教育”、“书评”四个专题,“论文”专题发表原创性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章;“评论”专题刊登对学术流派、学术理论、学术观点和学术发展状况的评论文章以及学术会议或其他学术活动的介绍和评论文章;“教育”专题刊登探讨公共管理学科与教育发展方面的文章;“书评”专题刊登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及其相关领域新近出版的中文和外文著作的介绍和评论。政治14.9万字 - 会员
漫说政务公开
《漫说政务公开》是一本普及政务公开知识的趣味漫画书,结合政务公开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在政务公开方面的实践,解读我国在政务公开方面的政策举措,采用漫说的形式生动有趣地讲述政务公开的起源和发展、政务公开的工作要求和四大延伸领域,旨在用最简单的漫说方式表达政务公开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含义,便于读者更加直观清晰且集中地了解政务公开。本书第一章介绍政务公开的发展历程,从古今中外的角度探讨政务公开的起源与发展。第二政治1537字 - 会员
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第18辑)
本书收录了《应急管理与社会治理——关系、问题与现代化》《社区防疫中的动员、责任与技术——基于指数随机图模型的个案分析》《校园安全与极端行为研究——以美国中小幼校园枪击事件为例》《校园欺凌类议题研究概述——基于CNKI数据库的统计分析》等文章。政治7.8万字 - 会员
中国古代乡村治理(上册)
本书分上下两篇,重点从乡村组织、编户管理、田制变迁、赋役治理、农民负担等方面对先秦至晚清的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演变进行了总体扫描,对乡村治理在古代王朝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功能、作用、效能进行了相应评估,并在系统分析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体系构成、参与主体、治理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探寻了影响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主要变量和关键因素,总结了中国古代乡村治理发展变化的理性逻辑和一般规律。政治32.3万字 - 会员
构建过渡型社区治理共同体:基于利益政治学的研究
本书以利益政治学为理论视角,深度剖析过渡型社区治理利益政治发生机理。本书认为利益关系失调是过渡型社区治理秩序失衡和效能不彰的根源,构建利益协调的社区治理共同体是提升过渡型社区治理效能的根本之法。政治21.5万字 - 会员
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研究
运行良好的乡村治理体系对我国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宏观分析框架,研究“三治融合”的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旨在构建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可行性的乡村治理体系模式,并提出具体的实践路径,以丰富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促进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发展。政治16.4万字 - 会员
强治理与弱治理:基层治理中的主体、机制与资源
本书以基层政府治理实践为内容,着力探讨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问题。研究发现,当前基层治理存在“弱治理”和“强治理”的两极分化状态。“弱治理”主要是指涉及民众日常生活小事的治理,由于这方面的治理不能显示政绩,因此不被县乡党政领导重视,而政府的各职能部门又常因科层制的惰性而无法企及,使得这些涉及民众日常生活的小事得不到治理。“强治理”是指涉及政绩和上级问责的治理事务,如专项整治、争资跑项、城镇建设等,由于政治15.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