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唐德刚作品集:五十年代的尘埃
唐德刚更新时间:2020-03-16 12:10:20
最新章节:第12章 昨天的足迹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五十年代的尘埃》,五十年代唐德刚在纽约发表的作品之精选,多为遗忘多年后重新整理发现的作品,故而称之。其中《梅兰芳传稿》既是唐德刚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之一,几十年来在海外反复刊载,被评家认为是所有写梅兰芳的传记、文章中最出色的。文章如名剧,屡屡上演,屡屡为人喝彩,当真像梅兰芳演《贵妃醉酒》一样了。《我的女上司》等几篇小说的有趣,除了能让我们一窥五十年代留美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更可以令读者领略一位优秀史学家的人生洞见和生命态度。《俄国的苍蝇和皮匠》由唐德刚根据老友何炳棣的一次旅行而记,文字亦十分有趣。
上架时间:2015-02-01 00:00:00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唐德刚作品集:五十年代的尘埃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唐德刚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相约城环,携手前行:北京大学地理学科建立70周年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建院15周纪念文集
本书收录了《迎接地理学的第二个春天》《1952年三校院系大调整及地质地理系回忆》《1978年第二次黄河源考察纪实》《五十年代大学生活和野外实习的回忆》《师生联手援疆记事》《一位经济地理专业1956级同学的北大情结》等文章。文学15.9万字 - 会员
六十余载北大情
本书通过董文俊在北大六十多年的求学、工作、生活的经历,描述了北大“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教育环境,以及董老师自己圆梦北大、帮他人梦圆北大的人生体验。文学8.5万字 - 会员
世缘集
本书是中国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中国文化大家、一代名士陈从周的第五部随笔散文集,内中收录陈从周1989—1992年的散文、书信以及小品文章。其中包含考察苏、浙等地的游记及百年前学生军训实录,记录了陈从周与昆剧家梁谷音、篆刻家叶品三、笛王顾兆琪等名家的往来情谊。游园观湖、重修古迹、听曲听笛、藏书读书、追忆往事……教以读者于世缘中,学会惜阴、惜物、惜情。文学9.6万字 - 会员
与时代对话
本书汇集2018年以来北大团委《北大青年时评》《北大青年探索》两个专栏的文章,也整理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抗击疫情以及有关学生会组织改革等专题特稿;记录着北大青年对于共青团工作、青年使命和时代发展的观察与思考,在新时代面貌的日新月异中,勇立时代的潮头,用发自肺腑的文字与时代对话,传递出北大青年铿锵有力的声音。文学12.7万字 - 会员
桐乡运河诗咏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本书以创建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桐乡二十景为由头,组织桐乡市诗词楹联学会进行诗词、书画创作,包括《诗书合璧——桐乡运河二十景》等主题创作(20首诗20幅书法)和吟咏大运河桐乡段之常规题材之《诗情画意——桐乡运河风景》(43位诗人150多首诗,20幅画)。聚焦创建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桐乡二十景,桐乡市诗词楹联学会发挥优长,组织诗人采风撰写同名诗篇,部分诗篇作相应的软文学1.4万字 - 会员
燕园流风:在北京大学校园媒体的记忆
本书分为百年校报、北大之声、燕园视线、网系天下、校园新媒体五个部分,通过收录在北大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工作过的几代媒体人的回忆文章或采访文章,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北大媒体的发展变迁,及其对北大价值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贡献,展现了北大媒体人对北大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北大精神的坚守和传承。文学19.9万字 - 会员
历史的长河:倪豪士《史记》研究论集
本书为美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倪豪士的《史记》研究论集,收录了倪豪士教授《史记》学术史研究、《史记》《汉书》比较研究、《史记》编纂及《史记》翻译研究等方面的论文二十余篇。文学30.2万字 - 会员
伟大的变革: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
本书分为“习近平重要论述与青海实践”“民族宗教篇”“经济生态篇”“民主法治篇”“社会民生篇”“文化建设篇”,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青海经济社会、民族宗教、生态保护、民主法治、文化民生等领域的发展历程、历史经验、存在问题、前景展望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和论述,是改革开放以来青海各项事业发展的立体式展示和学理性总结,展示了青海与改革开放同步前行、与国家发展共同进步的光辉历程和巨大成就。文学29万字 - 会员
学缘:我和北大社会学
本书收录32篇文章,由毕业于北大社会学系的几十位社会学人回顾自己在母系求学的岁月,讲述自己和北大社会学的缘分。书中不仅记录了北大社会学系恢复重建初期费孝通、雷洁琼和袁方等老先生的砥砺前行,也记录了40年来北大社会学系的师生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的种种缘分和深情。文学2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