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从舞台边缘走向中央:美国在中国抗战初期外交视野中的转变(1937~1941)
齐锡生更新时间:2019-01-09 17:04:17
最新章节:第16章 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从卢沟桥事变到珍珠港事件,期间中美关系到底经历了何种变化?特别是中国政府对美外交的决策过程是什么?由何人执行?中国外交的目的是什么?谈判的技巧如何?美方的反应是什么?中国政府在此期间总体的得失又当如何评价?何以在卢沟桥事变爆发时美国政府认为事不关己,而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却十万火急地促请中国成为并肩战斗的盟友?这些都是本书着力要探讨并希望解决的问题。
上架时间:2018-09-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从舞台边缘走向中央:美国在中国抗战初期外交视野中的转变(1937~1941)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16章 后记
- 第15章 人名索引
- 第14章 参考文献
- 第13章 结论
- 第12章 最后的冲刺:中国政府在珍珠港事件中的努力
- 第11章 租借法案带来的希望和失望
- 第10章 1941年:美国迈向中国外交舞台中央
- 第9章 1940年下半年中美关系大幅扩展
- 第8章 1940年以后外交作风的改变
- 第7章 寻求一个新的对美政策:1939~1940年来自各方的压力
齐锡生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规范与安全视角下的欧盟反核扩散政策
本书从安全与规范的视角,解释欧盟如何从一个国际核不扩散制度的被动参与者转变为核不扩散制度和规范的积极维护者,如何将国际核不扩散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安全规范。本书提出,欧盟反核扩散政策的形成一方面是欧盟在与国际核不扩散制度互动的过程中内化反扩散国际规范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冷战结束后,核扩散带来的危险在欧盟安全议程中地位上升、欧盟安全认知发生转移的结果。本书还以欧盟参与朝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的解决为案例,分析政治21.3万字 - 会员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与世界
本书旨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中国对外关系,总结40年来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外交理论与实践。书中理论篇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关系和外交理论进行了挖掘,涉及中国对外关系的重大理论问题探讨。实践篇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外交实践进行深度分析与展望,涉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及参与东亚地区合作机制的成就与思考,中美、中俄、中日、中印等大国关系的互动,中国与欧洲、拉美、非洲等地区和相关国家关系的经验和总结政治41.3万字 - 会员
人工智能与全球治理
本书从国际关系、全球治理、军控三大方面,深入论述了人工智能在国际体系、风险评估、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反恐、伦理等领域已经产生或即将产生的影响,并从规范制定、治理体制构建、发展原则等方面,提出国际关系领域应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思路与路径,对于国际关系学科等在智能化时代的发展有启发性和前瞻性。政治21.4万字 - 会员
国际关系通识
本书展示了国际关系学科已取得的成就和最新研究成果,将理论与事实联系在一起,为读者提供了思考和研究国际问题的多种视角。政治20.8万字 - 会员
“英美派”外交官与国民政府美援外交
在民国外交史上,“英美派”外交官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本书将“英美派”外交官置于1931~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全局视野里,考察这个群体产生的内外环境,探讨“英美派”外交官与国民政府美援外交的关系,及其在国民政府美援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揭示“英美派”外交官主要代表人物之间及其与国民党高层政治之关系,进而审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与美国关系的广度与深度,为抗战时期的中美关系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政治17.2万字 - 会员
当代中印关系研究:理论创新与战略选择
中印关系是中国外交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对中国实现周边战略、维护西南战略方向领土完整与国家安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印关系发展跌宕起伏,既受到快速变化的国际与地区形势的影响,也受到双边关系结构性问题的制约,如何认识中印关系的性质、结构和内容,始终是中国南亚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作者从事南亚地区外交工作及涉印研究近20年,本书即作者对近年来中印关系发展演变及中国对印政策的政治13.7万字 - 会员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总论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总论》是一部阐述北京全面融入全球城市网络并形成国际多边合作协同效应,在促进全球互联互通中发挥城市外交独特作用的著作。本书深入梳理国际交往中心的概念与内涵,阐明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取得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具体实施路径,首次提出构建国际交往中心的“钻石同心圆”理论模型。政治12.2万字 - 会员
新中东秩序构建与中国对中东战略
当前中东正处于新旧秩序转换之中,其持续时间长短、前行方向皆是未定之数,而这一转换必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其实质是权力的调整与再分配。在这一调整过程中,美国、俄罗斯、欧盟、印度、日本等域外大国或组织以及土耳其、伊朗、沙特、以色列、埃及等域内大国,各自将扮演何种角色?作为新兴大国的中国将在新中东秩序构建中发挥何种作用,如何参与中东事务的解决?未来的新中东秩序又将是什么样的面貌?本书精辟分析了中东秩序政治20.9万字 - 会员
集体安全条约组织
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ollectiveSecurityTreatyOrganization),简称“集安组织”,成员国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和白俄罗斯。本书系统梳理了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基本发展脉络和国际互动,为考察独联体国家间的关系提供了视角。作为一个地区性国际组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不断发展,在维护欧亚地区安全方面不容小觑。政治13.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