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第四增长极:崛起的长江中游城市群
秦尊文更新时间:2019-08-05 15:09:00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首先展现了国内争夺第四增长极的态势和国际上发展大城市群的潮流,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历史与现实基础,以及与四大城市群的比较,并介绍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启动近况。本书还创建了“城市群整合模型”,并运用齐普夫法则、城市流模型、城市相互作用引力模型等对长江中游城市群进行了研究;从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合作、生态文明示范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对武汉、长沙、南昌三个核心城市和“小三角”三市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另外,本书还借鉴兰斯塔德的成功经验,总结出了它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启示。最后,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美好前景作了展望。
上架时间:2012-12-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第四增长极:崛起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 后记
- 附表2 媒体就第四极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对作者的报道
- 附表1 作者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和第四极的研究成果一览
- 参考文献
- 14.2 与长三角联手成为世界最大城市群
- 14.1 在全国国土开发格局中地位提升
- 第14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前景展望
- 13.4 将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国家战略进一步落实
- 13.3 兰斯塔德经验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启示
秦尊文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产品质量提升的微观经济效应研究: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
本研究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以出口企业为研究对象,沿着产品质量提升的出口增应——贸易利得效应——工资溢价效应的脉络,从微观层面考察了产品质量提升对企业出口规模、成本加成以及工资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首先从产品质量动态演变的量变质变规律着手,界定产品质量提升与产品质量升级的内涵,构建产品质量提升的测度指标和产品质量升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刻画中国工业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和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现状。其次,从理论经济11.4万字 - 会员
数字化时代农户迁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本书将农户整体纳入经济学分析框架,揭示了数字化时代农户家庭成员“链式转移”各阶段的发展,采用效用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等实证分析农户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探讨针对不同阶段迁移行为的城市接纳方式,提出改善和优化城市自然环境、提高融入城市农民工家庭对城市环境综合评价水平等促进农户家庭乡—城迁移的对策建议。经济11.5万字 - 会员
国际金融
本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容基础而全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时数灵活选择章节进行教学安排,而学生通过通读全文可以全面掌握国际金融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框架;二是实践性强,本书突出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反映了学科前沿和国际金融领域的最新发展,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相关内容;三是内容新、时效性强,本书所展示的基本都是最新数据,并结合了国际金融的最新发展,反映了国际金融的最新发展动态;四是内容广度经济27.2万字 - 会员
时代聚变:数字经济与创新发展
在当前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下,数字经济能最大程度挖掘内需潜能,消化吸收现有产能,从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数字经济改变了企业的传统生产管理形式,使得产业结构的发展途径产生了深刻变革,成为新形势下扩大中国内需、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结构水平的新动能。本书系统梳理了数字经济的内涵和特征,揭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分析了数字经济所依托的新技术,并辅以数字经济转型较成功的典型企业案例,总结经济13万字 - 会员
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与农民福利的时空耦合机制研究
本书从时序和空间的视角出发,对全国各省份2000—2019年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水平、农民福利进行测算与分析,并对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系统研究。首先,本文以金融资源论及福利经济理论为基石,以金融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系统耦合理论为支撑,构建本研究分析框架;其次,本文基于静态耦合协调度模型、动态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空间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全国各省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与农民福利的耦合协调水平,归纳总结近经济12.9万字 - 会员
中国式现代化的企业力量:蓝迪平台企业发展报告(2022)
本书是蓝迪国际智库每年度的平台企业发展报告,该报告内容涵盖全球贸及中国发展态势分析、蓝迪平台整合优势资源赋能济发展的模式、蓝迪关注的行业与企业、蓝迪国际智库合作城市等。报告旨在帮助企业了解当前的商业环境和趋势,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基于蓝迪国际智库在服务模式方面深入的探索与创新,形成了以“政企两手抓双”、“打键堵点”、“挖掘+培育+”为主要特征的服务模式。并以高层咨询会、研究报告、企业服务为核心内容经济23.7万字 - 会员
科技创新支撑北京乡村振兴的机制和路径研究
本书着眼于实现北京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出发,分析了科技支撑北京乡村振兴的路径与机制;分析了北京市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发展现状,并提出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的路径和保障措施;分析了“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目标下的农业科技人才下乡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等等。针对北京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收集整理其他地区的科技支撑典型案例,总经济19万字 - 会员
中国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研究(2023)
本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党的二十大科学谋划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重点研究国内外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措施、新经验,特别是贯彻落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及其改革对策与举措,并对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发展进程中可能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前瞻性探索。分四编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发展现代化”“行政管理现代化”“社会经济31.3万字 - 会员
产业科技创新:面向新型工业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
本书从理论、主体、产业和区域4个方面探讨国内外产业科技创新的理论和实践。理论篇从系统观出发,提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多元创新主体的体系化运行,不同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存在差异,同时构建一套分析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主体篇深入分析产业科技创新体系4类创新主体,包括产业战略科技力量、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概念验证中心。产业篇关注不同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差异,具体分析汽车、人工智能和高铁等典型产业的科技创经济10.2万字