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民办高校人才发展研究
刘翠兰等更新时间:2021-01-05 12:10:52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在对民办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民办高校管理干部发展研究,通过对民办高校现任中层管理干部进行调查、访谈,凝练出其核心能力包括:大局研判能力、工作执行能力、自我约束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四项;通过数据分析,提出民办高校中层管理干部核心能力建设策略。下篇为:民办高校教师能力建设研究,聚焦民办高校教师学识基础、教学能力、发展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教师能力五项核心能力。对不同个体特征的中层管理干部、教师的核心能力差异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影响不同类别教师、不同类别中层管理干部核心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同等同类院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民办高校人才发展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民办高校教师能力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1 民办高校中层干部队伍发展需求调查问卷
- 第二节 民办高校教师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民办高校教师能力提升策略的现实依据
- 第十一章 民办高校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 第三节 民办高校教师能力相关限制因素
- 第二节 教师能力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
- 第一节 教师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刘翠兰等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来自河南省的调查分析
本书充分利用全国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以及课题组所开展的城乡老年人需求问卷调查数据,借助人口学、统计学方法,对河南省人口老龄化以及老年人口发展的现状、特征、趋势等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此为基础,还具体分析了当前河南省城乡老年人口的各方面需要,以及河南省现有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依据人类需要理论提出了基于需要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的理想框架和建设路径。社科24.9万字 - 会员
流动人口健康与发展
本书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研究成果的汇编。书中按照研究主题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概述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与社会融合研究的理论基础、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国内外经验及服务模式创新;第三部分涉及流动人口的就业、健康与社会保障等内容;第四部分主要包括户籍制度改革、新型城镇化与人口流动迁移等内容。社科15.9万字 - 会员
从浮萍到扎根: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本书从“人的城镇化”理念出发,沿着“农业转移人口宏观特征与市民化态势(背景态势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制度障碍(宏观需求分析)→农业转移人口的需求与市民化影响因素、机制(微观需求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制度创新(供需匹配)”这一政策和制度供需分析链条,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置于可持续生计发展框架中,系统探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深入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社科20.4万字 新人口红利
中国人口从2022年开始进入负增长阶段,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为标志,中国已经进入国际上公认的中度老龄化阶段。人口新常态对经济发展最突出挑战表现为劳动年龄人口众多和持续增长的特征趋于消失,传统人口红利式微。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要求通过挖掘传统人口红利潜力和开启人才红利,加快培育新人口红利。作者蔡昉基于对中国人口经济的长期研究,通过分析和判断当下最新人口变化的重要趋势性特征,社科18.9万字- 会员
农业转移人口生计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本书从个体及其家庭层面构建了就地就近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的生计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框架,并利用西安交通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2016年10月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宁强县所获取的一手调查资料,深入系统地分析了中西部地区就地就近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生计现状、生计策略选择及其影响,试图全面揭示不同代次、不同市民化阶段和不同区域的农业转移人口所面临的生计问题,并构建农业转移人口生计恢复社科10.8万字 - 会员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与测算
科学测算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是合理支付市民化成本、推动市民化进程的前提与关键。本书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社会经济情境,对市民化成本内涵进行了本土化修正,运用理论分析和方法创新相结合的手段,重新构建了市民化成本指标体系、完善了测算策略框架、改进了测算模型、设计了预测模型,并从多角度定量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各级指标的金额、结构及相关利益主体的成本支付情况,在此基础上从市民化成本支付角社科16.3万字 - 会员
亲历者记述: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本书收录了数十位作者不同角度的回忆文章,见证了中国计划生育改革创新的艰辛和喜悦,记述了中外专家学者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试点工作中的贡献与成长。本书还收集了最具代表性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项目的重要文献,以及有关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的大事记。社科25万字 - 会员
越南封建时期华侨华人研究
本书采用纵向维度与横向维度结合的方式,研究越南封建时期越南华侨华人的历史。其一,论述公元968年至公元1945年,越南丁、黎、李、陈、胡(含“属明时期”)、后黎、西山及阮朝八代封建王朝期间,中国汉族、少数民族移民迀徙越南的原因,华侨华人群体的形成、生存和发展。其二,专题探索:越南封建社会末期华人华侨人数的推估;华侨华人的社会组织;越南华侨华人与孙中山民主革命;中越(法)涉及越南华侨华人的政策;越南社科35.2万字 - 会员
“生”或“不生”:二孩政策下的生育响应
本书从宏观层面的生育形势和微观层面的家庭生育决策两个方面回应“为什么中国当下的生育水平偏低;生育政策调整能否提升生育水平;生育率的适度区间是多少;生育数量回升到什么水平才能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等相关命题,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完善我国生育政策、构建家庭政策相关建议。社科1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